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36)
集之三·心臟部一 (36)
1. 赤丹
《聖惠》夫赤丹者,由風毒之重,故使赤也,初發胗起,大如連錢,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色如雞冠,故亦謂之茱萸丹也。
治小兒赤丹毒腫。升麻膏
川升麻,白蘞,漏蘆,川芒硝(各一兩),黃芩,枳殼,連翹,蛇銜草(各一兩半),梔子仁,蒴藋(各二兩)
上銼細。以豬脂一斤半,慢火煎諸藥令赤色,去滓,放冷,瓷盒收。旋取塗之。
治小兒面身卒得赤丹,或癢或腫,不速療之,即殺人,宜用此方。
羚羊角屑(八兩)
上,以水五升,煎一升,絹濾。入煉了豬脂五兩和塗。
張渙升麻膏,治赤丹初發,肉如火,色如雞冠,又名茱萸丹。
川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一分),連翹,梔子仁(各半兩)
上細銼。以豬脂半斤,慢火同煎諸藥,令赤色,去滓,放冷塗。
《千金》云:凡小兒丹初從背起,遍身如細襭,一宿成瘡,名茱萸丹。赤小豆為粉、粉之,如未成瘡,以雞子白調敷之。
治小兒赤丹。
醋和蕎麥麵塗之。唾調胡粉,從外向內塗之。豬脂和鍛鐵屎敷之。雞白調黃米粉塗。赤足蜈蚣為末,入硫黃研勻,水調,翎掃,頭焦即止。天茄兒葉,俗名老鴉眼睛,取葉和醋擂,敷。以蓼子鹽湯洗了,挼蓼塗之。
《千金》治小兒火丹,色如朱,皮中走。
醋研豉成膏,敷。鯉魚血頻頻塗。研粟米塗。
白話文:
《聖惠方》說的赤丹,是因為風邪毒素很嚴重,所以才會呈現紅色。剛開始發作時,會起疹子,大的像連錢,小的像麻豆,肉上會長出像粟米般的東西,顏色像雞冠,所以也叫做茱萸丹。
治療小兒赤丹毒腫的藥方:升麻膏
藥材:川升麻、白蘞、漏蘆、川芒硝(各一兩)、黃芩、枳殼、連翹、蛇銜草(各一兩半)、梔子仁、蒴藋(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豬油一斤半,用小火煎煮所有藥材到呈現紅色,去除藥渣,放涼後,用瓷器裝起來。每次取適量塗抹患處。
治療小兒臉部或身體突然長出赤丹,有時會癢或腫,不趕快治療就會致命,適合用這個藥方。
藥材:羚羊角屑(八兩)。
將羚羊角屑加水五升煎煮成一升,用絹布過濾。加入煉過的豬油五兩調和塗抹。
張渙的升麻膏,治療赤丹剛發作,患處皮膚像火燒一樣紅,顏色像雞冠,也叫做茱萸丹。
藥材:川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一分)、連翹、梔子仁(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豬油半斤,用小火一起煎煮所有藥材,煮到呈現紅色,去除藥渣,放涼後塗抹。
《千金方》說:小兒的丹毒剛開始從背部發作,遍佈全身像細小的瘡,一夜之間就會形成瘡,叫做茱萸丹。可以用赤小豆磨成粉撲在患處,如果還沒成瘡,可以用雞蛋清調和敷在患處。
治療小兒赤丹的藥方:
用醋調和蕎麥麵塗抹。用唾液調和胡粉,從外向內塗抹。用豬油調和鍛鐵的鐵屑敷在患處。用雞蛋清調和黃米粉塗抹。用蜈蚣(紅色足的那種)磨成粉,加入硫黃研磨均勻,用水調和,用羽毛沾取塗抹,塗到頭部焦黑為止。天茄兒的葉子,俗稱老鴉眼睛,取葉子和醋搗爛,敷在患處。用蓼子鹽湯洗過後,再將蓼草搓揉塗在患處。
《千金方》治療小兒火丹,顏色像朱砂,會在皮膚裡面遊走。
用醋研磨豆豉成膏狀,敷在患處。用鯉魚血頻繁塗抹。研磨粟米塗抹。
2. 黑丹
《聖惠》夫黑丹者,由風毒傷於肌肉,故令黑色也,初發癢痛或熛腫起,微黑色也。風化石灰二兩,屋四角茅草三兩,燒灰為末,雞清調塗。茺蔚子、蛇銜草、護火草、各二兩,杵爛,雞白調塗。青羊脂熟摩病上,日三五度用之。(如無青羊,白羊亦可,但不及爾),豬槽下泥塗。又,以餵豬杓子炙令熱,熨之。
張渙祛毒丹,治丹黑色,癢痛腫起。
川升麻,漏蘆,芒硝(各二兩),黃芩,梔子仁(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以水三盞,煎兩匙頭末,微熱,以帛拓丹上,以消為度。
白話文:
所謂的「黑丹」,是因為風邪毒氣侵入肌肉所導致,所以皮膚才會呈現黑色。剛開始發病時會感到搔癢疼痛,或是出現紅腫,顏色微黑。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治療:將風化的石灰二兩,以及屋簷四角的茅草三兩,一起燒成灰末,再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在患處。或是將茺蔚子、蛇銜草、護火草各二兩,搗爛後用雞蛋清調和塗抹。也可以用煮熟的青羊脂肪塗抹在患處,一天塗抹三到五次(如果沒有青羊脂肪,用白羊脂肪也可以,但效果不如青羊脂肪),或是塗抹豬槽下的泥土。另外,也可以用餵豬的杓子烤熱後熨燙患處。
另有一個名為「張渙祛毒丹」的藥方,可以治療丹毒呈現黑色、搔癢疼痛腫脹的症狀。
藥方組成:川升麻、漏蘆、芒硝各二兩,黃芩、梔子仁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兩匙藥末,加入三碗水煎煮,稍微溫熱後,用布沾取藥汁敷在患處,直到紅腫消退為止。
3. 天火丹
《聖惠》夫小兒丹發肉中,有如丹赤色者,大者如手,劇者遍身赤癢,故號天火丹也。
《本事》天火丹從背起赤點,用桑白皮末、羊指調塗。麻油五合,生鯽魚半斤,同杵如泥,塗丹上,干即易。虎脂二兩,黃丹一兩,研為膏塗。桑根白皮二兩,甘菊花一兩半,丹參、莽草各一兩,銼勻,每用二兩,水三升,煮二升,去滓,溫浴兒,避風。以小兒埋胞衣瓶子中水一二合,時時與兒服,及塗身上有毒處。
《千金》治天火丹病、初從髀間起,小兒未滿百日,犯行路灶君,若熱流陰頭,赤腫血出,方用伏龍肝為末,雞清調塗。
又方,鯽魚肉(銼,五合),小豆末(三合),杵成膏,水和,敷之良。又諸火丹,天火龍火著肉作瘡,急以鹽湯噴,次以山藥塗。(如無生者,只以乾者為末,水調塗)
又方,以羊脂調赤,石脂末塗之。
白話文:
小兒身上皮膚出現像丹砂一樣的紅色斑點,大的像手掌一樣,嚴重的會全身發紅發癢,所以稱為天火丹。
天火丹從背部開始出現紅色斑點,可以用桑白皮粉末和羊指(羊蹄上的皮)調和後塗抹。也可以用麻油五合、生鯽魚半斤,一起搗爛成泥,塗在紅斑上,乾了就換。或者用虎脂肪二兩、黃丹一兩,研磨成膏狀塗抹。
另外,可以用桑樹根白皮二兩、甘菊花一兩半、丹參和莽草各一兩,切碎混合均勻,每次取二兩,用水三升煮成二升,去除藥渣,用溫水給小孩洗澡,要注意避風。也可以取小兒胎盤裝的瓶子裡的水一二合,時常給小孩服用,並塗抹在身上有毒的地方。
治療天火丹,初期從大腿根部開始出現紅斑,未滿百日的小孩,可能是因為觸犯了路邊的灶神。如果陰莖發熱流出紅腫的血,可以用伏龍肝(灶土)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還有一個方法,將鯽魚肉切碎,用五合,加上小豆粉末三合,搗成膏狀,用水調和後敷在患處。另外,各種火丹,像是天火丹、龍火丹長在皮膚上形成瘡,要趕快用鹽水噴灑,然後塗抹山藥。(如果沒有新鮮的山藥,就用乾燥的山藥磨成粉,用水調和塗抹)。
還有一個方法,用羊脂肪調和赤石脂粉末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