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六·心臟部四 (3)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六·心臟部四 (3)

1. 咽喉

咽者,胃之系,主內而不出,所以司飲食也。喉者,肺之系,主出而不內,所以司呼吸也。人之咽喉乃緊要橐籥門戶也,經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者,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也,一陽者,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也,二脈並絡於喉,瘡疹之毒,君相二火主之,其火上蒸,咽喉最為先受,故發熱與出形之初,必問其咽喉痛與不痛,先與發散解利之,令毒得出,不留連於咽喉間也。若不知此義以解利於先,則咽喉腫塞,飲食不入,呼吸不能,死在旦夕矣。

白話文:

咽喉,是胃的系統,主掌內部而不外露,所以司掌飲食。喉嚨,是肺的系統,主掌外露而不內斂,所以司掌呼吸。人的咽喉是重要的門戶,經書上說:「一陰一陽相結,叫做喉痹。」一陰,是指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一陽,是指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這兩條經脈都連接在喉嚨,瘡疹的毒素,君、相兩火主掌,火氣向上蒸騰,咽喉最先受到影響,所以發熱、出疹之初,一定要詢問咽喉是否疼痛,先用發散、通利的方法治療,讓毒素排出,不要滯留在咽喉之間。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先用發散、通利的方法治療,那麼咽喉腫塞,飲食無法入口,呼吸困難,很快就會死亡。

如瘡出太甚,審察咽喉,若內無瘡,又不痛者,此毒已盡出,不須慮之,如內多瘡,又加痛苦者,切防收靨之時,嗆水吐食失聲之變,如病益甚,喉中氣響,汨汨如水聲者死。

白話文:

如果瘡口流出的膿水很多,仔細檢查咽喉,如果咽喉內沒有瘡,並且沒有疼痛,說明毒素已經完全排出,不必擔心。如果咽喉內還有很多瘡,並且痛苦加劇,應當特別注意在瘡口癒合時,可能會嗆水、吐出食物、失聲等變化。如果病情加重,喉嚨中有氣體響動,咕嚕嚕地像水聲一樣,則可能會死亡。

初覺發熱煩躁咽痛者,宜升麻湯(初熱)《活人》如聖餅子消毒散(出太密)。咽痛發熱作渴,面赤飲冷者,胃經實熱也,射干鼠黏子湯主之。

白話文:

  1. 剛開始覺得發燒、煩躁、喉嚨痛的,宜用升麻湯(初熱)《活人》如聖餅子、消毒散(出汗太密)。

  2. 喉嚨痛、發燒、口渴,面紅、喝冷飲的人,是胃經實熱,用射干鼠黏子湯治療。

既出而咽喉疼者,乃心胃有熱上攻,如咽乾澀而疼,兼口舌生瘡,齒浮齦腫者,宜甘露飲。丹溪用鼠黏子湯(即消毒散加防風)。水漿不入者,紫雪(大科發熱)最妙,抱龍丸(驚)消毒飲(出不快)皆可用。毒攻咽喉口舌,生瘡不能吮乳者,如聖餅子主之。

白話文:

得了咽喉疼痛的病症,是心胃有熱氣往上攻,如果咽喉乾燥疼痛,同時出現口腔舌頭生瘡、牙齒浮起、牙齦腫脹的症狀,適合服用甘露飲。丹溪用鼠黏子湯(即消毒散加上防風)。如果不能喝水進食,紫雪(大科發熱)最有效,抱龍丸(驚)消毒飲(出汗不順暢)都可用。毒氣攻入咽喉口舌,生瘡不能吮乳的,用聖餅子為主藥。

以上劑須能食、臟腑實方可用,如上焦雖熱,卻小便清,大便溏薄,飲食不進者,當以清上溫下藥調之,如甘桔湯加參、朮、陳皮訶子之類,更驗手足,如不熱者,白朮散(渴)調之。

白話文:

上述的方劑適用於能夠飲食的人,並且臟腑實證纔可以使用。如果上焦雖然有熱,但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飲食不進,此時應使用清上溫下的藥物來調理,例如甘桔湯加上人參、白朮、陳皮、訶子等。此外,還要觀察手足是否溫熱,如果不溫熱,可以使用白朮散來調治口渴的症狀。

靨後咽痛治法見痘後餘毒條。風熱咳嗽,咽膈不利者,陳氏用桔梗甘草防風湯玄參升麻湯亦得。身壯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大便堅實者,射干鼠黏子湯。靨後壯熱咽痛,痘痕色紅,手微熱者,餘毒未解也,柴胡麥門冬散主之(餘毒)。手指似熱而冷者,脾氣虛也,錢氏異功散主之。

白話文:

  1. 臉上生瘡後咽喉疼痛的治療方法,請參閱痘瘡後餘毒的條目。

  2. 風熱咳嗽,咽膈不利者,陳氏用桔梗甘草防風湯,玄參升麻湯也可以。

  3. 身體壯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大便堅實者,射干鼠黏子湯。

  4. 臉上生瘡後壯熱咽痛,痘痕顏色發紅,手微熱者,是餘毒未解,柴胡麥門冬散主治(餘毒)。

  5. 手指感覺發熱但是摸起來卻是冰冷的,是脾氣虛弱,錢氏異功散主治。

《要訣》云:喉者,氣之出入之戶也,熱毒之氣至此,亦為極地,故痘證喉病獨多,而且暴烈,或痛、或燥、或破、或咽食、或嗆食、或流涎,變證多端,固難定治,俱以退火為急,用甘桔湯合解毒湯(即黃連解毒湯)加麥門冬薄荷硼砂孩兒茶為極細末,煉蜜、丸如大豆大,時時噙化。咽骨垂下或腫大,以玉鎖匙點之。

白話文:

《要訣》中說:喉嚨是氣體進出的門口,熱毒之氣到達這裡,也是極端的地方,所以痘疹喉嚨疾病特別多,而且來勢兇猛,或疼痛、或乾燥、或破裂、或吞嚥困難、或嗆食、或流口水,變證很多,確實難以確定治療方法,但都以退火為急,用甘桔湯合解毒湯(即黃連解毒湯)加上麥門冬、薄荷、硼砂、孩兒茶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調和,丸成大豆大小,隨時含化。如果咽部骨頭下垂或腫大,可以用玉鎖匙點穴治療。

嗆喉,六日以前宜急治之。喉痛、喉燥、喉破、不能飲食者,亦玉鎖匙吹之。

如喉痛作渴,上體雖甚熱而兩足俱冷,瘡不起發者,乃腎經虛熱也,不可專用清涼之劑,宜以地黃丸料煎與恣飲,兼用八物湯補之。

白話文:

如果喉嚨痛,病人想喝水,上半身雖然很熱,但兩隻腳都很冷,而且瘡口沒有長出膿包、發炎,這是腎經虛熱造成的,不能只使用清涼退火的藥方,應該用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澤瀉、山藥、五味子等藥材,煎成藥湯給病人喝,並且服用八物湯來補腎。

《活人》如聖餅,治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海藏云:隨經,此一方、即是隨經)

白話文:

《活人》這道藥方就像聖餅子一樣,可以治療小兒瘡疹、毒熱攻入咽喉而引起的腫痛。(海藏說:隨經,這道藥方、就是隨經)

牛蒡子(炒),甘草(各一兩),麥門冬(去心,半兩),桔梗(一兩)

白話文:

牛蒡子(炒),甘草(各50公克),麥門冬(去掉果核,25公克),桔梗(50公克)

上為末。加竹葉同煎,細細服之。(海藏云:減門冬竹葉,甘桔鼠子湯治咽喉不利)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加入竹葉一起煎煮,慢慢服用。(《海藏》中記載:除去門冬竹葉,加入甘橘和鼠子草一起煎煮的湯可以治療咽喉不利)

小兒癍出欲透,皮膚身熱,咽喉不利。甘草桔梗升麻湯

甘草(半兩),桔梗(一兩),升麻(半兩)

上銼細。每服一大錢,水煎服。

甘露飲子,治心熱咽喉痛,口舌生瘡,並瘡疹已發未發。並可服之治熱上攻牙根腫痛動搖。

白話文:

甘露飲,治療心臟熱症、咽喉痛、口腔與舌頭生成口腔潰瘍,以及口腔潰瘍已經發作或是尚未發作。此外可以服用本藥治療熱氣上衝牙根,造成牙根腫脹疼痛、牙齒動搖的症狀。

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枇杷葉(去毛),枳殼(炒),黃芩(去心),石斛(去苗),甘草(炒),山茵陳

白話文:

生地黃:涼潤滋陰,滋補肝腎。

熟地黃:滋陰補血,養精益氣。

天門冬(去心):養陰潤肺,清咽利喉。

麥門冬(去心):益氣生津,潤肺清心。

枇杷葉(去毛):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枳殼(炒):理氣消積,導滯破氣。

黃芩(去心):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石斛(去苗):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甘草(炒):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山茵陳:清熱解毒,利膽退黃。

上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後溫服。牙齒腫痛,則含嗽並服。

(海藏云:甘露飲、為血劑)

地黃丸,治小兒痘疹口瘡、喉腫痛、牙疳臭爛。

天門冬,麥門冬,玄參(各三兩),甘草,薄荷(各一兩)

上為細末,生熟地黃汁和丸,櫻桃大。每服一丸,溫蜜水化服。

白話文:

將藥碾成細末,用生熟地黃汁和成丸,像櫻桃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用溫蜜水化開服用。

甘桔防風湯,痘疹後餘毒咽喉痛。

桔梗,甘草,防風(各等分)

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空肚溫服。忌酒姜椒熱物。

玄參升麻湯,治痘疹後餘毒咽喉腫痛。

升麻,玄參,甘草(各半錢)

上銼散。水一盞,煎六分,並渣溫服。癍疹熱甚,涼服。

射干鼠黏子湯,治痘疹後癰疽瘡毒。

鼠黏子(二錢),升麻,甘草,射干(各五分)

上銼散。水一盞,煎六分,空肚服。忌魚腥蔥蒜。

玉鎮匙,點咽骨腫痛或垂下,及喉舌強硬等證。

硼砂(一錢),朴硝(五分),殭蠶(一條),片腦(半分)

上,為極細末。咽喉腫痛,每用少許,以竹管吹之。

加減射干鼠黏湯,治痘證熱毒上衝,咽喉腫痛。

射干,山豆根,白殭蠶(各一錢一分),鼠黏子,紫草茸紫菀(各一錢二分),桔梗,石膏,訶子,木通(各一錢),升麻,蟬蛻(各八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射干、山豆根、白殭蠶各一錢一分、鼠黏子、紫草茸、紫菀各一錢二分、桔梗、石膏、訶子、木通各一錢、升麻、蟬蛻各八分、甘草五分。

上,銼為粗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利咽解毒湯,治痘咽喉痛,首尾皆可用。

山豆根,麥門冬(各一錢),牛蒡子(炒),玄參,桔梗(各七分),甘草(二分),防風(五分),綠豆(四十九粒)

白話文:

  • 山豆根:1錢

  • 麥門冬:1錢

  • 牛蒡子(炒):7分

  • 玄參:7分

  • 桔梗:7分

  • 甘草:2分

  • 防風:5分

  • 綠豆:49粒

上,水煎服。

三黃熟艾湯,痘後咽塞喉痹。

黃連,黃芩,黃柏艾葉

白話文:

  • 黃連:

  • 性味:苦寒

  • 歸經:脾、胃、肝、膽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主治:暑熱頭疼、咽喉腫痛、腹瀉痢疾、黃疸、瘡毒等

  • 黃芩:

  • 性味:苦微寒

  • 歸經:肺、大腸

  • 功效:清熱瀉火,燥濕止瀉

  • 主治:瘧疾、痢疾、腸炎、瘡毒等

  • 黃柏:

  • 性味:苦寒

  • 歸經:肺、大腸、膀胱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主治:痢疾、黃疸、瘡毒、白帶過多等

  • 艾葉:

  • 性味:苦辛微溫

  • 歸經:脾、肝、腎

  • 功效:溫經止血,散寒除濕,消炎殺菌

  • 主治:痛經、月經不調、腹瀉痢疾、感冒發燒、皮膚瘙癢等

各等分,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