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五 (3)
卷之五 (3)
1. 瀉利
汪石山治一婦產後滑泄,勺水粒米弗容,時即泄下。如此半月餘,眾皆危之,或用五苓散、平胃散,病益甚。汪診之,脈皆濡緩而弱。曰:此產中勞力以傷其胃也,若用湯藥,愈滋胃濕,非所宜也。令以參苓白朮散除砂仁,加陳皮、肉豆蔻,煎薑、棗湯調服,旬余而安。
〔丹〕,治產後泄瀉,惡露不行,此余血滲入大腸為瀉,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
產後泄方
茯苓,川芎,黃芩,白朮,乾薑,滑石,陳皮,芍藥(炒各)
上水煎服之。
調中湯
高良薑,當歸,桂心,芍藥,附子(炮),川芎(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上方惟寒中洞泄者宜之。其腸胃有熱者,當服黃連而愈,如如金丸、香連丸之類。若戊己丸、固腸丸、四神丸、五味子丸之類,皆產後大便不實必用之藥,已詳載雜病及前泄瀉門中,茲不贅引。
白話文:
汪石山醫師治療一位婦人產後腹瀉不止,連一小口水、一粒米都無法容納,吃下去馬上就拉出來。這樣持續半個多月,大家都覺得情況危急。有人用五苓散、平胃散等藥,病情反而更嚴重。汪醫師診斷後,發現她的脈象虛弱無力。他說:「這是產後勞累過度,傷了脾胃,如果用湯藥,反而會增加脾胃濕氣,不適合。」他開了去除砂仁的參苓白朮散,再加入陳皮、肉豆蔻,用薑棗湯調服,十多天後就痊癒了。
[丹]這個方子,治療產後腹瀉,惡露又排不出來,是因為殘餘的血滲入大腸導致腹瀉,而且腹瀉不止,大便呈青白色或黑色。用比較大的荊芥四五穗,在杯子裡燒成灰,過程中不能碰到油或火,再加入麝香研磨成粉,用湯分三次調服。這個藥雖然簡單,但能治大病。(方名為奇散。)
產後泄方
茯苓、川芎、黃芩、白朮、乾薑、滑石、陳皮、炒芍藥
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調中湯
高良薑、當歸、桂心、芍藥、炮附子、川芎(各一兩)、甘草(半兩)
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用三錢,加三碗水煎到剩一碗,去渣溫服。
這個方子只適合寒氣導致的腹瀉。如果腸胃有熱,應該服用黃連來治療,例如如金丸、香連丸之類的藥。至於戊己丸、固腸丸、四神丸、五味子丸等,都是產後大便不成形時常用的藥,已經詳細記載在其他疾病和前面的腹瀉篇章中,這裡就不再重複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