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四 (3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0)

1. 惡阻

上諸方與前茯苓丸並用,丁香、乾薑,惟中寒脈遲者宜之。

人參橘皮湯,治阻病嘔吐痰水。

人參,橘皮,白朮,麥門冬(去心,各一兩),甘草(三錢),厚朴(制),白茯苓(各五錢),

為粗末,每四錢加淡竹茹彈子大,姜三片,水同煎。

治妊娠嘔吐不食,兼吐痰水。

生蘆根(七分),橘紅(四分),生薑(六分),檳榔(二分),枇杷葉(三分),

上切,水二盞,煎七分,空心熱服。

治妊娠惡食,心中煩憒,熱悶嘔吐。

青竹茹,麥門冬(各三兩),前胡(二兩),橘皮(一兩),蘆根(一握,如體熱,四肢煩熱者,加地骨皮一握。)

上切細,以水一大升,煮半升,去渣,分兩服,食前。

上諸方內用門冬、竹茹、蘆根,皆氣涼而性和,有熱無寒者通用之平劑也。

治妊娠惡食《古今錄驗方》

人參(四兩),厚朴,生薑,枳殼,甘草(各二兩),

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歸原散,治妊娠惡阻,嘔吐不止,頭痛,全不入食,服諸藥無效者,用此藥理血歸原則愈。

人參,甘草,川芎,當歸,芍藥,丁香(各半兩),白茯苓,白朮,陳皮(各一兩五錢),桔梗(炒),枳殼(去瓤炒,各二錢半),半夏(湯洗七次,切、炒黃、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生薑五片,棗一枚,水同煎。

安胎飲,治懷胎三月、四月至九個月,日嘔吐痰水,心中憒悶,頭重目眩,惡聞食氣,或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時下血,及妊娠一切疾病,並皆治之。

甘草,茯苓,當歸,熟地黃,川芎,白朮,黃耆,白芍藥,半夏(湯泡七次,切,炒),阿膠(切,粉炒),地榆(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生薑四片,水煎溫服,無時候。一方無半夏,地榆,有人參、桑寄生,一方無耆、朮、半夏、地榆,有艾葉,只是膠艾湯加白茯苓。

小地黃丸,治妊娠噁心,嘔吐清水,腹疼不食。

人參(去蘆),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生地黃汁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上方並理血之劑。李茂翁所謂左脈弱而嘔,服諸藥不止者,服理血歸原藥則愈,即此類是也。

保生湯,治婦人經候不行,身無病而似病,脈滑大而六脈俱勻,乃是孕婦之脈也。精神如故,惡聞食臭,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時吐清水,此名惡阻。切勿作寒病治之,宜服此藥。如覺噁心嘔吐,加丁香、生薑煎服。(溫隱居方)

人參,甘草(各二錢半),白朮,香附子,烏藥,橘紅(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或作末子調服。

白朮散,治妊娠胎氣不和,飲食少進。

白朮(炒),紫蘇(各一錢),人參(二錢),青皮(去白),訶子肉,川芎(各八分),甘草(炙,半錢),

白話文:

以上這些藥方,可以和之前的茯苓丸一起使用,如果孕婦是因為體內虛寒、脈搏遲緩,才適合用丁香和乾薑。

人參橘皮湯,治療孕期噁心嘔吐、吐痰水。

藥材包含:人參、橘皮、白朮、麥門冬(去心,各一兩)、甘草(三錢)、厚朴(製過)、白茯苓(各五錢)。 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取四錢,加入淡竹茹一顆彈珠大小,生薑三片,用水一起煎煮。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孕婦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還會吐痰水的狀況。

另一個藥方:生蘆根(七分)、橘紅(四分)、生薑(六分)、檳榔(二分)、枇杷葉(三分)。 把藥材切好,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七分,在空腹時趁熱服用。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孕婦不想吃東西、心中煩躁、感覺發熱、噁心嘔吐。

再一個藥方:青竹茹、麥門冬(各三兩)、前胡(二兩)、橘皮(一兩)、蘆根(一把,如果身體發熱、四肢煩躁,可以加地骨皮一把)。 把藥材切細,加入一大升水,煮至剩半升,去掉藥渣,分成兩次在飯前服用。 以上這些藥方裡,麥門冬、竹茹、蘆根的藥性都比較涼且平和,對於體內有熱但沒有寒象的孕婦,可以通用。

又一個藥方,治療孕婦不喜歡吃東西,出自《古今錄驗方》:人參(四兩)、厚朴、生薑、枳殼、甘草(各二兩)。 加入六升水,煮至剩三升,分成三次服用。

歸原散,治療孕期嚴重噁心嘔吐、頭痛、完全吃不下東西,服用其他藥物無效的狀況,這個藥方可以調理氣血,讓身體恢復正常。

藥材包含:人參、甘草、川芎、當歸、芍藥、丁香(各半兩)、白茯苓、白朮、陳皮(各一兩五錢)、桔梗(炒過)、枳殼(去瓤炒過,各二錢半)、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後切片炒黃,一兩)。 把藥材切成小塊,每次取三錢,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顆,用水一起煎煮。

安胎飲,治療懷孕三到九個月,每天噁心嘔吐吐痰水、心中煩悶、頭重眼花、聞到食物氣味就想吐,或是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有時出血,以及孕期其他各種不適。

藥材包含:甘草、茯苓、當歸、熟地黃、川芎、白朮、黃耆、白芍藥、半夏(用熱水泡七次後切片炒過)、阿膠(切碎炒粉)、地榆(各等分)。 把藥材切成小塊,每次取三錢,加入生薑四片,用水煎煮後溫服,不限時間。 有個方子沒有半夏和地榆,但有人參和桑寄生;也有方子沒有黃耆、白朮、半夏、地榆,但有艾葉,基本上就是膠艾湯加上白茯苓。

小地黃丸,治療孕婦噁心嘔吐、吐清水、腹痛、吃不下東西。

藥材包含:人參(去蘆)、乾薑(炮製過,各等分)。 把藥材磨成細末,用生地黃汁混合做成丸子,像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五十丸,在飯前用米湯送服。 以上這些藥方都是調理氣血的。李茂翁說過,如果孕婦左邊脈搏虛弱導致嘔吐,吃其他藥都沒用,服用調理氣血的藥就可以治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保生湯,治療婦女月經不來、身體沒有病卻像有病一樣,脈象滑大且均勻,這是懷孕的脈象。精神狀況正常,但不喜歡聞食物氣味,或者只想吃某樣東西,或者嚴重嘔吐,或者有時吐清水,這就叫做惡阻。千萬不要當作寒病治療,應該服用這個藥方。如果感到噁心嘔吐,可以加丁香和生薑一起煎煮。(溫隱居的方子)

藥材包含:人參、甘草(各二錢半)、白朮、香附子、烏藥、橘紅(各半兩)。 把藥材切成小塊,每次取三大錢,加入一碗半水、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七分,去掉藥渣後溫服,不限時間。也可以把藥材磨成粉末,調服。

白朮散,治療孕婦胎氣不順、食慾不佳。

藥材包含:白朮(炒過)、紫蘇(各一錢)、人參(二錢)、青皮(去白)、訶子肉、川芎(各八分)、甘草(炙過,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