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三 (5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56)

1. 前陰諸疾

大黃散,治婦人陰癢。

大黃(微炒),黃芩,黃耆(炙,各一兩),赤芍藥,玄參,丹參,山茱萸,蛇床子(各半兩),

上為細末,食前溫酒調二錢服。

《廣濟方》療婦人陰癢不止。

蚺蛇膽,雄黃,硫黃,硃砂,硝石,蕪荑(各半兩),藜蘆(二錢半),

上為細末,研停,以臘月豬脂和如膏,用故布作纏子如指,長一寸半,以藥塗上,納陰中,日一易之。易時宜用豬椒根三五兩,水煮稍熱洗,干拭內之效。

又方,小薊不拘多少,水煮作湯熱洗,日三用之。

崔氏療陰癢不可忍方。

杏仁燒作灰,承熱綿裹納陰中,日二易之。

又方,蒜煮湯洗之。一方用枸杞根。

又方,狼牙(二兩,細銼),蛇床子(三兩),以水三升,煮十沸,熱服。

又方,取雞肝承熱納陰中。如有蟲,蟲當盡下。

又方,取牛肝截五寸,繩頭納陰中,半日蟲入肝,出之。豬肝亦得。

《聖惠方》療陰中有蟲癢且痛,目腫身黃,欲得男子,漏血下白,少氣,思美食。用鯉魚長一尺,去頭肉,取骨搗末,熬黃黑,以豬脂和,以絹袋盛,如常法內陰中,至痛處即止,蟲當自出。

〔陰痛〕

《千金》療小戶嫁痛連日方。

甘草,生薑(各三分),白芍藥,桂心(各二分),

上細銼,以酒二升,煮取三沸,去滓溫服神良。

又療小戶嫁痛單行方。

牛膝(五兩),

上一味切,酒三升,煮至二升,分三服。又療婦人嫁痛,單行,太和湯,。

大黃(三兩),

上一味切,以酒一升,煮一沸頓服。

又療婦人小戶嫁痛,,海螵蛸散,。

烏賊魚骨(二枚)

上一味,燒研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補遺》治陰腫不下,小戶嫁痛。

冬青葉,小麥,甘草

上等分,水煎洗。

危氏方,治婦人陰痛。用青鹽炒熱,以布裹熨之。

〔陰瘡〕

〔大〕婦人陰瘡者,由三蟲或九蟲動作侵蝕所為也。諸蟲在人腸胃之間,若臟腑調和,血氣充實,不能為害。若勞傷經絡,腸胃虛損,則動作侵蝕於陰,輕者或癢或痛,重者生瘡。診其少陰之脈滑而數者,陰中生瘡也。

〔薛〕,前證乃七情鬱火,傷損肝脾,濕熱下注。其外證陰中出如蛇、如菌,或如雞

冠狀,或生瘡濕癢,或潰爛出水,或腫悶墜痛。其內證體倦內熱,經候不調,或飲食無味,晡熱發熱,胸脅不利,小便痞脹,或赤白帶下,小水淋澀。其治法;腫痛者,四物湯加柴、梔、丹皮、膽草。濕癢者,歸脾湯加柴、梔、丹皮。淋澀者,龍膽瀉肝湯、白朮、丹皮。潰腐者,逍遙散、山梔、川芎。腫悶墜痛者,補中益氣湯、山梔、丹皮,佐以外治之法。一婦人腐潰,膿水淋漓,腫痛寒熱,小便赤澀,內熱作渴,肢體倦怠,胸脅不利,飲食少思。余以為肝脾虧損,用補中益氣,納柴胡、升麻各用一錢,加茯苓一錢,山梔二錢,數劑少愈;又與歸脾湯加山梔,川芎、茯苓,三十餘劑,諸證悉退,惟內熱尚在,再與逍遙散倍用山梔而愈。,一婦人素性急,陰內痛,小便赤澀,怒而益甚,或發熱,或寒熱。此肝經濕熱所致,用芎、歸、炒梔、柴胡、苓、朮、丹皮、澤瀉、炒芍、車前、炒連、生草數劑漸愈,乃去黃連、澤瀉,又數劑全愈。

白話文:

[前陰諸疾]

大黃散,治療婦女陰部搔癢。

使用微炒過的大黃、黃芩、炙過的黃耆各一兩,加上赤芍藥、玄參、丹參、山茱萸、蛇床子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和二錢服用。

《廣濟方》中記載,治療婦女陰部搔癢不止。

使用蚺蛇膽、雄黃、硫黃、硃砂、硝石、蕪荑各半兩,加上藜蘆二錢半,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研磨均勻。然後用臘月(農曆十二月)的豬油調和成膏狀。用舊布做成纏子,像手指一樣長一寸半,將藥膏塗在纏子上,塞入陰道內,每天更換一次。更換時,最好用三到五兩的豬椒根用水煮沸,稍微溫熱後清洗,擦乾淨後再放入藥膏,效果會更好。

另外一個方子,可以用不拘量的小薊用水煮成湯,熱水清洗陰部,每天使用三次。

崔氏的方子,治療陰部搔癢難以忍受。

將杏仁燒成灰,趁熱用棉布包裹後塞入陰道內,每天更換兩次。

另一個方子,用大蒜煮湯清洗。也有一個方子使用枸杞根。

另一個方子,使用狼牙二兩(切碎),蛇床子三兩,用水三升煮沸十次,趁熱服用。

另一個方子,取雞肝趁熱塞入陰道內。如果陰道內有蟲,蟲就會全部掉下來。

另一個方子,取牛肝切下五寸長,用繩子繫著塞入陰道內,半天後蟲子會鑽進肝臟,再取出肝臟。豬肝也可以使用。

《聖惠方》中記載,治療陰道內有蟲引起搔癢和疼痛,伴隨眼睛腫脹、身體發黃、想接近男人、漏血、白帶、氣短、想吃美味食物的狀況。使用一尺長的鯉魚,去除頭部和魚肉,留下魚骨搗成末,然後熬製成黃黑色,用豬油調和後,用絹布袋裝著,像平常一樣塞入陰道內,放到疼痛的地方即停止,蟲子會自己出來。

[陰痛]

《千金方》中記載,治療處女初夜疼痛,持續數日。

使用甘草、生薑各三分,加上白芍藥、桂心各二分,將這些藥材切碎,用兩升酒煮沸三次,去渣後溫服,效果很好。

另外一個方子,治療處女初夜疼痛。

單獨使用牛膝五兩,將其切開,用三升酒煮至兩升,分三次服用。另外一個方子,治療婦女初夜疼痛,單方使用太和湯。

使用大黃三兩,將其切開,用一升酒煮沸一次後立即服用。

另外一個方子,治療婦女初夜疼痛,使用海螵蛸散。

使用烏賊魚骨兩枚,將其燒成灰,磨成細末,每次用酒送服方寸匕(古代量器,約為一茶匙),每天三次。

《補遺》中記載,治療陰部腫脹下墜、初夜疼痛。

使用冬青葉、小麥、甘草等量,用水煎煮後清洗。

危氏的方子,治療婦女陰部疼痛。用青鹽炒熱,用布包裹後熱敷。

[陰瘡]

婦女陰部生瘡,是由於三蟲或九蟲活動侵蝕所導致的。這些蟲子存在於人的腸胃之間,如果臟腑協調、氣血充足,就不會造成危害。如果勞累損傷經絡、腸胃虛弱,這些蟲子就會活動侵蝕陰部,輕則搔癢或疼痛,重則生瘡。如果診斷少陰脈滑而數,說明陰部已經生瘡。

[薛氏]認為,上述情況是由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鬱結化火,損傷肝脾,濕熱下注所致。外在表現為陰部出現像蛇、像菌、像雞冠的組織,或者生瘡濕癢,或者潰爛流膿,或者腫脹悶痛。內在表現為身體疲倦、內熱、月經不調,或者食慾不振、傍晚發熱、胸脅不適、小便不暢、腹脹,或者白帶異常、小便淋漓澀痛。治療方法:腫痛,用四物湯加柴胡、梔子、丹皮、龍膽草;濕癢,用歸脾湯加柴胡、梔子、丹皮;淋漓澀痛,用龍膽瀉肝湯、白朮、丹皮;潰爛,用逍遙散、山梔、川芎;腫悶墜痛,用補中益氣湯、山梔、丹皮,同時配合外用藥。一位婦女陰部潰爛,膿水淋漓,腫痛寒熱,小便赤澀,內熱口渴,肢體倦怠,胸脅不適,食慾不振。醫生認為是肝脾虧損,用了補中益氣湯,加入柴胡、升麻各一錢,茯苓一錢,山梔二錢,服用幾劑後略有好轉;又用歸脾湯加山梔、川芎、茯苓,服用三十多劑後,各種症狀都消失了,只剩內熱未退,再次使用逍遙散加倍用山梔才痊癒。另一個婦女天性急躁,陰部內痛,小便赤澀,生氣時更加嚴重,有時發熱,有時寒熱交替。這是肝經濕熱所導致,使用芎歸、炒梔、柴胡、茯苓、白朮、丹皮、澤瀉、炒芍、車前、炒連、生甘草等藥物,服用數劑後逐漸好轉,於是去掉黃連、澤瀉,再服用數劑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