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三 (19)
卷之三 (19)
1. 吐血
地黃汁(半升),生大黃末(一方寸匕)
上煎地黃汁三兩沸,調大黃末令勻,分為三服。
又方,伏龍肝研極細,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頻服取效。
又方,白茅根(一握,長六寸,)以水一大盞,煎七分,去滓服。
又方,桂心(為末),水調方寸匕,日夜可二十服。
又方,生地黃(三升切),阿膠(二兩,炒),蒲黃(六合)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予嘗治一人吐血,診其脈,肝部弦,氣口濡,此因怒極而得之。遂用蘇合香丸和雞蘇丸服,即效。《養生必用方》云:凡吐血須煎乾姜甘草湯與服,或四物、理中湯亦可,如此無不愈者。服生地黃、竹茹、藕汁,去生便遠。
柔脾湯,治虛勞吐血、衄血,下白、汗出方。(出《養生必用》)
甘草,白芍藥,黃耆(各一兩),熟地黃(三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酒各一盞以上,煎至七分,去滓取清汁六分,溫服,食前。予嘗治一女人,年十九歲,月經不行,以藥通之,遂妄行而嘔血,諸藥不效。察其人肥,脈不大不小,投以四生丸即安。又治一男子,因飽低頭負重吐血,諸藥無效,亦投四生丸及青餅子即安,更不發。
嘗觀初虞世治吐血,不喜用竹茹、生地黃、藕汁,然亦不可拘泥此說。如陽乘於陰,血得熱則流散,經水沸溢。宜服涼藥以解之,大黃、犀角、生地黃、生艾、藕汁等,豈得無效。若陰乘於陽,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宜服溫藥以暖之,乾薑、肉桂,豈能無功。學者更宜思之。
四生丸,療吐血。凡吐血、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宜服此藥。
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分)
上爛研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三盞,煎到一盞,去滓溫服,無時候。陳日華云:先公紹興初,遊福溝靈石寺,主僧留飯,食將竟,侍者赴堂齋罷來侍立,見桌子不穩,急罄折穩之,舉首即嘔血,蓋食飽拗傷肺也。明年再到寺,問舊年嘔血者無恙否?主僧云:得四生丸服之愈。自得此方,屢施有驗。
〔薛〕,愚意前證乃內熱暴患,用之有效。若人病久本原不足,須補脾以滋化源,否則虛火上炎,金反受克,獲生鮮矣。
療熱甚嘔血者,以犀角地黃湯、《局方》小三黃湯,以白茅根煎濃湯飲之極妙。
犀角地黃湯,治內有瘀血,鼻衄吐血,面黃,大便黑。
芍藥(七錢半),生地黃(半斤),牡丹皮(去心淨,一兩),犀角屑(一兩,如無,以川升麻代)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
青餅子,治咯血。
青黛,杏仁(各一兩,華佗方以牡蠣粉炒杏仁,去皮尖,牡蠣不用)
上一處同研成膏,熔黃蠟和作三十餅子,每服一餅子,用乾柿半個夾定,以濕紙裹,煨令香,同嚼,粥飲下,無時。
白話文:
吐血
-
地黃汁加生大黃末:用半升地黃汁,加熱煮沸三次,再加入一方寸匕的生大黃末攪勻,分三次服用。
-
伏龍肝粉:將伏龍肝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剛打來的新鮮水調和後服下,頻繁服用以見效果。
-
白茅根湯:取一把約六寸長的白茅根,加一大碗水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後服用。
-
桂心粉:將桂心磨成粉末,每次用方寸匕大小的量,用水調和服用,日夜可服用約二十次。
-
生地黃、阿膠、蒲黃湯:用三升切好的生地黃,加上炒過的二兩阿膠和六合蒲黃,用五升水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我曾治療一位吐血病人,診斷其脈象,發現肝脈弦硬,氣口脈濡弱,判斷是由於極度憤怒所致。於是讓他服用蘇合香丸和雞蘇丸,很快就見效。《養生必用方》說:凡是吐血,都應該煎服乾薑甘草湯,或者服用四物湯、理中湯,這樣沒有治不好的。服用生地黃、竹茹、藕汁,會讓病情加重。
-
柔脾湯:此方用於治療因虛勞導致的吐血、流鼻血、小便帶白濁、盜汗等症狀。藥方如下:甘草、白芍藥、黃耆各一兩,熟地黃三兩,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酒和水各一碗以上,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取清汁六分,溫熱服用,飯前服用。我曾經治療一位十九歲的女子,因為月經不來,用藥疏通後,反而引起吐血,用其他藥都不見效。檢查發現她體型肥胖,脈象不大不小,給她服用四生丸後就痊癒了。我又治療一位男子,因為吃飽後低頭搬重物導致吐血,用其他藥也無效,給他服用四生丸和青餅子就痊癒了,之後沒有再復發。
我曾經看過初虞世治療吐血,不喜歡用竹茹、生地黃、藕汁,但也不可拘泥於此說。如果陽氣過盛而壓制陰氣,導致血遇熱則流散,像水沸騰溢出一樣,應當服用寒涼的藥物來解決,例如大黃、犀角、生地黃、生艾、藕汁等,怎麼會沒有效果呢?如果陰氣過盛而壓制陽氣,如同天寒地凍、水凝結成冰,就應該服用溫熱的藥物來溫養,例如乾薑、肉桂,怎麼會沒有功效呢?學醫的人更應該仔細思考。
- 四生丸:此藥用於治療吐血。凡是吐血、流鼻血,屬於陽氣過盛而壓制陰氣,導致血熱妄行,都應該服用此藥。藥方如下:生荷葉、生艾葉、生柏葉、生地黃,各等份。將上述藥材搗爛,製成如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水三碗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不限時間。陳日華說:先父紹興初年,遊玩福溝靈石寺,寺廟住持留飯招待,快吃完時,侍者到大堂,發現桌子不穩,急忙用力扶正,一抬頭就吐血了,原因是吃太飽,用力過度傷了肺。第二年再次到寺廟,問起去年吐血的人是否安好?住持說:服用四生丸就痊癒了。自從得到這個藥方後,多次使用都有效果。
薛氏觀點:我認為之前的吐血案例是因為內熱突然發作,所以用四生丸有效。如果病人久病體虛,本源不足,就應該補脾來滋養化生之源,否則虛火上炎,導致金(肺)反被克制,病情會更加嚴重。
-
治療熱盛吐血:對於熱盛導致的吐血,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局方》小三黃湯,或者用白茅根煎濃湯飲用,效果極佳。
-
犀角地黃湯:此方用於治療體內有瘀血,導致流鼻血、吐血、面色發黃、大便發黑等症狀。藥方如下:芍藥七錢半,生地黃半斤,牡丹皮一兩(去心),犀角屑一兩(如果沒有,可用川升麻代替)。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熱象嚴重,出現煩躁不安,可以加入黃芩二兩。
-
青餅子:此藥用於治療咯血。藥方如下:青黛、杏仁各一兩(華佗方用牡蠣粉炒杏仁,去皮尖,不用牡蠣粉)。將上述藥材一起磨成膏狀,加入熔化的黃蠟混合製成三十個藥餅,每次服用一個藥餅,用半個乾柿子夾住,用濕紙包好後煨熱,一起嚼碎後用粥送服,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