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三·心臟部一 (34)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34)

1. 傷食發丹

傷食發丹者,因脾胃之氣未充,乳食過多,不能運化,蘊熱於內而達於肌表也。若因乳食停滯者,先用保和丸消之;大便秘結,量加大黃通之。乳食既消,而丹尚作者,用清中解鬱湯治之。丹邪既去,而乳食不思者,用五味異功散補之。發熱作渴,或飲食少思者,用七味白朮散補之。

大凡飲食厚味所致者,赤暈或行而緩慢。若飲燒酒,或誤吞信石所致者,遍身赤暈,其行甚速。又有瘡瘍發焮,周圍有赤暈,其熱消散,或膿出自退,凡此俱忌砭法,皆宜安里為主,不可攻伐。若自吐瀉,亦不可止之,吐瀉中有發散之意。因飲燒酒者,飲冷米醋一二杯解之,此神妙之法也。

白話文:

  1. 由於飲食過於肥膩引起發熱的, 常常是臉色發紅但發熱緩慢。如果飲用燒酒, 或誤吞信石引起發熱的, 全身紅通通, 發熱迅速。
  1. 還有發生瘡瘍, 瘡瘍周圍有紅暈, 但發熱消散, 或膿液自行排出後, 這種情況都忌用針砭療法, 主要應當使裏氣安和, 不宜攻伐。如果患者自發嘔吐腹瀉,也不可制止, 因為嘔吐腹瀉本身有發散的作用。

  2. 因為飲用燒酒引起發熱的, 可以飲用冷米醋一兩杯來解酒, 這是非常靈驗的方法。

因母多食炙爆膏粱,或飲燒酒,或服辛熱燥藥,或鬱怒傷肝脾,致兒為患者,當參胎熱毒瘡瘍治之。

2. 驚丹

〔曾〕嬰孩生後百日之內,半歲以上,忽兩眼胞紅暈微起,面帶青黯色,向夜煩啼,或臉如胭脂,此伏熱在內。亦有臉不紅者,始因居胎之時,母受重驚,驚邪傷胎,遞相傳襲,形發於外,初發時散生滿面,狀如水豆,腳微紅而不壯,出沒休息無定,次到頸項,赤如硃砂,名為驚丹。

白話文:

〔曾〕嬰孩出生後百日以內,或者半歲以上,忽然兩眼眼皮紅暈微起,臉上帶有青黑色,到了晚上煩躁啼哭,或者臉色像胭脂一樣,這都是伏熱在體內造成的。也有臉不紅的,這是因為在懷胎的時候,母親受到嚴重的驚嚇,驚邪傷害了胎兒,逐漸傳遞繼承,表現出外表的症狀。初發時散生滿臉,形狀像水痘,腳微紅而不壯,出現和消失沒有規律。其次蔓延到頸項,赤紅如硃砂,叫做驚丹。

四聖散先洗其目,次百解散五和湯同煎,與解驚熱丹毒,牛蒡湯當歸散三解散黃芩四物湯,皆可為治。如驚丹發至胸乳間,微有痰喘作搐,急宜宣熱拔毒,免致內流,為害不淺,五和湯加升麻、生乾地黃、水姜燈心煎服,則自消除,仍用前數藥調治,不生他證。或投萬安飲

白話文:

先用四聖散清洗雙眼,然後用百解散加五和湯一起煎煮,同時服用解驚熱丹毒、牛蒡湯、當歸散、三解散、黃芩四物湯等藥物,都可以有效治療。如果驚丹發作到胸乳之間,出現輕微的痰喘和抽搐,應立即宣熱拔毒,防止毒素內流,造成嚴重危害。此時,可服用五和湯加升麻、生乾地黃、水姜燈心煎服,就可以自行消除。隨後,再服用前面幾種藥物調理,通常不會產生其他症狀。也可以服用萬安飲。

黃芩四物湯,治諸瘡、丹毒、赤瘤、燥癢。

白話文:

黃芩四物湯,用於治療各種瘡瘍、丹毒、赤瘤、燥癢。

黃芩(一兩),當歸(酒洗),生乾地黃,赤芍藥,川芎(四味各半兩),何首烏(去粗皮),草烏(炮,去皮),玄參(三味各二錢半),甘草(六錢),薄荷(二錢)

白話文:

  • 黃芩(50克)

  • 當歸(用酒洗淨), 生乾地黃, 赤芍藥, 川芎(以上四味各25克)

  • 何首烏(去粗皮), 草烏(炮製,去皮), 玄參(以上三味各12.5克)

  • 甘草(30克)

  • 薄荷(10克)

上㕮咀。每服,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四聖散初生目不開)石解散驚)五和湯發熱)牛蒡湯咽喉)當歸散(,三解散俱發熱)

白話文:

  • 四聖散:初生兒眼睛不會打開。

  • 石解散:緩解驚嚇。

  • 五和湯:發燒。

  • 牛蒡湯:咽喉腫痛。

  • 當歸散:三解散都有發熱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