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6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61)

1. 囊癰

〔薛〕囊癰屬肝經濕熱,或稟胎肝熱所致。初起腫痛,小便赤澀者,濕熱壅滯也,先用龍膽瀉肝湯。如不消,用仙方活命飲。若腫痛數日不止,欲作膿也,用托裡消毒散。若腫未潰而小便不利者,毒氣壅滯也,當分利之。膿已成而小便不利,毒氣未解也,當針泄之。膿出而反痛者,氣血虛也,當補益之;若元氣無虧,雖陰囊悉潰,睪丸懸露,亦不為害。

若乳母恚怒,令兒患此者,加味逍遙散。肝經氣血虛者,八珍散、加味柴胡、山梔,俱加漏蘆,子母並服。

托裡清肝散

人參,黃耆(炒),當歸,川芎,芍藥(炒),白朮,茯苓,金銀花,白芷(炒),甘草(炒),連翹,柴胡(各七分),山梔(四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

錢氏蚯蚓散,治腎子腫硬。先用蔥椒湯煎洗,次以干蚯蚓糞津唾調敷。須避風冷濕地。世傳治小兒陰囊腫大。用甘草煎濃汁,調蚯蚓糞塗之,立效。

山藥膏,治兩拗及小腹腫痛或癢。用山藥研爛,頻敷患處,干則易之。

白話文:

[囊癰]

囊癰這種病症,多半是肝經濕熱,或是因為先天體質肝熱所引起的。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會腫痛,小便赤黃且排尿不順暢,這是濕熱壅塞的緣故,先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如果沒有消腫,就改用仙方活命飲。如果腫痛持續幾天沒有停止,表示快要化膿了,就用托裡消毒散。如果腫脹還沒有破潰,但小便不順暢,這是毒氣壅塞的緣故,應該用利尿的方式來幫助排毒。膿已形成,但小便仍然不順暢,表示毒氣還沒有解除,就應該用針刺來將膿排出。如果膿排出後反而疼痛,這是氣血虛弱的緣故,應該用補氣血的藥方來治療;如果元氣沒有虧損,即使陰囊全部潰爛,睪丸露出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危害。

如果是哺乳的母親因為生氣而導致嬰兒患上此病,可以用加味逍遙散。如果是肝經氣血虛弱的,可以用八珍散,或是加味柴胡、山梔,這些藥方都要加上漏蘆,讓母親和嬰兒一起服用。

托裡清肝散

人參、炒黃耆、當歸、川芎、炒芍藥、白朮、茯苓、金銀花、炒白芷、炒甘草、連翹、柴胡各七分,山梔四分。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水煎服。

錢氏蚯蚓散,治療睪丸腫硬。先用蔥和花椒煮水來清洗患處,然後用乾燥的蚯蚓糞混合唾液來塗敷。必須要避開風、寒冷和潮濕的地方。民間流傳治療小兒陰囊腫大的方法:用甘草煮成濃汁,調和蚯蚓糞塗抹,效果很好。

山藥膏,治療兩側胯部及小腹腫痛或搔癢。用山藥磨成泥狀,頻繁塗敷在患處,乾了就更換新的。

2. 腳凍瘡

〔薛〕足指凍瘡,因受稟虛怯,故寒邪易乘,氣血凝滯,久而不愈,則潰爛成瘡。治法,須壯脾胃,溫氣血,則死肉自潰,良肉自生。若骨脫筋連者,宜急剪去,否則毒延腳面而死。蓋肢末之處,氣血難到,又為外邪遏絕,則氣血不能運行,若用湯燙火烘,其肉即死而不仁,至春必潰腐脫落。元氣無虧,雖患無害,如外敷寒藥,內服消毒之劑,則元氣受傷,必成敗證。

凡初凍時熱手頻熨之為妙。北方凍耳,莫誤以手觸之,其耳即落,大寒能裂膚墮指,信然。

湯氏生附散,治爛腳瘡。用生附末,面水調敷之,愈。

白蘞散

用白蘞(一兩),黃柏(炒黑,五錢),為末,乾摻患處。

白話文:

腳趾凍瘡,是因為身體虛弱,所以寒邪容易侵入,導致氣血凝滯不通,時間久了就會潰爛成瘡。治療方法必須增強脾胃功能,溫通氣血,這樣壞死的組織自然會脫落,好的肌肉就會生長出來。如果出現骨頭脫落、筋連著的情況,應該趕快剪掉,否則毒素會蔓延到腳背,導致死亡。因為四肢末梢的地方,氣血難以到達,又被外邪阻礙,氣血就無法運行。如果用熱水燙或用火烤,反而會讓肌肉壞死失去知覺,到了春天一定會潰爛脫落。如果身體元氣沒有虧損,即使得了凍瘡也沒關係。但如果外敷寒涼的藥物,內服清熱解毒的藥,反而會損傷元氣,最終導致病情惡化。

在剛開始凍傷的時候,用溫熱的手頻繁地熨敷是最好的。北方人凍傷耳朵,千萬不要用手去碰觸,否則耳朵會掉下來。嚴寒的天氣能夠凍裂皮膚、凍掉手指,確實是這樣。

「湯氏生附散」可以治療潰爛的腳瘡。用生附子的粉末,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處,就能痊癒。

「白蘞散」

用白蘞(一兩)、黃柏(炒黑,五錢),研磨成粉末,直接撒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