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5)

1.

療血渴及產後渴疾。用蓮子心生取為細末,米飲調下二錢效。

白話文:

治療血渴和產後口渴的疾病。使用新鮮蓮子中間的綠色胚芽(蓮子心),磨成細末,用米湯調和後服用二錢(約6克),就會有效。

2. 自汗

〔大〕,夫虛汗不止者,由陰氣虛而陽氣加之,裡虛表實,陽氣獨發於外,故汗出也。血為陰,產則傷血,是為陰氣虛也。氣為陽,其氣實者陽加於陰,故令汗出。而陰氣虛弱不復者,則汗出不止也。凡產後血氣皆虛,故多汗,因之遇風則變成痙,縱不成痙,亦虛乏短氣,身體柴瘦,唇口乾燥,久則經水斷絕,由津液竭故也。

〔薛〕,按前證屬血氣俱虛,急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用參附、耆附等湯。若汗多亡陽發痙,尤當用前藥。王海藏先生云:頭汗出至頸而還,額上偏多,蓋額為六陽之所會也,由虛熱熏蒸而出。竊謂前證當以部位分之,額左屬肝,額右屬肺,鼻屬脾,頤屬腎,額屬心,治者審之。一產婦略聞音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余以為脾氣虛敗,用參、附末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嚥下,乃漸加之,至錢許,卻服參附湯而痊。一產婦盜汗不止,遂致廢寐,神思疲甚,口乾引飲。余謂血虛有熱,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納黃芩、連、柏炒黑,倍加人參、五味子,二劑而愈。

〔大〕,凡產後忽冒悶汗出不識人,治用雞子及竹瀝二法,見前血暈。

〔薛〕,前證屬大虛,宜固元氣為主。其汗不止,必變柔痙。東垣先生云: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目瞑,蓋因血暴亡而火上熾,但補其血則神自昌。若常時血下,當補而升舉其氣。陽得血而神安,則目明矣。今立一方,以補手足厥陰之血,兼益陽氣,名曰全生活血湯。

全生活血湯,治發熱,自汗盜汗,目䀮䀮,四肢無力,口乾頭暈,行步欹側。

升麻,芍藥(炒,各三錢),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獨活,葛根,甘草(炒,各二錢),川芎,藁本(各一錢五分),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細辛,蔓荊子(各五分),紅花(三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熱服。

麻黃根散,(二方),治產後虛汗不止。

當歸,黃耆,麻黃根,牡蠣(煅為粉),人參,粉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又方

當歸,黃耆(各一兩),麻黃根(二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千金》療產後風虛,汗出不止,小便難,四肢拘急,難以屈伸。

甘草(炙,一兩),附子(半個,炮去皮尖),桂心,芍藥(各一兩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四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渣空心溫服。(忌豬肉、冷水、生蔥等物。)

《經效》療產後汗出不止。

黃耆(十二分),白朮,牡蠣(煅),茯苓,防風,麥門冬(去心),生地黃(各八分),大棗(七枚)

上㕮咀,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渣,空心分溫兩服。

白話文:

自汗

汗不停地流,是因為陰氣虛弱,而陽氣又亢盛,內虛外實,陽氣獨自發散於體表,所以出汗。血液屬陰,生產會損傷血液,導致陰氣虛弱。氣屬陽,氣盛則陽氣過於陰氣,所以出汗。如果陰氣虛弱而無法恢復,則汗出不止。凡是產後,血氣都虛弱,所以多汗,遇到風寒就會變成痙攣,即使不痙攣,也會感覺虛弱乏力、氣短、身體消瘦、嘴唇乾燥,時間久了經血就會停止,這是因為津液耗竭的緣故。

產後血氣俱虛,應急用十全大補湯;如果無效,則使用參附、耆附等湯劑。如果汗多到亡陽而引起痙攣,更應該使用前述藥方。王海藏先生說:汗從頭部流到頸部又返回,額頭上的汗尤其多,因為額頭是六陽交會之處,是由於虛熱熏蒸而引起的出汗。我私下認為,應該根據汗出部位區分,額頭左側屬肝,右側屬肺,鼻子屬脾,下巴屬腎,額頭屬心,治療者應當仔細辨證。一位產婦稍微聽到一點聲音,就汗如雨下,並且昏昏沉沉,各種藥物入口就嘔吐。我認為是脾氣虛衰,於是用人參、附子磨成細末做成小丸,每次含服三五粒,讓其隨著唾液吞下,然後逐漸增加劑量,直到一錢左右,再服用參附湯,就痊癒了。一位產婦盜汗不止,導致失眠,精神疲憊,口乾喜飲。我認為是血虛有熱,就用當歸補血湯代替茶飲;又用當歸六黃湯,加入炒黑的黃芩、黃連、柏子仁,加倍人參、五味子,服用兩劑就痊癒了。

產後突然冒汗、昏迷不省人事,可用雞蛋和竹瀝治療,詳見前文血暈的治療方法。

上述情況屬於元氣大虛,應該以固護元氣為主。如果汗不停地流,必然會轉變成虛寒性痙攣。東垣先生說:婦女分娩,或半產時陰道流血不止,昏迷目閉,都是因為血液大量流失,而虛火上炎,只要補血,精神就能恢復。如果平時就有經血過多的情況,應當補血並提升陽氣。陽氣得到血液的滋養,精神安定,眼睛就能明亮。現在我制定一個方劑,來補益手足厥陰之血,並兼顧益陽氣,名為全生活血湯。

全生活血湯:治療發熱、自汗盜汗、目眩、四肢無力、口乾頭暈、步履不穩。

組成:升麻、炒芍藥(各三錢),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獨活、葛根、炒甘草(各二錢),川芎、藁本(各一錢五分),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細辛、蔓荊子(各五分),紅花(三分)。

用法:每服五錢,水煎熱服。

麻黃根散(二方):治療產後虛汗不止。

方一:當歸、黃耆、麻黃根、煅牡蠣粉、人參、粉草(各等分)。

用法:研磨成細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方二:當歸、黃耆(各一兩),麻黃根(二兩)。

用法:研磨成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服。

《千金方》治療產後風虛,汗出不止,小便困難,四肢拘緊,難以屈伸。

組成:炙甘草(一兩),炮製去皮尖的附子(半個),桂心、芍藥(各一兩半)。

用法:研磨成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加生薑四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渣空腹溫服。(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等物。)

《經效產後方》治療產後汗出不止。

組成:黃耆(十二分),白朮、煅牡蠣、茯苓、防風、去心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大棗(七枚)。

用法:研磨成細末,加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渣,空腹分溫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