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21)

1. 丹毒

上銼。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治小兒一切丹毒。漏蘆湯,(一名漏蘆散)

漏蘆,麻黃(去根節),連翹,川升麻,黃芩,白蘞,甘草,川芒硝(各一分),川大黃(一兩,銼,微炒),一方,加枳實(一分),麩炒微黃赤芍藥(一分),銼上為粗末。每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丹〕小兒黑癍、紅癍、瘡癢、癮疹。並用,防風通聖散,治之。

治小兒月內發一切丹。藍葉散

藍葉(一兩),黃芩,犀角屑,川大黃(銼,微炒),柴胡(去蘆),梔子仁(以上各一分),川升麻(一分半),石膏(一分半),甘草(半分,微炙)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半臺,更煎三兩沸。

放溫,無時,量兒大小加減服,後同。(氣怯弱者可去大黃)

治小兒一切丹,遍身壯熱煩渴。升麻散

川升麻(一分),黃芩(一分),麥門冬(三分,去心),葛根(三分),川大黃(微炒,一分),川朴硝(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治小兒一切丹毒遍身赤痛。大黃散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防風(半兩,去蘆),川升麻(一分),黃芩(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秦艽(去蘆,一分),川朴硝(二分)

上,同㕮咀。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治小兒丹瘡,臟腑壅熱太過,心神煩悶,大小便不通。

大黃散

川大黃(微炒),川升麻,川朴硝,葵子(各半兩),梔子仁(一分)

上為粗末。每一錢,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滓,量兒加減溫服。以利為度。

治小兒一切丹,發無常處,身熱如火燒。宜用,升麻膏

川升麻,川大黃,護火草,蛇銜草,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兩),

上細銼。以竹瀝浸一宿,明日漉出,卻入鐺中以臘月豬脂一斤,慢火熬一食久,乘熱以綿濾去滓,候冷成膏,瓷盒盛。旋取磨塗之,兼以膏如棗大,竹瀝化服之。

《千金》治小兒熱毒癰疽,赤白諸丹,毒氣瘡癤方

漏蘆,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各一分),大黃(四分),升麻,枳實,麻黃(去節),黃芩(各一分半)

上,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五合,分三服。

又方,治小兒丹毒,大腫身熱,百治不折。

寒水石(十六分),干藍青(切),竹瀝(各一升),犀角,柴胡,杏仁(去皮尖,熬,研。各八分),生葛汁(四合,澄清),知母(十分),甘草(五分),羖羊角(六分),芍藥(七分),梔子(十一分),黃芩(七分),蜜(二升),石膏(十三分)

白話文:

[丹毒]

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煎煮至七分,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的藥方:漏蘆湯(又名漏蘆散)

藥材包含:漏蘆、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連翹、川升麻、黃芩、白蘞、甘草、川芒硝(各一份),川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另一個藥方,加入枳實(一份),麩炒至微黃的赤芍藥(一份),將以上藥材切碎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時間。

關於小兒黑癍、紅癍、瘡癢、癮疹等症狀,都可使用防風通聖散治療。

治療嬰兒滿月內發作的各種丹毒,使用藍葉散:

藥材包含:藍葉(一兩),黃芩、犀角屑、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柴胡(去除蘆頭)、梔子仁(以上各一份),川升麻(一份半),石膏(一份半),甘草(半分,稍微炙烤)。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加入竹瀝半茶杯,再次煎煮沸騰三兩次。

放溫後,不拘時間服用,可根據嬰兒大小酌量增減藥量。之後的服法同前。(若嬰兒氣虛體弱,可去除大黃)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全身發熱口渴的藥方:升麻散

藥材包含:川升麻(一份),黃芩(一份),麥門冬(三分,去除心),葛根(三分),川大黃(稍微炒過,一份),川朴硝(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全身發紅疼痛的藥方:大黃散

藥材包含:川大黃(半兩,切碎稍微炒過),防風(半兩,去除蘆頭),川升麻(一份),黃芩(一份),麻黃(一份,去除根部和節),秦艽(去除蘆頭,一份),川朴硝(二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切碎。每次服用一錢,用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小兒丹瘡,因臟腑熱氣過盛,導致心煩意亂,大小便不通暢的藥方:

大黃散

藥材包含:川大黃(稍微炒過)、川升麻、川朴硝、葵子(各半兩),梔子仁(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根據嬰兒情況酌量溫服。以通暢排便為度。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發作部位不定,身體發熱如火燒的藥方:升麻膏

藥材包含:川升麻、川大黃、護火草、蛇銜草、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小塊。用竹瀝浸泡一晚,隔天濾出藥渣,放入鍋中,加入臘月豬油一斤,用小火熬煮一段時間,趁熱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冷卻後成為膏狀,裝入瓷盒中。使用時取出塗抹患處,同時取棗子大小的藥膏,用竹瀝化開後服用。

《千金方》治療小兒熱毒引起的癰疽、紅白各色丹毒、毒瘡癤子的藥方:

藥材包含:漏蘆、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烤,各一份),大黃(四分),升麻、枳實、麻黃(去除節)、黃芩(各一份半)。

將以上藥材用水一升煎煮至五合。嬰兒出生一日至七日,服用一合,分三次服用。八日至十五日,服用一合半,分三次服用。十六日至二十日,服用二合,分三次服用。二十日至三十日,服用三合,分三次服用。三十日至四十日,服用五合,分三次服用。

另一個藥方,治療小兒丹毒,大片腫脹,身體發熱,百治不癒:

藥材包含:寒水石(十六份),干藍青(切碎),竹瀝(各一升),犀角、柴胡、杏仁(去除皮尖,熬煮,研磨,各八分),生葛汁(四合,澄清),知母(十分),甘草(五分),羖羊角(六分),芍藥(七分),梔子(十一分),黃芩(七分),蜂蜜(二升),石膏(十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