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女科》~ 卷之三 (16)
卷之三 (16)
1. 血膈
〔薛〕,婦人血膈,若氣逆而血滯,用流氣飲。(臂痛。)若恚怒而血逆,用小柴胡湯(傷寒
少陽。)加山梔、丹皮。血虛用四物湯、(通治。)參、朮、柴胡、山梔、丹皮。若鬱結而血傷,用加味歸脾(即歸脾加山梔、丹皮。)兼加味逍遙。(結核。)脾虛不能生血,用六君子(雜病虛勞。)加歸、芎。胃虛不能生血,用補中益氣湯。(雜病勞倦。)若肝虛而不能藏血,用補肝散;(兩脅脹痛。)如不應,兼以六味丸。(雜病虛勞。)若因脾肺虛,用補中益氣湯;如不應,用六君子加芎、歸。一婦人患前證,胸膈痞悶。余曰:此屬脾經血虛,遂用四君加芎、歸調補脾氣,尋愈。又因怒,兼兩脅痞悶,頭目不清,月經旬余未竭。用加味逍遙散加釣藤治之,復瘥。一婦人患前證,胸膈作痛,面青目札,小便頻數,或時寒熱。此肝氣滯而血凝,先用失笑散二服,痛止,又用加味逍遙散而愈。,一婦人所患同前,泛用行氣破血之劑,以致不起。
牡丹煎,治婦人血膈。
牡丹皮,苦參,貝母(去心),玄胡索,白芍藥(各等分,為細末)
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二十丸,米飲吞下,無時。
抽刀散,治婦人血風、血氣、血膈等候。(方見血崩。)
白話文:
婦女的血膈病,如果因為氣不順導致血瘀滯,就用流氣飲。(伴隨手臂疼痛。)如果是因為生氣發怒導致氣血逆亂,就用小柴胡湯(針對少陽病)加上山梔子、牡丹皮。如果是血虛,就用四物湯(通用於各種情況),再搭配人參、白朮、柴胡、山梔子、牡丹皮。如果是因為情緒鬱悶導致血損傷,就用加味歸脾湯(也就是歸脾湯加上山梔子、牡丹皮),同時搭配加味逍遙散。(伴隨結核。)如果是脾虛無法產生足夠的血液,就用六君子湯(針對各種虛弱勞損疾病)加上當歸、川芎。如果是胃虛無法產生足夠的血液,就用補中益氣湯。(針對各種勞累倦怠疾病。)如果肝虛無法儲藏血液,就用補肝散;(伴隨兩脅脹痛)如果效果不好,就搭配六味丸。(針對各種虛弱勞損疾病。)如果是因為脾肺虛弱,就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效果不好,就用六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
有一個婦人患了前面說的這種病症,感到胸口和橫膈膜部位悶脹不舒服。我說:這是屬於脾經血虛,於是就用四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來調理脾氣,不久就痊癒了。後來她因為生氣,又出現兩脅悶脹、頭暈眼花、月經超過十幾天還沒結束的狀況。我用加味逍遙散加上鉤藤來治療,又痊癒了。另外有一個婦人患了同樣的病,胸口和橫膈膜部位疼痛,臉色發青、眼睛無神,小便頻繁,有時候發冷有時候發熱。這是因為肝氣鬱滯導致血凝固,先用失笑散服用了兩劑,疼痛就停止了,又用加味逍遙散就痊癒了。還有一個婦人患了同樣的病,卻隨意使用行氣破血的藥物,結果病情惡化,無法治好。
牡丹煎:治療婦女的血膈病。
牡丹皮、苦參、貝母(去心)、玄胡索、白芍藥(各等分,磨成細末)
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米湯送服,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
抽刀散:治療婦女的血風、血氣、血膈等病症。(藥方在治療血崩的章節裡。)
2. 鼻衄
〔大〕,夫婦人鼻衄者,由傷動血氣所致也。凡血氣調和則循環表裡經絡,澀則不散。若勞傷損動,因而生熱,氣逆流溢,入於鼻者則成鼻衄也。只有產後見衄者不可治。凡鼻衄雖多因熱而得,此疾亦有因怒氣而得之者。曾治趙恭人鼻衄不止,諸治不瘥,召予治之,先用蘇合香丸四粒,次用五苓散濃煎白茅花湯,調服即止,次用芎歸湯調理。又有一富室男子鼻血不止,六脈洪數。究竟云:服丹藥太過。遂用黃連、黃芩、大黃為末,水煎服之愈。(調服亦可。)
〔薛〕,前證若熱鬱於胃經,用犀角地黃湯。若伏暑於內,用黃連香薷飲。若大怒血蓄於上,用小柴胡湯。若脾損不能攝血歸源,用歸脾湯。大凡雜證見血,多因陰分鬱熱,或內有所傷,皆屬五志所動。經曰: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勝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仍與後證同用。一婦人經素不調,因怒衄血。此肝火熾盛,用加味小柴胡(熱入血室。)加紅花,二劑血止。又用加味逍遙散、(結核。)八珍湯(即八物湯,雜病虛勞。)兼服三十餘劑,經行如期。一婦人鬱結而患前證,用加味歸脾湯,(即歸脾加山梔、丹皮。)其血漸止,飲食漸進,用加味逍遙散,元氣漸復,寒熱漸止。後因怒仍衄,寒熱往來,用小柴胡湯(傷寒太陽。)加芎、歸、丹皮而愈。一婦人因勞衄血,服涼血之劑,更致便血。或以血下為順,仍用治血。余曰:此因脾氣下陷而血從之,當升補脾氣,庶使血歸其經。不信,果血益甚。余朝用補中益氣,(雜病勞倦。)夕用加味歸脾而愈。此證用寒涼止血,不補脾肺而死者,多矣。
刺薊散,治婦人鼻衄,血流不止。
刺薊(二兩),桑耳,亂髮灰,艾葉(各一兩,炒),生地黃(二兩),蒲黃(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粥飲調下,無時。
伏龍肝散,治男子婦人五臟結熱,吐血衄血,並皆治之。
伏龍肝,生地黃(各一斤),竹茹(一升),芍藥,黃芩,當歸,川芎,桂心,甘草(各二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三升,煮竹茹減三升,納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千金方》無桂心。
《百問》有茅花湯,以白茅花濃煎飲之,立止。
一方,搗生白茅根取汁一合,飲之止。
又方,取生蔥心塞鼻中即定。若因刺著並刀斧所傷,血不止者,並用之,立定。
又方,取釜底墨細研,入鼻中。
又方,取亂髮灰細研,以竹管吹入鼻中,立止。
又方,取龍骨為末,吹入鼻中立止。
四物湯加側柏、生地黃,治虛熱吐血甚效。若脾經血虛,須用四君加芎、歸。若脾經氣鬱,須用歸脾湯。若肝腎虧損,須用六味丸。若氣血俱虛,須用十全大補湯。
犀角地黃湯主熱鬱不解,泛行經絡,或流腸胃,隨氣湧泄,以致衄血、吐血,或為便血,並皆治之。若實熱熾甚,加炒黃芩。若去血過多,或脾肺之氣虧損,不能攝血歸源者,急用四君子湯。懷抱鬱結者,用歸脾湯。
白話文:
鼻衄
〔大〕
婦女鼻出血,是因為損傷了氣血造成的。一般來說,氣血調和就會在身體經絡裡循環,不會外洩。如果因為勞累損傷,導致身體產生熱,氣往上逆流到鼻子,就會形成鼻出血。只有產後發生的鼻出血不宜治療。鼻出血雖然多半是因為熱引起的,但也有因為生氣而造成的。我曾經治療過趙恭人鼻出血不止,用了很多方法都沒好,請我診治。我先讓她服用了四粒蘇合香丸,接著用五苓散濃煎白茅花湯調服,就止住了。之後再用芎歸湯調理。另外,有個富家男子鼻血不止,六脈洪數,問診後得知是服用太多丹藥造成的。於是用了黃連、黃芩、大黃磨成粉,用水煎服就痊癒了。(也可以調服。)
〔薛〕
前面說的這些情況,如果熱鬱積在胃經,要用犀角地黃湯;如果是暑邪潛伏在體內,要用黃連香薷飲;如果因為大怒導致血蓄積在上方,要用小柴胡湯;如果脾虛不能將血收攝回原位,要用歸脾湯。大凡各種雜病出現出血,多半是因為陰分鬱熱,或是身體內部有損傷,都是因為情緒波動造成的。《黃帝內經》說:各種出血,身體發熱、脈搏強大的,難以治療,這是火邪太盛。身體不發熱、脈搏平穩的,容易治療,這是正氣恢復。這也和後面的病情治療原則一樣。有一個婦人,月經一直不調,因為生氣導致鼻出血。這是肝火太旺,要用加味小柴胡湯(熱入血室)加紅花,服用兩劑血就止住了。接著用加味逍遙散(結核)和八珍湯(即八物湯,治療各種虛勞病)一起服用三十多劑,月經就正常來了。有一個婦人,因為心情鬱悶而出現鼻出血,用加味歸脾湯(即歸脾湯加山梔、丹皮),血漸漸止住,飲食也恢復正常,再用加味逍遙散,元氣逐漸恢復,忽冷忽熱的症狀也消失了。後來因為生氣又發生鼻出血,忽冷忽熱,用小柴胡湯(傷寒太陽)加芎、歸、丹皮就治好了。有一個婦人,因為勞累導致鼻出血,服用涼血的藥,反而導致便血。有人認為血從下方排出是好事,仍然用治血的藥。我認為這是因為脾氣下陷導致血也跟著下行,應該升提脾氣,讓血回到它該在的地方。他不聽,結果血流得更厲害。我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各種勞累病),晚上用加味歸脾湯,才治好了。這種病如果用寒涼藥止血,不補脾肺,很多人都會因此而死。
刺薊散,治療婦女鼻出血,血流不止。
刺薊(二兩),桑耳,亂髮灰,艾葉(各一兩,炒),生地黃(二兩),蒲黃(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湯調服,不限時間。
伏龍肝散,治療男女五臟鬱結生熱,吐血、鼻出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
伏龍肝,生地黃(各一斤),竹茹(一升),芍藥,黃芩,當歸,川芎,桂心,甘草(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斗三升煮竹茹,煮到剩十升,放入其他藥材再煮到剩三升,分三次服用。《千金方》沒有桂心。《百問》有茅花湯,用白茅花濃煎來喝,立刻就能止血。
另外一個方子,搗碎新鮮的白茅根,取汁一合喝下,可以止血。
還有一個方子,用新鮮的蔥心塞到鼻孔裡就能止血。如果是因為被刺傷或是刀斧砍傷導致出血不止,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立刻就能止住。
還有一個方子,取鍋底的黑灰細磨,吹入鼻中。
還有一個方子,取亂髮灰細磨,用竹管吹入鼻中,立刻止血。
還有一個方子,取龍骨磨成粉,吹入鼻中立刻止血。
四物湯加側柏、生地黃,治療虛熱吐血效果很好。如果是脾經血虛,要用四君子湯加芎、歸。如果是脾經氣鬱,要用歸脾湯。如果是肝腎虧損,要用六味丸。如果是氣血都虛,要用十全大補湯。
犀角地黃湯主要治療熱鬱結不解,在經絡中亂竄,或是流入腸胃,隨著氣往上湧,導致鼻出血、吐血,或是便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如果實熱很嚴重,要加炒黃芩。如果失血過多,或是脾肺之氣虧損,不能將血收攝回原位,要趕緊用四君子湯。如果心情鬱悶,要用歸脾湯。
枇杷葉散,治療暑邪侵犯心臟,導致鼻出血、嘔血,或是上吐下瀉、口渴。黃連香薷飲也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