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四·心臟部二 (8)
集之四·心臟部二 (8)
1. 虛實
〔萬〕不知虛實者,不可以為工。經曰:無虛虛,無實實。虛實之分,不可不知也。經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瘠,以調其氣之虛實。此以形體別虛實也。又曰: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以飲食別虛實也。又曰: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以脈別虛實也。又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白話文:
〔萬〕不知道虛實的人,不能成為優秀的醫生。經典中說:沒有絕對的虛,也沒有絕對的實。虛實的區分,是不可不知道的。經典中說:一定要先衡量病人的體形肥瘦,來調整他們的氣的虛實。這是通過形體來區分虛實。又說:飲食充足,氣血就充足;飲食不足,氣血就虛弱。這是通過飲食來區分虛實。又說:脈象實則血實,脈象虛則血虛。這是通過脈象來區分虛實。又說:邪氣旺盛則為實,精氣被奪則為虛。
此以邪正別虛實也。大抵實者、邪氣實也,虛者、正氣虛也。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是也。又云:五實死者,謂邪氣之實也。五虛死者,謂正氣之虛也(凡人診同)。瘡痘之證,其人形體肥健,飲食能多,六脈洪實,素無疾病,大便如常,瘡色紅潤者,此表裡正氣俱實也,不須服藥。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說,中醫把虛實分為邪實和正虛。實者,是指邪氣實。虛者,是指正氣虛。經文上說:邪氣侵犯的地方,那裡正氣一定虛弱,邪氣停留在那裡不去,那地方的疾病就會變成實證。又說:五種實證會讓人死亡,是指邪氣實。五種虛證會讓人死亡,是指正氣虛。這些都是一般人診病時可以共同瞭解的。患瘡痘的人,如果身體肥健,飲食能多吃,六脈洪實,素來沒有疾病,大便正常,瘡色紅潤,這說明表裡正氣都很實,不需要服藥。
若形體羸怯,素多疾病,飲食減少,六脈微弱,吐利頻頻,瘡色淡嫩者,此表裡正氣俱虛也,陳氏溫補之法可用。如瘡勢太盛,焮腫痛脹,大熱不退,煩渴昏睡,大小便秘,此表裡邪氣俱實也,錢氏涼瀉之法可用。如瘡本稠密,焮發紅活,吐利不食者,此表實裡虛也,於補湯中加解毒藥。
白話文:
如果病人的體質虛弱,經常生病,飲食減少,脈象微弱,時常嘔吐和腹瀉,傷口顏色淡紅而嫩,則表示病人的表裡正氣都虛弱,可以使用陳氏的溫補方法。如果傷口勢頭太猛,灼熱腫痛,高燒不退,煩躁口渴,昏迷嗜睡,大小便不通暢,則表示病人的表裡邪氣都很強,可以使用錢氏的涼瀉方法。如果傷口本來很稠密,燒灼發紅很鮮豔,病人不思飲食,則表示病人的外表實而裡虛,可以在補湯中加入解毒藥。
如瘡色淡白,發不透滿,大小便秘,浩飲大嚼者,此裡實表虛也,於解利中加發藥。又如瘡痛者邪氣實也,當活血以開其鬱。若痛如刀剜,悶亂大叫者,勿治。瘡癢者,正氣虛也,當補氣以燥其濕,如爬搔不定,破爛皮脫者,勿治。灰白者,氣虛也,參耆之功為大。乾燥者,血虛也,歸芎之力宜多。
白話文:
-
如果瘡的顏色淡白,發作不明顯,大小便都很不通暢,很能吃又很能喝的人,這是裡實表虛的現象,要在解利藥中加入發汗藥。
-
又如瘡痛的人是邪氣實的,要活血以排除積結的氣。假如疼痛像刀割一樣,感到煩悶又大喊大叫,不要治療。
-
瘡癢的人是正氣虛的,要補氣以去除濕氣,假如皮膚不停地爬搔,皮破爛脫落,不要治療。
-
瘡灰白的人是氣虛的,用人參、黃耆效果好。
-
瘡乾燥的人是血虛的,用當歸、川芎的力量要多。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中病即已,無過其制,此治之權衡也。若本實而反補之,則毒氣彌盛,或為潰爛,或為癰腫,或為目病,或為咽瘡,或為失血,皆補之過也。如本虛而反瀉之,則正氣益虛,或為吐,為利,為厥逆,皆瀉之過也。經云:母致邪,母失正,絕人長命。其此之謂歟。
白話文:
虛弱則用滋補的方法來治療,實熱則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病情好轉就停止治療,不要過度治療,這是治療的原則。如果本身實熱反而用滋補的方法,毒熱之氣就會更加嚴重,可能形成瘡瘍、膿腫、眼疾、咽喉腫痛,甚至失血等,都是滋補過度的緣故。如果本身虛弱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正氣就會更加虛弱,可能出現嘔吐、腹瀉、抽搐等,都是瀉下過度的緣故。經典說:「不要讓邪氣入侵,不要失去正氣,才能使人長壽。」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翁〕夫氣有生血之功,血無益氣之理,故氣不可虧,虧則陽會不及,而痘之圓暈之形不成。血不可盈,盈則陰乘陽位,而痘之倒陷之禍立至。是痘有氣血虛實之殊也。大抵寒為虛,熱為實,氣虛則宜溫補,氣實熱則宜清涼,血虛則宜補血,血熱則宜解毒,必取其氣血中和,無過不及可也。
白話文:
氣有生成血液的功能,血液卻沒有補益氣的功能,因此氣不可虧損,虧損則陽氣會不足,而痘瘡的圓形和暈狀就不會形成。血液不可過多,過多則陰氣會侵佔陽氣的位置,痘瘡的倒陷(痘瘡向內凹陷)的禍害就會立馬發生。由此可見,痘瘡有氣血虛實之分。一般來說,寒為虛,熱為實,氣虛要溫補,氣實熱要清涼,血虛要補血,血熱要解毒,一定要使氣血中和,不過也不可不及。
白話文:
什麼叫氣血虛實?比如氣太過則會出現水泡,血太過則會出現膿瘡,氣不夠則痘痘頂部陷下去不起不來,血不夠則膿水很毒,毒氣不能依附在痘痘上,總之痘色淡白、痘痘頂部不堅實,不痛也不癢,不起水泡,這些都是氣虛的症狀,宜用保元湯,倍加酒炒黃耆、肉桂、川芎、丁香、人乳,與好酒同服。
根窠不紅,或紅而散亂,以手摸過即轉白,痘上如寒毛豎起,枯澀不活者,皆血虛也,宜保元加川芎、當歸、酒洗紅花,及下山楂以消參耆之滯,再下木香數分以行滯氣,而血自活也。凡用黃耆,當在痘盡出之後,凡用熱藥,當看毒盡解之時,又察氣血虛實而治之,則藥無不效矣。凡補血首尾用地黃,防滯血必用薑製,用芍藥恐酸寒伐胃氣,必用酒炒。
白話文:
如果痘根發白,或者痘根發紅但邊緣模糊,用手輕輕觸碰就變白,痘痘上好像有細小的寒毛豎立,發乾無生氣的,都是血虛引起的,此時應當用保元湯加減川芎、當歸、酒洗紅花,以及山楂以消除參耆滯氣。再用木香幾分來運行滯氣,這樣血脈就能順暢起來。凡是用黃耆的,應當在痘痘全部出完之後,凡是用熱藥的,應當在毒氣完全消散的時候,還要仔細觀察氣血的虛實再進行治療,這樣才能使藥物有效。補血藥物中,地黃始終是首選;預防血瘀一定要用薑炮製過的;用芍藥時,因為芍藥性酸寒,怕對胃氣有損傷,所以一定要用酒炒過。
〔虛證調護論〕痘證以元氣為主,元氣充實,則毒易出易化,故善治痘者,惟保元氣於虛弱之前,使不致於耗散為貴耳。然其治法惟何?一曰實腠理而固肌表,二曰節飲食而保脾土,肌表固則外陷之患不足慮,脾土實則下陷之患不足憂,更加以參耆補益之功,則元氣自然充實,而痘之出也,自然易以成漿,變證不生,而結靨順候矣。
白話文:
痘疹疾病以元氣為主要病因,元氣充足,則毒邪容易排出體外且容易化解,因此善於治療痘疹的醫師,只需在元氣虛弱之前保全元氣,不致於耗散即可。然而,其治癒方法是什麼呢?第一種是充實腠理並強化肌表,第二種是節制飲食並保全脾土,肌表強固則不必擔心外陷的危害,脾土充實則不必擔心內陷的危害,再進一步加上人參、黃耆的補益功效,則元氣自然充實,而痘疹的膿瘡自然容易形成、膿汁濃稠,不會產生變證,且結痂順利。
是以禁用寒涼盪滌之劑如大黃、滑石、車前、生地、鼠黏、紫草、枳殼、之類,恐其盪滌潤下,遂傷脾胃,脾胃傷,則元氣由此而下陷,氣脫內攻而死,勢所必至,是則藥殺之也。禁用滑潤髮散之劑如鼠黏、人牙、蟬蛻、麻黃、乾葛、升麻、紫草、桔梗、羌活、防風、荊芥之類,恐其發散太過,遂致表虛,表一虛,則元氣由此而外耗,塌癢外剝,命由此喪,誰之過歟。
白話文:
因此,禁止使用大黃、滑石、車前、生地、鼠黏、紫草、枳殼等寒涼瀉下的藥物,以免它們瀉下過多,損傷脾胃,脾胃一旦受損,元氣就會由此下陷,氣脫內攻而死亡,這是必然的結果,這是藥物所殺。禁止使用鼠黏、人牙、蟬蛻、麻黃、乾葛、升麻、紫草、桔梗、羌活、防風、荊芥等滑潤發散的藥物,以免它們發散過度,導致表虛,表一虛,則元氣由此外耗,塌癢外剝,性命由此喪失,這是誰的過錯。
〔虛證補氣不補血〕虛弱痘證,精神倦怠,面青㿠白,蓋氣不充則精神倦怠,血不榮則面青㿠白。今治虛證,補氣不補血者何也?氣有神而無形,補之則易充,血有形而無神,補血之藥,難收速效,況氣陽而血陰,陰從陽,血從氣者理也,故補氣不補血,使氣盛而充,則血自隨而亦盛矣。況補血之劑如當歸、生地,皆能潤燥滑下,多用恐致溏泄故耳。
白話文:
虛弱痘症的患者,精神倦怠,臉色青白,這是由於氣不足導致精神倦怠,血不足導致臉色青白。現在治療虛證,為什麼只補氣不補血呢?氣有神而無形,補之則很容易充盈;血有形而無神,補血的藥物很難迅速見效,況且氣是陽,血是陰,陰從陽,血從氣是自然規律,所以只補氣不補血,使氣盛而充盈,則血也會隨之而盛。況且補血的藥物如當歸、生地,都有潤燥滑下的作用,如果大量使用,恐怕會導致腹瀉。
然虛證痘疹,亦有白陷不榮,不得已而用當歸、芍藥、補血之劑,亦有虛火外浮,痘點繁紅,而類於血熱之證,不得已而用紫草、紅花、生地活血涼血之藥,並用酒炒,以折其潤下之性,借酒力而行之達表,則補血活血之中,而有升發達表之妙,庶無潤腸溏泄之患矣。
白話文:
虛證痘疹,也有白陷不紅潤的情況。不得已使用當歸、芍藥等補血藥物。也有虛火外浮,痘點繁多且紅的,類似於血熱的症狀。不得已使用紫草、紅花、 生地等活血涼血的藥物。並且用酒炒過,以減輕其潤下通便的性質,藉助酒力將藥性送達體表。這樣補血活血的同時,還有升發達表的妙處,就不會出現潤腸腹瀉的弊端了。
〔虛證壞勢必至辨〕氣虛痘證,初發身熱悠悠,乍熱乍涼,肌慢神倦,面青㿠白,飲食減少,手足時冷時熱,嘔吐便溏,痘點方見,隱隱不振,淡紅皮薄,三四日陸續不齊,不易長大,五六日不易成漿,少食氣餒,傷食易泄,七八日塌陷,灰白不起,自汗微渴,或腹脹喘渴,泄瀉塌癢,悶亂咬牙寒戰,頭溫足冷,勢所必至。
白話文:
虛證壞勢必至的辨證:
- 氣虛痘證:
- 初發時身體發熱悠悠揚揚,忽冷忽熱,肌肉酸軟神志疲倦,臉色青黑或蒼白,飲食減少,手腳有時冷有時熱。
- 嘔吐、大便溏稀,痘點剛剛出現,但隱隱約約,淡紅色,皮膚薄,三四天陸續出現,但不齊,不易長大。
- 五六天不易成膿,吃一點東西就泄氣,吃多了容易泄瀉。
- 七八天痘瘡塌陷,灰白色,不起膿,自汗微渴,或腹脹喘渴,泄瀉痘瘡塌陷發癢,煩躁不安咬牙切齒,畏寒,頭部溫熱但腳卻冰冷,病情惡化到這種程度是很危險的。
故治虛痘初發之際,不宜投參蘇飲、人參敗毒散、黃連解毒湯、升麻葛根湯、紫草三豆飲,當用參耆飲。氣粗皮燥無潤色亦忌之,只以四君子減人參、少加桔梗、川芎、腹皮,補益之中略佐以升提之法為妙。點子出齊,重用參耆,及至八九日間,無他凶證,用法如常。若或頂陷灰白不起,漿清自汗微渴,大補湯加桂。
白話文:
因此治療痘痘初發之際,不宜服用參蘇飲、人參敗毒散、黃連解毒湯、升麻葛根湯、紫草三豆飲,應該服用參耆飲。痘痘表面粗糙乾燥,沒有潤澤的顏色也算是一種禁忌,只要服用四君子湯並減少人參的用量,再稍微添加桔梗、川芎、腹皮,在補益的同時,稍微加入提振、升舉的療法,這樣纔是最好的。痘痘全部都出來了,就要加大參耆的用量,一直到痘痘長出八九天,沒有其他兇險的徵兆,都要按照常規使用藥物。如果痘痘頂部凹陷、灰白不起,漿水清澄、自汗微渴,就要在大補湯中增加桂皮。
塌陷灰白,腹脹泄瀉,木香散。塌癢悶亂,腹脹渴瀉,喘嗽頭溫足冷,寒戰咬牙者,急進異攻散救之。
白話文:
塌陷灰白,腹脹泄瀉,可以服用木香散。塌陷瘙癢煩悶,腹脹口渴泄瀉,喘息咳嗽,頭溫足冷,寒戰咬牙的人,要立即服用異攻散救治。
〔虛證變實〕氣虛痘證,父母能守禁忌,及用藥不誤,調燮順候,則元氣充實,腠理堅固,脾胃強健,飲食如常,二便清調矣。若補益太過,漿足之後,重用參耆,容亦有腹脹喘急之患,用枳殼湯。誤用五苓木通,多則有大便秘塞之患,用寬中散。便實而渴,麥門冬湯。過用丁桂辛熱之劑,則亦有咽喉腫痛,煩躁閉渴之變,滋陰潤燥湯。
白話文:
疾病虛弱轉化為實證:
1、 氣虛痘疹:
- 父母能夠遵守禁忌,用藥正確,調理順應病情,則元氣充實,身體堅固,脾胃強健,飲食正常,二便通暢。
- 但如果過度補益,在腸胃中存積了過多水分之後,再大量服用人參、黃耆,可能會出現腹脹、喘急的症狀,可用枳殼湯治療。
2、 誤用五苓木通:
- 多用會導致大便祕結的症狀,可以用寬中散治療。
3、 便祕口渴:
- 可以服用麥門冬湯。
4、 過用丁桂辛熱藥物:
- 會出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口渴閉結的症狀,可用滋陰潤燥湯治療。
蓋喘急腹脹,大便秘堅,煩渴咽痛,皆類實證也,然而氣虛變實者,非真實也,是病淺而用藥過深之失也,只宜斟酌,不宜疏通,重治疏利之過,則方生之氣復虛,而脫證將至矣。
白話文:
通常喘息急促、腹脹、大便乾燥堅硬、煩渴、咽喉疼痛,這些都屬於實證。然而,由於氣虛而變成了實證,這不是真正的實證,而是由於病情淺而用藥過重的錯誤造成的。因此,在治療時需要斟酌,不宜疏通。如果過度治療,疏利過度,就會導致身體新生的氣又虛了,從而出現脫證。
〔虛證似實〕氣虛痘證,或為飲食生冷,調理失宜,致傷脾胃,遂成泄瀉,津液下陷,虛火上盛,必發而為渴。元氣下陷,則虛陽上擁,下氣不續,必發而為喘。夫渴與喘,實證也,起於泄瀉之後,則為津液暴亡而渴、氣虛而喘,豈有實熱而渴、氣擁而喘,生於泄瀉之後哉。故治渴則用參苓白朮木香散。
白話文:
[虛證似實] 氣虛的痘疹,可能是由於飲食生冷,調理失宜,損傷脾胃,導致腹瀉,津液下陷,虛火上升,必然發熱口渴。元氣下陷,則虛陽上升,下氣不續,必然發喘。口渴和喘,是實證,但起於腹瀉之後,則是津液驟然不足而口渴、氣虛而喘,哪有實熱而口渴、氣血上逆而喘,發生在腹瀉之後的呢?所以治療口渴,可以用人參、茯苓、白朮、木香散。
白話文:
口渴和腹瀉不停,使用異攻散。如果出現喘息,可以使用人參定喘湯或獨參杏仁湯。如果有喘息、口渴並且伴有腹瀉的情況,應該用木香異功散。當病人感到煩躁不安、腹部脹滿,毒素在體內發作,眼睛閉合自言自語時,這已經表明精神失常了,錯誤地認為這是實證,醫生真是太愚昧了!
〔實證似虛〕身發壯熱,毛直皮燥,睡臥不寧,腮紅睛赤,氣粗煩渴,腹脹便秘喘急,皆實證也,此熱盛毒重,壅遏之故,而又見嘔吐之證。嘔吐似虛也,然未知熱毒在內,不得伸越,則上逆攻衝而吐,經云:諸逆攻衝,皆屬於火者是也。或為寒冷所搏,或因乳食不節,致傷風冷,則使內熱不得發越,冷暖相拒而吐。
白話文:
〔實證似虛〕身體發熱,毛髮直立,皮膚乾躁,睡覺不安寧,臉頰紅潤,眼睛發紅,呼吸急促,口渴,腹脹、便祕,呼吸急促,都是實證。這是由於熱盛毒重,氣血鬱結所致,但同時也有嘔吐的症狀。嘔吐似乎是虛證,但實際上是熱毒在體內,不得舒展,所以向上逆衝而嘔吐。經雲:「諸逆攻衝,皆屬於火」,這是指實證的熱邪上攻。或因寒冷所傷,或因飲食不節制,導致風寒入侵,使內熱不得發散,寒熱交爭而嘔吐。
毒不得伸越者,從升陽發散為最,相拒而吐者、引之使下,如豬苓、澤瀉、橘皮之類。又有泄瀉之證兼見者,泄瀉似虛也,然因熱毒郁盛,熏炙脾胃,不得外達,則毒從下陷,尋竅而泄,所謂熱毒下注者是也,古云:未出而瀉者生,既出而瀉者死,概可見矣。治法以升提發散,引毒達表,毒得外解,則內泄自止,兼傷食而瀉者,輕則加消化之劑,重則從之。
白話文:
治療毒邪不能向外宣散的最好方法是升陽發散,對於相拒而嘔吐者,則引導毒邪向下走,比如豬苓、澤瀉、橘皮類藥物。還有兼見洩瀉的症狀,洩瀉看起來像是虛證,但可能是因為熱毒鬱盛,燻烤脾胃,不能向外達,則毒邪從下陷落,尋找孔竅洩出,這就是所謂的熱毒下注。古人說:腹瀉未出之前就洩瀉的人可以活,腹瀉而出之後才洩瀉的人則會死,大概可以由此看出端倪。治療方法以升提發散為主,引導毒邪到達體表,毒邪得以向外宣散,那麼內裡的洩瀉自然會停止。兼有傷食而洩瀉者,輕微的可以加入助消化的藥物,嚴重的則順其自然。
又有不思飲食,書云:不思飲食,皆屬內虛者是矣,然不知鬱熱之證蓋因毒氣在內,不得伸越達於肌表,二便秘結,腠理阻塞,熱毒壅盛,腹脹滿急,不思飲食者,必然之勢也,治法以升提發散,引毒達表,則熱氣有所伸越,而臟腑和平,飲食自進矣。
白話文:
沒有食慾,經典說:「沒有食慾,皆屬內虛」是不錯,但不知道煩熱的症狀,是由於毒氣在體內,無法伸展而到達肌膚表層,又便祕,皮膚腠理阻塞,熱毒壅盛,腹脹滿急,沒有食慾是必然的結果。治療方法是升提發散、引毒達於肌膚表層,熱氣就能散開,臟腑也跟著平和,自然就有食慾了。
若誤用丁、桂、半夏等熱藥於嘔吐、泄瀉、不食之證,是以熱攻熱,而轉增煩劇,用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等補劑於腹脹不思飲食之證,則邪得補而愈盛,藥一入口,立見殺人,醫之過也,可不慎歟。他如龍骨、豆蔻雖能止泄,神麯、麥芽、縮砂雖能助脾化食,皆不當用於壅熱不食之證,繼予業者鑑之。
白話文:
如果誤用丁香、肉桂、半夏等溫熱藥物治療嘔吐、腹瀉、不思飲食的症狀,就是以熱攻熱,反而會加重病情,變得更加煩躁嚴重。如果在腹脹、沒有食慾的情況下,使用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等補藥,那麼邪氣就會得到滋補而更加旺盛,藥物一入口,立即就會致人於死地,這是醫生的過錯,難道還能不小心嗎?其他如龍骨、豆蔻雖然能止瀉,神麯、麥芽、縮砂雖然能幫助脾胃消化食物,但都不應該用於壅熱不食的證狀上。繼承我醫術的人應該引以為鑒。
〔熱證變虛〕血熱痘證,只宜清涼發散,不宜峻用苦寒,若過投寒劑如升麻、芩、連及滑泄之藥,必致內傷脾胃,外冰肌肉,脾胃傷輕則飲食減而溏泄,重則洞泄無度,而遂致虛寒。肌肉冰則熱蒸之氣不行,腠理閉澀,痘不肥大,不起發,不行漿,而遂成伏陷。此熱證變虛之驗,虛證既明,便從虛治,參耆丁桂,亦所不忌,五六日後見之,則木香異攻,在所宜施,惟在審證而斟酌之也。
白話文:
如果熱證轉變為虛證,那麼痘瘡的症狀只是清涼發散,不宜劇烈使用苦寒的藥物。如果過量服用寒性藥物,如升麻、黃芩、黃連以及滑泄的藥物,必定會損傷脾胃,使肌肉冰冷。脾胃輕微受傷,則飲食減少並大便稀溏;脾胃嚴重受傷,則腹瀉不止,最終導致虛寒。肌肉冰冷,則熱蒸之氣不能運行,腠理閉塞,痘瘡不能肥大,不發不揚,不能結痂,最終形成伏陷。這是熱證轉變為虛證的徵驗。虛證既然明確,就從虛證入手治療,參耆丁桂,也不必忌諱。五六天後再看痘瘡,則木香異攻,應該酌情施用,關鍵是要審慎辨別證狀並權衡斟酌。
〔壅熱變虛〕毒盛壅遏,固宜升提發散為主,而佐以清涼解毒為善,又宜得平乃止,若發散太過,必致肌表空虛,元氣耗散,內貫清漿,或虛抬空殼,或癢塌外剝,或潰爛不收,百變皆至,見此數端,皆成表虛。表既虛,則元氣從此耗泄,而內氣亦不能以自守,略傷飲食或生冷,則成泄瀉,泄瀉不止,遂成虛寒而氣脫,煩渴悶亂,寒戰咬牙,無所不至矣。
白話文:
[壅熱變虛] 毒氣盛而壅塞,固然應該以升提發散為主,並且佐以清涼解毒為宜,又應該適可而止,如果發散太過,一定會導致肌表空虛,元氣耗散,內部貫穿清漿,或者虛弱而空洞,或者瘙癢而外皮剝落,或者潰爛而不收斂,各種變化皆會出現,看到這幾種現象,都屬於表虛。表既虛,則元氣從此耗泄,而內氣也不能以自我保存,稍微傷及飲食或生冷,則成泄瀉,泄瀉不止,遂成虛寒而氣脫,煩渴悶亂,寒戰咬牙,無所不至矣。
既知虛證,治從虛例,參耆白朮丁桂薑附,亦所不忌,六七日後見之,雖木香異攻亦宜急進,在察證而酌量之也。
白話文:
既然知道是虛證,治療就應遵循虛證的原則,可使用黨參、黃耆、白朮、肉桂、生薑、附子等藥材,也不必有所禁忌。六七天後再觀察患者的病情,即使木香與其他藥物的功效不同,也應該及時加入。具體如何用藥,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調整。
〔壅熱用異攻辨〕實熱壅遏之證,多用寒涼,致冰伏泄瀉,發散太過,或成表虛。既成冰硬,藥宜溫和,薑桂之熱,亦所不忌。泄瀉之後,熱氣自散,真氣自虛,既成氣虛,藥宜補益。氣虛必寒,虛寒既明,藥宜溫補。是以始出之時雖為血熱壅遏,至於三四日後,身反不熱,肌膚冰冷,痘瘡不長,焉得不進以溫和之劑如官桂、乾薑、川芎之類,使內氣一暖,則外氣自和。泄瀉之後,其內必虛,雖有腹脹煩渴喘急,焉得復為實熱,不過內虛伏陷,毒成內攻而然。
白話文:
【壅熱用異攻辨】實熱壅遏的證狀,大多使用寒涼藥物治療,導致冰伏泄瀉,發散過度,或造成表虛。當病情發展成冰硬後,藥物應以溫和為主,即使是薑桂之熱也不必忌諱。泄瀉之後,熱氣自然消散,真氣也變得虛弱,此時病症已成氣虛,藥物應以補益為主。氣虛必定伴隨寒證,虛寒的證狀明顯後,藥物應以溫補為主。因此,在疾病初期雖然是血熱壅遏,但到了三四天後,身體反而不熱,肌膚冰冷,痘瘡也不生長,怎麼能不進以溫和的藥物,如官桂、乾薑、川芎之類,使內氣一暖,則外氣自然調和。泄瀉之後,內裡必定虛弱,即使有腹脹煩渴喘急的症狀,怎麼會又是實熱呢?不過是內虛伏陷,毒成內攻而造成的症狀。
故實熱之證,七八九日曾經泄瀉,皆從虛治,有木香異功之證,便進木香異功為貴。如無冰硬之證,切勿誤投溫劑,無泄瀉之證,勿得誤投木香異攻等,蓋塌陷、倒靨、乾枯、而無冰硬泄瀉之患者,多因熱毒內攻而然,故宜百祥、豬尾等方以治之可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發燒時,如果發燒已經持續了七八九天,且伴有腹瀉,則應以虛證論治,木香異功丸可以作為首選藥方。如果沒有證據表明發燒很嚴重,則不要誤用溫熱劑。如果沒有腹瀉,也不要誤用木香異攻丸等藥物。對於那些陷落、倒靨、乾枯,但沒有嚴重發燒和腹瀉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熱毒內攻所致,所以可以採用百祥、豬尾等藥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