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四 (2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9)

1. 惡阻

療妊娠心胸支滿,痰逆不思飲食。

赤茯苓,前胡,白朮,紫蘇葉(各一兩),半夏,麥門冬,人參,大腹皮(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方無腹皮、人參、有大腹子檳榔。

療妊娠心膈氣滯,嘔吐不下,飲水,心神虛煩,四肢少力。

枇杷葉,半夏,麥門冬,人參,甘草(半兩),訶子肉,藿香(各一兩),赤茯苓,枳殼,陳皮(各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方無訶子及棗。

《集驗》療婦人妊娠惡阻,嘔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三兩),生薑,茯苓(各四兩),半夏(五兩),

上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不瘥頻服。忌羊肉、餳、鮓等物。

旋覆半夏湯,治妊娠惡阻,吐逆酸水,惡聞食氣,多臥少起。

旋覆花(去枝萼),川芎,細辛(去土),人參,甘草(炙,各七分),當歸(去蘆),半夏(湯泡),赤茯苓(去皮),乾生薑,陳皮(去白,各一錢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旋覆花湯,治妊娠六七個月,胎不安,嘔吐。

旋覆花(五分),厚朴,白朮,枳殼,黃芩,茯苓(各一錢五分),半夏,芍藥,生薑(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上諸方並用半夏,蓋取其辛以散結氣,瀉逆氣,故嘔惡自止,非專為痰設也。婁全善曰:《大全》方論半夏動胎而不用,仲景方乃用之。予治妊娠阻病累用半夏,未嘗動胎也。經云:有故無殞是也。

白朮散,治惡阻吐清水,甚者害十餘日水漿不入。

白朮(一兩),人參(半兩),丁香(二錢半),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五片,煎至七分,溫服。

人參丁香散,(二方。)治妊娠惡阻,胃寒嘔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人參,丁香,藿香葉(各二錢半),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又方

人參,丁香,柿蒂(各二兩),甘草,良薑(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點下,無時。

醒脾飲子,治妊婦阻病,嘔逆不食,甚者中滿,口中無味,或作寒熱。(此出王氏《博濟方》。)

草豆蔻(以濕紙裹,灰火中煨令紙干,取出去皮用),厚朴(薑製,各半兩),乾薑(一兩),甘草(一兩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水一大盞,棗二枚,生薑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呷服。病輕者只一兩服,便能食。舊有橘紅二兩,治寒熱瘧痢不食,後人去橘皮以乾生薑代。乾薑治老人氣虛,大便秘,少津液引飲有奇效。產科醫官齊士明依舊用乾薑去橘皮,亦名醒脾飲子,治阻病極神驗。

白話文:

惡阻

治療懷孕期間胸悶脹滿,痰液上湧,不想吃東西:

用赤茯苓、前胡、白朮、紫蘇葉各一兩,半夏、麥門冬、人參、大腹皮各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杯,生薑五片,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服。另一種配方沒有大腹皮和人參,但有大腹子和檳榔。

治療懷孕期間胸膈氣滯,嘔吐不止,喝水後更加不適,心神煩躁,四肢無力:

用枇杷葉、半夏、麥門冬、人參、甘草各半兩,訶子肉、藿香各一兩,赤茯苓、枳殼、陳皮各七錢半。

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服。另一種配方沒有訶子肉和紅棗。

《集驗方》記載,治療婦女懷孕期間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

用青竹茹、橘皮各三兩,生薑、茯苓各四兩,半夏五兩。

將這些藥材切細,加入六升水煮至二升半,去渣後分三次服用,如果沒好轉就頻繁服用。忌吃羊肉、飴糖、醃製魚肉等食物。

旋覆半夏湯,治療懷孕期間的噁心嘔吐,吐酸水,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經常躺臥,不愛活動:

用旋覆花(除去枝萼)、川芎、細辛(除去泥土)、人參、甘草(炙)各七分,當歸(除去蘆頭)、半夏(用湯水泡過)、赤茯苓(除去外皮)、乾生薑、陳皮(除去白色部分)各一錢五分。

將這些藥材做成一劑,加水兩盅,生薑五片,煎煮至一盅,不拘時間服用。

旋覆花湯,治療懷孕六七個月,胎兒不安,噁心嘔吐:

用旋覆花五分,厚朴、白朮、枳殼、黃芩、茯苓各一錢五分,半夏、芍藥、生薑各一錢。

將這些藥材做成一劑,加水兩盅,煎煮至一盅,飯前服用。

以上這些方劑都用到半夏,是因為它味辛,可以疏散鬱結之氣,降逆氣,所以能止嘔,並非單純為化痰而設。婁全善說:《大全》方中認為半夏會動胎氣,所以不用,但張仲景的方子卻使用半夏。我治療懷孕阻病多次使用半夏,從來沒有發生動胎的情況。《黃帝內經》說:「有病因才用藥,沒有危害就沒關係。」

白朮散,治療噁心嘔吐清水,嚴重時十多天都不能喝水進食:

用白朮一兩,人參半兩,丁香二錢半,甘草一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杯,生薑五片,煎煮至七分,溫服。

人參丁香散,(有兩種配方)治療懷孕期間噁心嘔吐,胃寒導致的嘔逆,吃下去就吐出來,以及心腹部刺痛:

用人參、丁香、藿香葉各二錢半。

將這些藥材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另一種配方:

用人參、丁香、柿蒂各二兩,甘草、良薑各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水沖服,不限時間。

醒脾飲子,治療孕婦因阻病引起的噁心嘔吐,吃不下東西,嚴重時腹脹滿悶,口中無味,或者出現寒熱症狀。(出自王氏《博濟方》)

用草豆蔻(用濕紙包好,在灰火中煨烤至紙乾,取出後去皮使用)、厚朴(用生薑炮製)各半兩,乾薑一兩,甘草一兩二錢半。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大錢,加水一大杯,紅棗兩枚,生薑三片,煎煮至八分,去渣後慢慢喝。病情較輕的,只需要服用一兩,就能夠進食。原配方有橘紅二兩,用於治療寒熱瘧疾導致的食慾不振,後人去掉橘皮,改用乾生薑代替。乾薑治療老年人氣虛、大便乾燥、津液不足、飲水有奇效。產科醫官齊士明仍然使用乾薑代替橘皮,也將此方稱為醒脾飲子,治療阻病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