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卷之五

2. 產後門

3. 產後將調法

〔大全〕,凡生產畢,飲熱童便一盞,不得便臥,且宜閉目而坐,須臾上床,宜仰臥不宜側臥,宜豎膝未可伸足,高倚床頭,厚鋪裀褥,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致賊風。及以醋塗鼻,或用醋炭及燒漆器,更以手從心擀至臍下,使惡露不滯,如此三日,以防血暈血逆。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便和酒半盞,溫服五七服妙。酒雖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且能昏暈。宜頻食白粥少許,一月之後,宜食羊肉、豬蹄少許,仍慎言語,七情,寒暑,梳頭、洗足,以百日為度。若氣血素弱者,不計日月,否則患手足腰腿痠痛等證,名曰蓐勞,最難治療。初產時不可問是男女,恐因言語而泄氣,或以愛憎而動氣,皆能致病。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血氣平復,方可治事。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如山嶽,可不戒哉。(陳藏器云:漬苧汁與產婦服之,將苧麻與產婦枕之,止血暈。產婦腹痛,以苧安腹上則止。)產婦將息如法,臟腑調和,庶無諸疾苦,須先服黑神散、四物湯、四順理中丸、七寶散。若壯熱頭痛,此乳脈將行,用玉露散。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粥食不美,是胃氣虛,用四順理中丸。

〔丹〕,或曰:初產之婦,好血已虧,汙血或留,彼黑神散非要藥乎?答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理之常也。初產之婦,好血未必虧,汙血未必積,臟腑未必寒,何以藥為。飲食起居,勤加調護,何病之有。誠有汙血,體怯而寒,與之數帖,亦自簡便。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氣病治氣,血病治血,何用拘執此方,例令服餌。設有性急者,形瘦者,本有怒火者,夏月坐蓐者,時有火令,薑、桂皆為禁藥。至於將護之法,尤為悖理,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也。先哲具有訓戒,胡為以羊、雞濃汁作糜,而又常服。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是補劑,並是偏熱,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之初生,母腹頓寬,便啖雞子,且吃夥鹽,不思雞子難化,夥鹽發熱,展轉生證,不知所因,率爾用藥,寧不誤人。予每見產婦之無疾者,必教之以卻去黑神散,與夫雞子、夥鹽,諸品肉食,且與白粥將理,間以些少鯗魚,煮令淡食之,半月後方與少肉;若雞子亦須豁開淡煮,大能養胃卻疾。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事不調,發禿體倦,皆是陽盛陰虛之病。天生血氣,本自和平,曰盛曰虛,又烏知非此等繆迷有以兆之耶。

《千金》云:凡產後滿百日,乃可會合,不爾至死,虛羸百疾滋長,慎之。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產後七日內,惡血未盡,不可服湯。候臍下塊散,乃進羊肉湯。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候兩三日消息,可服澤蘭丸,此至滿月丸藥盡為佳,不爾,虛損不可平復也,至極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澤蘭丸補之。服法必七日之外,不得早服也。

白話文:

產後將調法

生產完畢,先喝一碗溫熱的童尿。不要馬上躺下,應閉目休息片刻後再上床,需仰臥,不可側臥;膝蓋要豎起,腳不可伸直;床頭要墊高,鋪上厚實的褥子,四周圍好,避免任何縫隙,防止受寒。用醋塗抹鼻子,或用醋泡過的炭火或燒過的漆器熏烤,並用手從心窩處按摩到小腹,以防止惡露淤積,這樣持續三日,可以預防產後血暈、血逆。不論腹痛與否,是否有病,都應服用溫熱的童尿和酒各半盞,服用五到七次效果最佳。酒雖然可以行血,但不可飲用過多,以免血液流向四肢,導致昏厥。應少量多次食用白粥,一個月後可以少量食用羊肉、豬蹄,仍需謹慎言語,注意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避免寒暑侵襲,不可梳頭洗腳,需調養百日。若本身氣血虛弱者,則不需拘泥於時間限制,否則易患手足腰腿痠痛等症,稱為「蓐勞」,此病最難治療。初產婦不可過早詢問孩子性別,以免因言語或情緒波動而影響身體恢復。不可獨自睡覺,以免受驚;不可刮舌,以免傷及心氣;不可刷牙,以免導致血逆;需待氣血恢復後方可做其他事情。產後調理稍有不慎,小事也會演變成大病,不可不謹慎。(陳藏器說:用苧麻汁給產婦服用,用苧麻給產婦枕頭,可以止血暈。產婦腹痛,用苧麻敷在腹部上可以止痛。)產婦如能按照上述方法調養,臟腑和諧,則可免除諸多疾病,需先服用黑神散、四物湯、四順理中丸、七寶散。若出現壯熱頭痛,這是乳汁將要分泌的徵兆,可用玉露散;頭目不清,是血暈,用清魂散;飲食不佳,是胃氣虛弱,用四順理中丸。

也有人說:初產婦血液容易虧損,污血可能滯留,所以黑神散是必不可少的藥物嗎?回答是:天地造化,萬物生長,這是自然規律。初產婦不一定血液虧損,污血也不一定積聚,臟腑不一定寒冷,為何一定要用藥?只要飲食起居注意調護,何來疾病?如果確實有污血,體質虛弱又寒冷,服用幾劑藥物即可。如有其他疾病,應探究病因、病位,氣病治氣,血病治血,何必拘泥於某一方劑?如果產婦性情急躁,形體瘦弱,本身就有怒氣,或在夏天生產,體內陽氣旺盛,則薑、桂等溫熱藥物均應禁用。至於產後護理方法,更是要講究科學,肉湯會助長陰經之火,容易導致內傷。前輩有訓誡,為何要用羊肉、雞肉濃湯做粥,而且經常服用?當歸丸、當歸建中湯、四順理中丸,雖然是補藥,但都偏溫熱,如果臟腑不寒,服用這些藥物反而適得其反。嬰兒初生,母親腹部突然變空虛,便立即食用雞蛋和大量食鹽,卻不知雞蛋難以消化,食鹽又會助長體內燥熱,從而產生各種症狀,卻不知其因,隨意用藥,豈不誤人?我經常看到沒有疾病的產婦,都會建議她們停止服用黑神散,以及雞蛋、食鹽等肉食,建議她們食用白粥調理身體,間或食用少許淡煮的鯗魚,半個月後再少量食用肉類;即使食用雞蛋,也必須將其打散煮熟,這樣才能更好地滋養胃氣,預防疾病。那些富貴人家的婦女,生活放縱,往往會出現白帶、頭痛、氣痛、膈滿、痰逆、口乾、月經失調、脫髮、體倦等症狀,都是由於陽盛陰虛所致。天生血氣本應平和,何來盛虛之說?這些疾病的出現,不正是生活方式不當的表現嗎?

《千金要方》說:產後滿百日才能同房,否則會導致死亡,虛弱百病叢生,需謹慎。婦女患有下腹部虛冷的風寒之症,大多是由於產後過早同房引起的。產後七天內,惡露未盡,不可服用湯藥;需待下腹部腫塊消散後,才能食用羊肉湯;疼痛劇烈者不在此例。兩三天後症狀緩解,可服用澤蘭丸,直到滿月,藥物療程結束為佳,否則身體虛損難以恢復,甚至消瘦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則需服用五石澤蘭丸補益。服用藥物必須在產後七天之後,不可提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