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5)

1. 乳少

〔薛〕,一產婦因乳少,服藥通之,致乳房腫脹,發熱作渴。余謂血氣虛,以玉露散補之而愈。

玉露散,治乳脈不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大便澀滯等證。

川芎,桔梗,白芷(各二錢),芍藥,當歸(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後服。如頭熱甚,大便秘者,加大黃三錢。

羅氏湧泉散,治婦人乳汁因氣絕少。

瞿麥穗,麥門冬(去心),龍骨,穿山甲(炮黃),王不留行(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後吃豬蹄羹少許。又用木梳於左右乳上各梳三二十梳。日三服,依前法。

又方,治奶汁少。

栝蔞根,薄荷干身(等分),

上為粗末,先吃羊蹄汁一碗,次服藥,後再吃蔥絲羊羹湯少許,立效。

有人乳汁不行,已十七日,諸藥無效,遇有人送赤豆一斗,遂時常煮粥食之,當夜乳脈通行。

又方,麥門冬不拘多少,去心焙為末,以酒磨犀角約一錢許,暖犀角酒調門冬末二錢服之,不過兩服,乳汁便下。

〔乳汁自出〕

〔大〕,產後乳汁自出,蓋是身虛所致,宜服補藥以止之。若乳多溫滿急痛者,溫帛熨之。《產寶》有是論,卻無方以治之。若有此證,但以漏蘆散亦可。有未產前乳汁自出者,謂之乳泣,生子多不育,經書未嘗論及。

〔薛〕,前證氣血俱虛,用十全大補湯。肝經血熱,用加味逍遙散。肝經怒火,用四物、參、朮、柴、梔。肝脾鬱怒,用加味歸脾湯。一產婦勞役,忽乳汁如湧,昏昧吐痰,此陽氣虛而厥也。灌以獨參湯而蘇,更以十全大補湯數劑而安。若婦人氣血方盛,乳房作脹,或無兒飲脹痛,憎寒發熱,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立消。其耗散血氣如此,何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方中多用之?

漏蘆散(見前。)

白話文:

一位產婦因為乳汁少,服用藥物來疏通,結果導致乳房腫脹、發熱口渴。我認為是氣血虛弱,用玉露散來補養,病就好了。

玉露散,可以治療乳脈不通,身體發熱疼痛,頭暈目眩,大便乾澀等症狀。

藥方組成:川芎、桔梗、白芷各二錢,芍藥、當歸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至一碗,飯後服用。如果頭部發熱嚴重,大便秘結,可以加入大黃三錢。

羅氏湧泉散,可以治療婦女因為氣虛導致的乳汁稀少。

藥方組成:瞿麥穗、麥門冬(去心)、龍骨、穿山甲(炮製過)、王不留行,各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酒調和後服用,再喝少量豬蹄羹。並用木梳在左右乳房上各梳三、四十下,每日服用三次,方法同前。

另一個藥方,治療乳汁少:

藥方組成:栝蔞根、薄荷(乾燥)各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先喝一碗羊蹄汁,再服藥,然後再喝少量蔥絲羊羹湯,效果立竿見影。

有人乳汁不通,已經十七天,各種藥物都沒效果,有人送了一斗赤豆,於是經常煮粥食用,當天晚上乳脈就通暢了。

另一個藥方,麥門冬不拘量多少,去心後烘乾磨成粉,用酒磨犀角約一錢,用溫熱的犀角酒調和麥門冬粉二錢服用,服用不超過兩次,乳汁就會下來。

產後乳汁自己流出來,是因為身體虛弱導致的,應該服用補藥來止住。如果乳汁過多,乳房溫熱脹滿、疼痛,可以用溫熱的布來熱敷。《產寶》中有相關論述,但是沒有治療的藥方。如果有這種情況,可以用漏蘆散。如果還沒有生產乳汁就自己流出來,稱之為乳泣,生下的孩子多半難以養育,經書上沒有相關記載。

上述情況,是氣血都虛弱,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如果是肝經血熱,用加味逍遙散。如果是肝經怒火,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柴胡、梔子。如果是肝脾鬱悶,用加味歸脾湯。一位產婦因為過於勞累,忽然乳汁像湧泉一樣流出,昏迷並吐痰,這是陽氣虛脫的表現。灌服獨參湯後甦醒,再服用數劑十全大補湯後痊癒。如果婦人氣血正旺盛,乳房脹痛,或者沒有孩子吸吮導致脹痛,並伴有怕冷發熱的症狀,可以用麥芽二三兩,炒熟後用水煎服,馬上就能消除。麥芽耗散血氣如此之快,為什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情況,反而要在藥方中大量使用呢?

漏蘆散(見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