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四 (21)
卷之四 (21)
1. 逐月養胎法
妊娠三月為定形,有寒大便青,有熱小便難,不赤即黃,卒驚恐、憂愁、嗔怒,喜頓僕,動於經脈,腹滿繞臍苦痛,或腰背卒有所下,宜服。
雄雞湯
雄雞(一隻,治如食法),黃芩,白朮,生薑(各一兩),麥門冬(五合),芍藥,大棗(十二枚,掰),甘草,人參,茯苓,阿膠(各二兩),
上為㕮咀,以水一斗三升,煮雞減半,出雞納藥,煮取半,納清酒三升並膠,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盡,當溫臥。一方用當歸、芎各二兩,不用黃芩、生薑。
茯神湯,曾傷三月胎者,當預服此方。
茯神,丹參,龍骨(各一兩),阿膠,當歸,甘草,人參(各二兩),大棗(二十一枚,掰),赤小豆(二百粒)
上九味㕮咀,以酢漿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先食服,七日後服一劑。腰痛者加桑寄生二兩。(深師有薤白二兩,麻子一升。)
〔丹〕,一婦人但有孕至三個月左右必墮,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澀,知其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初夏,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與數十帖,得保全而生。因思之墮於納熱而虛者,於理為多。曰熱,曰虛,當分輕重。蓋孕至三月,上屬相火,所以易墮,不然何以黃芩,熟艾,阿膠,為安胎妙藥也。
婦人經候三月驗法:川芎生末濃煎湯,空心下一匙,腹中微動者是有胎。
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食宜稻粳,羹宜魚雁,是謂盛血氣以通耳目,而行經絡。
妊娠四月,手少陽脈養,不可針灸其經。(如關衝、陽池、內關、三陽、天井、曲垣等穴是也。)手少陽內輸三焦,四月之時,兒六腑順成,當靜形體,和心志,節飲食。
妊娠四月,有寒,心下慍慍欲嘔,胸膈滿不欲食;有熱,小便難,數數如淋狀,臍下苦急;卒風寒,頸項強痛,寒熱;或驚動身軀,腰背腹育,往來有時,胎上迫胸,心煩不得安,卒有所下。宜服。
菊花湯
菊花(雞子大,一枚),麥門冬(一升),大棗(十二枚),人參(一兩半),甘草,當歸(各二兩),麻黃,阿膠(各三兩),半夏(四兩),生薑(五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八升,煮減半,納清酒三升並阿膠,煎取三升,分三服,溫臥當汗,以粉粉之,護風寒四五日。一方用烏雌雞一隻,煮汁煎藥。
調中湯,若曾傷四月胎者,當預服此。
白芍藥,生薑(各四兩),厚朴,生李根白皮,枳實,白朮,柴胡(各三兩),續斷,芎藭,甘草(各一兩),當歸(一兩半),烏梅(一升),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八日後復服一劑。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處,厚其衣服,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麥,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調以五味,是謂養氣以定五臟。
白話文:
逐月養胎法
懷孕三個月是胎兒定型的時期。如果孕婦體內有寒氣,大便會呈現青色;有熱,小便會困難,顏色不是紅色就是黃色。如果突然受到驚嚇、憂愁、憤怒,或突然喜歡跌倒,都會影響經脈,導致腹部脹滿、繞著肚臍周圍疼痛,或是腰背突然感到不適。這時可以服用:
雄雞湯
準備:公雞一隻(處理方式如同一般食用),黃芩、白朮、生薑各一兩,麥門冬五合,芍藥、大棗十二枚(掰開)、甘草、人參、茯苓、阿膠各二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一斗三升水,先煮雞肉至水量減少一半,撈出雞肉後,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下一半。再加入清酒三升和阿膠,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一天內喝完,喝完後要溫暖地躺著休息。另一個方子是用當歸、芎各二兩,不用黃芩和生薑。
茯神湯,曾有過三個月流產經驗的婦女,應提前服用此方。
準備:茯神、丹參、龍骨各一兩,阿膠、當歸、甘草、人參各二兩,大棗二十一枚(掰開),赤小豆二百粒。
做法: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醋漿水,煮至剩三升。分四次服用,先吃飯再服藥,七天後再服一劑。如果腰痛,可以加入桑寄生二兩。(深師的方子還有薤白二兩,麻子一升。)
[醫案],有一位婦女,每次懷孕到三個月左右必定流產,把脈時左手脈象大而無力,重按則感覺澀滯,知道是她血氣不足。因為她還年輕,只需補養中氣,血氣自然就會旺盛。當時正值初夏,教她濃煎白朮湯,然後服用黃芩末一錢,連續服用了數十帖,成功保住了胎兒並順利生產。因此推測,流產的原因多是因為體內有熱又虛弱。所謂的熱和虛,要區分輕重程度。懷孕到三個月,體內陽氣旺盛,所以容易流產。不然為何黃芩、熟艾、阿膠會是安胎的良藥呢?
驗證婦女是否懷孕三個月的方法:將川芎生研磨成末,濃煎成湯,空腹喝一匙,如果腹中有微微動的感覺,就是懷孕了。
懷孕四個月,開始接收水精,形成血脈。飲食上適合吃稻米,喝魚湯、雁湯,這是用來增強血氣,使耳聰目明,並暢通經絡的方法。
懷孕四個月,手少陽經脈正在養護,不能在這條經脈上針灸。(例如關衝穴、陽池穴、內關穴、三陽穴、天井穴、曲垣穴等穴位。)手少陽經脈內通三焦,四個月時,胎兒的六腑正在順利形成,應該靜養身體,保持心境平和,節制飲食。
懷孕四個月,如果體內有寒氣,會感到心下悶悶不舒服、想嘔吐、胸膈脹滿、不想吃東西;如果體內有熱,會小便困難,頻繁但量少,類似淋病;突然受風寒,會頸部僵硬疼痛,時而發冷時而發熱;或是受到驚嚇導致身體不適,腰背腹部疼痛,反覆發作,有時胎兒向上壓迫胸部,心煩意亂,不得安寧,甚至有流產的跡象。這時可以服用:
菊花湯
準備:菊花(雞蛋大小,一顆),麥門冬一升,大棗十二枚,人參一兩半,甘草、當歸各二兩,麻黃、阿膠各三兩,半夏四兩,生薑五兩。
做法: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煮至剩一半。再加入清酒三升和阿膠,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喝完後溫暖地躺著休息,讓身體微微出汗,用粉撲拍乾,注意保暖四五天。另一個方子是用烏雌雞一隻,煮汁煎藥。
調中湯,曾有過四個月流產經驗的婦女,應提前服用此方。
準備:白芍藥、生薑各四兩,厚朴、生李根白皮、枳實、白朮、柴胡各三兩,續斷、川芎、甘草各一兩,當歸一兩半,烏梅一升。
做法:將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加入一斗水,煮至剩三升。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八天後再服一劑。
懷孕五個月,開始接收火精,形成胎兒的氣。孕婦應該晚起,沐浴更衣,保持住所的寧靜,穿著保暖的衣服,早晨吸收陽光,以避開寒邪。飲食上可以吃稻米和麥,喝牛羊肉湯,搭配茱萸,用五味調味,這是用來養氣、穩定五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