《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六·心臟部四 (13)
集之六·心臟部四 (13)
1. 夾癍
〔萬〕《活人書》云:傷寒下之太早,熱氣乘虛入胃,發癍。下之太遲,熱留胃中,發癍。胃爛,亦發癍。癍者,乃熱毒郁遏,煎熬陰血,血得熱而不解,浮於肌肉為癍,足陽明胃主之。痘瘡初出,皮肉紅腫,片片如錦紋者,此夾癍也,以辛涼之藥解之,其癍漸退,瘡本堅實者吉,否則皮膚癍爛,瘡易瘙癢,所謂皮嫩易破者是也。如赤癍成塊,其肉浮腫結硬者,又名丹瘤,其毒最酷,瘡未成就,此先潰爛,工不能治。
白話文:
[萬全]《活人書》中說:傷寒過早下瀉,熱氣趁體虛進入胃裡,會發癍病。下瀉太遲,熱積留於胃中,也會發癍病。胃爛了,也會發癍病。癍病是指熱毒鬱結在體內,煎熬著陰血,血液遇熱而不消散,浮出於肌肉,成為癍病,足陽明胃經主治此病。痘瘡初起時,皮肉紅腫,斑斑點點如錦紋,這是夾癍,可用辛涼之藥來化解,痘瘡就會逐漸退去。瘡本堅實的,病情吉利,否則,皮膚癍爛,瘡易瘙癢,這就是所謂的皮嫩易破。如果紅癍成塊,肉浮腫結硬,又稱丹瘤,這種毒最厲害,瘡還沒長成,就已經潰爛,醫生也無法治療。
夾癍痘,亦用荊防敗毒散主之,癍退,可治。〔張〕痘出而夾癍者,痘毒隨臟而出,其毒發之勢最為迅疾,或血太過而氣不及,則衛氣疏缺,不能密護脈絡,而致太過之血,夾毒上浮,亦乘毒出之勢而發為癰也,較前夾疹者稍為易治,如痘起齊,其內必虛,癍多從內解,如不解,以升麻湯加歸、芍主之。
白話文:
在水痘期間出現膿包,也使用荊防敗毒散來治療,如果膿包消除,可以治癒。[張氏] 水痘出現而夾雜膿包的,是水痘病毒隨著臟腑外出,其毒性發作最為迅速,或者血太過而氣不足,則衛氣疏散、不能緊密保護脈絡,導致過多的血液夾雜毒素浮現,乘著毒性發作之勢而形成膿包,與前面水痘夾雜丘疹的比起來,稍微好治一些,如果水痘發齊,裡面必然虛弱,膿包多半會從內部消散,如果沒有消散,用升麻湯加當歸、芍藥來治療。
又有或結痂後而發者,餘毒熱盛,煎熬肉分,其癍必爛,以消毒散(出不快)加歸、芍、防風,盛則用連翹湯(痘大小便秘),爛處以生肌散(潰爛)敷之。若夾毒初出,色赤如火,乃毒滯不能宣發之故,以四順飲(發熱)利之,如大便利一二次,而癍或退,則血附氣位,急用四君子湯(不能食)加耆、薑、棗、與服,以防其損陷,如不止,加肉豆蔻必止。
白話文:
另外還有長出痘瘡後結痂的,餘毒熱盛,煎熬肉的組織,痘瘡一定會潰爛,用消毒散(出汗不快)加上當歸、芍藥、防風,熱盛時用連翹湯(痘瘡大小便祕),潰爛處用生肌散(潰爛)敷。如果夾雜毒素剛長出來,顏色紅得像火,是毒素阻塞沒能宣發的緣故,用四順飲(發熱)使它順暢,像大便一兩次後,痘瘡就消退了,說明氣血調和,趕快用四君子湯(不能進食)加上人參、生薑、紅棗,一起服用,以防虛損,如果不止,加上肉豆蔻就能止住。
〔翁〕用玄參升麻湯(咽喉)、黃芩、荊芥、白芍、歸、芎,在初多用表散,在後多用解利,紅癍易退,紫癍稍難,藍癍不可治矣。〔婁〕用白虎湯。〔袁〕痘中夾癍,陽明受梟炎之毒盛而然,丁、桂、之藥,纖毫莫可投也,張半仙用黃連解毒湯以治夾癍之痘,則失之太寒。錢氏用檳榔大黃以療痘中之癍,則失之太峻。
白話文:
翁:用玄參升麻湯(治療咽喉)、黃芩、荊芥、白芍、當歸、川芎,在一開始多用發散的藥來治療感冒,在之後多用瀉熱通腑的藥來治療,紅色痘疹容易消退,紫色痘疹稍微難以消退,青色痘疹則無法治癒。
婁:用白虎湯來治療。
袁:痘疹中夾雜發炎,陽明經受梟炎之毒的毒盛而發作。丁香、肉桂這類藥物,都不能用分毫。張半仙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夾雜發炎的痘疹,那就太寒了。錢氏用檳榔大黃來治療痘疹中的發炎,那就太峻烈了。
總不如犀角地黃湯以徹內陽明之郁毒,五龍化癍湯以消外蚊咬之血紋,內外夾攻,表裡調和,斯能復全矣。愚治痘里夾癍者極多,但見形就是癍,不見痘樣者熱毒峻烈,克全者十止三四,兩日而癍見者,速清逐為尚,患此者必煩躁譫語,渴飲不寧,劉禪師用地龍汁和犀角水投服,亦心得治癍之法者矣。
山梔子湯,治痘瘡及癍毒,狀如蚊蚤所齧,毒盛黑色者。
白話文:
總體來說,不如使用犀角地黃湯來徹底清除內在的陽明鬱毒,使用五龍化癍湯來消除皮膚表面的蚊蟲叮咬引起的紅疹,這樣內外夾攻,表裡調和,才能恢復健康。我治療過很多痘疹夾雜著癍病的患者,只要症狀表現就是癍病,卻沒有痘疹樣狀的,這類患者的熱毒非常猛烈,能完全康復的患者只有三到四成。至於兩天後纔出現癍病症狀的患者,應優先考慮快速清除毒素的方法。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通常會出現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口渴不安的情況。劉禪師用地龍汁和犀角水混合後讓患者服用,這也是一種類似治療癍病的方法。
山梔子仁,白蘚皮,赤芍藥,升麻(各一兩),寒水石,甘草(各五錢)
白話文:
山梔子仁、白蘚皮、赤芍藥、升麻(各60公克),寒水石、甘草(各15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紫草、薄荷各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
袁氏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以八分的水加入紫草、薄荷少許,一起煎煮至水量減少至五分之三,去除藥渣,待藥汁放溫後服用。
紫草,紅花,犀角,木通,芍藥,生地黃,茯苓,甘草,蟬蛻
白話文:
紫草: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腫、疼痛、跌打損傷等。
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滯等。
犀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發燒、咽喉疼痛、目赤腫痛等。
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淋病等。
芍藥: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腹痛等。
生地黃: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發燒、咽喉疼痛、口乾舌燥等。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脾虛等。
甘草:具有補氣益中、益氣固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等。
蟬蛻:具有退熱、利尿、透疹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發燒、水腫、麻疹等。
燈草、金銀煎服。外加荊芥、紫蘇、木通、荔枝殼、鳳凰脫、升麻、楊枝,濃煎湯,浴之。
陽毒升麻湯,面赤,狂言,煩躁,腰背疼,下利,脈浮,喉痛。
白話文:
將燈草、金銀花煎煮服用。另外再用荊芥、紫蘇、木通、荔枝殼、鳳凰脫、升麻和楊枝煎煮濃湯,來洗浴。
升麻(五錢),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二錢半)
上,水煎服。
陰毒升麻湯,治陰癍。
白話文:
-
升麻(三十克)
-
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十五克)
升麻,當歸,川椒,鱉甲,雄黃,甘草
上,水煎服。
白話文:
升麻:
它具有發汗解表,透疹達表,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
當歸:
它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川椒:
它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殺蟲止癢的功效。
鱉甲:
它具有滋陰補血,化淤散結,止血涼血的功效。
雄黃:
它具有殺蟲解毒,燥濕消炎的功效,但要注意其毒性,不可過量使用。
甘草:
它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夾癭】〔袁〕夾癭,為痰毒凝結而成也,或結於項頸,或結於耳後,或結於腋下,大者如桃,小者似李,長者似瓜,短者似棗,身烙煩渴,勢若不凶,痘三四日而癭作,則毒隨痘泄,膿隨痘灌,自可挽全而無害。倘癭紅腫將膿,而痘隨標焉,吾恐毒膿一潰,元氣囂漓,痘焉能表暴充灌乎。
白話文:
【夾癭】〔袁〕夾癭,是由痰毒凝結而成的,有的長在脖子上,有的長在耳後,有的長在腋下,大的像桃子,小的像李子,長的像瓜,短的像棗子,患者全身發熱口渴,病情似乎很兇險。如果在出痘三四天後長了夾癭,毒就會隨著痘瘡排出,膿也會隨著痘瘡排出,這時就可以痊癒而沒有危險。但是,如果夾癭紅腫化膿而痘瘡隨之消退,恐怕毒膿一潰,元氣就會衰弱,痘瘡就無法充盈發作了。
七八之期,痘已黃蠟,而癭作焉,保護元氣,消毒祛邪,竟獲綏全之慶,雖潰無妨。治法在乎審日期之先後,視元氣之厚薄,紀男女之大小,範時令之寒暑,庶幾免紊錯之愆矣。癭已紅腫而痘標焉,法宜托裡,毒盛消其毒,元虛補其元,木通、桔梗,解毒而徹關鎖,惡實、生地,除梟而祛榮炎,甘草清理諸邪,蟬蛻祛風闢毒,芍藥泄諸經之鬱火,荊芥散陽明之風邪,諸藥缺一不可也。痘起遂發癭,治以補托,為芩連之藥不可用,耗爍之劑不宜投,消痰解毒為尚。
白話文:
在七八天這段期間,痘瘡已經變成黃蠟色,而癭病因此產生,保護元氣,消毒祛邪,最後獲取安穩全面的喜慶,即使潰爛也沒有妨礙。治療的方法在於審視日期的前後,觀察元氣的強弱,紀男女的年齡大小,考慮時令的寒暑,才能避免錯亂失序的過錯。癭病已經紅腫而痘瘡顯現出來了,方法應該託裡,毒盛消其毒,元虛補其元,木通、桔梗,解毒而徹底打通關竅,惡實、生地,祛除毒邪而消除血毒,甘草清理諸邪,蟬蛻祛風闢毒,芍藥泄諸經的鬱火,荊芥散陽明之風邪,這些藥物缺一不可。痘瘡起來接著發作癭病,治療以補託為主,做芩連之藥不可用,耗爍之劑不宜服用,消痰解毒為主要目的。
痘標而癭破流膿出血,自致元氣虛虧,大用黃耆衛元湯可也,人參、黃耆、川歸、紅花、桔梗、芍藥、甘草、防風、煎服。痘兩三日而癭毒仍作,急用三消散,半夏、川歸、茯苓、甘草、木通、紅花、生地、芍藥、牛蒡子、天花粉、蟬蛻、燈草煎服。痘七八日充灌而癭作,宜服沖和飲子,人參、黃耆、麥門、柴胡、防風、荊芥、芍藥、茯苓、炒白朮、桔梗、連翹、當歸、栝蔞根,頻進四服,自愈矣。
白話文:
如果痘瘡已經化膿出血,導致元氣虛虧,這時可以使用黃耆衛元湯來治療。黃耆衛元湯由人參、黃耆、川歸、紅花、桔梗、芍藥、甘草、防風等藥材組成,具有補氣益血、託毒生肌的作用。
如果痘瘡已經形成兩三天,但是仍然有毒素殘留,這時可以使用三消散來治療。三消散由半夏、川歸、茯苓、甘草、木通、紅花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化膿的作用。
如果痘瘡已經形成七八天,並且已經開始化膿,這時可以使用沖和飲子來治療。沖和飲子由人參、黃耆、麥門冬、柴胡、防風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作用。服用四劑即可痊癒。
歌曰:木通生地並黃耆,桔梗當歸芍藥俱,大力蟬蛻兼甘草,白茯殭蠶效實奇,上焦加味升麻引,貝母門冬不可遺,下焦牛膝相資助,緊覓山姑倍用之,熱多荊芥隨多少,疼極還尋白芷醫。愚按方治證,須驗時日,若頭面盡腫而癭腫,則諸痘決不能鼎峻,多致損傷。
白話文:
歌謠說:木通、生地黃和黃耆,桔梗、當歸、芍藥並用。大力的蟬蛻和甘草,白茯苓、殭蠶的功效奇特。上焦加味升麻引經,貝母和門冬不可缺少。下焦牛膝相互資助,緊緊尋找山姑倍用之。熱症多用荊芥隨多少,疼痛嚴重還尋求白芷醫治。愚按方劑治療證候,必須驗證時日。如果頭面都腫脹而生癭腫,那麼所有的痘疹肯定不能鼎盛而峻烈,多致損傷。
【夾丹】〔袁〕痘里發丹,內熱之極而然也,不宜遽用極寒透里之劑,若標兩三日,竟以化癍湯徐徐浴之,內服生地、牛蒡子、芍藥、甘草、木通、荊芥穗,其毒自消矣。若用豬膽、京墨、冰片塗之,竟罹其害,慎之!頭面項頸,倘如蛇纏硬腫,火燒疼痛,梟毒輳於上,宜用炒黃連、紫草、車前子、梔子等藥。
白話文:
【夾丹】(袁)痘瘡在裡面發出丹毒,是內熱極盛所致,不宜馬上使用極度寒冷透入裡面的藥物。如果症狀持續兩、三天,就用化瘡湯慢慢洗滌患處,內服生地黃、牛蒡子、芍藥、甘草、木通、荊芥穗,毒素自然會消失。如果用豬膽汁、京墨、冰片塗抹,最終會受到傷害,一定要謹慎!頭面頸部,如果像蛇纏繞一樣堅硬腫脹,火燒一樣疼痛,毒氣聚集在上部,應該使用炒黃連、紫草、車前子、梔子等藥物。
余治痘丹,准前藥加減,單用露桃花二錢,即丹收痘朗,若腫疼,須加柴胡、羌活、生地、芍藥倍之。有用鳳尾草獨煎湯飲,豈知山蕨即鳳尾草名也,性極寒而沉走,恐傷於痘,不可輕用。
白話文:
我治療痘瘡的藥方,在原有藥方基礎上加減調整,只用露桃花二錢,痘瘡就能收斂,痘瘡癒合明亮。如果痘瘡腫痛,需要加入柴胡、羌活、生地、芍藥,用量加倍。有人用鳳尾草煎湯獨飲,卻不知道山蕨就是鳳尾草,性極寒,容易沉降損傷痘瘡,不能輕易使用。
【夾瘡瘍】〔袁〕痘里夾瘡,痘迎瘡見隙而盤據,愈加多密矣,痘起氣虛,風癢自作,宜用紫蘇、荊芥湯浴之,隨用芍藥、生地、防風、黃耆、白朮、殭蠶、甘草、蟬蛻等藥服之可也。若男女種患楊梅惡瘡,痛不可忍,而痘適標其間,李少陽用蝸牛丹以治,但香油、皂子仁、不可輕用。若患肥疳瘡,如松香、輕粉、飛丹、雄黃,皆不可塗也。
白話文:
【夾瘡瘍】痘瘡內患有膿瘡,痘瘡隨著膿瘡的間隙而盤踞,更加密集。痘瘡的發生是氣虛引起的,風癢會自動產生。應該用紫蘇、荊芥熬湯來沐浴,同時服用芍藥、生地、防風、黃耆、白朮、殭蠶、甘草、蟬蛻等藥物。如果男女患有楊梅瘡,疼痛難忍,而痘瘡恰好出現在瘡口之間,可以用李少陽的蝸牛丹治療,但是香油和皁子仁不能隨意使用。如果患有肥疳瘡,像松香、輕粉、飛丹、雄黃,這些都不能塗抹。
歌曰:黃耆芍藥直殭蠶,生地防風白朮聯,甘草紅花牛蒡子,酒煎來服效難言,若是楊梅瘡破爛,牛黃土茯倍加焉,痛極乳香些少助,自然瘡可痘安痊。余歷驗小兒痘種於瘡瘍中,痘雖美麗,勢必梟癢,若不按法制湯以浴,痘蹲聚於瘡隙,奚克鼎峻,尹頭陀專以香馬蘭藤煎湯,浴夾瘡瘍之痘,允得鎮痘之妙,但香馬蘭有三種,分別青紅白,根浮上紅者甚佳,採用則可。
治法,升麻、黃耆、為君,芍藥、生地、為臣,羌活、防風、為佐,甘草、蟬蛻為使,此准格也。
白話文:
古詩云:黃耆、芍藥、直殭蠶,生地黃、防風、白朮相配伍,甘草、紅花、牛蒡子,用酒煎服效果難以言語。如果是潰破的楊梅瘡,牛黃、土茯苓再加倍。疼痛劇烈時,乳香稍微加一點,自然瘡可痘退痊癒。我曾親眼驗證,將痘種植入瘡瘍中,痘瘡雖然美好,必定會梟癢,如果不按照方法煎湯來洗澡,痘瘡會蹲聚在瘡隙中,這是非常嚴重的,尹頭陀專門用香馬蘭藤煎湯,洗夾瘡瘍的痘瘡,確實能有效鎮痘。但香馬蘭藤有青、紅、白三種,要分別清楚。根浮在水面上是紅色的,質量最好,採用這種效果纔好。
【夾損傷】〔袁〕痘標一兩日,或致撲跌,或犯金石所傷,則脾脈虧損而血氣走散,痘終受其阻厄,李少陽用孩骨胡桃酒以治,則失之峻利,況胡桃又作瀉之物,用之不宜。王近川用歸尾肉分以治,則失之狂妄,痘中豈宜破敗其血者耶。准依劉半塘拱元散,人參、黃耆、當歸、紅花、伏鳳雛、蟬蛻、防風、芍藥、甘草以補托其內,用文蛤、棕灰盫於傷處,以收斂其外可也。
白話文:
【夾損傷】〔元〕痘症發病一兩天,或因跌撲,或因金石所傷,則脾脈虧損,血氣散亂,痘症終受其阻礙。李少陽用孩骨胡桃酒來治療,則失之於過於峻烈,況且胡桃又有瀉下的作用,用之不妥。王近川用歸尾肉分成來治療,則失之於過於狂妄,痘症之中豈可破敗其血氣呢?當依劉半塘拱元散,用人參、黃耆、當歸、紅花、伏鳳雛、蟬蛻、防風、芍藥、甘草來補充託扶其內部,用文蛤、棕灰敷於傷處,以收斂其外部就可以了。
若損而不破者,用蝦蟆皮貼之,徐徐以手摩撫,若是湯潑火烙者,不宜敷以生冷之藥,以凝滯其痘也。歌曰:損傷須覓伏鳳雛,土鱉參耆蟬蛻馳,橘紅甘草當歸合,再入紅花防地俱。
白話文:
如果皮肉破損但還未潰爛,可以用蝦蟆皮敷在患處,並用手慢慢撫摸,如果痘瘡是因燙傷引起的,則不宜使用寒涼之藥,以免凝滯痘瘡。這時候可以敷用以下藥物治療:草烏頭、鱉甲、黨參、黃耆、蟬蛻、橘紅、甘草、當歸、紅花、防風。
昔黃舍人次子十三歲,患痘兩朝,上樓失足,損傷頭額,致血淋漓,父母痛哭,以為痘中損傷,必不能生矣,請予視治,即將前方倍下參、耆、歸、地、連進四服而痘遂鼎灌,身帶不寧,加茯神、桂心,外單用棕灰敷之,不半月而自靨脫全美。但痛甚者少加乳香,若外傷重、痕闊,弗克收痂,用白芨、白蘞、象皮末摻之,自痊。
白話文:
以前,黃舍人的第二個兒子,十三歲時,得了痘瘡兩天了,他上樓時不小心失足,頭額受傷,血流滿面,父母因此非常悲痛,認為痘瘡中再受重傷,一定無法活命了。於是請我去診治,我立即將前方的藥方加倍,包括人參、黃耆、當歸、生地黃、連翹,煎服四次,痘瘡立刻冒出來了,全身都不舒服,我又加入茯神、桂心,另外單獨用棕灰敷在傷口上,不到半個月,痘瘡自然脫落,皮膚完全康復了。只有疼痛非常厲害的,才稍微加入乳香。如果外傷很重,傷口很寬,沒辦法結痂,可以用白芨、白蘞、象皮粉末摻在一起敷,自然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