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二 (49)
卷之二 (49)
1. 心痛
〔大〕,夫婦人血氣心痛者,由臟腑虛,血氣不調,風冷邪氣乘於心也。其痛發有死者,有不死者。成證者,心為諸臟之主,而主於神,其正經不可傷,傷之而痛者,名為真心痛,朝發夕死,夕發旦死。心之支別絡為風冷所乘而痛者,故痛發乍輕乍甚,而成證者也。
〔薛〕,前證若寒邪所傷,溫散之。飲食停滯,消導之。肝火妄動,辛平之。脾氣鬱結,和解之。仍與後六證方藥同用。一婦人久患心痛,飲食少思,諸藥到口即吐。予以為脾土虛弱,用白朮一味,同黃土炒,去土,每服一兩,以米泔煎濃,徐服少許,數日後自能大飲。用三斤余而安。上舍陳履學長子室,素怯弱,產後患疥瘡,年餘不愈,因執喪旬月,每欲眩僕。一日感氣,忽患心脾高腫作疼,手不可按,而嘔吐不止,六脈微細。或見其形實,誤認諸痛不可補氣,乃用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而愈。繼復患瘧,且墮胎,又投理氣行血之藥,病雖去,元氣轉脫,再投參耆補劑不應矣,六脈如絲欲絕。迎予至診之,曰:形雖實而脈虛極,反用理氣之劑,損其真氣故也。連投參、耆、歸、朮、附子、薑、桂二劑,間用八味丸,五日寢食漸甘,六脈全復。此證若心脾疼痛時,即服此等藥,瘧亦不作矣。
〔大〕烏藥散,治婦人血氣攻心痛,發歇不定。
烏藥,莪朮,桂心,當歸(炒),桃仁,青皮,木香(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阿魏丸,治婦人血氣攻心疼痛,及一切積冷氣。
當歸,桂心,青皮,附子(炮),阿魏(麵裹煨,以面熟為度),白朮,川芎(各一兩),吳茱萸(炮),木香,乾薑(各三分),檳榔,肉豆蔻(煨),延胡索,莪朮(各一兩),硃砂(細研,半兩),
上為末,先以醋一升,煎阿魏成膏,和藥末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熱酒下。
雞舌香散,治男子婦人九種心痛,一切冷氣。
良薑(銼細,麻油炒),桂心,赤芍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鹽木瓜三片,同煎七分,溫服,鹽湯點亦可。血氣疝瘕痛,用熟醋湯調下,忌生冷。
應痛散,治心脾痛不可忍者,婦人脾血氣作心脾痛尤效。前方同,只無桂心。用醋煎、醋湯點亦可。
乙丑年春初,次女年十五,經脈未行,初一日心痛如刺,吐飲不止,脈沉緩弦細,以蘇合香丸、神保丸、沉香丸、理中丸、訶子散、七氣湯,皆無效。余思之,此證非蟲即飲作疾,非《局方》九痛丸則不可。遂合與服一二丸,即愈矣。
陳氏二神丸,治婦人血氣不和,作痛不止,及下血無時,月水不調。
真蒲黃(炒),蓽茇(鹽炒),
上等分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如不能飲,米飲吞下,兩服即止。
白話文:
【心痛】
大師認為,婦女發生血氣心痛,多是由臟腑虛弱,血氣運行不順,風寒邪氣趁虛而入心臟所致。這種疼痛發作,有的人會死亡,有的人則不會。進一步形成病症,因為心臟是所有臟器的主宰,負責精神活動,其主要經絡不能受傷,一旦受傷出現疼痛,被稱為真心痛,早晨發作可能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作可能早晨就會死亡。心臟的分支絡脈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導致疼痛,因此疼痛發作時時輕時重,進一步形成病症。
薛大師指出,如果前面的症狀是由寒邪所傷,應該使用溫暖散寒的藥物。如果是飲食滯留,應使用消化引導的藥物。若是肝火無端燃起,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脾氣鬱結,則需和解的藥物。並且可以與後面六種病症的藥方一同使用。曾有一位婦女長期患有心痛,食慾不佳,各種藥物一入口就吐。我認為她是脾臟虛弱,於是使用白朮一種藥物,與黃土一同炒製,去除黃土後,每次服用一兩,以米汁煮濃,慢慢服用少量,幾天後她就能大量飲食。用了三斤多藥物後,病情得以安定。上捨陳履學的長子的妻子,一向身體虛弱,在產後患上疥瘡,一年多未能痊癒,因為喪事操勞一個多月,經常感到頭暈欲倒。一天,她受到氣候影響,突然心脾高腫疼痛,手無法按壓,並且不停嘔吐,脈搏微弱。有人看到她的外觀實壯,誤認為各種疼痛不能補氣,於是使用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隨後再次患上瘧疾,並且流產,又投用理氣行血的藥物,雖然疾病離去,但元氣轉而流失,再投用參耆補藥也無效,脈搏細弱至極點。我被邀請來診斷,說:雖然外觀實壯但脈搏極虛,反而使用理氣的藥物,損傷了她的真氣。連續投用參、耆、歸、朮、附子、薑、桂二劑,間歇使用八味丸,五天後睡眠和飲食逐漸恢復,六脈全部恢復。這個病症,如果在心脾疼痛時立即服用這些藥物,瘧疾也不會發作了。
「烏藥散」,治療婦女血氣攻心痛,發作時間不定。
烏藥、莪朮、桂心、當歸(炒)、桃仁、青皮、木香(各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和服用。
「阿魏丸」,治療婦女血氣攻心疼痛,以及所有積冷氣。
當歸、桂心、青皮、附子(炮)、阿魏(麵裹煨,以面熟為度)、白朮、川芎(各一兩)、吳茱萸(炮)、木香、乾薑(各三分)、檳榔、肉豆蔻(煨)、延胡索、莪朮(各一兩)、硃砂(細研,半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先用一升醋煎阿魏成膏,和藥末攪拌三百次,製成梧桐子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熱酒送服。
「雞舌香散」,治療男女九種心痛,所有冷氣。
良薑(銼細,麻油炒)、桂心、赤芍藥(各等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一盞水加入三片鹽木瓜,一同煎至七分,溫服,鹽湯點也可以。血氣疝瘕痛,用熟醋湯調下,避免生冷食物。
「應痛散」,治療心脾痛難以忍受,對婦人心脾血氣作痛尤其有效。藥方相同,只是沒有桂心。可以用醋煎、醋湯點服用。
乙丑年春天,我的次女十五歲,尚未行經,初一日心痛如針刺,不停嘔吐,脈象沉緩弦細,使用蘇合香丸、神保丸、沉香丸、理中丸、訶子散、七氣湯都無效。我思考,這個症狀可能是寄生蟲或飲食所致,如果不使用《局方》九痛丸,恐怕不行。於是製成藥丸,服用一兩丸後,病情立即好轉。
「陳氏二神丸」,治療婦女血氣不調,疼痛不止,以及下血無時,月經不調。
真蒲黃(炒)、蓽茇(鹽炒),
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如果不能喝酒,米飲吞下,兩次服用即可止痛。
「陳日華抽刀散」,治療婦女血風血氣等疾病。武興戎司機宜侯愷表示:見到一位道人,使用這個方子治療疾病,效果顯著,於是作為貢獻,確實非常奇妙。
五靈脂(炒,一兩)、莪朮、桂心、蕓薹子(炒,各半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大錢,半盞酒,半盞水,煎至八分,發病時熱服。
失笑散(見產後心痛)、訶子散(見霍亂)也很有效。
《靈苑方》治療婦人突然血氣心痛。僅使用生五靈脂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一盞酒,煮沸熱服。
《局方》四七湯加良薑,還有沉香降氣湯、分心氣飲,都能有效治療心痛。(三個方子都在雜病諸氣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