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四·心臟部二 (22)
集之四·心臟部二 (22)
1. 出太密
〔潔〕一發便密如針頭,形勢重者,合輕其表而涼其內,連翹升麻湯主之。然稠密之處,各有經絡部分所屬,額主心,面主胃,腹與四肢主脾,脅主肝,兩腋主肺,下部主腎,肩背主膀胱,當隨見證治之。若面色黃,大便黑,煩躁喘渴,或腹脹者,瘀血在內也,用犀角地黃湯,或抱龍丸生犀角汁,但根窠分明,肥滿者,無妨。〔薛〕前證,若屬心經,用導赤散之類,胃經用犀角散之類,肝經用柴胡湯之類。
白話文:
〔乾淨〕當發病時,症狀如針頭般密集,形勢嚴重的,應該讓表面減輕,內部涼爽,可以用連翹升麻湯為主藥治療。然而,密集的地方,各自所屬的經絡部位不同,額頭主導心臟,臉部主導胃,腹部和四肢主導脾臟,脅部主導肝臟,兩腋下主導肺臟,下部主導腎臟,肩背部主導膀胱,應該根據症狀來治療。如果面色發黃,大便發黑,煩躁、喘氣、口渴,或腹部脹滿的人,是瘀血在體內,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或抱龍丸生的犀角汁。但如果根基分明,肥滿的人,則無妨。〔薛〕前一種症狀,如果屬心經,可以用導赤散之類的藥物,胃經可以用犀角散之類的藥物,肝經可以用柴胡湯之類的藥物。
白話文:
所有的熱毒病,症狀通常比較密集。如果症狀密集但沒有疼痛,可以用東垣消毒散治療。如果症狀密集並且疼痛,可以用仙方活命飲治療。如果症狀密集而且小便不通,可以用八正散治療。如果症狀密集而且大便不通,可以用承氣湯治療。如果症狀密集並且惡寒發熱,可以用麻黃甘草湯治療。
白話文:
連翹升麻湯(潔古為連翹升麻湯,即升麻葛根湯,再加上連翹一分,是由萬氏增訂的)
白話文:
連翹一錢,升麻、葛根、桔梗、甘草各七分,牛蒡子一錢,木通八分,白芍藥五分,薄荷葉少許。
上銼細。加淡竹葉、燈心,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東垣鼠黏子湯,治癍疹已出,稠密,身表熱急,與此藥防後青乾黑陷。
白話文:
將材料切細。加入淡竹葉和燈心草,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一盞,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隨時都可以喝。
東垣鼠黏子湯,用於治療已經出現且密集的癍疹,當身體表面感覺到熱度急劇時,使用此藥可以防止之後出現青色、乾燥或黑色凹陷的情況。
白話文:
-
鼠黏子 (炒過,兩錢)。
-
當歸身 (用酒浸泡過,一錢)。
-
甘草 (炙烤過,一錢)。
-
柴胡 (一錢)。
-
連翹 (一錢)。
-
黃芩 (一錢)。
-
黃耆 (一錢)。
-
地骨皮 (兩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去滓溫服。空心服藥畢,且勿與乳食。
犀角消毒散,治癍疹丹毒,發熱痛癢,及瘡疹等證。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後,去掉渣滓,溫熱時服用。空腹服藥後,暫時不要進食或喝奶。此方用於治療癍疹、丹毒、發熱痛癢以及瘡疹等症狀。
白話文:
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錢),犀角(磨成粉末,二錢),金銀花(三錢)
白話文:
東垣消毒散,(也稱作消毒救苦湯,記載於大法之中)。
仙方活命飲(治療餘毒)。
白話文:
痘疹發出過盛,煩躁氣喘特別劇烈,使用麻黃黃芩湯。痘疹發出過盛,煩躁氣喘,兼有咽喉疼痛和咳嗽,使用麻黃,加入麝香效果更好。
白話文:
麻黃甘草湯,用於治療表面症狀嚴重、痘疹發炎密集的情況。
成分:麻黃、生甘草
服用方法:將上述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攻裡〕潔古云:癍已發,密重,微喘飲水者,有熱也,用去風藥微下之。滄洲翁云:瘡已發,稠密,微喘渴欲飲水,宜微下之,當歸丸及龐氏地黃膏,外以黃柏膏塗面,佳。痘出太盛,喘促腹滿,小便赤,手足心並腋下有汗,或狂言妄語,大便不通,宜四順飲、小承氣湯,下後諸證悉退,不可再下。
〔表裡〕
田氏調肝散,治瘡疹太盛宜服,令瘡不入眼。
白話文:
〔排解內熱〕潔古說:如果已經發了痘瘡,而且密集、呼吸微弱、想喝水,這是體內有熱,要用去風藥稍微攻下。滄洲翁說:如果已經發了痘瘡,密集、呼吸微弱、口渴想喝水,應該稍微攻下。可使用當歸丸和龐氏地黃膏,外用黃柏膏塗抹表面,效果很好。如果痘瘡過多,呼吸急促、肚子脹滿、小便發紅,手腳心和腋下有汗,或胡言亂語、大便不通,應該服用四順飲和小承氣湯,服用後各種症狀都會消失,不可再攻下。
白話文:
人參(二錢半)、草龍膽、麻黃(去節)、釣藤鉤(各一錢)、黃耆、桑白皮(炒黃)、石膏(各半兩)、大黃、栝蔞仁(去皮)、甘草(炒。各二錢)
白話文:
海藏(方書)中說:出精太多了,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湯、地骨皮鼠黏子湯(就是地骨皮散,再加鼠黏子)。
白話文:
生地黃(240 公克),豆豉(120 公克),雄黃(6 公克),麝香(3 公克)
上以豬膏一斤和勻,露一宿,煎五六沸,令三分去一,絞去,下雄黃、麝香、攪均,稍稍飲之。毒從皮膚中出,即愈。
〔丹〕又解瘡毒藥
白話文:
將一斤豬油塗抹均勻,於露夜一夜,煎煮5到6次,讓其耗掉三分之一,過濾掉,加入雄黃、麝香,攪拌均勻後,少量服用。毒從皮膚中排出,即能痊癒。
白話文:
-
絲瓜:清熱解暑、化痰止咳
-
升麻:解熱、鎮靜、抗炎
-
芍藥(酒炒):活血化瘀、鎮痛、緩解痙攣
-
甘草(生):補氣、益氣、緩解疼痛
-
山楂:消食化積、降脂降壓、活血化瘀
-
黑豆:補腎益氣、烏髮明目、抗氧化
-
赤小豆:清熱利尿、消除水腫、抗炎
-
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痛
或云:一見皮肉累累紅點稠密,急用纏豆藤燒灰加制砂,連進三四服。或薄荷湯調退火丹進之,仍以牛蒡子為末,敷囟門上,以散熱毒。非惟能使痘疏,且免侵眼之患。用纏豆藤燒灰為末,加入退火丹內,又用燈草、木通、蟬蛻、地骨皮煎,水調退火丹,連進二三服,則痘之稠密不分者遂分明矣,後再用干葡萄五十個,茜草根一兩,荔枝連肉殼核五個,芫荽子五錢,無子,莖葉亦可,用好酒二碗,煎一碗,徐徐以熟水攙薄,常與服之,服盡,滓再用水煎,准茶常與之服,則痘之稠者以退,不作害,未退者遂令如水珠起壯,灌膿結靨矣。
白話文:
有些人說:當看到皮膚上密集地佈滿紅色痘點時,儘快使用纏豆藤燒成的灰末,加入制砂(一種中藥),連續服用三四次。或者用薄荷湯送服退火丹,再將牛蒡子研磨成細末,敷在囟門上,以散發熱毒。這樣不僅能使痘瘡稀疏,還能避免侵犯眼睛。
也可以使用纏豆藤燒成的灰末,加入退火丹中,再用燈草、木通、蟬蛻、地骨皮煎煮,用水分開調和退火丹,連續服用二三劑,就可以讓密集不清的痘瘡變得分明瞭。之後再用無籽的幹葡萄五十個、茜草根一兩、連肉帶殼的荔枝五個、芫荽子五錢(或莖葉亦可),加上兩碗好酒,煎煮成一碗湯,慢慢加入熟水稀釋,經常讓患者服用。喝完藥湯後,藥渣再用水煎煮,像茶一樣,常給患者服用。這樣,密集的痘瘡就會消退,不再造成傷害,而尚未消退的痘瘡則會像水珠一樣慢慢生長,最終化膿結痂。
白話文:
凡是痘子初出時,稀稀落落,散佈零星分佈的樣子,後來天數增多痘子一天比一天多,這是毒素潛伏在體內,內氣虛弱,無法將毒素逼出。要大補兼解毒,才能搶救一二痘子。十宣散加無價散為主要用藥。
王汝言曰:痘瘡多者,是毒氣多,便先宜解毒,然多則恐氣血周貫不足,故隨亦宜兼補藥,以助成膿血。痘毒自內出外,一二三日方出齊,毒氣尚在內,出至六日,則當盡發於表,七八九日成膿而結痂矣。若毒氣盛,不能盡出,過六日,毒反內入臟腑,故須於六日以前,毒氣該出之時,急服涼血解毒之藥以驅出之,六日以後,醫無及矣。
白話文:
王汝言說:痘瘡多,是毒氣多,所以首先應該解毒,但是如果痘瘡太多,則擔心氣血周流不足,所以同時也應該兼用補藥,以幫助膿血的形成。痘毒從內部向外部發出,一到三日才全部發出,毒氣還在體內,發到六日時,就應該全部發出到表皮,七到九日成膿而結痂。如果毒氣旺盛,不能全部發出,過了六天,毒氣反而會進入臟腑,所以必須在六天之前,毒氣應該發出的時候,趕緊服用涼血解毒的藥物以驅出毒氣,六天以後,醫生就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