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五·心臟部三 (1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五·心臟部三 (12)

1. 失血

〔萬〕氣為陽,血為陰,陽主動,陰主靜,人身之血,不可妄動也。經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今瘡疹之火熏灼於裡,迫血妄行,血亦隨火而動,陽絡傷則血從上焦出,或衄血,或嘔血。陰絡傷則血從下焦出,或溺血,或便血。

陰陽俱傷則血上下出也。諸失血惟從鼻出者,或有可治之理,其餘皆死證也。亦有痘瘡灌爛,不能收較,出血不止者,此陽瘡出血,亦不可治。〔張〕所云血之妄行,從口、從大小便、從陽瘡,或痘毒而出者,悉皆不治,蓋指出之多而不止者言之耳,若初出之時,苟詳推其因而善為清理,豈俱無生者耶。若痘瘡赤痛,煩熱作渴,或便血、或衄血,先用犀角地黃湯(失血)。

次用加減大紫草散(痘灰白)去黃耆木通主之。吳氏治諸失血,始終用犀角地黃湯加山梔、芩、連、白芍藥,有初出時衄血不止,用下藥而得效者。〔薛〕一小兒痘後,非衄血,即便血,痘痕赤白靡定,手指冷熱無常。余謂此元氣虛,而無根之火,倏往忽來也。朝用變證,夕用五味異功散,各二十餘劑而愈。

後因勞心復發,仍用前二藥為主,佐以十全大補湯而愈。

犀角地黃湯,治痘疹並麻疹與衄血便血者可服。

牡丹皮,犀角,赤芍藥,生地黃

熱盛者,加酒炒黃連。若有瘀血停胸,加醋製大黃。若口鼻出血,加大薊茅根。若小便去血,去大黃、加小薊,水煎服。

二寶散,治痘紫色,發熱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亂語。

犀角,玳瑁

二味磨汁,頓服,即愈。

【衄血吐血】〔薛〕《痘疹方》云:若痘發之際,正宜微見,與發汗同體,然血與汗雖殊,其源則一,蓋痘疹乃穢血所發,邪結肺胃,毒氣自然上越也。若見此證,不可妄投以藥,恐治失其宜,瘀蓄者不出,而已出者復傷,反生變證也。若作渴飲冷,手足並熱,此毒氣熾盛,而血上溢也,宜用《聖濟》犀角地黃湯。

若肺經熱毒而鼻衄,用地黃清肺飲。胃經熱毒而吐血,亦用《聖濟》犀角地黃湯。若腸胃熱毒而便血,亦用之。作渴飲湯,手足不熱者,脾肺氣虛不能攝血而妄行也,宜用五味異功散。若出血作渴煩躁,面赤色者,血脫也,宜用當歸補血湯。一小兒衄血,上寸脈數。此肺金有火也。

瀉白散而血止,但四肢倦怠,用益氣湯而愈。一小兒痘瘡赤色,吐血發熱。此胃經熱毒也。先用《聖濟》犀角地黃湯,諸證漸愈,又用五味異功散而痊。〔萬〕瘡疹發熱失血,皆非佳候,但從鼻出者,此火刑于肺,鼻為肺之竅,宜瀉火涼血清肺,以玄參地黃湯調鬱金末、加茅根汁、磨京墨汁飲之,衄止者佳,一向不止者,不治。

玄參,地黃湯

玄參,生地黃,牡丹皮,梔子仁(各一錢半),甘草升麻(各半錢),白芍藥(一錢)

上銼細。加炒蒲黃半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斬關散,痘紫發熱,鼻紅不止。

生地黃,牡丹皮,黃芩(各五分),升麻(三分),藕節,茅根(各一錢),綠豆(四十九粒)

上,水煎服。

【便血】凡痘子大便出血者,看其血來何如,又看是何時,如瘡子正壯,大便數日未行,血從糞出者,此肛門傷血出也。如瘡已收,大便膿血者,此倒靨之血也。非此二類,但溺血便血者,乃臟腑敗壞,陰血妄行,必死之候。〔薛〕聞人氏云:痘疹大便下血或黑糞,若睡而不醒,是為惡候,乃內熱盛也,用犀角地黃湯、抱龍丸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主之。竊謂前證若寒熱作渴,小柴胡加生地黃。

  1. 凡是痘瘡患者大便出血的,要觀察出血的量和時間。如果痘瘡正值壯發期,大便幾天沒有通暢,血從糞便中排出,這是肛門受傷出血。

  2. 如果痘瘡已經收斂,大便中有膿血,這是內臟潰爛出血。

  3.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還有出現小便或大便出血的,這是臟腑敗壞,陰血妄行,是死亡的徵兆。

  4. 薛氏說:痘疹患者大便出血或排出黑色糞便,如果昏睡不醒,這是惡候,是內熱太盛了,要用犀角地黃湯、抱龍丸、小柴胡湯加上生地黃來治療。

  5. 我認為,前面的證狀如果還有寒熱口渴,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黃來治療。

發熱體倦,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口乾作渴,用人參白朮散。大凡作渴引飲發熱者屬實熱,作渴飲湯手足不熱者屬虛熱,手足逆冷者屬虛寒,治者審之。一小兒痘瘡下血,且不起發。先君謂氣血不足。用紫草快癍湯加參、耆、歸、術,血頓止,瘡頓起,用八珍湯而愈。一小兒痘瘡下血,小便赤色,瘡色如赭,發熱飲冷,二便不利。

先君謂心小腸實熱。用八正散,後用解毒防風湯(痘證治大法)及飲芹菜汁、而痊。一小兒痘將愈而便血,面白惡寒,大便欲去而不去。余謂此元氣虛而下陷也。用益氣湯。不信,服涼血之劑,致吐瀉腹痛而歿。一小兒痘將愈,患便血,面白惡寒,手足並冷,脈沉細如無。余謂陽氣虛寒,欲用人參、薑、桂。

不從,翌日而死,手足青黑,惜哉。一小兒出痘三四日,大便下血,日有數滴,至八日不能起。御醫錢春林謂其脾氣虛寒。用木香散二劑,加丁香十一粒、人參五錢,次日痘起有膿,由是血止,二十餘日而愈。

【溺血】〔袁〕痘兩三日而小便溺血者,名為沁砂紅,蓋因梟毒輳於心,心失其主,而血隨毒激,故奔散而妄馳,心通小腸,注於膀胱而溺血也,或如黑豆汁,或如蘇木水,痛者易治,不痛者難治。

主方

木通,生地黃,黃耆,赤芍藥,犀角,地榆,升麻,紫草,車前葉(多用),燈草

水煎服。痛,加甘草稍、滑石、山梔。

余治此痘,要在於清心解毒,使陰血總歸於榮,升麻黃耆,貴宜詳察而投,不可執方以害人也。若便如黑豆汁者,毒已衝心而榮元已離,十亡八九,致有小便澀,留結血條如綿線寸長,欲尿則號哭,痛不可忍者,急用炒山梔末、青龍鬚草汁調服,再以木通湯飲之,可也。

【焮裂出血】〔薛〕聞人氏云:痘瘡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結癰毒,身痘破裂,乃內火熾盛,失於解利,急用犀角地黃湯、小柴胡湯加生地黃、四順飲之類治之。竊謂前證若心脾熱盛,用犀角地黃湯。心肝熱盛,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若大便不通,先用四順飲,次用犀角湯

苦色赤焮痛,二便不通,急用活命飲加硝黃。若色赤焮痛,惡寒發熱,用活命飲加麻黃。若因乳母怒火,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