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真

《兒科萃精》~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附例

小兒肛漏瀉蟲,因真陰未充,陽獨升降,肌肉蒼赤,巔竅如蒙,當與壯水制火,兼以化蟲。方用生六味各二錢,加苦楝子白皮八分,煎服。

小兒夢中遺尿,但以生甘草頭一個,煎濃湯常飲之有效。

小兒水痘有似正痘,外候面紅唇赤,眼水如光,咳嗽噴嚏,涕唾稠黏,出時形如小豆,明如水泡,皮薄痂結,中心圓暈,易出易壓,溫之則痂難落,而成爛瘡。切忌姜椒辣物,並沐浴冷水,犯之則姜疥水腫。方用飛滑石錢半,地骨皮五分,生甘草五分,金銀花一錢,赤芍藥一錢,荊芥穗五分,引用小麥十四粒。

小兒最多瘡瘍,方用金銀花一錢,生甘草五分,赤芍藥一錢,淨連翹一錢,細木通五分,引用燈芯十莖。

小兒黃水瘡,方用煅石膏、煅龍骨、片松香、枯白礬各等分,共研細末,以雞蛋黃熬油,和前藥敷上。

小兒白禿癩瘡,方用百草霜一兩,雄黃一兩,膽礬六錢,輕粉一錢,榆皮三錢,用石灰窯內燒紅流結土渣四兩,共為細末,豬膽汁調勻,俟剃頭後搽之極效。

小兒疥瘡,但用苦參一兩,煎湯,滴入豬膽汁,乘熱遍身沐浴,內亦以苦參一錢煎服,但苦參不宜常服,每日洗一次,亦可痊愈。

小兒瘰癧,由肝膽二經風熱血燥而成,結若貫珠,多生於耳之前後,及頭項下至缺盆,及胸腋之側。初起如豆粒,漸如桃李,按之則動而微痛,宜速治不能久延,方用直殭蠶二兩,水洗三次,曬乾炒枯,另用晚米二兩,炒熱並研末,細米糊為丸,以夏枯草煎湯送下,量兒大小與之。

小兒湯火傷,方用生大黃末研極細,再用豬板油熬汁候冷,成凍如膏,和大黃末搽之即愈。急則以香油菜油先搽亦可。

白話文:

附例

小孩肛門漏出黏液且腹瀉,是因為體內陰液不足,導致陽氣獨自升發,使肌肉顏色呈現蒼白偏紅,頭頂像蒙了一層霧。應當滋養腎陰來制約陽亢,同時也要消除體內的寄生蟲。可以用生熟地黃各二錢、加上苦楝子白皮八分,煎煮後服用。

小孩睡夢中尿床,只需用生甘草頭一個,煎煮成濃湯經常飲用,就有效。

小孩長水痘,外觀看起來像天花,臉色紅潤、嘴唇發紅、眼睛像有光澤,伴隨咳嗽、打噴嚏、鼻涕濃稠。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像小豆子,晶瑩剔透像水泡,皮膚薄,結痂後中心有圓暈。水痘容易冒出來也容易壓下去。如果用溫熱的方法處理,結痂就難以脫落,反而會變成潰爛的瘡。一定要避免食用薑、辣椒等辛辣食物,也不要洗冷水澡,若觸犯禁忌,則會產生搔癢、水腫。可以用滑石粉一錢半、地骨皮五分、生甘草五分、金銀花一錢、赤芍藥一錢、荊芥穗五分,再用十四粒小麥來引藥,煎煮服用。

小孩最容易長瘡,可以用金銀花一錢、生甘草五分、赤芍藥一錢、連翹一錢、木通五分,再用十根燈芯草來引藥,煎煮服用。

小孩長黃水瘡,可以用煅石膏、煅龍骨、松香片、枯白礬等份磨成細末,再用雞蛋黃熬油,與藥末混合後敷在患處。

小孩頭上長白禿癩瘡,可以用百草霜一兩、雄黃一兩、膽礬六錢、輕粉一錢、榆樹皮三錢,以及用石灰窯燒紅的土渣四兩,一起磨成細末,用豬膽汁調勻,等剃完頭髮後塗抹,效果極佳。

小孩長疥瘡,只需要用苦參一兩煎湯,滴入豬膽汁,趁熱全身洗浴,同時也可以用苦參一錢煎湯內服。但苦參不適合長期服用,每天洗一次澡,也可以痊癒。

小孩長瘰癧,是因為肝膽二經的風熱血燥所致,結塊像串珠一樣,大多長在耳朵前後、脖子下至鎖骨、以及胸部腋下。剛開始像豆子,漸漸長得像桃李,按下去會動而且稍微疼痛。應當及早治療,不能拖延太久。可以用殭蠶二兩,用水洗三次,曬乾後炒至乾燥,另外用晚米二兩炒熱後一起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藥丸,再用夏枯草煎湯送服,依照小孩年齡大小給予適量。

小孩被湯或火燙傷,可以用生大黃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豬板油熬成油後放涼,變成像膏狀,與大黃粉混合後塗抹,很快就會好。緊急情況下,可以先用香油或菜油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