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三 (32)
卷之三 (32)
1. 積聚癥瘕
延胡索,肉桂,乾薑(各二兩),甘草(炒),蒼朮(米泔浸一宿),縮砂,丁皮,檳榔(各四兩),莪朮,三稜,茯苓,青皮(各六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連須蔥白一莖,煎空心熱服。
寶鑑蒺藜湯,治陰疝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腹脅悶痛。
蒺藜(去刺),附子(炮),梔子(去皮,各半兩),
上末,每三錢,水煎溫服,食前。
丹溪定痛散,治寒疝疼痛速效。
枳殼(十五枚),山梔子(炒),棠球子,吳茱萸(炒過),荔枝核(炮,各等分),
上為末,用長流水調下一二錢,空心服。
附:蘆薈丸方,治疳癖肌肉消瘦,發熱潮熱,飲食少思,口乾作渴,或肝疳食積,口鼻生瘡,牙齦蝕爛等證。
蘆薈,胡黃連,黃連(炒焦),木香,白蕪荑(炒),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半),甘草(炒,七錢),
上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積聚癥瘕
取延胡索、肉桂、乾薑各八十克,甘草炒過後取八十克,蒼朮用米湯浸泡一個晚上後取一百六十克,縮砂、丁皮、檳榔各一百六十克,莪朮、三稜、茯苓、青皮各二百四十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十二克,用一杯水,加入一根帶鬚的蔥白,一起煎煮,在空腹時趁熱服用。
寶鑑蒺藜湯,用來治療陰疝,也就是睪丸疼痛,導致小腹疼痛,小便不順暢,手腳冰冷,或是腹部、脅肋悶痛的症狀。
取蒺藜去除刺後取二十克,附子炮製過後取二十克,梔子去除外皮後取二十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十二克,用水煎煮後溫服,在飯前服用。
丹溪定痛散,用來治療寒疝,效果迅速。
取枳殼十五枚,山梔子炒過後取適量,棠球子、吳茱萸炒過後取適量,荔枝核炮製過後取適量,以上藥材皆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流動的清水調服四到八克,在空腹時服用。
附:蘆薈丸方,用來治療疳癖,也就是小孩營養不良,導致肌肉消瘦,發燒、潮熱,食慾不佳,口乾想喝水,或是肝疳引起的食積,出現口鼻生瘡、牙齦腐爛等症狀。
取蘆薈、胡黃連、黃連炒焦後各取二十克,木香、白蕪荑炒過後各取二十克,青皮取二十克,當歸、茯苓、陳皮各取六十克,甘草炒過後取二十八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