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五·心臟部三 (18)
集之五·心臟部三 (18)
1. 大小便閉
〔劉提點〕云:疹痘最要大小腑分曉,所以錢氏四聖散用木通、枳殼極妙若大小腑自流利,則不必苦泥。〔萬〕凡瘡疹,小便欲長,大便欲實,經曰:小便數者,大便必硬。雖二三日不更衣,無苦也,如小水少,則病進,蓋心主瘡而屬火,心移熱於小腸,小腸移熱於膀胱,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出,氣為火食,不能傳化而津液不出,故小便悶也。
瘡疹發熱,大便欲潤,若二三日不行,宜急利之,恐腸胃不通,榮衛不行,瘡出轉密也,惟瘡起發之後,大便卻宜堅實,如能食而大便常行者,不須忌之,若過四五日不行,則熱盛生濕,其瘡難靨,亦宜微利之。設使大小便俱不通,則邪毒內蓄,三焦阻絕,經曰:一息不運,則機緘窮。
故大小便不通者死。
凡痘子,要大小便自調,則裡氣和,無留邪也,故小便宜長而清,如小便赤澀,導赤散(心)。小便短少,八正散。瘡出太密,小便不通者,連翹湯。蓋瘡子發熱,不可驟去,惟利小便以折其鬱。如痘稠密小便少者,此氣血衰少,津液虛耗,非熱也,不可利之,反損真陽之氣,十全大補湯(汗)主之。
能食者大便宜潤,有入必有出也,不能食者大便宜實,存舊穀氣以養血氣也,如四五日不行,大便結燥者,用膽導法導之。不通,以三黃丸(熱)微利之。如大結腹脹者,以三乙承氣湯下之。如大便泄瀉,即止之,蓋痘瘡要裡氣實,恐瀉得脾胃虛也,輕則理中湯丸(瀉利)益黃散(脾)豆蔻丸,甚則陳氏木香散(俱瀉利)、異功散(出不快)主之。
〔聞人氏〕云:痘出正盛,喘促腹滿,手掌心並腋下有汗,或譫語妄言,小便赤而大便不通者,小承氣湯(傷寒)之類下之。若面赤黃,大便秘澀,小便少而或嘔者,宜小柴胡湯(發熱)。
熱甚而榮衛閉塞,則毒氣彌蔓,如里毒盛者,大便不通,小便如血,如表毒盛者,成為癰瘡,身上破裂,此皆因不曾解利之故,俱宜犀角地黃湯(失血)、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四順飲(發熱)、牛黃散(腹痛)、紫雪(大科發熱)輩救之。若毒凝血聚,瘡成黑色,大小便秘,喘急煩躁者,治法見驗色條。
治大小便俱不通。以皂莢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
葵子末一合,水一盞,煮至半鍾,入豬脂半兩,空心服。
【小便不利】《痘疹方》云:痘疹未出之先,小便不利,熱盛者,恐欲起驚,用導赤散(心)微解之。熱入膀胱,如有血淋,犀角地黃湯(失血)。初出不快,小便赤澀,四聖散(見形出不快)。已出而赤澀,白朮散(渴)加木通,五苓散加木香(丹溪用五苓散加麥門冬煎服)。
收靨之後,小便不利,煩熱而渴,豬苓散(痘後)。〔薛〕前證當分所因,若小腸熱結,用導赤散。肝經熱,用柴胡麥門冬湯(痘後)。脾經熱,用犀角地黃湯。肺經熱,用生地黃湯(痘咳嗽)。腎經熱,地黃丸(腎)。靨後氣血虛弱,用八珍湯(虛羸)。中氣虛弱,用五味異功散(吐瀉)。
〔萬〕凡瘡疹小便少者,熱微,導赤散加山梔仁,熱甚,八正散主之。
八正散,治下焦積熱,大小便不通,或小便淋澀,脈證俱實者。
大黃(酒炒),車前子(炒),瞿麥,萹蓄,山梔(炒),木通(各一錢),滑石(煨,二錢),甘草(一錢)
上,每服二錢,水煎。
滋腎丸
黃柏(炒黑),知母(炒黑。各二兩),肉桂(二錢)
上為末,水糊丸。
黃芩清肺飲
黃芩(炒),山梔(炒等分)
上,每服二錢,水煎。
紫草木通湯,治痘瘡出不快,小便不利。
紫草,人參,木通,茯苓,糯米(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水煎服。
通關散,此藥通心經,利小便。
山梔仁,大黃(炒。各一分),木通,甘草(炙),車前子(炒),赤茯苓,瞿麥,人參,滑石(各三分),萹蓄(炒,五分)
上銼細。用水一盞,燈心十根,煎半盞,溫服。
連翹湯
連翹,防風,瞿麥,荊芥穗,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赤芍藥,白滑石,蟬蛻,黃芩,山梔子,甘草(各五分)
上銼細。加紫草五分,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紫草冬葵湯,治小便不通,毒氣閉塞。
紫草茸,山梔子,黃芩(各一錢二分),秦艽,苦參(各一錢一分),冬葵子(一錢半),露蜂房,白茯苓,木通,白芍藥,澤瀉,車前子(各一錢),蟬蛻(八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溫服。如急數莖中痛者,加甘草稍八分、苦楝子一錢。如痛甚欲死者,加川牛膝一錢三分。如有赤如血色者,加胡黃連一錢三分。如溺血者,加當歸一錢,川芎一錢,龍骨火煆、菟絲子各一錢,紅甚者,加生地黃。白溺者,加使君子各一錢三分、黃連一錢一分、韭子研一錢二分。濁甚者,加桑螵蛸一錢。
【大便秘】〔薛〕陳文宿先生云:痘疹四五日不大便,以肥豬脿白水煮熟,切豆大五七塊與食之,滋潤臟腑,瘡痂易落,切不可妄投宣利之藥,恐真氣內虛,瘡毒入里。如六七日身壯熱,不大便,其脈緊盛,與三味消毒飲(見形)微利之。竊謂前證,若毒在肌肉而未能盡發,脈浮而緊者,最宜此藥疏解其毒。
若脈沉而緊者,宜用前胡枳殼散(喘)疏通毒氣,以絕其源。若口舌咽喉腫痛,瘡毒甚也,用射干鼠黏子湯(咽喉)。若大便既通,作渴飲湯,脾胃氣虛也,用人參白朮散(渴)。凡燥糞在直腸不能下者,宜用豬膽汁導之,忌用疏利之劑,恐復傷胃氣,則瘡未出者不能發出,已出者不能滿靨。大抵分辨虛實,當以手足冷熱,或飲水、飲湯驗之。
〔萬〕如發熱時大便不行,熱微者三黃丸(發熱),甚則承氣湯主之。如起發至收靨,大便不行者,用膽導法,不可遽用利藥。但瘡乾黑陷,大便秘,煩躁者,以百祥丸、牛李膏(黑陷)主之,如無此藥,以承氣代之。
當歸丸
當歸(半兩),甘草(一分),黃連,大黃(各二錢半)
先將當歸熬膏子,入藥末三味為丸,加服之,以利為度。
棗變百祥丸,治癍疹大便秘結。
紅牙大戟(去骨,一兩),青州棗(去核,十枚)
上,用水二盞,同煎至水盡為度,去大戟,將棗焙乾,可和作劑旋丸。從少至多,以利為度。
洗心散,治痘瘡壯熱,大小便不利,狂言多渴。
大黃,甘草,當歸,麻黃(去節),白朮,芍藥,荊芥(各等分)
上㕮咀。量病輕重多少,姜薄荷煎。溫服則平,熱服則溏。
三乙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細。水一盞,加生薑一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熱服。
膽導法
用大豬膽一枚,以鵝翎筒、兩頭截齊,一頭入膽中,線牢札定,吹令氣滿,納入穀道中,直待氣通,取去。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白朮,黃耆,白茯苓,甘草,栝蔞根,桔梗
各等分,水煎服。海藏以此治瘡疹已出未出,大便秘澀,或時發渴。蓋有病者或因稟受不足,或因吐瀉之後,或因汗多,或利小便,元氣既虛、津液乾涸,不得潤滑,而致大便秘澀者,若妄行疏利,何異操刀,必須此藥治之,醫家切宜詳審,勿令誤也。
潤腸湯,治虛秘。
當歸梢,甘草,生地黃,火麻仁,桃仁泥
水煎服。
紫草麻仁湯,治瘡疹大便不通,致毒氣閉塞。
山豆根,紫草(各一錢一分),鼠黏子,露蜂房,生犀,青皮,桃仁,麻仁,側柏葉,黃芩(各一錢),杏仁(一錢二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秘甚者加烏梅肉七分,不已,再加冬葵子一錢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