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79)
集之二·肝臟部 (79)
1. 疝
川楝肉(十個,用巴豆七粒,同炒令黃色,去巴豆不用,入蘹香半兩),玄胡索(半兩),南木香(二錢),使君子(五枚,去殼)
上,為極細末。用米飲,食前調服。
梔子清肝散,柴胡清肝散(二方並見發熱)
龍膽瀉肝湯,治肝經濕熱不利,下部生瘡,兩拗腫痛,或腹中作痛,小便澀滯等證。
龍膽草(酒拌,炒黃),澤瀉,車前子(炒),木通,生地黃(酒拌),當歸(酒拌),山梔,黃芩(炒),甘草(各三分)
上,水煎,食前服。
四苓散即五苓去桂
小柴胡湯(方見發熱)
白話文:
川楝子(十個,用巴豆七粒一起炒到黃色,去除巴豆不用,加入小茴香半兩),玄胡索(半兩),木香(二錢),使君子(五枚,去殼)。
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米湯,在吃飯前調和服用。
梔子清肝散、柴胡清肝散(這兩個方子都用於發熱的症狀)。
龍膽瀉肝湯,治療肝經濕熱導致的不適,如下部生瘡,兩側陰囊腫痛,或腹部疼痛,小便不順暢等症狀。
龍膽草(用酒拌過,炒黃),澤瀉,車前子(炒過),木通,生地黃(用酒拌過),當歸(用酒拌過),山梔子,黃芩(炒過),甘草(各三分)。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在吃飯前服用。
四苓散就是五苓散去掉桂枝。
小柴胡湯(方子用於發熱的症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