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五·心臟部三 (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五·心臟部三 (2)

1. 灌漿證治

萬痘瘡初出一點血,只成小小血疱,起發則漸長大,血化成水為水疱,至水疱轉作膿疱,始成實矣,成實之時,卻要個個成膿,肥澤飽滿,根腳紅活又蒼蠟色,如此者,可以刻定日數,而知收靨之期。

白話文:

在痘瘡剛剛發出一個小血點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血泡,當它發作時就會逐漸長大,血液變成水就會成為水泡,直到水泡轉變成膿包,纔算真正成形。成形的時候,每一個膿包都要化膿,飽滿肥沃,根部紅活又呈現出蒼白色,這樣的痘瘡,可以確定天數,並知道膿瘡結痂痊癒的時間。

痘瘡初出,或中心陷下者,或頂平者,或根窠白色者,其人能食,或治不乖方,以至起發之後,陷者盡起,平者復尖,白淡者變紅活,窠中血水,已化為膿,夫陷起平尖,起發可謂透矣,紅活飽滿,氣血可謂足矣,水化為膿,毒亦解矣,表無癢痛之證,里無吐瀉之證,是表裡又無病矣,如此者,坐待收靨,不可妄投湯劑。

白話文:

痘瘡初期出現時,有的痘瘡中間凹陷,有的痘瘡頂部平坦,有的痘瘡根部呈白色,但痘瘡患者還能吃東西,也不要隨意更改治療方法,一直到痘瘡發作之後,凹陷的痘瘡全部隆起,平坦的痘瘡又變得尖尖的,根部呈白色變成了泛紅且鮮活的狀態,痘瘡根部裡面的血水也已經轉化成了膿液。痘瘡變得凹陷、隆起、平坦、尖銳,發作之後可以說已經透發出來了。痘瘡呈鮮紅活潑狀且飽滿,說明患者氣血充足,膿液由水狀轉化成膿狀後,毒素也就解除了。痘瘡患者外表沒有瘙癢、疼痛的症狀,內部沒有嘔吐、腹瀉的症狀,說明表裡又無其他疾病了,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以耐心等待痘瘡痊癒結痂,而不要隨意服用湯劑。

痘子輕者,常作三四次出,有大小,有先後,起發亦作三四次,先出者先起,後出者後起,大者自大,小者自小,亦如初出之樣,待至養漿,則先長者先作漿,後長者後作漿,大小亦如之,磊落分明,不相黏連者上也。痘子密者,長大胖壯,以至作漿,未有不相串者,只要陷者盡起,無處不透,轉成膿漿,次也。膿成之後,毒氣已解,無復留伏矣。

白話文:

痘瘡較輕的患者,通常會經歷三或四次出痘的過程。痘瘡的大小、出現的先後順序都有所不同。痘痘的生長也是分批進行的,先長的痘痘先長大,後長的痘痘後長大。痘痘的大小也與剛開始出現時的大小相同。等到痘痘開始化膿時,先長大的痘痘先化膿,後長大的痘痘後化膿。痘痘的大小也與剛開始出現時的大小相同。痘痘散佈得均勻,互不粘連的是上等的痘瘡。痘瘡較密的患者,痘瘡長得又大又壯,直到化膿,沒有不互相串連的。只要陷下去的痘瘡都隆起,沒有地方不透氣,變成膿液,這種情況是次等的。膿液形成後,毒氣已經消散,沒有再殘留潛伏的情況了。

人言痘瘡只到成膿,則毒氣化解,便稱無患,不知膿亦有凶有吉,如瘡皮堅厚,膿漿渾濁,約束完固,無少破損,此真吉兆。若瘡皮軟薄,膿水清淡,滲漏淫濕,易於破損,此猶凶也。惟瘡久熟,時日已過,當靨不靨者,則膿復化為水,皮亦易破,勿依此論。

白話文:

人們常說,痘瘡只要化膿,毒氣就會化解,就可以宣告沒有危險了。卻不知道膿也有兇有吉之分。如果痘瘡的瘡皮堅厚,膿液渾濁,牢固完整,沒有絲毫破損,這就是真正的吉兆。如果瘡皮柔軟脆弱,膿水清淡,滲漏淫濕,容易破損,這就是凶兆。只有痘瘡已經成熟很久,時日已經過去了,而痘瘡卻沒有乾涸結痂的,那麼膿液就會重新化成水,瘡皮也容易破損,不能根據這個來判斷病情。

痘瘡起發之初,已當避風寒,遠人物,節飲食,守禁戒,到此養漿之時,比之起發,尤加謹焉可也。蓋前此,人病未久,氣血猶強,足以御乖戾之變,至此則氣耗血虧,精神減損,少有乖戾,不能任之,況瘡始成就,尤易觸犯,不可不加謹矣。如天大熱,則徹去衣被,令常清涼,但謹門窗帷帳,勿使邪風透入。

白話文:

在痘瘡發病初期,就應該避免風寒,遠離他人,節制飲食,遵守禁忌。到了這個養精蓄銳的時期,比發病之時更加謹慎。這是因為,在此之前,病人的病情還不太嚴重,氣血還比較旺盛,足以抵禦不良變化的侵襲。到了這個時候,氣虛血虧,精神衰弱,稍微有些不良狀況,身體就難以承受,況且痘瘡剛剛形成,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所以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如果天氣很熱,就去除衣物被褥,讓常清涼,只要注意門窗帷幕,不要讓邪風透入即可。

天大寒,則添厚蓋覆,令常溫暖,更用親人左右夾之。房室中可明亮勿絕燈火,常燒闢穢香加乳香,令香氣襲入,日夜常用一人看視,互相更代,勿令疲倦,恐或作癢,為之撫摩,莫使誤破,以致灌爛,結痂不美。

白話文:

天氣非常寒冷時,就增加厚被子來覆蓋,讓身體常常保暖,再用親人左右夾著。房間中可以明亮,不要熄滅燈火,常常焚燒辟邪的香和乳香,讓香氣流入,日夜都要一個人看視,互相輪流值班,不要讓病人疲倦。如果病人覺得癢,就替他撫摩,不要讓他抓破皮膚,以致於皮膚潰爛,結痂後就不美觀了。

闢穢香

蒼朮(一斤),大黃(半斤)

上銼細。捻放火爐中燒之,不可間斷。

〔不作膿〕凡痘瘡出欲盡,發欲透,至於養膿,便要成膿。飽滿者,膿已成也。渾濁者,膿之形也。黃白者,膿之色也。若當作膿之時,猶是空殼,此氣載毒行,血不附氣,毒者血也,血既不至,則毒猶伏於血中而不出,四物湯(失血)合紫草飲(見形)加蟬蛻主之。如已成水,清淡灰白,不能作膿,此氣血俱虛,所有之水,乃初時一點血,氣解而為水,非自內潮起之水,十全大補湯(汗)主之。此二證者,為癢𤹀,為癰毒,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不作膿】:

當痘瘡即將痊癒,發出痘瘡就要潰破,到了化膿的時候,就要形成真正的膿了。飽滿的就是膿已經形成了。膿的形狀是渾濁的。膿的顏色是黃白色的。膿在形成時,如果仍然是空洞的,這是毒氣運行,血不附氣,有毒的便是血,血既然不能到皮下組織,毒素就潛伏在血液中不肯出來,要用四物湯(失血)合紫草飲(見形)加入蟬蛻來治療。如果痘瘡已經變成水瘡,清淡灰白色沒有形成膿,這是血氣嚴重不足,這些流出的水,是因為開始那一點點血,由於血化氣有關所以變成了水,而不是因為潮濕產生的水,可用十全大補湯(汗)來治療。這兩種症狀,都會造成患部發癢、產生瘡毒,不可不知。

痘瘡初發之後,正待作膿,卻不作膿者,此與不起發而黑陷者分四證同論。如感風寒,則當溫散,桂枝葛根湯(初熱)加黃耆白芷防風。毒氣盛,則宜托裡解毒利小便,紫草飲子(起發)、連翹湯(便悶)相間服之。大便秘者,宣風散(痘發熱)。內虛,宜溫里,十全大補湯、陳氏木香散(瀉)。

白話文:

痘瘡剛剛開始出現之後,正等待著化膿,卻不化膿的,這種情況與那些沒有起發而出現黑色陷沒的情況,分為四種證型,可以採用相同的治療方法。比如感染了風寒,那麼就應該溫散治療,使用桂枝葛根湯(早期發熱)加黃耆、白芷、防風。毒氣盛行,那麼就應該託裡解毒,利小便。使用紫草飲子(痘瘡起發)、連翹湯(大便悶脹)交替服用。大便祕結的,使用宣風散(痘瘡發熱)。內部虛弱的,宜溫暖裡部,十全大補湯、陳氏木香散(瀉)。

觸犯,宜熏解,內服紫草飲,外用茵陳熏法(起發)。若煩躁昏悶者,龍腦膏(黑陷)。薛氏云:若灰白色,或癢而膿不貫,用紫草、四君、木香。色赤,或癢而膿不貫,用紫草木通湯(出不快)。貫而膿清稀,用參耆內托散(癢𤹀)。不應,加附子,緩則不救。《秘要》云:頂陷無膿為逆,急用保元加川芎肉桂、歸、芍、木香、糯米、煎熟加人乳、好酒溫服。色白如水晶,內無膿者,宜保元加糯米,人乳好酒進之。

白話文:

  1. 觸犯:應該用燻蒸的方法來治療,內服紫草飲,外用茵陳燻蒸法(誘發膿液排出)。

  2. 如果煩躁昏悶:可以用龍腦膏(黑陷止痛)。薛氏說:如果瘡口灰白色,或癢而膿液不通暢,可以用紫草、四君、木香。

  3. 如果瘡口顏色發紅,或癢而膿液不通暢:可以用紫草木通湯(減少排膿速度)。

  4. 如果膿液清稀暢通:可以用參耆內託散(止癢生肌)。

  5. 如果膿液不通暢,可以加附子,動作緩慢就可能會耽誤病情。《祕要》說:頂部陷落但沒有膿的是逆症,趕緊用保元湯加川芎、肉桂、歸、芍、木香、糯米,煮熟後加人乳、好酒溫服。

  6. 瘡口顏色白如水晶,裡面沒有膿:應該用保元湯加糯米、人乳、好酒服用。

按:病者元氣素弱。或出痘時因稠密故,服解毒之藥太多。或起發時曾有吐利等證。俱傷元氣,雖用參耆等助發膿漿,而猶恐元氣薄弱,止灌清漿,或缺而不滿,且有癢𤹀、癰毒、之慮,宜於煎藥內加上好鹿茸,及咽紫河車丸藥,仍進八味二花散為妙。曾見痘瘡初出磊落,起發亦透,只待結膿窠之時,卻不作膿,往往變為壞證者。

白話文:

翻譯:

注意:病人元氣本來就虛弱。或是因為出痘時太過密集,服用了過多的解毒藥物。或者在發病時曾有嘔吐、腹瀉等症狀。這些都會損傷元氣,即使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來幫助膿液排出,仍擔心元氣虛弱,僅能灌輸清漿,可能會出現空虛不滿的症狀,並且有癢痛、癰毒的隱患。應在煎藥時加入上好的鹿茸,及咽紫河車丸藥,仍舊服用八味二花散為妙。曾經見過痘瘡初出時比較密集,發出後也非常透徹,只等著膿液形成時,卻不化膿,往往變成壞疽的症狀。

或因其人不能食,脾胃虛,又自利不知調理者。或出未勻,發未透,毒氣陷伏,妄談稀疏者。此皆人事之不修,非干時毒而然也。

白話文:

有些人因為身體虛弱,脾胃功能失調,又不知道如何調理自己,導致身體虛弱,腹瀉不止。還有些人因為出汗還沒完全,皮膚毛孔沒有完全打開,毒氣因此閉鎖在體內,卻胡亂地談論稀疏的事情。這些都是由於人的行為不規律,不是因為時令毒氣造成的。

六一湯,專發痘瘡之膿。

黃耆(六錢),甘草(炙,一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六分煎,入酒二分同煎至半盞,溫服。更加橄欖同煎尤好。加山藥亦得。

白話文:

在睡覺前服用。每次服用二錢,水六分煎,加入二分酒一起煎到半杯,溫熱服用。加入橄欖一起煎效果更好。加入山藥也行。

助漿丸,治痘瘡七八日,漿稀不來者,急服。

黃耆(蜜炙,三兩),白芍藥(酒炒),當歸(酒洗。各一兩半),鹿茸(鮮潤、色如琥珀,作鹿角膠香者,乳炙),紫河車(酒洗去紅筋,炙乾),白朮(煨),人參(各一兩)

白話文:

  • 黃耆(用蜂蜜炙炒,三兩)

  • 白芍藥(用酒炒,一兩半)

  • 當歸(用酒洗淨,一兩半)

  • 鹿茸(新鮮且顏色如琥珀,製成鹿角膠香後,用乳汁炙炒)

  • 紫河車(用酒洗淨,去除紅筋,炙乾)

  • 白朮(煨烤過)

  • 人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二丸,炒糯米煎湯,化下。

參耆四聖散(起發),秘傳大透肌散(見形)

白話文:

人參、耆老根、四聖散(興奮)

祕密流傳的大透肌散(見效)

昇天散,即灌膿起頂散。治痘灰白,或紅紫黑陷乾枯,或清水不成漿,八九日十日皆可服。

白話文:

《昇天散》,也就是灌膿起頂散。用來治療痘痘灰白,或者紅紫黑陷乾枯,或者是清水不成漿。八九天十天都可服用。

人參(六分),黃耆,山楂(各八分),白朮(土炒),當歸,川芎,橘紅(各五分),甘草(三分),淫羊藿穿山甲(土炒黃),木香(各二分),肉桂(三釐,此引經之藥,多則癢)

白話文:

人參(6分)、黃耆、山楂(各8分)、白朮(炒製)、當歸、川芎、橘紅(各5分)、甘草(3分)、淫羊藿、穿山甲(炒製至黃色)、木香(各2分)、肉桂(3釐,此藥具有引導經絡之效,用量過多會引起皮膚搔癢)。

上,姜一片,棗一枚,水煎服,或為末服亦可。如嘔吐,生薑湯下。瀉,米飲下。肚痛,神麯煎湯下。煩躁,麥門冬湯下。渴,用麥門、五味子煎湯下。吐瀉,藿香陳皮湯下。痘不成漿,多服數帖,無妨。

白話文:

方法一:把薑切一片、棗一枚,與適量的水一起煎服,或將薑、棗一起研磨成末服用也可以。

方法二:如果嘔吐,可以服用薑湯治療。

方法三:如果腹瀉,可以喝米湯治療。

方法四:如果肚子痛,可以使用神麴煎湯治療。

方法五:如果煩躁,可以用麥門冬煎湯治療。

方法六:如果口渴,可以用麥門、五味子煎湯治療。

方法七:如果吐瀉,可以用藿香、陳皮湯治療。

方法八:如果痘疹沒有化成膿漿,可以多服幾帖藥,沒有關係。

補漿湯,痘灰白不起壯,或漿清。

淫羊藿(三分,多則發癢),人參,當歸,山楂(各八分),穿山甲(土炒,三分),黃耆(一錢半),枸杞子(一錢),川芎,甘草,陳皮(各五分),木香(二分),白朮(土炒,六分),官桂(三釐),黃豆(三十粒),筍尖(三個)

白話文:

淫羊藿(三份,如果放得太多會讓人發癢)、人參、當歸、山楂(各八分)、穿山甲(炒過,三份)、黃耆(一錢半)、枸杞子(一錢)、川芎、甘草、陳皮(各五分)、木香(二分)、白朮(炒過,六分)、桂皮(三釐)、黃豆(三十粒)、筍尖(三個)

上,加薑棗糯米,水煎服。一方,有白芷、防風。

治痘白色帶寒戰方,痘標六七朝,正要翕會膿漿,遽乃色白洋洋,無紅活鼎峻之美,有土鐵塌陷之凶,火熱不退,而有寒戰之狀宜服。田單火牛湯

白話文:

治療痘瘡白色並帶有寒戰的處方,痘瘡出現六、七天,正要聚集膿漿時,痘瘡顏色卻呈現蒼白沒有光澤,沒有紅活鼎盛的美麗,反而有土色塌陷的兇險,火熱不退,卻有寒戰的症狀,應服用田單火牛湯。

人參,黃耆,蓼子(擇細葉者是,若川蓼則大葉,葉中有青點,宜細辨之,和穿山甲炒,甲氣盡、去甲),當歸(各二錢),附子(一錢),甘草(五分),桂(三分),橘紅(八分)

白話文:

人參、黃耆、蓼子(選擇葉子細小的,如果的川蓼則葉子很大,葉子有青點,應仔細辨別,與穿山甲一起炒,炒到穿山甲的味道沒了,去掉穿山甲),當歸(各二錢),附子(一錢),甘草(五分),桂(三分),橘紅(八分)

上,水煎服。

〔脾胃〕痘瘡已長,膿漿欲成之時,專以脾胃為主,脾胃強則氣血充實,自然膿漿易成,飽滿堅厚,不須服藥。脾胃弱則氣血衰少,不能周灌於身,使之作漿,虛軟清淡,雖有漿亦水而已,宜十全大補湯(汗)去地黃加木香,或人參白朮散(渴)去葛根加黃耆、官桂,多服乃佳。

白話文:

〔脾胃〕痘瘡已經生長,膿液快要形成的時候,應該以脾胃為主要考慮。脾胃強健,則氣血充足,膿液自然容易形成,飽滿堅厚,無需服藥。脾胃虛弱,則氣血衰少,不能遍佈全身,使之化膿,虛軟清淡,即使有膿也是水而已。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汗),去除地黃,加入木香;或服用人參白朮散(渴),去除葛根,加入黃耆、官桂,服用越多越好。

然脾胃強弱,於食多少,大便堅利求之,食少大便堅者,脾胃之氣猶足也,若泄瀉則脾胃益虛,四君子湯(不能食)送下豆蔻丸(瀉)利止,復以人參白朮散去葛根加黃耆、官桂、服之。便清,要能食,不能食者亦依上法。如能食大便堅,數日未更衣者,用膽導法(大梗秘)通之,使氣得疏通,榮衛和暢,不致癍爛也。

白話文:

脾胃的強弱,可以從食量的多寡,大便的堅硬或通利來判斷。如果吃得少,大便堅硬,說明脾胃之氣依然充足。如果腹瀉,則表示脾胃更加虛弱。

可以服用四君子湯(不能吃東西)送下豆蔻丸(腹瀉),止瀉之後,再以人參、白朮、散去葛根,加上黃耆、官桂,服用。大便通暢,要能吃東西,不能吃東西的也按照上面的方法。

如果能吃東西,大便堅硬,幾天沒更換衣服的人,可以用膽導法(大便非常不通暢)來疏通,使氣血得以疏通,榮衛和暢,不至於生瘡爛瘡。

〔泄瀉〕痘瘡出形起發,並不宜泄瀉,恐裡氣虛,毒邪不出,反成陷伏,故以泄利非佳兆也。若成漿之時,尤不宜利,比之於前,殆有甚焉。蓋前此為病未久,脾胃尚強,足以任之,今則病久,津液已衰,脾胃已弱,若復泄瀉,則僅存之氣,重竭於內,方張之毒,不能成於外,或為癢𤹀,或為倒靨,或寒戰咬牙,虛憊而死,輕則人參白朮散去葛根加木香、官桂、黃耆,甚則陳氏木香散(瀉)異攻散(出不快)肉豆蔻丸(瀉)可以並進。不效,亟服不二散(起發)。

白話文:

(腹瀉) 痘瘡出現,發作起來,不可腹瀉,恐怕內氣虛弱,毒邪不出,反而陷入伏藏,所以腹瀉不是好兆頭。如果已經化膿,更不能腹瀉,比先前更加危險。因為先前發病不久,脾胃還強壯,足以負荷,現在發病已久,津液已經衰竭,脾胃已經虛弱,如果再腹瀉,僅存的元氣,又嚴重消耗於體內,正張盛的毒邪,不能在體外成形,可能變成膿包、或是臉部長出倒靨、或寒戰咬牙,虛弱而死,輕的話,可以服用人參白朮散,加上葛根、木香、官桂、黃耆。嚴重的,可以服用陳氏木香散(治瀉痢)、異攻散(排毒)、肉豆蔻丸(治腹瀉),同時服用。如果沒有效果,趕快服用不二散(治發作)。

〔便秘手足厥冷〕痘瘡手足和暖為貴,養漿之時,手足發熱,手足必有汗,此毒熱鬱於中,必大小便不通,脈沉滑數疾,宜利之,三乙承氣湯(大便秘)去芒硝主之。手足厥逆者,此陽氣欲脫,必白利不止,或吐,脈沉細微弱,或浮大而虛,宜急溫之,理中湯(瀉)加熟附子,或陳氏異攻散(出不快)。服藥後手足和暖者生,厥者死。

白話文:

【便祕手足冰涼】痘瘡醫療上,手腳溫暖是很重要的。在身體滋養的時候,手腳發熱,手腳必然有汗水,這是因為毒熱鬱積在身體裡面,一定會大小便不通暢,脈象沉伏滑數疾速,應該採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使用三乙承氣湯(大便祕)去掉芒硝為主藥。手腳冰涼的人,這是陽氣將要脫離身體的徵兆,一定會出現白色粘稠的便水不止,或者嘔吐,脈象沉伏細微虛弱,或者浮大而虛空,應該緊急溫補,使用理中湯(瀉)加上熟附子,或者使用陳氏異攻散(排氣不暢)。服用藥物後手腳溫暖的是能活命,手腳冰涼的是死亡。

若大便秘,小便不通,煩躁狂妄,腹脹喘而渴,脈沉滑數,瘡不起者,此陷伏之證,為陽厥,百祥丸(黑陷)三乙承氣湯主之。

〔煩躁〕瘡痘始終貴於安靜,膿成之時,毒已化解,臟腑平和,神宇爽快,尤宜安靜也。若忽加煩躁不得眠者,但就痘子上辨之,如膿多清淡,尚不滿足,此毒猶在裡,未得盡出也,龍腦膏主之(黑陷)。如膿已成,又飽滿,因發熱干漿而煩者,此宜利小便,導赤散主之(心)。

白話文:

(煩躁)痘瘡初起時,最重要應安靜、心情舒暢。膿瘡成熟時,毒氣已化解,內臟平衡,精神爽快,更應靜養。若突然煩躁,無法安睡,可先觀察痘瘡狀況,若膿液多及清淡,表示毒氣尚未完全消除,應將龍腦霜塗抹在痘瘡上(黑色凹陷)。若膿已成型、又飽滿,因發燒及膿液乾結而煩躁的,則應利尿及促進排泄,可用導赤散治療(心中燥熱)。

如瘡子太密,膿成之後,心血虧虛,虛煩不得眠者,四物湯(失血)去川芎,加人參、麥門冬梔子仁。又,酸棗仁湯(煩躁)主之。

白話文:

•如果瘡口太過密集,膿水形成後,消耗了心血,導致虛煩而不能入睡的,則使用四物湯(補血)去除川芎,加入人參、麥門冬、梔子仁。還可以服用酸棗仁湯(治療煩躁)來治療。

〔錯喉嘔噦〕凡痘瘡密,咽中亦有之,成漿之時,咽瘡早熟,肉虛皮薄,易致破損,瘡瘢新嫩,觸之即痛,痂皮沾滯,痰涎纏裹,所以堵塞,飲食難入,勉強吞嚥,則為疼痛所苦,痰涎所隔,是以水入則嗆,谷入則嘔也。如語言清亮者可治,甘桔湯(咽喉)加牛蒡子天花粉利咽膈,化痰涎,惟多飲之,自然平愈。若聲啞嗄,語言不出者,咽喉潰爛,不可治矣。

白話文:

【難以吞嚥嘔吐】凡是痘瘡密集的人,喉嚨中也會有痘瘡,當痘瘡化膿時,喉嚨中的痘瘡容易早熟,導致肉薄而皮薄,容易破損,瘡疤新嫩,觸碰就會疼痛,痂皮黏滯,痰液纏繞,所以堵塞,飲食難以進入,勉強吞嚥,就會因為疼痛而感到痛苦;痰液隔著,所以水進入後會嗆到,食物進入後則會嘔吐。如果是語言清晰明亮的人,則可以治療,使用甘桔湯(治療喉嚨)加入牛蒡子、天花粉,以利咽喉和胃膈,化痰止咳,只要多喝,自然會平復痊癒。但如果聲音沙啞,語言無法說出,代表喉嚨潰爛,則無法治療了。

〔癢〕凡痘瘡皮嫩色嬌者,到成膿時,多生瘙癢,先當調理,勿令有此可也。若失於早治而發癢者,內服消風化毒湯(癢𤹀),外用茵陳熏法(起發)。破者以白龍散(癢𤹀)敷之。

白話文:

【瘙癢】凡痘瘡皮膚細嫩、顏色嬌嫩者,到了膿成的時候,多會產生瘙癢,應當提前調理,不要讓它發生,這樣最好。如果沒有及早治療而發癢的,內服「消風化毒湯」(止癢),外用「茵陳燻法」(發散)。破的地方用「白龍散」(止癢)敷上。

大抵痘瘡作癢,乃是惡候,吉少凶多,如其人能食,或大便堅,抓破之處,復灌成膿,原無痘處續出,大小不等,雖盡癢破,可治,內服十全大補湯(汗)、苦參丸(痘癩)間而與之,外以滅瘢救苦散(痘癩)合百花膏(收靨)塗之。

白話文:

大致上痘瘡作癢,這是惡兆頭,吉少兇多。如果病人能吃東西,或大便堅實,而抓破的地方,又再次灌滿膿液。 原本沒有痘瘡的地方又繼續長出,大小不一,即使全部都化膿破了,也是可以治好的。 可以內服十全大補湯(以發汗為主),苦參丸(以治痘瘡和疥癩為主),間歇使用;外敷滅瘢救苦散(以治痘瘡和疥癩為主)合百花膏(以消除痘痕為主)塗抹。

若瘙癢之時,其人顛倒悶亂,抓破之處,不復腫灌,或成坑窟,或即乾黑,或皮自脫,又加以嗆水嘔食,水漿不入,或泄瀉,或寒戰咬牙,或失聲,或手足厥逆,或狂叫,皆死證也。

白話文:

如果在瘙癢的時候,人會感到頭暈目眩、神志不清,抓破的地方不再腫脹或流膿,而是形成坑洞或直接變乾變黑,或者皮膚自行脫落,再加上嗆水嘔吐、不吃不喝,或者腹瀉、寒戰咬牙、失聲、手腳冰涼、狂叫等,都是死證。

〔頭面〕凡視痘瘡,以正面為主,五臟精華,皆萃於面故也。身上瘡有癢者,或至抓破,不能為害,惟正面瘡,不可犯動一處,苟於眉目鼻面之間抓破一處,此肺有熱也,急用甘桔湯(咽喉)加牛蒡子以解之,其癢即止,乃佳兆也。若癢不止,浸淫漸開,氣愈泄而癢愈急,必至滿面抓破而死。

白話文:

[頭面]:觀察痘瘡,以正面為主,因為五臟精華都聚集在臉上。身上有發癢的痘瘡,即使抓破也不會有害,但臉上的痘瘡不可輕舉妄動。若是在眉毛、眼睛、鼻子、臉頰之間抓破一處,表示肺有熱氣,要趕緊服用甘桔湯(治療咽喉)加上牛蒡子來緩解,這樣一來發癢的症狀就能停止,可視為好兆頭。假如發癢沒有停止、痘瘡逐漸擴大,元氣愈來愈虛弱,發癢的情形就愈嚴重,最後恐怕會抓破滿臉痘瘡而死亡。

凡痘瘡起發養漿之時,額上瘡如火燒湯澆之狀,潰爛破壞,無復完膚。或兩頰之傍亦如是樣,不待爬搔而自破爛者,以漸而開,沙崩之勢,莫之能御,殼焦水去,似靨非靨,陽氣脫而死。痘瘡作漿之初,面上諸瘡未盡成膿。或鼻準頭瘡先干如橘子色者。或眉心瘡自乾黑者。或唇上瘡焦黑者。

白話文:

當痘瘡在長膿時,額頭上的痘瘡像被火澆燙一樣潰爛、破壞,皮膚完全破損。或者臉頰兩側的痘瘡也是這樣,不需抓搔就會自己破損,漸漸擴大,像沙粒崩塌一樣無法阻止,痘瘡殼焦黑脫落,看起來像坑洞又不是坑洞,陽氣虛脫而死亡。痘瘡開始長膿時,臉上的痘瘡還沒有完全變成膿。或者鼻頭上的痘瘡先乾枯成橘子色。或者眉心的痘瘡自己乾枯發黑。或者嘴脣上的痘瘡焦黑。

或兩耳上瘡自收者。或兩頰瘡如餅中間干陷者。此名倒陷,乃死之候,不可認作正收,對人妄言。

〔手足〕手足痘瘡最要膿漿飽滿,乃脾胃強,氣血足也。若灰白色,或清淡水,或虛餒鱉塌,此脾胃弱,快癍越婢湯主之。如此者縱得收靨,之後必手足腕膝及關節之處,發癰毒也。

白話文:

手和腳上的痘瘡最重要的是膿汁飽滿,這是因為脾胃強壯,氣血充足的緣故。如果痘瘡呈現灰白色,或流出清淡的水,或癟塌無力,這表示脾胃虛弱,此時應服用越婢湯來治療。如此,即使痘瘡痊癒了,事後也會在手腳、手腕、膝蓋及關節處發出毒瘡。

快癍越婢湯(起發)

〔肩背臀〕痘瘡初出起發,邪氣雖旺,正氣亦強,足以任之,至於成漿,則氣血漸耗,精神漸弱,有不勝之狀,起止艱難,多喜仰臥,惟肩膊背臀之瘡,展轉摩擦,最受虧苦,若痘子好者,自然堅厚,耐久不破。其次則收靨稍遲,膿熟自潰。最可惡者,如湯火之疱,水去皮脫。又瘡自破,清水非膿,黑䵟乾焦,是皆不治之證。

白話文:

(肩、背、臀部)在痘瘡初期發作時,邪氣雖然旺盛,正氣也很強盛,足以應付。等到痘瘡化膿時,氣血漸漸耗盡,精神漸漸衰弱,就會呈現出不支的狀況。起身和行走都比較困難,大多喜歡仰臥。只有肩膀、胳膊、背部和臀部的痘瘡,由於輾轉摩擦,所以最容易受到損傷。如果痘瘡比較好的話,自然堅硬厚實,能夠持久不破。其次就是痘瘡收縮結痂稍慢,膿液成熟後自然潰爛。最可恨的是那些像沸水和火焰一樣的痘瘡,水流出後皮就脫落。還有就是痘瘡自行破潰,流出的不是膿液而是清水,痘瘡呈現黑色枯焦。這些都是不治之症。

〔漏漿〕歌曰:才試漿時未飽囊,瘡頭有孔漏膿漿,依然團聚封瘡孔,泄去真津毒氣藏。蓋痘瘡作膿窠之時,最要皮厚,包裹完固,若膿未成,忽然瘡頭有孔,其水漏出,或結聚成團,堆於孔外者,或水去窠空,自乾黑者,俗名漏瘡,必死。若膿熟之後,窠皮亦熟,漿水沸出,因而結靨,此頭額正面之間多有之,俗謂之堆屎收,不可以漏瘡例論,蓋漏瘡膿未成,堆屎收膿過熟也。

白話文:

〔漏漿〕歌謠說:才試著填充膿漿時,瘡頭有洞口漏出膿漿,但膿漿還是會聚集在一起來封住瘡口,讓真津液流失,毒氣藏留。痘瘡形成膿瘡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皮膚要厚實,完全包裹住膿瘡。如果膿瘡還沒成熟,瘡頭突然出現洞口,膿水流出,膿水有時會聚集在一起,結成一團堆積在洞口外,有時膿水流失,膿瘡變空,自然乾涸發黑,俗稱「漏瘡」,患者必死。如果膿瘡成熟後,膿瘡的皮膚也成熟了,膿漿沸騰而出,從而結痂。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頭額中部,俗稱「堆屎收」,不能以「漏瘡」來論斷。漏瘡是膿瘡還沒成熟,而「堆屎收」則是膿瘡過於成熟。

〔咽喉不利涕唾稠黏〕瘡痘者,每至作膿窠之時,咯唾痰涎,稠黏膿結,或有膿血夾雜者,咽喉不利,飲食亦少,此肺受火邪,津液不足,故多黏痰,喉舌牙齒之間,瘡潰血出,惟用甘桔湯(咽喉)加牛蒡子、天花粉清肺化痰,利咽膈,直待收靨之後,自然平和,不可妄用大涼之劑。

白話文:

在瘡痘的患者中,每當膿瘡形成的時候,患者會咯出濃稠黏膩的痰液,甚至帶有膿血,這時咽喉也會感到不適,飲食也會減少。這是因為肺部受到火邪侵襲,津液不足,所以會產生大量的黏痰,在喉嚨、舌頭和牙齒之間形成瘡潰和出血。

治療時,應該使用甘桔湯(用於治療咽喉疾病)加上牛蒡子和天花粉,具有清肺化痰、利咽膈的作用,直到膿瘡癒合之後,自然就會恢復平和。在這個階段,不可盲目使用過於寒涼的藥物。

〔睡夢呢喃〕痘內之膿,皆身中之血熏蒸而成,瘡痘稠密,膿血周遍,津液消耗,心主血,血虛則舍空,故心熱者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煩躁)主之。心虛者,喜睡夢中呢喃,如與人言者,多怪誕之事,喚之不醒,安神丸主之(譫妄)。若昏悶甚者,先以龍腦膏(黑陷)開其心竅,後以安神丸,人參、麥門冬湯下。

白話文:

【說夢話】痘瘡裡的膿,都是身體的血上衝形成的,痘瘡密集,膿血到處都是,津液消耗殆盡;心主宰血液,血虛就空虛,所以心熱的人虛煩失眠,酸棗仁湯(抑煩)就有效。心虛的人,喜歡睡夢中說胡話,就像和人說話一樣,說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叫也叫不醒。安神丸有效(譫妄)。昏迷嚴重的話,先用龍腦膏(黑陷)打開他的心竅,然後再用安神丸、人參和麥門冬湯。

〔腹痛〕痘瘡初出腹痛者,毒在裡也。起發不透腹痛者,陷伏也。若作膿,則毒已出,又無陷伏,忽然腹痛,其人不大便者,必然燥屎也,當歸丸、膽導法(俱大便秘)以通之。便清者,必受冷也,急與理中湯加桂(腹痛)或黃耆建中湯(腹痛)加木香主之。痘瘡,其出已盡,其發已透,其膿已成,表無邪也。

白話文:

腹痛

痘瘡剛剛發出時引起的腹痛,是毒在體內所致;痘瘡長出來但腹痛,是毒氣在體內陷伏所致。如果已經化膿,表示毒氣已經排出,也沒有陷伏的情況,那麼突然出現腹痛,且病人無法正常排便,一定是因為大便乾燥不通了,應該用當歸丸和膽導法(都適用於大便不通)來通便。如果大便溏稀,一定是受了寒涼,應該趕緊給予理中湯加桂枝(緩解腹痛)或黃耆建中湯加木香治療(緩解腹痛)。痘瘡已經長齊了,而且已經成熟,膿液也已經形成了,體表沒有邪氣了。

能食小便清,大便潤,里無邪也。一向平安,忽然腹脹作痛,煩躁喘促,痘瘡色變如灰木之狀,此必傷食得之,先以丁香脾積丸(宿食)原物湯下去其宿食,後以人參白朮散(渴)去葛根、加青陳橘皮,與養脾丸(宿食)相間調之。

白話文:

能夠正常進食,小便清透,大便通暢,說明體內沒有邪氣。一直平安無事,忽然腹部脹痛,煩躁氣促,痘瘡的顏色變成了灰木頭的樣子,這是由於傷食引起的。首先服用丁香脾積丸(治療宿食)配合原物湯,以清除體內的宿食。之後服用人參白朮散(治療口渴)配合葛根、青陳橘皮,與養脾丸(治療宿食)交替服用。

〔癍爛〕夫痘瘡膿熟潰爛者,常候也,若未成膿,先即潰者,此名癍爛。癍爛之由,病當發散而不發散,則毒氣閉塞,喘促悶亂。不當發散而誤發散,則熱毒隨陽氣暴出,遍身皮肉潰爛,此不善表之過。治之宜調脾進食,令大便得所,安養榮衛,生肌解毒,解之不至於冷,調養不至於熱,方為良法,宜十全大補湯(汗),去桂枝加防風、荊芥穗,多服佳。大便秘,以膽導法(便秘)潤之。

白話文:

〔癍爛〕痘瘡的膿液成熟並潰爛,這是正常的過程。但是,如果膿液還沒有成熟就破裂潰爛,那就叫做「癍爛」。癍爛的原因是,本應該發散的病邪沒有發散出去,毒氣閉塞在體內,就會出現喘促、悶亂等症狀。不應該發散的病邪卻誤發散出去,熱毒就會隨著陽氣暴發出來,遍及全身的皮肉潰爛。這都是不善於治療表證而造成的。

治療癍爛的方法,應當調養脾胃,促進飲食,使大便通暢,安養榮衛,生肌解毒。治療方法不能使病人感到太冷,也不能使病人感到太熱,這纔是好的方法。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去桂枝,加防風、荊芥穗,服用得越多越好。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用膽導法來潤腸通便。

膿水不幹,以敗草散(潰爛)襯之。癍爛作膿痛甚者,以天水散(即六一散見初熱)和百花膏(收靨)塗之。又有發表過甚,外為癍爛而內虛,陽氣不守,臟腑自利,此又急當救里解表,陳氏木香散(瀉利)主之。厥逆者,異攻散(出不快)。

白話文:

化膿的膿水沒有乾,用敗草散(使瘡潰爛)塗上去。患處潰爛化膿疼痛厲害的,用天水散(就是初熱條目中的六一散)和百花膏(治癒瘡口)塗藥。還有一種是發汗太多,外面是瘡口潰爛,但由於身體裡面虛弱,陽氣不能固守,臟腑自利,這種情況應趕快攻裡解表,用陳氏木香散(治瀉下痢疾)來治療。出現逆症候的,可用異攻散(治療大便不通暢)。

〔板黃〕〔袁〕痘澄膿則毒盡全美矣,何有乎板黃。豈知玉不在乎厚薄,而在乎體之純,珠不在乎大小,而在乎體之明,痘漿不在乎飽滿,而在乎黃活。夫黃者,中央土之正色,漿汲乎脾,其黃自潤正者也。彼痘,氣得其衛而不逆,血養其榮而不傷,囊窠鼎疏,膿漿澄注於中者,活動而不膩塞,明潤而不死色,烏有所謂板黃者哉。

白話文:

(唱黃板腔)[袁] 痘瘡膿液澄清,毒盡,整個人就美矣,哪裏還有黃板腔呢。豈不知玉不在乎厚薄,而在乎體質的純淨,珍珠不在乎大小,而在乎體質的光亮,痘漿不在乎飽滿,而在乎黃潤活潑。黃色是中央土的正色,痘漿是從脾運化的,它的黃色自然潤澤純正。痘瘡的氣得到衛氣的滋養而運行不逆亂,血養榮血而不受損傷,痘瘡囊窠疏通,膿液澄清流注其中,流動而不膩塞,光潤而沒有死色,哪裏有黃板瘡呢?

若陰陽離其正氣,梟毒肆其殘虐,根窠薄劣,囊房夷委,膿漿之澄注於中者板膩,牢則死塞而不活動,干蠟而不明黃,以手指抵之,凝結板定,五經癉而二氣截矣,此謂之板黃。若方廣天庭板黃,而余者潤活,癰毒必結於腦項。腮臉板黃,而四體潤美,痘癰必發於肩阜。肚腹板黃者,癰起於曲池、三里。

白話文:

如果人體的陰陽失衡,毒邪肆虐,皮肉薄弱,膿液充滿於其中,則膿液凝結而不能活動,顏色暗黃不明亮,用手按壓,堅硬凝結,五經閉塞,陰陽失調,這就是板黃。如果額頭、天庭部位有板黃,而其他部位潤滑柔軟,則癰毒必定會聚集在頭頸部。如果腮部、臉頰有板黃,而四肢潤澤光滑,則痘癰必定會發於肩部和背部。如果腹部有板黃,則癰膿會出現在手臂彎曲處和膝蓋下方。

背脊板黃者,癰結於兩軸尻骨。遍身板黃者死。項頸前後板黃者死。頭面板黃者死。眼眶唇上板黃者死。兩脅、陽球板黃者死。觀此而痘囊之膿,固欲其充黃,尤宜潤活也。

白話文:

背部皮膚發黃的,是癰瘡結聚在脊椎和臀骨。全身皮膚發黃的,會死亡。頸前後部皮膚發黃的,會死亡。頭部皮膚發黃的,會死亡。眼眶、嘴脣上皮膚發黃的,會死亡。兩側、陰囊皮膚發黃的,會死亡。觀察痘瘡膿液的顏色,固然希望它是黃色的,但更應該潤澤鮮活。

澄泉散,治痘中板黃。

黃耆(上),當歸(中),紅花(下)

上,和酒入壇,固密煮之,另用,蟬蛻,金丸(即雄雞尾後硬石子)二味,細研,以藥酒調服。

白話文:

將藥物放入壇中,並加入酒,密封好後煮沸。另取蟬蛻、金丸(雄雞尾後形成的硬石子)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藥酒調和後服用。

轉環丹

雞一隻,以參、耆、當歸、紅花、桂、和蜜、酒煮熟,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