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三·心臟部一 (4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42)

1. 《本事方》十種丹瘤腫毒所起證治

一飛灶丹,從頂頭起先腫。用蔥白研取自然汁塗。

二古灶丹,從頭上紅腫痛。用赤小豆末,雞子清調塗。(譚氏方同,不拘何處皆治。)

白話文:

二古竈丹是一種從頭部開始出現紅腫疼痛的疾病。可以用赤小豆磨成的粉末,加上雞蛋清調和均勻,塗抹在患處治療。(譚氏也有類似的方子,不論是哪個部位的紅腫疼痛都可以治療。)

三鬼火丹,從面起赤腫。用灶心土,雞子清調塗。(按:不拘何處皆治妙。)

四天火丹,從背起赤點。用桑白皮末,羊脂調塗。

白話文:

「四天火丹」是一種火毒瘡,從背上開始出現紅色的小點。可以使用桑白皮的末和羊脂混合後塗抹患處。

五天灶丹,從兩腎赤腫黃色。柳葉燒灰,水調塗。(腎一作臂)

六水丹,從兩脅虛腫。用生鐵屑研末,豬糞調塗。

七胡火丹,從臍上起黃腫。用檳榔為末,米醋調塗。

八野火丹,從兩腳赤腫。用乳香末,羊脂調塗。

九煙火丹,從兩腳有赤白點。用豬槽下土,麻油調塗。

十胡漏丹,從陰上起黃腫。用屋漏處土,羊脂調塗。

上,此十種丹毒,變易非輕,治之或緩,則致不救,故予不惜是方,能逐一仔細辨認,依此方法治之,萬不失一,如經三日不治,攻入臟腑,則終不救,不可緩也。

白話文:

以上列出的十種丹毒,變化迅速且不可輕視。如果治療得不夠及時,恐怕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我毫不吝嗇地將這個方子公諸於眾。只要能逐一仔細辨認,按照此方法治療,就能夠做到萬無一失。如果超過三天不治療,毒素就會攻入臟腑,屆時就難以挽救了,所以絕不可延誤。

2. 赤白遊腫

《聖惠》云:夫小兒有肌肉虛者,為風毒熱氣所乘,熱毒搏於血氣,則皮膚赤而腫起,其風隨氣行遊不定,故名也。又云:夫遊腫之狀者,為青黃赤白,無復定色,遊走於皮膚之間,肉上微光,是也。

白話文:

《聖惠》說:小孩子如果肌肉虛弱,容易受到風毒熱氣的侵襲,熱毒與血氣相搏,皮膚就會發紅腫脹。由於風毒隨著氣血在體內運行不定,因此稱為「遊腫」。此外,《聖惠》還說,遊腫的顏色青黃赤白,不定,並且在皮膚之間移動,肉上微光,這就是遊腫的症狀。

治小兒赤遊,皮膚作片片赤腫,此是風熱所致,宜服。

犀角散

犀角屑,黃芩黃耆,川升麻梔子仁,漢防己,川朴硝(各一分),牛黃(半分,研)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黃芩、黃耆、川升麻、梔子仁、漢防己、川朴硝(各一份),牛黃(半分,研磨成粉末)

上為末。煎竹葉湯調半錢,無時,量兒加減。

治小兒頭面身體赤毒,腫起作片,宜用,升麻膏

川升麻(一兩),犀角屑,射干赤芍藥,玄參,黃芩,梔子仁,川大黃大青,藍子,羚羊角屑(各半兩),生地黃(二兩)

白話文:

  • 川升麻:一兩(約30克)

  • 犀角屑:半兩(約15克)

  • 射干:半兩(約15克)

  • 赤芍藥:半兩(約15克)

  • 玄參:半兩(約15克)

  • 黃芩:半兩(約15克)

  • 梔子仁:半兩(約15克)

  • 川大黃:半兩(約15克)

  • 大青:半兩(約15克)

  • 藍子:半兩(約15克)

  • 羚羊角屑:半兩(約15克)

  • 生地黃:二兩(約60克)

上銼,以豬脂一斤半,於鐺中慢火熬,不住手攪,藥色變,膏成,去滓,瓷合盛,頻摩腫處。

又方

黃柏末,川大黃末,川朴硝(各半兩),馬勃水銀(各一分。水銀於手心內、用津、研令星盡),雞子(三個,去殼)

白話文:

黃柏研成末、川大黃研成末、川朴硝(各半兩),馬勃、水銀(各一分。水銀放在手心內,用唾液研磨至看不到銀色星星),雞蛋(三個,去殼)

上,同研成膏。先以鈹針鈹破,然後以膏塗之。

又方

雞冠花商陸,紫礦,川大黃(各半兩)

上為末。以雞清入生油等分,調塗,干再塗。

又方

附子(去皮臍半兩),川椒(半兩去目),石鹽(三分)

上為末,以煉了豬脂四兩相和,慢火熬成膏,瓷合盛,候冷,頻頻塗,以瘥為度。

治遊腫攻頭面焮腫,赤熱疼痛,宜用,鬱金散

鬱金(半兩),赤小豆(一合),甜葶藶(半兩),伏龍肝(二兩),川芒硝(半兩),川大黃(生,半兩),

白話文:

鬱金(10公克),赤小豆(60公克),甜葶藶(10公克),伏龍肝(40公克),川芒硝(10公克),川大黃(生,10公克)

上為末。以生雞子白並蜜少許調,令稀稠得所,塗之,干再塗。

治遊腫赤者。川大黃末(二兩),護火草(五兩),上相合,杵塗之,干易。

治赤白遊腫。蕓薹子(半合),鹽(一錢),米醋(一雞,子殼),上杵如泥,看大小塗紙上貼之,如走,即隨處貼之,不三兩上,效。

白話文:

用於治療赤白遊腫的藥方:

原料:蕓薹子(半合),鹽(一錢),米醋(一雞,子殼)

製法:將原料搗碎成泥狀,根據腫脹大小塗在紙上,貼在患處,如果腫脹移動,就隨處貼藥,一般一到兩次便可見效。

治青白赤遊腫,手近微痛。

川大黃(生),蒲黃,伏龍肝(各二兩)

上為細末。水和如薄泥,塗之,干再用。

又方

川大黃(一兩生),豉(一合),紫檀(一兩)

上為末。醋和塗,干再用。

又方,紫檀香二兩為末,水調塗。

治遊腫,流遍身赤色,入腹即死。以生豬肉敷上,數數換之,其肉,蟲鳥不食,臭惡甚也。

白話文:

治療遊走性腫脹,擴散到全身變成紅色,進入腹部就會死亡,可以用生豬肉敷在上面,並經常更換;這種肉,蟲鳥都不吃,臭味很濃。

治遊腫,以生布一片,搵油以火燃之,持照病上,咒曰,日遊日遊不知著脂火燎你頭,咒七遍,即瘥也。

治白遊腫,杵生羊脾塗之。

又方,栝蔞根(二兩,為末),伏龍肝(半兩,細研),醋調塗,干再用。

《子母秘錄》治小兒赤遊,行於體上下,至心即死,以芒硝納湯中,取濃汁,拭丹上。杵菘菜敷之。取白豆末,水和塗,干再用。

白話文:

《子母祕錄》中記載了治療小兒赤遊的方法:將芒硝溶解在熱水中,取濃汁,用來擦塗丹毒的患處。然後用搗碎的菘菜敷在患處。另外,取白豆末,用溫水和成糊狀,塗抹在患處,待乾後再塗抹。

《千金》中興治赤遊腫,若遍身入心腹,即殺人,用灶下黃土為末,油調塗,勿令乾,若已入腹及陰者,以護火草取汁一盞服之,乾者即末之,水調服。

白話文:

《千金方》記載,興治赤遊症,如果遍佈全身侵入心腹,就會致命。可以使用竈下黃土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抹,不要讓它乾掉。如果已經進入腹部和陰部,取護火草汁一盞服下。如果它是乾的,就將它磨成粉末,用溫水調和,然後服下。

治赤白遊腫簇上白臭死蠶治白遊,赤死者治赤遊,並搗塗之。

治赤遊腫,搗栝蔞敷之。

《本草》云:赤遊、白疹、醋磨五毒草敷,亦杵莖敷之,恐毒入腹,亦煮服之。(五毒草,一名五蕺,又名地圜,平地生,花葉如蕎麥,根似狗脊

白話文:

《本草》中記載:治療赤遊、白疹可用醋磨五毒草敷於患處,也可以杵莖敷於患處。但要注意,五毒草有毒,敷藥時應防止其毒液進入腹中,因此,五毒草也可用於煮服。(五毒草,又名五蕺,也叫地圜,生長於平地,花葉像蕎麥,根部像狗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