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四 (3)
卷之四 (3)
1. 小便不通
〔大〕,妊娠小便不通,為小腸有熱,傳於胞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氣滯,則致喘急。陳無擇云:妊娠胎滿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腎氣虛,清濁相干,則為諸淋。若胞系了淚,小便不通,名曰轉胞。若胎滿尿出,名曰遺尿。
〔丹〕,轉胞病胎婦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味厚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藥,鮮有應效。因思胞為胎所壓,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寵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澀,重取則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憂患,澀為血少氣多,弦為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隘,則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墜。遂以四物湯加參、朮、半夏、陳皮、生甘草、生薑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候少頃氣定,又與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為的確,恐偶中耳。後有數人歷歷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婦人本肌盛頭舉身滿,今反羸瘦舉中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一婦人四十一歲,妊孕九個月,轉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腳腫,不堪存活,來告急。予往視之,見其形瘁,脈之右澀而左稍和,此飽食而氣傷,胎系弱,不能自舉而下墜,壓著膀胱,偏在一邊,氣急為其所閉,所以水竅不能出也。轉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補血養氣,血氣既正,胎系自舉,則不下墜,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參、當歸身尾、白芍藥、白朮、帶白陳皮、炙甘草、半夏、生薑,煎濃湯與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又與四帖,藥渣作一帖,煎令頓飲之,探喉令吐出此藥湯,小便立通,皆黑水。後就此方加大腹皮、枳殼、青蔥葉、縮砂仁二十帖與之,以防產前後之虛,果得就蓐平安,產後亦健。一婦人妊娠七八個月,患小便不通,百醫不能利,轉加急脹,診其脈細弱。予意其血氣虛弱,不然水載其胎,故胎重墜,下壓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補藥升扶胎起,則自下。藥力未至,愈加急滿。遂令一老婦用香油塗手,自產門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脹急頓解。一面卻以人參、黃耆、升麻、大劑煮服,或少有急滿,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後,胎漸起,小便如故。
〔薛〕,前證亦有脾肺氣虛,不能下輸膀胱者;亦有氣熱鬱結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為火爍,脾土濕熱,甚而不利者;更當詳審施治。司徒李杏岡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諸藥不應。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別用分利之藥,肚腹腫脹,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遠室,患此小腹腫脹幾至於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瀝,再以前丸之料,加車前子一劑即利,肚腹頓宛而安。
白話文:
小便不通
懷孕期間小便不通,是因為小腸積熱,熱氣傳到膀胱而導致不通。如果同時伴有心肺氣滯,則會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陳無擇說:懷孕後期胎兒增大壓迫膀胱,常會導致小便不利。如果心腎氣虛,清濁之氣混雜,就會出現各種尿路疾病。如果膀胱經絡阻塞,小便不通,稱為「轉胞」。如果胎兒足月時尿液漏出,則稱為「遺尿」。
轉胞這種疾病,多發生在孕婦先天體質虛弱、憂慮重重、性情急躁、飲食過於肥甘厚膩的人身上。古方多用滑利通導的藥物,療效卻甚少。我認為這是因為胎兒壓迫膀胱,使膀胱移位,膀胱經絡阻塞不通。如果胎兒能向上移,懸在中間,膀胱經絡疏通,水道自然會暢通。然而,胎兒下墜必有其原因。有一次,吳宅一位寵妾患了此病,我診其脈象,兩手脈象都略澀,用力按壓則弦急,左手脈象稍平和。我說:這是憂慮所致,脈澀是因為血少氣多,脈弦是因為有水飲,血少則膀胱虛弱不能自行向上,氣多水飲則中焦不潔而阻塞,所以膀胱會避開而下墜。於是,我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半夏、陳皮、炙甘草、生薑,空腹服用,然後用手指探入喉嚨,將藥汁吐出,稍等片刻待氣息平順後,再給予一劑,第二天也是如此,共服用了八劑藥後,病情痊癒。這個方法確實有效,但或許只是偶然湊效。後來又有幾個人用此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都這樣有效。張仲景說:婦女本來肌肉豐盈,頭高體壯,如今卻消瘦虛弱,體內空虛,膀胱經絡阻塞,也會導致轉胞。其原因我不太清楚,希望有高人能解答。有一位41歲的婦女,懷孕九個月,因轉胞小便不通已三天了,下肢水腫,生命垂危,來求救。我前去查看,見她形體消瘦,診其脈象,右手脈澀而左手脈象稍平和,這是因為飲食過飽傷了氣,胎兒位置不正,不能自行向上而下墜,壓迫膀胱,偏在一邊,氣血不通,所以尿道阻塞。轉胞的病症,大致如此。我於是制定了一個補血養氣的方劑,血氣充足,胎兒位置自然會向上,就不會下墜,才能痊癒。於是處方:人參、當歸(身、尾)、白芍藥、白朮、陳皮(帶白)、炙甘草、半夏、生薑,煎成濃湯,服用四劑,讓她儘量喝。第二天早上,再給予四劑,將藥渣再煎一劑,讓她一口氣喝完,用手指探入喉嚨,將藥汁吐出,小便立刻通暢,排出的是黑色尿液。之後,我根據這個方劑,又加入大腹皮、枳殼、青蔥葉、縮砂仁,共二十劑,以預防產前產後的虛弱,果然順利生產,產後身體也很好。有一位婦女懷孕七八個月,患小便不通,很多醫生都治不好,病情越來越嚴重,腹脹難忍,診其脈象細弱。我認為她是血氣虛弱,否則水能托起胎兒,胎兒就不會過重下墜,壓迫膀胱出口,導致排尿困難。如果服用補益藥物來托舉胎兒,就能自行恢復。但藥力尚未到達,病情反而更加嚴重。於是,我讓一位老婦用香油塗手,從產道進入托起胎兒,尿液像流水一樣排出,腹脹頓時解除。同時,我給她服用人參、黃耆、升麻等藥,劑量加大,如果稍微腹脹,就用手托起胎兒幫助排尿,如此三天後,胎兒位置漸漸上升,小便也恢復正常了。
前面提到的症狀,也可能由於脾肺氣虛,不能將尿液輸送到膀胱;也可能是由於氣熱鬱結膀胱,津液不能通暢;也可能是由於腎陰不足,脾土濕熱,導致排尿不利;治療時必須仔細診斷,對症下藥。司徒李杏岡的兒媳婦懷孕五個月,小便不利,各種藥物都不見效。我說:只有八味丸才能奏效。她不相信,又用了其他利尿藥物,結果腹部腫脹,幾乎起不了床。
儒者王文遠的妻子患了這種病,小腹腫脹,幾乎危及生命,服用八味丸一劑,小便滴瀝而出,再用之前的藥方,加車前子一劑,小便就通暢了,腹部腫脹也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