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67)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67)

1. 外障

上,每服五錢,水煎,空心服。候藥力行盡,方可飲食。

〔東垣〕,羌活退翳湯

柴胡,甘草,黃耆(各三錢),羌活,黃連,五味子,升麻,當歸身(各二錢),防風(一錢五分),黃芩,黃柏(酒浸),芍藥,草龍膽(酒洗。各五錢),石膏(二錢五分)

上,分二服,水煎,入酒少許,臨臥熱服。忌言語。

〔謙甫〕,五秀重明丸,治眼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甘菊花(五百朵),荊芥(五百穗),木賊(去節,五百根),楮實(五百枚)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鎮肝散,去痰熱,退翳。

胡黃連,梔子仁(各一兩),甘草(微炙),馬牙硝,青葙子(各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真珠末(研),牛黃(研。各二錢半)

上件,都拌勻,細研。每服一錢,水八分,入荊芥、薄荷各少許,煎四分,去滓,溫服,食後。

井泉石散,治眼疳,邪熱攻於眼目,漸生障翳,致損睛瞳。

井泉石(一兩),石決明,甘菊花,夜明砂(微炒),黃連(去須),晚蠶砂(微炒。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米泔一盞,入生豬肝少許,煎五分,肝爛為度。放溫,時時服,乳食後。

〔羅氏〕煮肝散,治小兒疳眼翳膜,羞明不見,服十日,必退,如大人雀目者,一服效。

夜明砂,青蛤粉,穀精草(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五七歲以上二錢。㹠豬肝一大片,批開,糝藥在內,攤勻,麻線纏定,以米泔半碗,煮肝熟,取出,肝湯傾碗內熏眼,分肝作三服,嚼訖,卻用肝湯下,一日三服,不拘時候。大人雀目,空心服,至夜便見物,如患多時,日二服。

龍臘飲子,治疳眼流膿生疳翳,濕熱為病,神效。不治寒濕為病者。

青蛤粉,蛇蛻皮,穀精草(各半兩),羌活,草龍膽(各三錢),麻黃(二錢半),黃芩(炒),升麻(各二錢),鬱金,甘草(炙。各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灸雀目疳眼法,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紋頭白肉際,各一壯,炷如小麥大。小兒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壯,炷如小麥大,在手大指次指兩骨間陷中。

白話文:

[外障]

[上],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空腹服用。等藥效發揮完畢後,才可以進食。

[東垣],羌活退翳湯

柴胡、甘草、黃耆(各三錢),羌活、黃連、五味子、升麻、當歸身(各二錢),防風(一錢五分),黃芩、黃柏(用酒浸泡過)、芍藥、草龍膽(用酒洗過,各五錢),石膏(二錢五分)。

以上藥材,分成兩次煎服,用水煎煮,加入少許酒,在睡前溫熱服用。服用後忌諱說話。

[謙甫],五秀重明丸,治療眼睛翳膜遮蔽,眼睛感覺澀且視力模糊不清,經常服用可以使頭腦和眼睛清澈明亮。

甘菊花(五百朵),荊芥(五百穗),木賊(去掉節,五百根),楮實(五百枚)。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鎮肝散,去除痰熱,消除眼睛翳膜。

胡黃連、梔子仁(各一兩),甘草(稍微烤過)、馬牙硝、青葙子(各半兩,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然後加入),真珠末(研磨)、牛黃(研磨,各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全部混合均勻,仔細研磨。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煎煮,加入少許荊芥和薄荷,煎煮至四分,去除藥渣,溫服,飯後服用。

井泉石散,治療小兒眼疳,邪熱侵襲眼睛,逐漸產生翳膜,導致損害眼珠。

井泉石(一兩),石決明、甘菊花、夜明砂(稍微炒過)、黃連(去除鬚)、晚蠶砂(稍微炒過,各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一小杯,加入少量生豬肝,煎煮至五分,等到豬肝煮爛。放溫後,隨時服用,在喝奶或吃飯後服用。

[羅氏]煮肝散,治療小兒疳眼翳膜,怕光看不清楚,服用十天,必定有效,如果是成年人患有夜盲症,服用一次就有效。

夜明砂、青蛤粉、穀精草(各一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五到七歲以上的小孩服用二錢。取一塊豬肝,切開,將藥粉均勻地撒在裡面,用麻線纏好,用半碗米湯煮熟豬肝,取出,將肝湯倒入碗內用來熏眼睛,將肝分成三份,吃完後再用肝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不限時間。成年人患有夜盲症,空腹服用,到晚上就能看到東西,如果病情很久,一天服用兩次。

龍臘飲子,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疳眼流膿產生翳膜,效果顯著。不治療因寒濕引起的疾病。

青蛤粉、蛇蛻皮、穀精草(各半兩),羌活、草龍膽(各三錢),麻黃(二錢半),黃芩(炒過)、升麻(各二錢),鬱金、甘草(烤過,各半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調服。

灸雀目疳眼法,小兒夜盲,晚上看不到東西。用艾灸在手的大拇指指甲後一寸內側的橫紋頭的白肉邊緣,各灸一壯,艾柱大小像小麥粒。小兒患有疳眼,灸合谷穴,左右兩穴各灸一壯,艾柱大小像小麥粒,位置在手大拇指和食指兩骨之間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