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三·心臟部一 (50)
集之三·心臟部一 (50)
1. 瘡疥
〔海〕小兒經絡蘊熱,頭面及身體生瘡,四君子加栝蔞根、桔梗各半錢,煎服。
白話文:
小孩體內經絡有熱,頭臉和身體長瘡,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栝樓根、桔梗各半錢,煎煮後服用。
〔湯〕小兒惡瘡,天氣溫和,頻與澡洗更衣,名曰外宣,亦不宜服藥。小兒不得已而服藥,此乃下法。若將養合宜,何疾可侵,更令乳哺有節,勿令過飽,其身乃如藥樹,此養生之理也。
〔湯〕惡瘡方,頻浴身安,外宣無病。
白話文:
如果兒童身上有瘡,天氣溫和的時候,應該經常洗澡,換衣服,這稱為外治法,也不需要服用藥物。不得已非吃藥的階段,這就用下藥消除病竈的一種治法。如果兒童保養身體得宜,什麼疾病才能侵犯他呢?再讓餵奶、吃飯都有節制,不要讓孩子太飽,他的身體就會像藥樹那樣,這纔是養生的道理。
白話文:
春天用柳條和荊芥葉煎水洗澡。夏天用棗葉和槐枝煎水洗澡。秋冬用苦參煎水洗澡。
白話文:
羌活、前胡(各 30 公克),人參、桔梗、茯苓、甘草(炙)、川芎、枳殼(麩炒)、天麻(各 15 公克),蟬蛻(去須)、薄荷(各 6 公克)
上銼碎。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不拘時服。
便血,治小兒心血凝滯,內蘊風熱,發見皮膚遍身瘡疥,或腫或癢,或膿水浸淫。
白話文:
上藥材搗碎。每次使用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六分,不限時間服用。
便血,治療小兒心脈血液凝滯,體內積蓄風熱,表現為全身皮膚長瘡疥,或腫或癢,或有膿水流出。
白話文:
-
當歸(去除根鬚):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
生地黃:具有滋陰涼血、清熱養陰的功效。
-
蒺藜(炒熟,去除刺):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的功效。
-
荊芥穗:具有疏散風熱、清利咽喉的功效。
-
防風(去除根鬚):具有祛風散寒、清熱解表的功效。
-
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黑的功效。
-
黃耆(去除根鬚):具有補氣益中、固表止汗的功效。
-
甘草(炙烤):具有益氣補脾、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
胎毒瘡疥,因稟胎熱,或娠毋飲食之毒,七情之火,初如干癬,後則膿水淋漓,或結靨成片,如發於兩耳眉,或耳前後髮際之間,屬手少陽經。若發於四肢,屬脾胃經。發於兩脅,屬肝經。發於額,屬心經。發於腦,屬膀胱經。發於頦頰,屬腎經。當隨各經所主,五臟勝負,及乳母食啖厚味,鬱怒所傳致而調治之,不可輒用化毒、犀角、等丸,設元氣復傷,轉變他證,尤為難療。一小兒遍身患之,服牛黃解毒丸皆愈,惟頭結痂作癢出水。
白話文:
胎毒瘡疥,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不當、情緒不佳而引起的。它最初表現為皮膚乾燥,後來就會出現膿水、結痂,甚至會蔓延到頭部、四肢、前額、頦頰等部位。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部位,以及五臟的勝負來進行辨證論治。不能隨便使用化毒、犀角等丸藥,以免損傷元氣,導致病情加重。有一個小兒全身都患有胎毒瘡疥,服用了牛黃解毒丸後痊癒了,但頭上還是有結痂和瘙癢出水的情況。
此稟腎經虛熱。用地黃丸、解毒散而愈。一小兒患於髮際之間作癢,診其母有肝火,用加味逍遙散加漏蘆,用牛黃解毒丸、解毒散而愈。(解毒散一名托毒散)一小兒患於左耳髮際,漸延上頭作癢,此稟肝膽二經熱毒。用柴胡清肝散,母子並服而愈。後不戒膏粱復發,膿水淋漓,右頰赤色,此胃經有熱,先用清胃散,仍用柴胡清肝散治肝火,母子俱服,又用立效散、牛黃解毒丸、而愈。一小兒兩眉患之,延及遍身四肢為患,膿水淋漓,寒熱往來。
白話文:
這是一種腎經虛熱的症狀。用地黃丸、解毒散治癒。一個小孩患有髮際之間發癢的症狀,診斷他的母親有肝火,用加味逍遙散加漏蘆,用牛黃解毒丸、解毒散治癒。(解毒散也叫託毒散)一個小孩患有左耳髮際發癢,逐漸蔓延到頭上發癢,這是肝膽二經熱毒引起的。用柴胡清肝散,母子一起服用治癒。後來不戒膏粱復發,膿水淋漓,右臉發紅,這是胃經有熱,先用清胃散,再用柴胡清肝散治療肝火,母子都服用,又用立效散、牛黃解毒丸治癒。一個小孩兩眉患病,蔓延到全身四肢,膿水淋漓,寒熱交替。
屬肝脾積熱。用清胃散、小柴胡湯、立效散而愈。後眉間復患,兩目連札,小便白濁。用四味肥兒丸、九味蘆薈丸而愈。一小兒因乳母不戒七情厚味,患此久不愈。母用清胃、逍遙、二散,子用牛黃解毒丸愈。後兒食甘味,眉間生瘡,癢痛目札。用四味肥兒丸為主,佐以加味逍遙散、清胃散、而愈。
白話文:
這種病症是肝臟和脾臟積聚了熱氣而引起的,可用清胃散、小柴胡湯、立效散治療。後來眉間又出現病症,兩眼連續刺痛,小便發白發濁。用四味肥兒丸、九味蘆薈丸治癒。一小兒,因為哺乳的母親沒有節制七情六慾和飲食,患了這種病,很久都治不好。母親用了清胃散、逍遙散二種藥方使小兒的病症痊癒。後來那個小兒吃了甜的東西,眉間長瘡,又癢又痛,眼睛也刺痛。用四味肥兒丸為主藥,輔以加味逍遙散、清胃散,使病症治癒。
一小兒遍身患之,兩脅為甚。子用四味肥兒丸、立效散,母用柴胡梔子散而愈。
牛黃解毒丸,治胎毒瘡癤,及一切瘡瘍。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全身患病,兩側肋骨疼痛最嚴重。醫生用四味肥兒丸和立效散,立即見效。母親用柴胡梔子散,也治好了。
白話文:
牛黃(三錢),甘草,金銀花(一兩),紫河車(五錢)
白話文:
定粉(末)、松香(末)、黃柏(末)、黃連(末)、枯礬(末),各一兩。
白話文:
將各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使用清油或燭油調勻後塗抹。
敷藥解毒散,用於治療各種毒瘡、風疹引起的瘙癢和疼痛。
大黃、黃柏、山梔、寒水石(各取相同份量)
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如果皮膚已破潰且有膿水流出,則使用當歸膏或者清燭油調和,效果更佳。
白話文:
-
柴胡梔子散:(治療)發熱。
-
四味肥兒丸:(治療)疳積。
-
九味蘆薈丸:(治療)疳積。
-
金黃散:(治療)天泡瘡。
熱毒瘡疥,因乳哺過早,或嗜甘肥,臟腑積熱,或母食膏粱厚味,或七情內火所致,當分臟腑所屬之因,病之虛實,調其血氣,平其所勝。如肝經實熱,用柴胡清肝散,虛熱用六味地黃丸。心經實熱,用導赤散,虛熱用補心湯。脾經實熱,用瀉黃散,虛熱用補中湯。肺經實熱,用瀉白散,虛熱用五味異功散。
白話文:
熱毒瘡疥是由於哺乳過早,或嗜好甘甜肥膩的食物,臟腑積熱,或母親食用膏粱厚味,或七情內火所引起的。在治療時要區分臟腑所屬的原因和病情的虛實,調整血氣,平息過盛的因素。
譬如:
-
肝經實熱,可以使用柴胡清肝散。虛熱時則使用六味地黃丸。
-
心經實熱,可以使用導赤散。虛熱時則使用補心湯。
-
脾經實熱,可以使用瀉黃散。虛熱時則使用補中湯。
-
肺經實熱,可以使用瀉白散。虛熱時則使用五味異功散。
腎經熱,用六味地黃丸。大凡手足冷者,屬虛寒,手足熱者,屬實熱,脈沉數有力,作渴飲冷,大便乾實,此邪在裡,宜內疏。若脈浮數有力,作渴飲冷,此邪在表,宜發散。若脈浮大,按舉無力,或作渴飲湯,乳食少思,此真氣虛而發熱也,調理脾胃,其病自愈,切不可用寒涼之劑,復損真氣。嬰兒宜調治乳母為主。
白話文:
腎經發熱,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一般來說,手腳冰涼的人,屬於虛寒體質;手腳發熱的人,屬於實熱體質。如果脈搏沉數有力,口渴喜喝冷飲,大便乾燥,則邪氣在體內,宜用內疏的方法治療。如果脈搏浮數有力,口渴喜喝冷飲,則邪氣在體表,宜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如果脈搏浮而有力,按脈時感覺無力,口渴喜喝熱湯,食慾不振,則這是真氣虛弱引起的發熱,調理脾胃,病情自然痊癒。千萬不可再用寒涼藥物,以免再次損害陽氣。對於嬰兒,治療以調整乳母的體質為主。
一小兒脅間患此,寒熱如瘧,小便頻數。此稟肝火所致。先用柴胡清肝散,又用加味逍遙散而愈。後因乳母肝火動而復發,用加味逍遙散及八珍湯加牡丹皮、山梔,母子服之,並愈。一小兒腹間患此,發熱便血,面黃少食,或作嘔,或作瀉,手足時冷,右關脈弦數。此脾土虛弱,肝火為患。
白話文:
一個孩子患有脅痛症狀,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小便頻繁。這是肝火引起的。先用柴胡清肝散,然後用加味逍遙散治療,患者痊癒。後來因為乳母肝火旺盛,病情復發,用加味逍遙散和八珍湯加上牡丹皮、山梔,母子一起服用,也痊癒了。
另一個孩子患有腹痛症狀,發熱便血,臉色發黃,食慾不振,有時嘔吐,有時腹瀉,手腳有時發冷,右關脈弦數。這是脾氣虛弱,肝火為患引起的。
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山梔、益肝氣,清肝火,後用地黃丸滋腎水,生肝血,而愈。一小兒腿內股患此,色赤不愈,發熱,面色或赤或青。此稟腎陰不足,而木火熾盛。先用柴胡梔子散以清肝心,後用地黃丸以補肝腎而愈。一小兒肘間患此,作渴飲冷,右寸關脈數而無力。
白話文:
先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升麻、柴胡、山梔,來增益肝氣,清泄肝火,之後再用地黃丸滋補腎水,生出肝血,最後治癒了。還有一位小兒,在腿內股患有此病,症狀是發赤不退,發熱,臉色有時紅有時青。這是因為稟賦腎陰不足,而肝火旺盛的緣故。先用柴胡梔子散來清泄肝心之火,最後再用地黃丸來補養肝腎,最終治癒了。還有一位小兒,在肘間患有此病,症狀是口渴喜歡喝冷飲,脈象是右寸關脈數而無力。
此胃經積熱,傳於肺經也。先用瀉黃、瀉白、二散,漸愈,後用五味異功散、四味肥兒丸、而愈。一小兒嗜膏粱甘味,先患背胛,後沿遍身淋漓。此飲食之熱而傷脾血也。先用清胃、瀉黃、二散而愈,但形氣怯弱,用五味異功散而元氣復。
白話文:
這個胃經的積熱傳到肺經上。先用瀉黃散、瀉白散、二種藥方,病情漸漸好轉,後來改用五味異功散、四味肥兒丸,病情就痊癒了。有一個小孩喜歡吃大魚大肉、甘甜的美食,先得背胛病,後來全身都淋漓流汗。這是飲食太熱而傷及脾血造成的。先用清胃散、瀉黃散、二種藥方,病情就痊癒,但體質虛弱,改用五味異功散,元氣就恢復了。
諸疳瘡疥,因脾胃虧損,內亡津液,虛火妄動,或乳母六淫七情,飲食起居失宜,致兒為患,當分其因,審其經而平之。如面青寒熱,或白翳遮睛,肝經之證也。面赤身熱,或作渴驚悸,心經之證也。面黃體瘦,或作渴泄瀉,脾經之證也。面白咳嗽,或鼻間生瘡,肺金之證也。
白話文:
各種瘡癤疥瘡,都是因為脾胃虧損,體內缺乏津液,虛火妄動,或者是由於乳母受到六淫七情影響,飲食起居不當,導致兒童生病。因此,在治療時,必須分清病因,辨明經絡,然後進行調理。如果面部青紫、寒熱交替,或者眼睛被白色翳膜遮擋,則是肝經的病證。如果面紅、身體發熱,或者口渴、驚悸,則是心經的病證。如果面黃、身體消瘦,或者口渴、泄瀉,則是脾經的病證。如果面白、咳嗽,或者鼻孔中生瘡,則是肺金的病證。
白話文:
臉色暗沈,身體消瘦,或是喜歡躺在濕地上,這是腎臟有問題的症狀。對於嬰兒,應該調理哺乳母親的身體;如果不仔細辨別五臟的強弱,病情的虛實,隨便使用排毒的藥物,往往會導致無法輓救的情況。
湯方,外用藥膏方
剪刀草,黃連,苦參
以上材料等量,研磨成粉末。先清潔患處,再用麻油、輕粉調和後敷上。
白話文:
〔田〕瘡癬的治療方法,浸潤性瘡,宜用苦瓠散塗抹。乾癬,宜用羊蹄根絞取的自然汁液,調和膩粉塗抹。濕癬,宜用青金散貼敷。
白話文:
苦瓠散,用於治療小兒的浸淫瘡,症狀會逐漸擴散不止。
取苦瓠二兩,蛇蛻燒成灰,蜂房稍微炒過,各半兩,梁上的塵土一合。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生油調和,塗抹在布上貼敷。
青金散,用於治療小兒的濕癬及浸淫瘡。
白話文:
白膠香(研成粉末,一兩),輕粉(半兩),青黛(二錢半)。
上研為細末。干糝瘡上。
《秘錄》治小兒風疹。白礬十二分,熱酒熔化,馬尾蘸酒塗。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細末。乾撒在瘡上。
《秘錄》記載治療小兒風疹的方法:取十二份白礬,用熱酒融化後,以馬尾蘸酒塗抹患處。
白話文:
〔山〕小兒頭面上的爛瘡。將木耳舂碎後,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另外,也可以用冷水調和平胃散敷在患處,當這些藥物變乾後就需要更換新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