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四 (15)
卷之四 (15)
1. 胎產大法
大麻仁(去殼一兩半),貝母,黃芩,大豆,黃卷,粳米,甘草(炙,微赤),乾薑(炮),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石膏(細研),秦椒(微炒出汗,各一兩),當歸(去蘆炒,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並用溫酒或棗湯化下,嚼咽亦得,空心食前服。
交感地黃煎丸,治婦人產前產後眼見黑花,或即發狂,如見鬼狀,胞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腹脹滿,水穀不化,口乾煩渴,寒熱往來,口內生瘡,咽中腫痛,心虛忪悸,夜不得眠,產後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緊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狀,臍腹㽲痛,血多血少,結為癥瘕,恍惚昏迷,四肢腫滿,產前胎不安,產後血刺痛,皆治之。
生地黃(淨洗研,以布絞汁留滓,以生薑汁炒地黃滓,以地黃汁炒生薑滓,各至干,為末),生薑(淨洗爛研,以布絞汁,留滓,各二斤),當歸(去蘆),延胡索(拌糯米炒赤,去米),琥珀(別研,各一兩),蒲黃(炒香,四兩),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當歸湯化一丸,食前服。
琥珀丸,治婦人胎前產後百病,及療三十六種血冷,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癱瘓,半身不遂,八風十二痹,手足痠疼,乳中毒結瘀血,懷胎驚動,傷犯不安,死胎不出,並胎衣不下,並宜服之。
琥珀(另研),辰砂(另研),阿膠(碎,炒),五味子(揀淨),石斛(去根),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沉香(不見火),川芎(各半兩),牛膝(去蘆,酒浸),當歸(去須,炒),肉蓯蓉(酒浸,炒),人參,續斷,沒藥(研),熟地黃,木香(不見火,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暖酒化下,午後食前再服,能生新血,去惡血。若腹脅疼痛,繞臍如刀刺,及嘔逆上氣築心,痰毒,不思飲食,用薑汁少許,和酒化服。諸痢及赤白帶下,血冷,崩中下血,漏胎下血,用生薑與艾,銼、炒令赤色,入酒同煎數沸,去滓調服。泄瀉不止,陳米飲化服。
澀尿諸淋,煎通草、燈心湯服。血暈不知人,煎當歸酒調服。上熱下冷,煎人參湯服。遍身虛腫水氣,煎赤小豆湯服。產內二毒傷寒,及中風角弓反張如板硬,煎麻黃湯服,以衣被蓋出汗。
月經不通,或間雜五色,頻並而下,斷續不止,飲食無味,肌膚瘦劣,面赤唇焦,乍寒乍熱,四肢煩疼,五心燥熱,黑䵟,遍身血斑,赤腫走注,及血風勞傷無力,用童子小便入薑汁少許調服。常服以童便為妙,若恐噁心,和以半酒。如懷胎婦於臨月一日一服,至產下不覺疼痛,或服至五服十服,日倍飲食,是藥力也,其功不能具述。
龍鬚湯,治胎前產後身疼。保室論云:身疼者,肌體不實而受風邪,客於經絡,邪氣與正氣相搏,交擊於骨肉之間,故身疼而不動,用龍鬚湯主之。若妊娠而患身體疼者,必因勞役過多致使然也。不爾,經絡受風寒,愈痛丸、防風湯主之。產者若因勞役身疼而不能動轉者,良由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走,氣弱則骨肉之間血多凝滯,是故百節經脈緊急,腰背不能轉側,手足不能動搖,身熱若納炭,頭如釘釘,醫者不識,妄為傷寒發汗,變生他證,宜服。
白話文:
[胎產大法]
麻仁丸
將去殼的大麻仁一兩半,以及貝母、黃芩、大豆、黃卷、粳米、炙甘草(略微烤紅)、炮製過的乾薑、去粗皮的肉桂、去根的石斛、研磨細碎的石膏、稍微炒過至出汗的秦椒各一兩,還有炒過的當歸(去蘆)半兩,全部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溫熱的酒或紅棗湯送服,也可以咀嚼後吞嚥,最好在空腹、飯前服用。
交感地黃煎丸
此藥方能治療婦女產前產後出現眼冒黑花、甚至發狂,看見鬼怪的幻覺;也能治療胎盤不下、失聲不語、心腹脹滿、消化不良、口乾煩渴、忽冷忽熱、口內生瘡、咽喉腫痛、心慌心悸、夜不能眠、產後中風、身體僵硬如弓、面色赤紅、牙關緊閉、崩漏下血如豬肝狀、肚臍周圍疼痛、血量過多或過少、形成腫塊、神志不清、四肢腫脹、產前胎動不安、產後傷口疼痛等各種症狀。
做法是將生地黃洗淨後研磨,用布絞汁,留下藥渣;再用生薑汁炒製地黃藥渣,用地黃汁炒製生薑藥渣,都炒至乾燥後研成末。另取生薑洗淨後搗爛,用布絞汁,留下藥渣。分別取生地黃藥渣和生薑藥渣各二斤,與當歸(去蘆)、炒過的延胡索(去米)、研磨後的琥珀各一兩,炒過的蒲黃四兩,一同研磨成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當歸湯送服,在飯前服用。
琥珀丸
此藥方能治療婦女產前產後的各種疾病,以及三十六種因血寒引起的疾病,七種疝氣、八種腫塊、心腹刺痛、突然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八種風邪、十二種痹症、手腳酸痛、乳房中毒結塊、瘀血、懷孕時驚嚇導致胎動不安、死胎不下、胎盤不下等症狀,都適合服用此藥。
做法是將琥珀、辰砂分別研磨,阿膠(搗碎後炒過)、五味子、去根的石斛、炮製過的附子(去皮臍)、去粗皮的肉桂、不見火的沉香、川芎各半兩,以及去蘆、酒浸過的牛膝,去須炒過的當歸,酒浸炒過的肉蓯蓉,人參、續斷、研磨過的沒藥、熟地黃、不見火的木香各一兩,全部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下午飯前再服用一次,能產生新血、去除惡血。如果出現腹部、脅肋疼痛,繞肚臍如刀割,以及嘔吐、上氣、胸悶、痰多、食慾不振等症狀,可以用少量薑汁和酒送服。治療各種痢疾、赤白帶下、血寒、崩漏下血、流產下血,可以用生薑和艾草切碎後炒紅,加入酒中煎煮數次,去渣後服用。治療腹瀉不止,可以用陳米湯送服。
治療小便不暢、各種淋病,可以用通草、燈心草湯送服。治療血暈不省人事,可以用當歸酒調服。治療上熱下寒,可以用人參湯送服。治療全身虛腫、水腫,可以用赤小豆湯送服。治療產後二毒、傷寒,以及中風引起的身體僵硬如弓,可以用麻黃湯送服,並蓋上被子發汗。
治療月經不調,或月經混雜五色、頻繁而下、斷斷續續不止、食慾不振、身體消瘦、面色赤紅、嘴唇乾裂、時冷時熱、四肢煩躁疼痛、手足心發熱、黑斑、全身血斑、紅腫、遊走性疼痛,以及因氣血虛弱導致的無力等症狀,可以用童子尿加入少量薑汁調服。平時服用童子尿效果更好,如果怕噁心,可以加入一半的酒。懷孕婦女在臨產前一天服用一次,直到生產時不會感到疼痛,或者服用五到十次,食量會增加,這是藥力的作用,其功效無法一一列舉。
龍鬚湯
此藥方能治療產前產後的身體疼痛。《保室論》說:身體疼痛是由於肌膚不結實而感受風邪,風邪侵入經絡,邪氣與正氣相搏,交戰於骨肉之間,所以身體疼痛而不能活動,可以用龍鬚湯來治療。如果孕婦感到身體疼痛,必定是由於勞累過度所致。否則就是經絡受寒,可以用愈痛丸、防風湯來治療。產婦如果因為勞累過度導致身體疼痛不能轉動,主要是因為產後全身關節鬆弛,血脈流動,氣血虛弱則骨肉之間的血液容易凝滯,所以關節經脈緊張,腰背不能轉側,手腳不能動搖,身體發熱如置身炭火,頭部疼痛如釘子釘入,醫生如果不明白,誤認為是傷寒而用發汗法治療,會導致其他病症。此時應該服用此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