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 卷上 (26)
卷上 (26)
1. 第二十七節·養胎
王孟英按:條芩但宜於血熱之體。若血虛有火者,余以竹茹、桑葉、絲瓜絡為君,隨證輔以他藥,極有效。蓋三物皆養血清熱而熄內風。物之堅,莫如竹皮。《禮》云:如竹箭之有筠是也。皮肉緊貼,亦莫如竹,故竹雖蓯而皮肉不相離,實為諸血證之要藥。觀塞舟不漏可知矣。
桑葉,蠶食之以成絲;絲瓜絡筋膜聯絡,質韌子堅,具包羅維繫之形。且皆色青入肝,肝虛而胎系不牢者,勝於四物、阿膠多矣。惜未有發明之者!
王海藏曰:安胎之法有二:如母病以致動胎者,但療母則胎自安;若胎有觸動以致母病者,安胎則母自愈。
丹溪云:有婦經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墮。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氣化胎,反食氣傷精故也。
丹溪又曰:有婦經住三月後,尺脈或澀或微弱,其婦卻無病,知是子宮真氣不全,故陽不施,陰不化,精血雖凝,終不成形,或產血塊,或產血泡也。惟脈洪盛者不墮。
白話文:
第二十七節·養胎
王孟英認為:黃芩只適合血熱體質的人使用。如果血虛又有內熱,我常用竹茹、桑葉、絲瓜絡為主藥,再根據症狀輔以其他藥物,效果很好。因為這三味藥都能養血清熱,並熄滅內風。沒有什麼東西比竹子的韌性更強,《禮記》說:「像竹箭一樣有堅硬的竹皮。」竹皮和竹肉緊密相連,沒有其他東西能比得上,所以雖然竹子中空,但竹皮和竹肉卻不相分離,它是治療各種血證的重要藥物。就像堵塞的船不會漏水一樣可以理解。
桑葉是蠶的食物,蠶食桑葉吐絲;絲瓜絡是絲瓜的筋絡,質地堅韌,具有包容和聯繫的作用。而且它們都是青色的,歸入肝經,對於肝虛導致胎兒著床不穩的人來說,效果比四物湯、阿膠都好得多。可惜沒有人發現這一點!
王海藏說:安胎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母親生病導致胎兒不安,只要治療母親的疾病,胎兒自然就會安穩;另一種是胎兒不安導致母親生病,只要安胎,母親的病自然就會痊癒。
朱丹溪說:如果婦女月經停止,或者胎兒尚未完全成形,胎兒就會流產。如果婦女性情急躁易怒,面色黑而氣血充盛,這是相火(心火)太盛,不能化生氣血孕育胎兒,反而耗傷氣血精華造成的。
朱丹溪還說:如果婦女月經停止三個月後,寸口脈(尺脈)澀滯或微弱,而婦女本人卻沒有其他疾病,就知道是子宮的真氣不足,所以陽氣不能施佈,陰氣不能化生,即使精血凝結,最終也不能成形,結果會流產出血塊或血泡。只有脈象洪盛的才不會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