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四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2)

1. 胎自墮

〔薛〕,小產重於大產,蓋大產如慄熟自脫,小產如生採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但人輕忽致死者多。治法宜補形氣,生新血,去瘀血。若未足月,痛而欲產,芎歸補中湯倍加知母止之。若產而血不止,人參黃耆湯補之。若產而心腹痛,當歸川芎湯主之。胎氣弱而小產者,八珍湯固之。若出血過多而發熱,聖愈湯。汗不止,急用獨參湯。發熱煩躁,肉瞤筋惕,八珍湯。大渴面赤,脈洪而虛,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四君、薑、附。東垣云:晝發熱而夜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安靜而夜發熱,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如晝夜俱發熱者,是重陽無陰也。當峻補其陰。王太僕云:如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如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倏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若陽氣自旺者,補中益氣湯,陽氣陷於陰者,四物二連湯。重陽無陰者,四物湯,無火者,八味丸。無水者,六味丸。一妊婦五月服剪紅丸墮胎,腹中脹痛,服破血藥益甚,手按之愈痛。余曰:此峻藥重傷,脾胃受患,用八珍倍參、耆、半夏、乳、沒,二劑痛止,數劑全愈。史仲子室,年甫二十,疫胎墮,時咳,服清肺解表,喘急不寐,請視。余曰: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藥重損之,與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五味、炮姜,四劑漸愈;再往視,又與八珍加五味及十全大補湯而全愈。陳氏婦張,素怯弱,生女自乳,因病疥年餘,遂致羸困,復因執喪禮勞頓,數欲眩僕。一日感氣,忽患心脾高腫作疼,手不可按,嘔吐不止,六脈微細之極。陳翁自以脈雖虛而病形則實,誤臆諸痛不可補氣,乃用青皮、香附、吳萸等藥而愈。繼復患瘧且墮胎,又自投理氣行血之藥,病去元氣轉脫,再投參、耆補劑不應矣。六脈如絲欲絕,思非附子不能起,因亟請薛診之,云:此由理氣損真之誤也。連投參、耆、歸、朮、附子、薑、桂六劑,間用八味丸五日,眠食漸甘,六脈全復。薛諭之云:向使心脾疼時即服此藥,瘧亦不作矣。一妊婦墮胎,昏憒不省,自汗發搐,時吐痰,自用養血化痰之劑,昏憒不省,痰涎湧出,彼以為中風,欲用祛風化痰。予曰:此屬脾氣虛寒所致,遂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二十餘劑,尋愈。

生地黃湯,治妊娠胎氣損動,氣血不調,或攧撲閃墜,以致胎墮,墮後惡滯不盡,腹中㽲痛。

生乾地黃(焙,一兩),大黃(暴,煨),芍藥,白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炒),細辛(去苗),甘草(炙),黃芩(去黑皮),桂(去粗皮。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大棗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小產比大產更嚴重,因為大產像瓜熟蒂落,自然脫落;而小產則像生硬摘取果實,破壞了外皮和根蒂。但人們往往輕忽小產,導致死亡的案例很多。治療原則應該是補養身體的氣血,生成新的血液,並去除體內的瘀血。如果懷孕未足月,出現疼痛並有早產跡象,可以服用芎歸補中湯,並加倍知母來止痛。如果生產後仍然出血不止,可以用人參黃耆湯來補養。如果生產後感到心腹疼痛,可以用當歸川芎湯來治療。如果因為胎氣虛弱而導致小產,可以用八珍湯來鞏固身體。如果出血過多而發熱,可以用聖愈湯。如果汗流不止,要趕緊服用獨參湯。如果發熱煩躁,肌肉抽動,手腳顫抖,可以用八珍湯。如果口渴難耐,臉色發紅,脈搏洪大而虛弱,可以用當歸補血湯。如果身體發熱,臉色發紅,脈搏沉而微弱,可以用四君子湯搭配生薑和附子。

東垣認為,白天發熱而晚上安靜,是陽氣在白天旺盛;白天安靜而晚上發熱,是陽氣下陷到陰分;如果白天晚上都發熱,是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需要大力滋補陰液。王太僕認為,如果身體非常寒冷,即使熱藥也不見效,說明體內沒有火氣。如果發熱時而來時而去,白天出現晚上消失,晚上出現白天消失,且有規律地發作,也是體內沒有火氣的表現。如果身體非常熱,即使寒涼藥也不見效,說明體內沒有水液。如果發熱時而來時而消失,且忽冷忽熱,也是體內沒有水液的表現。如果陽氣過於旺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如果陽氣下陷到陰分,可以用四物二連湯;如果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可以用四物湯;如果沒有火氣,可以用八味丸;如果沒有水液,可以用六味丸。

有一個孕婦懷孕五個月時,服用墮胎藥導致流產,腹部脹痛,服用活血化瘀的藥後更加嚴重,按壓腹部疼痛加劇。我認為這是因為墮胎藥過於猛烈,傷害了脾胃,所以用八珍湯加倍人參、黃耆、半夏、乳香、沒藥,服用兩劑後疼痛停止,數劑後痊癒。

史仲子的妻子,剛滿二十歲,因為疫情流產,當時咳嗽,服用清肺解表的藥後,喘氣急促、難以入睡,請我看診。我認為是脾土虛弱,不能滋養肺金,藥物又過於寒涼損傷了脾胃,所以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五味子、炮姜,服用四劑後病情逐漸好轉;再次看診時,又用了八珍湯加五味子和十全大補湯,最終痊癒。

陳氏婦人張氏,向來身體虛弱,生完女兒後親自哺乳,又因為生病長疥瘡一年多,身體更加虛弱,加上操勞喪事,多次差點暈倒。有一天,她受了風寒,突然感到心脾部位腫脹疼痛,不能按壓,嘔吐不止,脈搏微弱到極點。陳翁自認為脈象虛弱但病情是實證,誤認為各種疼痛都不能用補氣的方法治療,於是用了青皮、香附、吳茱萸等藥,病情反而好轉。之後又得了瘧疾並流產,又自己服用理氣活血的藥,結果病雖然暫時好了,但元氣更加虛脫,再服用人參、黃耆等補藥也不見效了。脈搏細如絲線,幾乎要斷絕,認為非用附子不可,於是趕緊請薛醫生看診,薛醫生說這是因為理氣藥損耗了真氣。於是連續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附子、生薑、桂枝六劑,期間服用八味丸五天,睡眠和食慾逐漸恢復,脈象也完全恢復正常。薛醫生告訴她,如果當初心脾疼痛的時候就服用這些藥,就不會得瘧疾了。

有一個孕婦流產後昏迷不醒,自汗出,出現抽搐,時而吐痰,自己服用養血化痰的藥,但仍然昏迷不醒,痰液湧出,她們認為是中風,想用祛風化痰的藥。我認為這是由於脾氣虛寒引起的,所以用了十全大補湯加炮姜二十多劑,不久就痊癒了。

生地黃湯,適用於妊娠期胎氣不穩,氣血不調,或是因為跌打損傷、閃挫導致流產,流產後惡露沒有排乾淨,腹中疼痛等情況。

藥方組成:

生地黃(焙乾,一兩),大黃(曬乾後煨過),芍藥,白茯苓(去除黑皮),當歸(切片炒過),細辛(去除根苗),甘草(炙過),黃芩(去除黑皮),桂枝(去除粗皮,各半兩)。

用法: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大棗拍碎,一起煎煮至一盞,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