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四 (22)
卷之四 (22)
1. 逐月養胎法
妊娠五月,足太陰脈養,不可針灸其經,(如隱白、大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陰陵泉等穴是也。)足太陰內輸於脾,五月之時,兒四肢皆成,無大飢,無甚飽,無食乾燥,無自炙熱,無大勞倦。
妊娠五月,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滿痛,小便數;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無常處,腹痛,悶頓欲僕,卒有所下。宜服。
阿膠湯
阿膠(四兩),人參(一兩),生薑(六兩),當歸,芍藥,甘草,黃芩(各二兩),旋覆花(二合),吳茱萸(七合),麥門冬(一升)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藥減半,內清酒三升並膠,微火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先食服便愈,不瘥再服。一方,用烏雌雞一隻,割取咽,血納酒中,以水煮雞汁煎藥減半,納酒並膠,煎取三升半,分四服。
安中湯,曾傷五月胎者,當預服此。
黃芩(一兩),當歸,芎藭,乾地黃,人參(各二兩),甘草,芍藥(各三兩),生薑(六兩),麥門冬(一升),五味子,大麻仁(各五合),大棗(三十五枚)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七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七日復服一劑。
安胎當歸湯,若妊娠五月,舉動驚愕,胎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下血。
當歸,阿膠(炒),川芎,人參(各一兩),大棗(十二枚),艾葉(一把)
上以酒水各三升,煮至三升,納膠令烊,分三服。一方有甘草,無參、棗。
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身欲微勞,無得靜處,出遊於野,數觀走犬,及視走馬,食宜鷙鳥猛獸之肉,是謂變腠理,紉筋以養其力,以堅背膂。
妊娠六月,足陽明脈養,不可針灸其經。(如厲兌、豐隆、陰市、上下廉、三里等穴是也。)足陽明內屬於胃,主其口目,六月之時,兒口目皆成,調五味,食甘美,無太飽。
妊娠六月,卒有所動,不安,寒熱往來,腹內脹滿,身體腫,驚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產,手足煩疼。宜服。
麥門冬湯
麥門冬(一升),人參,甘草,黃芩(各二兩),乾地黃(三兩),阿膠(四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五枚)
上八味,以水七升,煮減半,納清酒二升並膠,煎取三升,分三服,中間迸糜粥。一方用烏雌雞一隻,煮汁煎藥。
柴胡湯,若曾傷六月胎者,當預服此方。
柴胡(四兩),蓯蓉(一兩),白朮,芍藥(一作紫葳),甘草,麥門冬,芎藭(各二兩),生薑(六兩),乾地黃(五兩),大棗(三十枚)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中間進糜粥,勿食生冷及堅硬之物,七日更服一劑。一方有黃芩二兩。
旋覆花湯,《集驗》療妊娠六七月,胎不安常處。(亦治阻病。)
白話文:
逐月養胎法
懷孕五個月時,是足太陰脾經在滋養胎兒,這時候不可以針灸這條經脈上的穴位(例如隱白、大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陰陵泉等穴位)。因為足太陰脾經在體內與脾臟相連,懷孕五個月時,胎兒的四肢都已經發育完成,所以孕婦不應該過度飢餓,也不應該過度飽食,不應該吃乾燥的食物,不要讓自己覺得太熱,也不要過度勞累。
懷孕五個月時,如果孕婦感到身體發熱,會頭暈目眩、心煩意亂、想吐;如果感到身體寒冷,會腹部脹滿疼痛、小便頻繁;如果突然受到驚嚇,會四肢疼痛、忽冷忽熱、胎動不規律、腹痛、昏厥想跌倒,甚至可能突然流產。應該服用以下藥方:
阿膠湯
阿膠(四兩)、人參(一兩)、生薑(六兩)、當歸、芍藥、甘草、黃芩(各二兩)、旋覆花(二合)、吳茱萸(七合)、麥門冬(一升)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加入九升水煮到剩一半,再加入三升清酒和阿膠,用小火煎到剩三升半,分成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最好在飯前服用,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再服用一次。另外一種方法,用一隻烏雞,割取雞的咽喉,將雞血倒入酒中,然後用水煮雞肉取汁,用這個雞汁來煎藥,直到剩一半,再加入酒和阿膠,煎到剩三升半,分成四次服用。
安中湯,如果曾經在懷孕五個月時傷到胎氣,應該提前服用這個藥方。
黃芩(一兩)、當歸、川芎、乾地黃、人參(各二兩)、甘草、芍藥(各三兩)、生薑(六兩)、麥門冬(一升)、五味子、大麻仁(各五合)、大棗(三十五枚)
將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加入七升水和五升清酒,煮到剩三升半,分成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七天後再服用一劑。
安胎當歸湯,如果懷孕五個月時,孕婦因為驚嚇導致胎兒不安穩,出現小腹疼痛牽引到腰部,小便時帶血。
當歸、炒過的阿膠、川芎、人參(各一兩)、大棗(十二枚)、艾葉(一把)
將以上藥材加入三升酒和三升水,煮到剩三升,再加入阿膠使其融化,分成三次服用。另外一種藥方有甘草,沒有人參和大棗。
懷孕六個月時,胎兒開始接受金氣來形成筋骨,這時候身體應該稍微活動,不要總是靜止不動,可以到郊外走走,多看看跑動的狗和奔跑的馬,可以吃一些兇猛的鳥獸肉,這能改變皮膚的紋理,強壯筋骨,增強背部和脊椎的力量。
懷孕六個月時,是足陽明胃經在滋養胎兒,這時候不可以針灸這條經脈上的穴位(例如厲兌、豐隆、陰市、上下廉、足三里等穴位)。因為足陽明胃經在體內與胃相連,主管口和眼睛,懷孕六個月時,胎兒的口和眼睛都已經發育完成,所以孕婦要注意調和五味,吃一些甘甜美味的食物,但不要吃太飽。
懷孕六個月時,如果突然感到胎動不安,出現忽冷忽熱、腹部脹滿、身體腫脹、驚恐害怕,甚至可能突然流產,腹痛像要生產一樣,手腳煩躁疼痛。應該服用以下藥方:
麥門冬湯
麥門冬(一升)、人參、甘草、黃芩(各二兩)、乾地黃(三兩)、阿膠(四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五枚)
將以上八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煮到剩一半,再加入二升清酒和阿膠,煎到剩三升,分成三次服用,中間可以喝一些稀粥。另一種方法用一隻烏雞,煮汁後用雞汁煎藥。
柴胡湯,如果曾經在懷孕六個月時傷到胎氣,應該提前服用這個藥方。
柴胡(四兩)、蓯蓉(一兩)、白朮、芍藥(又寫作紫葳)、甘草、麥門冬、川芎(各二兩)、生薑(六兩)、乾地黃(五兩)、大棗(三十枚)
將以上藥材搗碎,加入一斗水,煮到剩三升,分成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中間可以喝一些稀粥,不要吃生冷和堅硬的食物,七天後再服用一劑。另外一種藥方有黃芩二兩。
旋覆花湯,《集驗方》用來治療懷孕六七個月時胎兒不安穩(也治療阻礙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