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4)
集之三·心臟部一 (4)
1. 吐血
上銼散。每服三五錢,水煎服。大人亦得。(一方,有生薑)
柏枝飲,治小兒衄血吐血。
柏枝(乾者),藕節(乾者),
上等分為末。三歲半錢,藕汁入蜜,沸湯調下。一方,白芍藥為末,磨犀角汁調,治咯血、衄血。
辰膠散,治小兒吐血。
阿膠(炒),蛤粉(等分),辰砂(少許)
上為末,和粉紅色。三歲一錢,藕汁和蜜調下。
紫參散,治吐血。
紫參,山梔子,生乾地黃(各一兩),刺薊(一分,燒灰),亂髮(一分,燒灰、俱存性。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蒲黃,伏龍肝(各一分,並細研)
上件,都拌勻。每服半錢至一錢,煎竹茹湯調下。
白話文:
[吐血]
上銼散: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大人也可以服用。(另一個配方有生薑)
柏枝飲:治療小兒流鼻血、吐血。
使用乾燥的柏樹枝和乾燥的藕節,將兩者磨成粉末。三歲的小孩服用半錢,用藕汁加入蜂蜜,再以滾燙的熱水調和後服用。另一個配方是將白芍藥磨成粉末,用犀牛角汁調和,治療咳血、流鼻血。
辰膠散:治療小兒吐血。
將炒過的阿膠和蛤粉等分磨成粉末,加入少許辰砂,混合均勻呈粉紅色。三歲的小孩服用一錢,用藕汁和蜂蜜調和後服用。
紫參散:治療吐血。
使用紫參、山梔子、新鮮的乾地黃各一兩,刺薊一分(燒成灰)、亂髮一分(燒成灰,都要保留藥性)。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然後加入蒲黃、伏龍肝各一分(都要磨成細粉),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用煎煮過的竹茹湯調和後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