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43)
集之三·心臟部一 (43)
1. 丹入腹
杵馬齒莧汁飲之,以滓敷之。又用生麻油塗之。又濃煮大豆汁塗之。
《嬰孺方》主丹入腹,及下至卵者不治方
麻黃(炒),升麻(各三分),硝石(四分)
上為末。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一方,加大黃半分。
《劉氏家傳》治走馬胎赤腫,走入心腹則不救方
生槐葉(一握),生栝蔞(去皮,同槐葉擂),赤白豆末(各三分)
上和塗患處,其效如神。
白話文:
將馬齒莧搗爛取汁飲用,再將剩下的渣敷在患處。另外,也可以用生的麻油塗抹。或者,用濃煮的大豆汁塗抹患處。
《嬰孺方》主要治療丹毒進入腹部,以及蔓延至睪丸的重症,這些情況通常無法治癒。
麻黃(炒過)、升麻(各取三分),硝石(四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井水送服一小匙(約方寸匕),每日服用三次。 有一個藥方,是在此基礎上,再加入大黃半分。
《劉氏家傳》治療走馬胎引起的皮膚紅腫,若擴散到心腹,則無法救治。
生槐樹葉(一把),生栝樓(去皮,與槐樹葉一起搗爛),赤小豆粉、白豆粉(各取三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後塗在患處,效果極佳。
2. 丹痛
搗竹萹汁,及一升,作一服,只一二服效。
白話文:
將竹萹草搗爛取汁,約一升,一次服用,通常只需服用一到兩次就能見效。
3. 丹癢
搗韭菜,入些鹽與香油,以手摩熱,于丹上揩之,立愈。
白話文:
把韭菜搗爛,加一點鹽和香油,用手搓熱後,塗抹在長疹子的地方,很快就會痊癒。
4. 傳丹雜方
治一切丹瘤。以土硝為末,薑汁、醋調塗,日三四上。(土硝即蜣螂土囊,蠐螬窠也),蓖麻子五個,去殼細研,入白麵一錢,水調,微微塗之,甚妙。冷水杵茨菰葉莖,雞翎掃,腫便消。研護火草汁塗。研五葉草汁塗。水調大黃末塗。水研梔子仁塗。水調黃芩末塗。水研蒴藋汁塗。
臘脂調屋塵塗。油調樺皮末塗。唾調粟米粉塗。水研糯米汁塗。水煮白礬末塗。醋調紅藍花塗。煮白芷根葉塗。杵鯉魚令爛,塗。蜜和乾薑末塗。水調地龍糞塗。杵大麻子汁塗。燒粉家洗甕水塗。水調韭畦中土塗。雞清調榆根白皮塗。不犯水羊脂,炙塗,以白粉敷之。研胡荽汁塗。
醋磨訶子塗。杵鬼目汁塗。杵荏子汁塗。研醬取汁塗。研地黃汁塗。研豆葉汁塗。研海藻汁塗。油、調豉末塗。水調青黛塗。水研地龍塗。水煮粟米塗。酒煮石楠塗。水調雞糞塗。杵梧桐皮塗。苦汁塗。(並服)搗蒜塗。(治五色丹尤妙。)
《千金方》言:凡方中用雞子者,皆取先破者用之,它皆無力。又言:凡天下極冷,無過藻菜,但有患熱腫毒丹等,取渠中藻菜,細切熟搗,敷丹上,厚三分,干即易之。予謂不可以此塗,若毒在表,猶可措手,若抑之,則外不得泄,勢必入里,必先服托裡藥,方可施此。
白話文:
治療各種丹瘤,將土硝磨成粉末,用薑汁、醋調勻塗抹,一天塗三四次。(土硝就是蜣螂的土囊,或是蠐螬的巢穴)。取五個蓖麻子,去殼後研磨成細末,加入一錢白麵,用水調勻,稍微塗抹,效果很好。用冷水搗爛茨菰的葉莖,用雞毛掃塗抹,腫脹就會消退。研磨護火草的汁液塗抹。研磨五葉草的汁液塗抹。用水調勻大黃粉末塗抹。用水研磨梔子仁塗抹。用水調勻黃芩粉末塗抹。用水研磨蒴藋的汁液塗抹。
用豬油調和屋塵塗抹。用油調和樺樹皮粉末塗抹。用唾液調和粟米粉塗抹。用水研磨糯米汁塗抹。用水煮白礬粉末塗抹。用醋調和紅藍花塗抹。煮白芷的根和葉塗抹。將鯉魚搗爛,塗抹。用蜂蜜調和乾薑粉末塗抹。用水調和地龍的糞便塗抹。搗爛大麻子取汁塗抹。用燒過鍋爐後,洗鍋的水塗抹。用水調和韭菜畦中的土塗抹。用雞蛋清調和榆樹根部的白皮塗抹。不要碰到水,用羊脂炙烤後塗抹,再敷上白粉。研磨胡荽的汁液塗抹。
用醋磨訶子塗抹。搗爛鬼目的汁液塗抹。搗爛荏子的汁液塗抹。研磨醬料取汁塗抹。研磨地黃的汁液塗抹。研磨豆葉的汁液塗抹。研磨海藻的汁液塗抹。用油調和豆豉粉末塗抹。用水調和青黛塗抹。用水研磨地龍塗抹。用水煮粟米塗抹。用酒煮石楠塗抹。用水調和雞糞塗抹。搗爛梧桐樹皮塗抹。塗抹苦汁。(同時服用)搗蒜塗抹。(治療五色丹尤其有效。)
《千金方》說:凡是藥方中用到雞蛋的,都要用先打破的那個,其他的都沒有效力。又說:凡是天下極寒的,沒有超過藻菜的,只要有患熱毒腫脹丹等的,取河溝裡的藻菜,切細後煮熟搗爛,敷在丹上,厚三分,乾了就換。我認為不可以用這個塗抹,如果毒在表皮,還可以用這個方法,如果抑制它,毒素就無法向外發散,勢必會進入體內,必須先服用能把毒往外托的藥,才可以施用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