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0)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20)

1. 丹毒

《聖惠》凡小兒一切丹,皆由風毒在於腠理,熱毒搏於血,蒸發其外,其皮上熱而赤,如丹塗之狀,故謂之丹也。若又不歇,則肌肉壞爛。若毒氣入腹,則殺人也。今以一方同療之,故號一切丹也。

《嬰童寶鑑》小兒諸丹毒歌:丹火初成似火燒,天火渾身赤轉饒,伊火膀邊青黑色,厲從額上起根苗,臀並穀道熛丹毒,如帶黳紅暴火調,留火發時一日甚,改變無常五色標,家火頰連雙腋乳,天灶內踝及陰尻,背並膝赤飛丹病,股內臍陰尿灶招。巢氏云:火丹候,往來如傷寒,赤著身、而日漸大者,是也。

又云:丹火候,狀發赤如火燒,須臾熛漿起,是也。《嬰孺方》云:火丹者,往來如傷寒,赤著身體,不從傷火而得名,如日出時,以從其處,又名日丹,宜同用《千金》漏蘆散。〔曾〕經云:赤紫丹瘤,皆心火內鬱而發,赤如丹砂。心主血,而火性熱,血熱相搏,陰滯於陽,即發丹毒,心虛寒則癢,心實熱則痛,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生入腹者難療。

先用百解散表之,次以當歸散加連翹、荊芥,水煎服,及牛蒡湯加炒麻仁研碎同煎,與宣熱拔毒,其次赤葛散,或初用化丹湯亦好。有身上發時,亦如前證,不甚燥癢,但見出浮於遍體,神昏不悅,名陰濕毒證,先以沖和飲加南木香水姜煎服,次用當歸散、雄黃散,然此二證不問赤白,若入腹入腎,多致為害,不可輕視如常,自取困爾。

〔湯〕小兒丹毒,乃熱毒之氣極,與血相搏而風乘之,故赤腫及遊走遍身者,又名赤遊風,入腎入腹則殺人也。大抵丹毒雖有多種,病源則一,有赤丹毒遍身癢者,或女子十五六而脈未通者多發丹疹,皆由血有風毒乘之,宜服防己散。

葛根白朮散,治小兒赤白丹毒。

白朮,枳殼(各一錢),茯苓(二錢),木香(一錢半),葛根(三錢),甘草(二錢半),

上銼散。用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犀角解毒散,治小兒赤丹瘤。壯熱狂燥,睡臥不安,胸膈悶滿,咽喉腫痛,遍身丹毒。

牛蒡子(炒,一兩五錢),防風,甘草(各二錢半),荊芥穗(五錢),犀角(一錢半)

上銼散。用水煎,不拘時服。

防風升麻湯,治小兒丹瘤赤腫。

防風,升麻,山梔(去殼),麥門冬(去心),木通,甘草節(各一錢)

上㕮咀。用淡竹葉三片煎,食遠服。

荊芥散

防風,天花粉,羌活,生地黃,當歸,蟬蛻(各等分)

上,水煎服。

百解散(驚)

防己散

漢防己(半兩),朴硝,犀角,黃芩,升麻(各一分),黃耆(各一分)

上㕮咀。竹葉水煎,量大小加減。

牛蒡湯(咽喉)

化丹湯,解利丹毒遍身燥癢,發熱煩啼。

川獨活,射干,麻黃(去根節),青木香,甘草,黃芩,薄桂(刮去粗皮。各五錢),石膏末

白話文:

丹毒

《聖惠》中提到,小兒身上出現的各種丹毒,都是因為風邪毒素侵入皮膚,熱毒與血相搏,從而發散到體表。這些地方皮膚會發熱變紅,看起來像塗了丹砂一樣,所以稱為丹毒。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肌肉潰爛。如果毒氣進入腹部,甚至會危及生命。現在用一個方子來治療各種丹毒。

《嬰童寶鑑》中有一首歌謠描述小兒丹毒的各種情況:丹毒剛開始像火燒一樣,全身發紅,有的像天火一樣紅得厲害;有的在膀子周圍呈現青黑色;有的從額頭開始蔓延;有的在臀部和肛門周圍出現,像一條帶狀的紅斑,發展迅速像暴發的火焰;有的發作時一天比一天嚴重,顏色不斷變化;有的從臉頰延伸到腋下和乳房,有的在內踝、陰部和肛門周圍出現;有的在背部和膝蓋出現紅斑,有的在腿內側、肚臍和陰部出現。巢氏說,丹毒的症狀像傷寒一樣忽冷忽熱,皮膚出現紅斑並且逐漸擴大,這就是丹毒的表現。

還說,丹毒發作時,皮膚發紅如火燒,很快就會出現水泡。另外,《嬰孺方》說,丹毒發作時,症狀像傷寒一樣忽冷忽熱,皮膚發紅,並不是因為受傷或燒傷引起的。丹毒發作的地方像太陽升起時一樣,所以也叫日丹。應該使用《千金方》中的漏蘆散治療。曾有醫家說,紅紫色丹瘤都是因為心火內鬱而發,顏色像丹砂一樣紅。心主管血液,而火的性質是熱的,血熱與熱毒相搏,陰氣阻滯陽氣,就會發生丹毒。心虛寒會感到癢,心實熱會感到痛。從腹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的丹毒容易治療,從四肢蔓延到腹部的丹毒難以治癒。

先用百解散解表,再用當歸散加連翹、荊芥,用水煎服,或者用牛蒡湯加炒麻仁磨碎一起煎煮,可以宣散熱邪,拔除毒素。之後可以使用赤葛散,或者剛開始用化丹湯也可以。如果丹毒發於全身,症狀與之前說的相似,但不覺得很乾燥和瘙癢,只是感覺皮膚浮腫,遍布全身,精神不好,這屬於陰濕毒,先用沖和飲加南木香和生薑煎服,再用當歸散、雄黃散。這兩種情況不論紅或白,如果毒邪進入腹部或腎臟,都會造成很大危害,不能輕視,不要自己亂來,以免造成困擾。

另外,小兒丹毒是因為體內熱毒過盛,與血液相搏,又被風邪侵襲,所以皮膚會發紅腫脹,而且會遊走全身,也叫赤遊風。如果毒邪進入腎臟或腹部,就會危及生命。總的來說,丹毒雖然有很多種,但病因基本相同。有的丹毒會遍布全身,感到瘙癢。有些十五六歲,月經還沒來的女性也容易發丹疹,都是因為血液中有風邪毒素。應該服用防己散。

葛根白朮散

可以治療小兒紅、白丹毒。

藥物組成:白朮、枳殼各一錢,茯苓二錢,木香一錢半,葛根三錢,甘草二錢半。

將藥材切碎混合。用水一碗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犀角解毒散

可以治療小兒紅色丹瘤。症狀有壯熱、煩躁不安、睡臥不寧、胸悶、咽喉腫痛、遍身丹毒。

藥物組成:炒牛蒡子一兩五錢,防風、甘草各二錢半,荊芥穗五錢,犀角一錢半。

將藥材切碎混合。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防風升麻湯

可以治療小兒丹瘤紅腫。

藥物組成:防風、升麻、山梔(去殼)、麥門冬(去心)、木通、甘草節各一錢。

將藥材切碎。用三片淡竹葉一起煎煮,飯後服用。

荊芥散

藥物組成:防風、天花粉、羌活、生地黃、當歸、蟬蛻各等份。

用水煎煮服用。

百解散:(用於驚風)

防己散

藥物組成:漢防己半兩,朴硝、犀角、黃芩、升麻各一分,黃耆一分。

將藥材切碎。用竹葉水煎煮,根據兒童體質大小調整用量。

牛蒡湯:(用於咽喉腫痛)

化丹湯

可以緩解丹毒引起的全身乾燥瘙癢、發熱、煩躁哭鬧。

藥物組成:川獨活、射干、麻黃(去根節)、青木香、甘草、黃芩、薄桂(刮去粗皮)各五錢,石膏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