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蓐勞
許仁則療產後日淺,久坐視聽言語多,或運用氣力,遂覺項膊肢節皮肉痛,乍寒乍熱,此為蓐勞。
豬腎(一雙,去脂膜四破),當歸,芍藥,生薑(各二兩),蔥白(切),桂心(各一兩),
上水八升,煮腎取六升,下藥煮取二升,分溫二服。
熟地黃散(見前往來寒熱。)
白茯苓散,治蓐勞,緣生產日淺,久坐多語,運動用力,致頭目四肢疼痛,寒熱如瘧狀,宜此。
白茯苓(一兩),當歸,川芎,桂心,白芍藥,黃耆,人參(各半兩),熟乾地黃(一兩),
㕮咀,先以水二盞,入豬腎、(一雙,去脂膜切,)薑、(三片,)棗(三枚,煎一盞)去三物,入藥半兩,煎七分,去渣食前分溫三服。
黃耆丸(往來寒熱。)
胡氏牡丹散,治產後虛羸發熱,自汗,欲變蓐勞;或血氣所搏,經候不調,或寒熱羸瘦。
白芍藥,當歸,五加皮,地骨皮,人參(各半兩),沒藥,桂心(各二錢),牡丹皮(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酒各半盞,如不飲酒,只用水一盞,開元錢一枚,麻油蘸之,同煎七分,去渣通口服。煎不得攪,吃不得吹。
黃耆煮散,治產後蓐勞,肌膚黃瘦,面無顏色;或憎寒壯熱,四肢痠疼,心煩頭痛。
鱉甲(醋炙),黃耆(各一兩),桂心,當歸(炒),桑寄生,白茯苓,白芍藥,人參,熟地黃,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半兩),牛膝(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用豬石子一對,去脂膜切破,先以水一盞,入姜半分,棗三枚,煎至七分,去石子、薑、棗,卻下藥五錢,更煎至四分,去渣,空心晚食前溫服,二渣並煎。
黃耆建中湯,治產後諸虛不足,發熱或惡寒腹痛。
黃耆(炒),肉桂(各一兩),白芍藥(炒,二兩),甘草(炒,七錢),
每服五錢,薑、棗水煎服,日二三服,虛甚者加附子。
紫河車丸,治蓐勞及產後虛弱大效。貓犬產兒,即食其胞衣,故無產疾。(方見虛勞。)
白話文:
蓐勞
許仁認為,產後不久的婦女,如果長時間坐著、看東西、聽聲音、說話太多,或者用力氣,就會感到脖子肩膀、四肢關節和皮膚肌肉疼痛,時而發冷時而發熱,這就是蓐勞。
用豬腎(一對,去掉脂肪膜切成四塊),當歸、芍藥、生薑(各二兩),蔥白(切碎),桂心(各一兩)。
加水八升煮豬腎,取六升,再放入藥材煮取二升,分兩次溫服。
熟地黃散(做法見治療時冷時熱的章節)。
白茯苓散,治療蓐勞,因為產後不久,長時間坐著、說話多、運動用力,導致頭暈眼花、四肢疼痛,忽冷忽熱像瘧疾一樣的症狀,適合用這個方子。
白茯苓(一兩),當歸、川芎、桂心、白芍藥、黃耆、人參(各半兩),熟乾地黃(一兩)。
將藥材稍微搗碎,先用水兩碗,放入豬腎(一對,去掉脂肪膜切開)、生薑(三片)、棗(三枚),煎煮成一碗,去掉豬腎、薑、棗,再放入藥材半兩,煎煮至七分,去渣,飯前分三次溫服。
黃耆丸(做法見治療時冷時熱的章節)。
胡氏牡丹散,治療產後虛弱發熱、自汗,即將轉為蓐勞;或者氣血搏結,月經不調,或者忽冷忽熱、身體虛弱。
白芍藥、當歸、五加皮、地骨皮、人參(各半兩),沒藥、桂心(各二錢),牡丹皮(三錢)。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和酒各半碗,如果不能喝酒,就只用水一碗,放入一枚開元銅錢,用麻油沾濕,一起煎煮七分,去渣,一口喝下。煎煮時不能攪拌,喝的時候不能吹。
黃耆煮散,治療產後蓐勞,導致肌肉黃瘦、面色蒼白;或者怕冷發熱,四肢酸痛,心煩頭痛。
鱉甲(用醋炙過),黃耆(各一兩),桂心、當歸(炒過)、桑寄生、白茯苓、白芍藥、人參、熟地黃、麥門冬(去心)、甘草(炙過,各半兩),牛膝(七錢半)。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用豬睪丸一對,去掉脂肪膜切開,先用水一碗,放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煮至七分,去掉睪丸、薑、棗,再放入藥材五錢,繼續煎煮至四分,去渣,早晚空腹飯前溫服,剩下的藥渣一起煎煮服用。
黃耆建中湯,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發熱或者怕冷腹痛。
黃耆(炒過)、肉桂(各一兩),白芍藥(炒過,二兩),甘草(炒過,七錢)。
每次服用五錢,加薑、棗用水煎服,每天兩到三次,虛弱嚴重者加附子。
紫河車丸,治療蓐勞及產後虛弱效果很好。貓狗生產後會吃掉胎盤,所以沒有產後疾病。(配方見治療虛勞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