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22)

1. 丹毒

上水五升,並竹瀝煮三升三合,去滓,內杏仁脂、葛汁、蜜、微火煎二升。三歲兒服二合,大者量加之。藥分太大,嬰兒服未得。

又方,治小兒丹,數非一,皆主之。

大黃,甘草,當歸,川芎,白芷,獨活,黃芩,芍藥,升麻,沉香,青木香,木蘭皮(各一兩),芒硝(三兩)

上,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內硝湯中。適寒溫拓之,干,再用,瘥乃止。

〔湯〕張三太尉女年十五歲病此,諸醫百藥俱試而不能中,召余視之。以生料四物湯加防風、黃芩,一日而愈。

生料四物湯,治血熱生瘡,遍身腫癢,及脾胃常弱,不禁大黃等冷藥,尤宜服之。

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防風(各半兩),黃芩(一錢半)

上㕮咀。水煎,量大小加減,忌酒、面、豬羊肉、豆腐。

〔丹〕小兒赤瘤,主傷血熱。宜生地黃、木通、荊芥、苦藥帶發表之類,外以芭蕉油塗患處。

治小兒一切丹毒,大赤腫,身體壯熱如火。巳服諸藥未減,宜服。藍青散,方

藍青,知母,梔子仁,甘草(微炙),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寒水石,石膏,犀角屑,柴胡(去苗),黃芩(各一兩),赤芍藥,羚羊角屑(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蜜、生葛等汁,共一合,更煎三兩沸。放溫,無時服,量兒大小加減。

解毒散

寒水石,滑石,石膏(各等分)

上為末。入辰砂少許,量兒大小,燈心湯下。

赤葛散,治因血熱與風熱相搏,遍身丹毒燥癢,日久不消。

赤葛(二兩),甘草(三錢)

上碎。每服二錢,無灰酒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不飲酒者,止用水一盞,入酒一大匙同煎服。

泉州大智禪師(文宥),經進必效方載神聖治小兒頭面皮膚,忽生瘡瘍火燎丹,發起赤腫暈,有碎小瘡及赤暈上瘡,初發如錢,漸暈開一二尺,良久遍身,入口耳到臟腑,即不救,此證可畏,速治之,此乃自積熱得。

甘草(一兩或半兩)

上,拍破,入水一盞或半盞煎湯,溫溫,令乳母全口呷,含漱,徐徐吐,淋洗病處,以手掌與揩,不得犯指甲,仍與兒甘草湯吃,一用即不暈開,良久再淋,三用立瘥。

治丹毒,並土虺咬。紅散子

茜根(半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立效。

治小兒一切丹毒通用

護火草(半兩),紫葛,硝石(各半兩)

上為末。冷水調塗,干即再塗,以瘥為度。

治小兒一切丹毒,遍身發熱。硝石散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上為末。以雞子清調,塗之。

又方

太陰玄精石(一兩),白礬(一兩)

為末。水調、塗。

治小兒諸丹,遍身如火,纏腰,即殺人。

蕓薹子(不以多少)

研細,酒調飲,兼塗丹上。一方,以酒研細,溫服,無時。

白話文:

丹毒

先取五升水,加入竹瀝煮至剩下三升三合,濾掉雜質,再加入杏仁油脂、葛根汁、蜂蜜,用小火熬煮至剩下二升。三歲小孩服用二合(約數十毫升),年紀較大的小孩可適量增加。此藥份量較大,嬰兒不宜服用。

另一方子,可以治療小孩的丹毒,無論病症有多少,都能夠醫治。

取大黃、甘草、當歸、川芎、白芷、獨活、黃芩、芍藥、升麻、沉香、青木香、木蘭皮各一兩,芒硝三兩。

將上述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中煮至剩下四升,濾去藥渣,再把芒硝加入藥湯中。待藥湯溫度適宜時,用來擦洗患處,乾了就再擦,直到痊癒。

曾有一位張太尉的女兒,年紀十五歲,患上這種病,所有醫生都嘗試過各種藥物,卻都無法治好,於是請我去看診。我用生料四物湯加上防風、黃芩,一天就好了。

生料四物湯,可以治療血熱引起的瘡腫,全身搔癢,以及脾胃虛弱,不能服用大黃等寒涼藥物的人,特別適合服用。

取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防風各半兩,黃芩一錢半。

將上述藥材略為搗碎,加水煎煮,藥量可依照病患年紀大小調整。服藥期間忌飲酒,忌食麵食、豬羊肉、豆腐。

小兒的紅色腫塊,主要是因為血熱所造成。應該使用生地黃、木通、荊芥、苦味藥等具發散作用的藥物,並在外敷芭蕉油在患處。

治療小兒一切丹毒,出現紅腫、身體發熱如火,已服用其他藥物卻沒有效果的,適合服用藍青散。

藍青散的配方為:藍青、知母、梔子仁、甘草(稍微炙烤)、杏仁(去皮、尖、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各半兩,寒水石、石膏、犀角屑、柴胡(去莖)、黃芩各一兩,赤芍藥、羚羊角屑各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一盞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再加入竹瀝、蜂蜜、生葛汁等,共一合,再次煎煮數沸。放涼至溫熱,不限時間服用,藥量可依照小孩的年紀大小調整。

解毒散的配方為:寒水石、滑石、石膏等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加入少量辰砂,依照小孩年紀大小,以燈心草湯送服。

赤葛散,治療因血熱與風熱交雜引起的全身丹毒,皮膚乾燥搔癢,久久不癒。

配方為:赤葛二兩、甘草三錢。

將上述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二錢,用無灰酒一盞煎至剩七分。不限時間,溫服。若不飲酒,則改用水一盞,加入酒一大匙一同煎服。

泉州大智禪師(文宥)所記載的方子,非常有效,可以治療小孩頭面皮膚突然出現瘡瘍,像火燒一樣的丹毒,開始時紅腫暈開,有細小的瘡和紅色暈圈,起初像錢幣大小,漸漸暈開到一兩尺,不久蔓延全身,甚至蔓延到口耳和內臟,非常危險,應當及早治療,這種病是因為體內積熱所致。

取甘草一兩或半兩。

將甘草拍破,加入一盞或半盞水煎煮,溫度適宜時,讓乳母含在口中漱口,然後慢慢吐出,用來淋洗患處,再用手掌輕輕擦拭,不要用指甲抓撓。同時讓小孩服用甘草湯。這樣做一次,紅暈就不會擴散,稍後再淋洗,反覆三次就能痊癒。

治療丹毒,以及被土虺(一種毒蛇)咬傷,使用紅散子。

取茜草根半斤。

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效果迅速。

治療小兒一切丹毒通用,使用以下配方:

取護火草(又名救火草)半兩,紫葛、硝石各半兩。

研磨成末,用冷水調和後塗抹患處,乾了就再塗,直到痊癒。

治療小兒一切丹毒,全身發熱,使用硝石散。

配方為: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研磨成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另一個方子:

取太陰玄精石一兩,白礬一兩。

研磨成末,用水調和後塗抹。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全身發熱如火,纏繞腰部,會導致死亡。

使用蕓薹子,不限份量。

研磨成細末,用酒調服,同時塗抹在丹毒處。或者用酒研磨成細末,溫服,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