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四 (2)
卷之四 (2)
1. 求子
熟地黃(四兩),山茱萸肉,山藥(各二兩),牡丹皮白茯苓(各一兩五錢),澤瀉,香附米(童便浸三次,炒,各一兩),蘄艾葉(去筋醋煮,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沸湯送下。隨後證作湯使,或另作煎劑服。
經水過期者,乃血虛也,宜四物湯加參、耆,陳皮、白朮服之。若肥白人是痰多,宜二陳加南星、蒼朮、滑石、芎、歸、香附之類。經水不及期者,血熱也,四物加芩、連。肥人亦兼痰治,色紫黑者同血熱論。經將行而作疼者,氣滯也,用歸身、尾、香附米及桃仁、紅花、黃連以行之,或加四物、莪朮、玄胡索、木香。熱加黃芩、柴胡。
經行後作疼者,血氣虛也,八物湯。
〔丹〕,婦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閉塞子宮,以致經事不行。瘦弱婦人不能孕育,以子宮無血,精氣不聚故也。肥人無子,宜先用調理藥。
當歸(一兩,酒洗),茯苓(二兩),川芎(七錢半),白芍藥,白朮,半夏(湯洗),香附米,陳皮,甘草(各一兩),
作十帖,每帖姜三片,水煎吞後丸子。
白朮(二兩),半夏曲,川芎,香附米(各一兩),神麯(炒),茯苓(各半兩),橘紅(四錢),甘草(二錢,以上併為末),
粥丸,每服八十丸。如熱多者加黃連、枳實(各一兩)服前藥訖,卻服後,螽斯丸,。
附子,茯苓(各六錢),厚朴,杜仲,桂心,秦艽,白薇,半夏,乾薑,牛膝,沙參(各二錢),人參(四錢),細辛(五錢),
上為末,煉蜜和丸小豆大。每服五丸,空心酒下,加至十丸不妨。覺有娠,三月後不可更服。忌食牛馬肉。則難產當出月。
按:此方即秦桂丸也。丹溪忌服之者,蓋忌於瘦人無血者,若肥人濕多者,又兼前調理藥,而所服丸數十減其九,只服五分無妨也。上三方得之於丹溪之子朱懋誠者,累試有效。
抑氣散,治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尋常頭眩暈,膈滿體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子(炒淨,二兩),陳皮(焙,二兩),茯神,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不拘時,白湯調下。
〔海〕大五補丸
天門冬,麥門冬(去心),菖蒲,茯苓,人參,益智,枸杞子,地骨皮,遠志肉,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服本方數服後,以七宣丸泄之。
增損三才丸
天門冬(酒浸,去心),熟地黃(酒蒸),人參(去蘆),遠志(去骨),五味子,茯苓(酒浸),鹿角(酥炙)
一法加白馬莖(酥炙。)一法加麥門冬,令人有力。一法加續斷以續筋骨。一法加沉香,暖下焦虛冷。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好酒下。年老欲補,加混元衣全個入藥。(混元衣者是胎衣,頭生兒者方佳,用酒浸曬乾,細銼為末。)
白話文:
求子
用熟地黃四兩、山茱萸肉和山藥各二兩、牡丹皮和白茯苓各一兩五錢、澤瀉和用童子小便浸泡三次後炒過的香附米各一兩、用醋煮過的蘄艾葉五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之後根據具體症狀配合湯藥,或另外煎煮藥劑服用。
如果月經延遲,是因為血虛,應該服用四物湯,並加入人參、黃耆、陳皮和白朮。如果是體態肥胖的人,多半是痰濕過多,適合用二陳湯,再加入南星、蒼朮、滑石、川芎、當歸、香附等藥材。如果月經提前,是因為血熱,應該用四物湯,再加入黃芩和黃連。肥胖的人也要同時治療痰濕,如果經血顏色紫黑,也視為血熱。如果月經來之前肚子疼痛,是因為氣滯,可以用當歸身、當歸尾、香附米,以及桃仁、紅花、黃連來疏通氣血,或者加入四物湯、莪朮、玄胡索、木香。如果發熱,再加入黃芩、柴胡。
如果月經來之後肚子疼痛,是因為氣血虛弱,適合服用八物湯。
婦女肥胖多半難以懷孕,是因為體內脂肪堆積阻塞子宮,導致月經不來。瘦弱的婦女難以懷孕,是因為子宮血虛,精氣難以聚集。肥胖的人不孕,應該先用調理藥物。
用酒洗過的當歸一兩、茯苓二兩、川芎七錢半,以及白芍藥、白朮、用湯洗過的半夏、香附米、陳皮、甘草各一兩。
做成十帖藥,每帖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送服之前的藥丸。
用白朮二兩、半夏曲、川芎、香附米各一兩,以及炒過的神麯、茯苓各半兩、橘紅四錢、甘草二錢(以上都研磨成粉末)。
做成粥丸,每次服用八十丸。如果體內熱象明顯,可以加入黃連和枳實各一兩。服用完前面的藥後,再服用螽斯丸。
用附子、茯苓各六錢,以及厚朴、杜仲、桂心、秦艽、白薇、半夏、乾薑、牛膝、沙參各二錢,人參四錢,細辛五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酒送服五丸,可以增加到十丸。如果發現懷孕,三個月後就不要再服用。忌食牛馬肉,否則生產時可能會有困難。
這個方子就是秦桂丸。丹溪不建議服用,主要是針對瘦弱血虛的人,如果體態肥胖濕氣重的人,可以搭配之前的調理藥,並且將服用丸藥的量減少到十分之一,只服用五分也沒有關係。以上三個方子是從丹溪的兒子朱懋誠那裡得到的,多次試驗都有效。
抑氣散,治療婦女氣盛於血,導致不孕。平時出現頭暈目眩、胸悶、身體疼痛、心悸等症狀,都可以服用。
用炒過的香附子二兩、焙乾的陳皮二兩,以及茯神、炙甘草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不拘時間,用白開水調服。
大五補丸
用天門冬、麥門冬(去心)、菖蒲、茯苓、人參、益智、枸杞子、地骨皮、遠志肉、熟地黃(各等分)。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用酒送服三十丸。服用本方數次後,用七宣丸來泄熱。
增損三才丸
用酒浸泡後去心的天門冬、酒蒸的熟地黃、去蘆的人參、去骨的遠志、五味子、酒浸的茯苓、酥炙的鹿角。
有一個配方是加入酥炙的白馬陰莖;另一個配方是加入麥門冬,能使人有力氣;還有一個配方是加入續斷,能連接筋骨;還有一個配方是加入沉香,能溫暖下焦虛寒。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攪拌捶打數千下,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好酒送服。老年人想要補養身體,可以加入混元衣(也就是胎盤,最好是用剛出生的嬰兒的胎盤,用酒浸泡曬乾,然後切碎成粉末)一起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