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四 (32)
卷之四 (32)
1. 胎動不安
〔大全〕,妊娠胎動不安者,由衝任經虛,受胎不實者。亦有飲酒房室過度,損動不安者。有誤擊觸而胎動者。有喜怒氣宇不舒,傷於心肝,觸動血脈者。有信醫宜服暖補,反為藥所害者。有因母病而胎動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胎不堅固,動及母疾,但當安胎,其母自愈。當以母形色察之,若面赤舌青,兒死母活。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若唇口青,兩邊沫出者,子母俱死。
〔薛〕,前證胎氣鬱滯者,用紫蘇飲。脾氣虛弱者,六君子湯加蘇、枳。鬱結傷脾者,歸脾湯加柴、梔。鬱怒傷肝脾者,四七湯加芎、歸。怒動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若胎已死、急用平胃散加朴硝腐化之。
永固孕湯
地黃,川芎,黃芩(各五分),歸身尾,人參,白芍藥,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甘草(三錢),黃柏(少許),桑上羊食藤(圓者七葉),糯米(十四粒)
上㕮咀,水煎服。
〔金匱〕,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當歸散
當歸,黃芩,芍藥,芎藭(各四兩。),白朮(半斤),
上五味杵為散,酒飲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產,胎無苦疾,產後百病悉主之。
妊娠養胎,白朮散主之。
白朮散
白朮,芎藭(各一兩),蜀椒(七錢半,去汗),牡蠣(半兩),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煩痛,吐不能飲食,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後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飲之,已後渴者,大麥粥服之。病雖愈,服之勿置。
《集驗方》療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胎動不安,腹痛已有所見方。
艾葉,阿膠,當歸,川芎(各三兩),甘草(一兩),
上細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日三。《千金》、文仲、《備急》同。
四物湯加熟艾、阿膠、茯苓,治一切胎動不安。
安胎當歸湯,治妊娠五月,舉動驚愕,胎動不安,下。在小腹,痛引腰脅,小便疼,下血。(見前逐月養胎)
阿膠散,(二方。)治妊娠或因頓僕,胎動不安,腰痛腹滿,或有所下,或胎上搶心。
熟地黃(二兩),白芍藥,艾葉,當歸,甘草,阿膠,黃耆(各一兩),一方有川芎。
上㕮咀,每服半兩,姜三片,棗一枚,水同煎。
又方,治妊娠胎動不安,心神虛煩,腹內痛。
阿膠(杵碎,炒黃燥),人參,川芎(以上各一兩),白茯苓,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以上各七錢半),甘草(炙),當歸(銼炒),黃芩(各半兩),
上件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生薑半分,棗三枚,同煎六分,去滓熱服。
立效散,治婦人胎動不安,如重物所墜,冷如冰。
白話文:
胎動不安
妊娠期間胎兒動不安靜,可能是衝任二經虛弱,受孕不穩固所致。也可能是飲酒、房事過度,損傷胎兒導致不安。還可能是因外力撞擊或觸碰而引起胎動。或因喜怒情緒不暢,傷及心肝,影響血脈而導致胎動。也可能因服用錯誤的溫補藥物而加重病情。還有的則是因母親本身患病而影響胎兒,此時只要治好母體疾病,胎兒自然就會安定。也有些情況是胎兒本身不穩固,影響到母親的身體,只要安胎,母親的病情就會好轉。應根據母親的面色和舌苔來判斷病情:如果面紅舌青,則孩子會夭折,母親卻能活下來;如果面色青白舌頭紅,口中吐白沫,則母親會死亡,孩子卻能活下來;如果嘴唇和口腔都發青,且兩邊都流出白沫,則母子都會死亡。
針對胎氣鬱滯,可用紫蘇飲;脾氣虛弱者,可用六君子湯加紫蘇、枳實;鬱結傷脾者,可用歸脾湯加柴胡、梔子;鬱怒傷肝脾者,可用四七湯加川芎、當歸;怒動肝火者,可用加味小柴胡湯。如果胎兒已經死亡,則需立即服用平胃散加芒硝來促使胎兒腐化排出。
永固孕湯方劑:
生地黃、川芎、黃芩(各五分)、當歸尾、人參、白芍藥、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半)、甘草(三錢)、黃柏(少許)、桑寄生(圓的,七片葉子)、糯米(十四粒)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水煎服用。
婦女懷孕期間,宜常服用當歸散。
當歸散方劑:
當歸、黃芩、芍藥、川芎(各四兩)、白朮(半斤)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以酒送服,每次服用方寸匕(約一湯匙),每日服用兩次。妊娠期間常服此方,可使生產容易,胎兒無病,產後百病亦可預防。
懷孕期間養護胎兒,可用白朮散。
白朮散方劑:
白朮、川芎(各一兩)、蜀椒(七錢半,去汗)、牡蠣(半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以酒送服,每次服用一錢匕(約半湯匙),每日服用三次,晚上一次。如果感到疼痛,可加入白芍藥;如果心下疼痛劇烈,則川芎的用量加倍;如果心煩痛,嘔吐不能進食,則加入細辛一兩,大半夏二十枚,服用後再用醋水送服;如果嘔吐不止,可用醋水送服,仍無效則用小麥汁服用,之後感到口渴,則可用大麥粥服用。即使病情痊癒,也應繼續服用。
《集驗方》記載治療妊娠二至八個月胎動不安、腹痛的方劑:
艾葉、阿膠、當歸、川芎(各三兩)、甘草(一兩)
將藥材切細,加水八升,煮至三升,去渣,放入阿膠烊化,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千金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相同。
四物湯加入熟艾、阿膠、茯苓,可治療一切胎動不安。
安胎當歸湯,治療妊娠五個月,因驚嚇而胎動不安,下腹疼痛牽扯腰肋,小便疼痛,陰道出血。(詳見其他相關章節)
阿膠散(兩種方劑):治療妊娠期間因跌仆等原因導致胎動不安,腰痛腹脹,或有陰道出血,或胎兒上衝心臟。
方一:熟地黃(二兩)、白芍藥、艾葉、當歸、甘草、阿膠、黃耆(各一兩),一方加川芎。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兩,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用。
方二:治療妊娠胎動不安,心神虛煩,腹痛。
阿膠(研碎,炒黃)、人參、川芎(各一兩)、白茯苓、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各七錢半)、炙甘草、當歸(銼炒)、黃芩(各半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中盞(約150毫升),生薑半分,大棗三枚,水煎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熱服。
立效散:治療婦女胎動不安,感覺像被重物壓迫,腹部冰冷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