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大全良方》~ 卷之二十二 (1)
卷之二十二 (1)
1. 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方論第五
論曰: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陽明者經脈之海,起於鼻,交頞中,還出頰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產後氣消血散,榮衛不理,散亂入於諸經,卻還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變鼻衄。此緣產後虛熱,變生此證。其疾不可治,名胃絕肺敗。此證不可治,故不出方。
《經驗方》云:遇有此疾,急取緋線一條,併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繫中指節上即止。無藥可療,亦厭禳之一端也。《海上方》治產後鼻衄、中風,以荊芥為末,童子小便調下二錢匕。
白話文:
產後婦女出現口鼻周圍發黑以及流鼻血,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陽明經是經脈的匯集處,它起於鼻子,經過鼻根,再從臉頰出來到嘴角,並在人中交會,左邊的往右,右邊的往左。婦女產後氣血耗散,使得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功能失調,氣血散亂流入各個經脈,卻無法回歸正常,因此造成口鼻周圍發黑以及流鼻血。這種情況是因為產後虛熱導致的,這個疾病無法治癒,被稱為胃氣衰竭,肺功能敗壞。這個病無法醫治,所以不提供藥方。
《經驗方》中說:遇到這種疾病,趕快取一條紅線,再加上產婦頭頂的兩根頭髮,緊緊地綁在中指的指節上就可以止住。沒有藥可以治療,這也算是一種禳災的方法。《海上方》治療產後流鼻血、中風,是用荊芥磨成粉末,用童子小便調服二錢匕。
2. 產後咳噫方論第六
夫肺主於氣,五臟六腑俱稟於氣。產後則氣血傷,臟腑皆損,而風冷搏於氣,氣則逆上;而又脾虛聚冷,胃中伏寒,因食熱物,冷熱氣相沖擊,使氣厥而不順則咳噫也。脾者主中焦,為三焦之關,五臟之倉廩,貯積水穀。若陰陽氣虛,使榮衛氣厥逆,則致生斯病也。經云:吃噫者,胃寒所生。
服藥無效者,灸期門三壯必愈。期門穴乃胃之大絡。(穴見六卷第十五論)
白話文:
肺掌管著全身的氣,五臟六腑都仰賴氣的滋養。產後婦女氣血虧損,導致臟腑也跟著受損,如果又受到風寒侵襲,氣就會向上逆行;加上脾虛導致寒氣積聚,胃裡也潛伏著寒氣,如果又吃了熱的東西,冷熱之氣互相衝突,導致氣機不順、逆亂,就會產生咳嗽和呃逆的症狀。脾主掌中焦,是三焦的關鍵,也是五臟的倉庫,負責儲存水穀精微。如果陰陽之氣虛弱,導致營衛之氣逆亂,就會產生這種疾病。醫書上說:「呃逆是因胃寒而生。」
如果吃藥沒有效果,用艾灸灸期門穴三次,一定可以痊癒。期門穴是胃的重要絡穴。(期門穴的位置在第六卷第十五論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