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咳嗽
〔大〕,夫肺者主氣,因產後血虛,肺經一感微邪,便成咳嗽,或風、或熱、或寒、或濕,皆令人咳嗽也。若產後吃鹽太早而咳嗽者,難治。
產後血氣不通,咳嗽者何?答曰:產後咳嗽,多因食熱面壅滯,或熱病,或有氣塊,發時衝心痛,氣急咳嗽,四肢寒熱,心悶口乾,或時煩躁,睡夢驚悸,氣虛肢體無力,宜服《局方》黑神散、五積散加棗煎服。
〔薛〕,產後咳嗽,或因陰血耗損,或因肺氣虧傷,或陰火上炎,或風寒所感。主治之法,若陰血虛者,用芎、歸、熟地、參、術。肺氣傷者,用四君、芎、歸、桔梗。陰火上炎者,六味地黃加參、術。風寒所感者,補中益氣加桔梗、紫蘇。若瘀血入肺發喘,急用二味參蘇飲,多有得生者。若兼口鼻起黑,或鼻出血,急用前飲,亦有得生者。然而所患悉因胃氣不足,蓋胃為五臟之根本,人身之根蒂,胃氣一虛,五臟失所,百病生焉。但患者多謂腠理不密所致,殊不知肺屬辛金,生於己土,亦因土虛不能生金,而腠理不密,外邪所感。其陰火上炎,亦壯土金,生腎水,以制火為善。若逕治其病,則誤矣。一產婦咳嗽聲重,鼻塞流涕,此風寒所感,用參蘇飲一盅,頓愈六七,乃與補中益氣加桔梗、茯苓、半夏,一劑而痊。又與六君加黃耆,以實其腠理而安。一產婦咳嗽痰盛,面赤口乾,內熱晡熱,徹作無時。此陰火上炎,當補脾腎,遂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產婦咳而腹滿不食,涕唾面腫氣逆,此病在胃,關於肺,用異功散而愈。
旋覆湯(即旋覆花湯,見喘。有汗者去麻黃。)
知母飲,治產後惡露上攻,流入於肺經咳嗽,宜服此藥。若傷風痰嗽,卻以尋常傷風藥主治。(一名二母散。)
知母,貝母,白茯苓,人參(各二錢),桃仁,杏仁(並生去皮尖,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後服。
《集驗》療產後感風,傷寒咳嗽,多痰唾黏。
甘草,苦梗(各一兩半),款冬花(一兩),生麥門冬,生地黃(各三兩),蔥白(一握),豉(二合),舊方無蔥白與豉。
上㕮咀,水二升,煮取八合,去渣,食後分兩服。
《經效》療咳嗽多痰,唾黏氣急。
前胡,五味子,紫菀,貝母(各一兩半),桑白皮,茯苓(各二兩),淡竹葉(二十片)
上㕮咀,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渣、食後分兩服。
療產後咳嗽氣喘。
百部根,苦梗(各六分),桑白皮(二十分),干百合,赤茯苓(各八分),
上㕮咀,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渣食後分兩服。
自制噙化丸(見前雜病咳嗽。)
白話文:
咳嗽
一般來說,肺主管呼吸之氣,產婦因為生產後氣血虛弱,肺部只要稍微感受到一點外來的邪氣,就會引起咳嗽,這些邪氣可能是風、熱、寒或濕,都會導致咳嗽。如果產後太早吃鹽而引起的咳嗽,會很難治療。
產後氣血不順暢而咳嗽,是什麼原因呢?答案是:產後咳嗽多半是因為吃了熱性的麵食,導致體內壅塞,或是因為熱病、體內有氣塊,發作時會感到心痛、呼吸急促、咳嗽、四肢忽冷忽熱、心悶口乾、有時煩躁、睡覺時容易驚醒、氣虛體力不支。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局方》的黑神散、五積散,加上紅棗一起煎煮服用。
薛氏認為,產後咳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陰血耗損、肺氣虛弱、陰火上炎,或是感受風寒。治療方法要根據病因來決定:陰血虛的,要用川芎、當歸、熟地、人參、白朮來調理;肺氣虛的,要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桔梗來調理;陰火上炎的,要用六味地黃丸加上人參、白朮來調理;風寒引起的,要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桔梗、紫蘇來調理。如果因為瘀血進入肺部導致喘氣,要趕緊用二味參蘇飲,很多病人因此得救。如果同時出現口鼻發黑或鼻出血,也趕緊用這個藥方,也有機會救活。但所有這些問題,都和胃氣不足有關。胃是五臟的根本,人體的根基,胃氣一虛弱,五臟就失去依靠,百病叢生。但很多病人認為這是因為皮膚不夠緊密導致的,其實不然,肺屬辛金,是從脾土中產生的,也是因為脾土虛弱,無法滋養肺金,才會導致皮膚不緊密,容易感受外邪。而陰火上炎也是壯大脾土,使脾土生腎水,用水來抑制火氣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如果直接治療咳嗽,就錯了。有一位產婦咳嗽聲音很重、鼻塞流鼻涕,這是因為感受風寒,用一碗參蘇飲,立刻好了六七成,接著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桔梗、茯苓、半夏,一帖就痊癒了。之後又用六君子湯加上黃耆,來加強她的皮膚抵抗力,就完全康復了。另一位產婦咳嗽有濃痰、臉色發紅、口乾、體內發熱,下午更嚴重,這屬於陰火上炎,應該補脾腎,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痊癒。
還有一位產婦咳嗽導致腹脹、吃不下飯、流鼻涕、面部腫脹、氣逆,這是病在胃,卻影響到肺,用異功散就治好了。
旋覆花湯(治療喘氣,如果有出汗,要去掉麻黃)。
知母飲:治療產後惡露向上侵犯,進入肺經導致咳嗽,適合服用這個藥。如果因為傷風感冒引起的痰嗽,就用一般治療傷風感冒的藥來治療。(這個藥方又叫二母散)
知母、貝母、白茯苓、人參(各二錢),桃仁、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以上藥材加水兩碗,煎煮至一碗,飯後服用。
《集驗》記載:治療產後感受風邪、傷寒引起的咳嗽,痰多黏稠。
甘草、桔梗(各一兩半),款冬花(一兩),生麥門冬、生地黃(各三兩),蔥白(一小把),豆豉(二合),舊的藥方沒有蔥白和豆豉。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兩升,煮至八合,去除藥渣,飯後分兩次服用。
《經效》記載:治療咳嗽痰多、痰液黏稠、呼吸急促。
前胡、五味子、紫菀、貝母(各一兩半),桑白皮、茯苓(各二兩),淡竹葉(二十片)。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兩升,煮至八合,去除藥渣,飯後分兩次服用。
治療產後咳嗽氣喘。
百部根、桔梗(各六分),桑白皮(二十分),干百合、赤茯苓(各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兩升,煮至七合,去除藥渣,飯後分兩次服用。
自製噙化丸(參見之前雜病咳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