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78)
集之二·肝臟部 (78)
1. 疝
上為細末,飛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用生薑湯送下。
五苓散(方見驚搐)
〔曾〕,白芍藥湯,治冷疝腹痛,及誤汗誤下,即壞證傷寒是也,並宜先服,次投對證之劑。
白芍藥(一兩半),澤瀉(去粗皮,七錢半),甘草(二錢,炙),薄桂(去粗皮,一錢半)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溫服。誤汗、誤下,加人參、南木香各二錢,臍下痛,入生薑及鹽同煎,或加釣藤亦好。
烏梅散,治腹疼,及初生嬰孩臍下冷痛,疝氣等疾。
烏梅(去核),玄胡索,粉草(半生半炙。各五錢),乳香,沒藥,釣藤(各二錢半)
上件,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溫服。
金鈴散,治疝氣腹痛,投諸藥後,愈而復作,宜服。
金鈴子肉(六錢),三稜(炮,銼),莪朮(醋煮,銼),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二錢半),赤茯苓(去皮),蘹香(各半兩),南木香(二錢),甘草(炙,四錢),檳榔,枳殼(去瓤,麩炒黃),釣藤(和鉤。各三錢)
上,除檳榔、木香、不過火,余銼焙,仍同檳榔、木香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仍用炒蘹香煎無灰酒,空心,調服。不飲酒者,煎炒蘹香湯調下。
釣藤膏(方見夜啼)
金茱丸,治冷疝氣痛及膚囊浮腫。
金鈴子肉(一兩),家園茱萸(半兩)
上研末,酒煮麵糊丸,麻仁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溫鹽湯下。溫酒亦可。兒小者丸粟粒大,丸數、下法、同前。
散氣丸,理諸疝氣小便利或不通,臍下作痛、不可忍者。
海藻(湯浸洗七次,焙乾),澤瀉(去粗皮),蘹香(炒),車前子(焙),蘿蔔子(瓦上、慢火干焙),川楝肉(用斑蝥九枚去翅足,同炒、少時,去斑蝥),大腹皮(淨洗,焙乾。各一兩)
上,銼焙為末,酒煮麵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南木香煎酒,空心下,或防風、牡丹皮、煎酒下,不能飲者,於木香湯、防風、丹皮湯中,各少入酒,並空心投,亦可。再,用鹽炒蘹香煎湯尤妙。
〔湯〕,治小腸疝氣家傳妙方
芫花(醋浸,炒),木香,檳榔,三稜(各半兩),茯苓,青皮,全蠍,桂枝,附子,硇砂(各二錢半)
上為末,將硇砂浸,澄去土,頓在湯瓶上,候成膏子,和糖醋打麵糊為丸,如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未效,再服。
勻氣散,主調補通利後及冷疝腹痛,氣滯不和。
桔梗(二兩,銼,炒),陳皮(去白,一兩),縮砂仁,蘹香(各半兩),白姜(二錢半,炮),粉草(四錢炙)
上,銼焙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空心,沸湯調服。冷疝腹痛,燒鹽湯調下。
木香飲,治小兒小腸氣痛。
白話文:
[疝氣]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麻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顆,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
五苓散 (配方見驚搐篇)
曾氏白芍藥湯,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疝氣腹痛,以及因誤用發汗或瀉下的藥物導致的傷寒壞證。這種情況宜先服用此藥,再根據具體病症選用其他藥物。
藥材組成:白芍藥(約56克),澤瀉(去除粗皮,約28克),甘草(約8克,炙過),薄桂(去除粗皮,約6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約8克,加水一杯煎至七分。空腹時溫服。如果是由於誤用發汗或瀉下藥物引起的,可加入人參和南木香各約8克。如果臍下疼痛,可加入生薑和鹽同煎,或加入釣藤也可以。
烏梅散,治療腹痛,以及初生嬰兒臍下寒痛、疝氣等疾病。
藥材組成:烏梅(去核),玄胡索,粉草(一半生用,一半炙過,各約20克),乳香,沒藥,釣藤(各約10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約8克,加水一杯煎至七分。空腹時溫服。
金鈴散,治療疝氣腹痛,在服用其他藥物後,症狀好轉又復發時,宜服用此藥。
藥材組成:金鈴子肉(約24克),三稜(炮製後切碎),莪朮(用醋煮過後切碎),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約10克),赤茯苓(去皮),茴香(各約20克),南木香(約8克),甘草(炙過,約16克),檳榔,枳殼(去瓤,用麩皮炒黃),釣藤(連鉤,各約12克)
將以上藥材中,除了檳榔和木香之外,其餘都切碎烘乾,再和檳榔、木香一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2至4克。用炒過的茴香煎的無灰酒(指沒有酒糟的酒),空腹時調服。不喝酒的人,可以用炒過的茴香湯調服。
釣藤膏 (配方見夜啼篇)
金茱丸,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疝氣疼痛以及陰囊腫脹。
藥材組成:金鈴子肉(約40克),家園茱萸(約2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煮的麵糊做成丸子,像麻子那麼大。每次服用30至50顆,空腹時用溫鹽水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小孩服用,丸子做成粟米大小,服用數量和方法與上述相同。
散氣丸,治療各種疝氣,伴隨小便不暢或不通,臍下疼痛難忍的情況。
藥材組成:海藻(用湯浸洗七次,烘乾),澤瀉(去除粗皮),茴香(炒過),車前子(烘乾),蘿蔔子(在瓦片上用慢火烘乾),川楝肉(用九隻去掉翅膀和足的斑蝥,一同炒製,片刻後去除斑蝥),大腹皮(洗淨,烘乾,各約40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烘乾後磨成粉末,用酒煮的麵糊做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30至50顆,空腹時用南木香煎的酒送服。也可以用防風、牡丹皮煎的酒送服。不能喝酒的人,可以在木香湯、防風、牡丹皮湯中加入少量酒,空腹服用。再用鹽炒的茴香煎湯服用效果更佳。
[湯劑],治療小腸疝氣的家傳妙方
藥材組成:芫花(用醋浸泡後炒過),木香,檳榔,三稜(各約20克),茯苓,青皮,全蠍,桂枝,附子,硇砂(各約1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將硇砂浸泡,去除雜質後,放在湯瓶上使其凝成膏狀,再和糖醋打的麵糊做成丸子,像豆子那麼大。每次服用30顆,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
勻氣散,主要用於調和脾胃、疏通氣機,治療寒疝腹痛、氣滯不和等情況。
藥材組成:桔梗(約80克,切碎炒過),陳皮(去白,約40克),縮砂仁,茴香(各約20克),白薑(炮製過,約10克),粉草(炙過,約16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烘乾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2至4克,空腹時用開水調服。如果是寒疝腹痛,可以用燒過的鹽水調服。
木香飲,治療小兒小腸疝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