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女科證治準繩》~ 卷之二 (4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5)

1. 頭目眩暈

〔大〕,婦人頭眩,由氣虛風入於腦,循脈引於目系,目系急而然也。邪甚則必癲。《素問》云:頭痛癲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搖,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在肝。下虛者,腎虛也,故腎厥則頭痛;上虛者,肝虛也,故肝虛則暈。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搖不定,目眩耳聾,皆暈之狀,故肝厥頭痛不同也。

〔薛〕,丹溪先生云:眩者言其黑運旋轉,其狀目閉眼暗,身轉耳聾,如立舟船之上,起則欲倒。蓋虛極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軌也。若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暈也。若鬱結生痰而眩暈者,此七情虛火上逆也。若淫欲過度而眩暈者,此腎虛氣不歸源也。若吐衄漏崩而眩暈者,此肝虛不能攝血也。有早起眩暈,須臾自定者,元氣虛也,正元飲(雜病自汗。)下黑錫丹。(雜病頭痛。)傷濕頭暈,用腎著湯(雜病傷濕。)加川芎。有痰,用青州白丸子。(雜病中風。)頭風,風熱也,久則目昏。偏頭風相火也,久則目緊便澀。皆宜出血以開表之。竊謂前證肝虛頭暈,用釣藤散。腎虛頭暈,六味丸。(雜病虛勞。)頭暈吐痰,養正丹;不應,八味丸。(雜病虛勞。)血虛,四物、參、苓、白朮;不應,當歸補血湯。(雜病勞倦。)氣虛,四君、歸、耆;不應,補中益氣湯。(雜病勞倦。)肝木實,瀉青丸。(雜病頭痛。)虛用地黃丸。(雜病虛勞。)不應,川芎散。脾氣虛,二陳、參、朮、柴胡、升麻;不應,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脾胃有痰,半夏白朮天麻湯。風痰上湧,四神散。發熱惡寒,八物湯。(雜病虛勞。)七情氣逆,四七湯。傷濕而暈,除濕湯。(雜病中濕。)一婦素頭暈,不時而作,月經遲而少,此中氣虛弱,不能上升而頭暈,不能下化而經少。用補中益氣湯而愈。後因勞仆地,月經如湧,此勞傷火動,用前湯加五味子,一劑而愈。前證雖雲氣無所附,實因脾胃虧損耳。一婦人內熱口乾,勞則頭暈、吐痰、帶下。詳下嘈雜門。

養正丹,治虛風頭眩,吐涎不已。蓋此藥升降陰陽,補接真氣,非止頭眩而已。

黑鉛,水銀,硫黃(研),硃砂(研,各一兩),

上用建盞一隻,火上熔鉛成汁,次下水銀,用柳杖子打停,取下歇少時,入二味打停,候冷取下,研為粉,以糯米軟飯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棗湯吞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釣藤散,(《本事》)治肝厥頭暈。清頭目。

釣藤,陳皮(去白),半夏(湯洗七次,切片子),麥門冬(去心),茯苓(去皮),茯神(去木),人參(去蘆),甘菊花,防風(去蘆,各半兩),甘草(二錢半,炙),石膏(一兩),

白話文:

頭目眩暈

婦女頭暈,是因氣虛而風邪入侵腦部,沿著經脈影響到眼睛,眼睛的經脈緊張而導致頭暈。邪氣嚴重則會導致癲癇。《素問》中記載:頭痛癲癇,是下焦虛弱,上焦實熱,病位在足少陰經和巨陽經,嚴重則會影響到腎臟。頭昏眼花,目眩耳聾;下焦實熱,上焦虛寒,病位在足少陽經和厥陰經,嚴重則會影響到肝臟。下焦虛弱是指腎虛,所以腎氣虛衰則頭痛;上焦虛弱是指肝虛,所以肝虛則頭暈。頭昏眼花,目眩耳聾,都是頭暈的表現,因此肝厥頭痛與其他頭痛不同。

薛氏所言:眩暈是指眼前發黑,感覺旋轉,眼睛閉合,視力模糊,身體轉動,耳朵發聾,如同站在船上一樣,站立時想要倒下。這通常是由於體虛加之受寒而引起的,不能單一地用同一種方法治療。如果是風邪引起的,會有出汗;如果是寒邪引起的,則會有抽搐疼痛;如果是暑邪引起的,則會感到煩悶;如果是濕邪引起的,則會感到沉重滯礙。這四種邪氣乘虛而入,都會導致眩暈。如果是由於鬱結生痰而導致眩暈,這是由於七情內傷,虛火上逆所致。如果是由於房事過度而導致眩暈,這是由於腎虛,元氣不能歸於根本。如果是由於吐血、衄血、月經不調等出血症狀而導致眩暈,這是由於肝臟虛弱,不能攝血所致。如果是一早起來就頭暈,過一會兒就好了,這是元氣虛弱的表現,可以用正元飲、黑錫丹等方劑治療。傷濕引起的頭暈,可以用腎著湯加川芎治療。如有痰,可用青州白丸子治療。如果是頭風,是風熱之邪,久病則會導致眼睛昏花。如果是偏頭痛,是相火妄動,久病則會導致眼睛緊澀,這些都應該放血來治療。竊以為,肝虛引起的頭暈,可用釣藤散治療;腎虛引起的頭暈,可用六味丸治療。頭暈伴有吐痰,可用養正丹治療;如果無效,則用八味丸。血虛可用四物湯加人參、茯苓、白朮;如果無效,則用當歸補血湯。氣虛可用四君子湯加當歸、黃耆;如果無效,則用補中益氣湯。肝木實證,可用瀉青丸治療。虛證則用地黃丸;如果無效,則用川芎散。脾氣虛弱,可用二陳湯加人參、白朮、柴胡、升麻;如果無效,則用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脾胃有痰,可用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風痰上湧,可用四神散治療。發熱惡寒,可用八物湯治療。七情內傷導致氣逆,可用四七湯治療。傷濕引起的頭暈,可用除濕湯治療。有一個婦女經常頭暈,間歇發作,月經推遲且量少,這是由於中氣虛弱,不能上升而導致頭暈,不能下降而導致經量少。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後痊癒。後來因為勞累而導致月經量多,這是由於勞傷導致火旺,於是又在補中益氣湯中加五味子,一劑而癒。上述症狀雖然看起來氣機失調,實際上是脾胃虧損所致。有一個婦女內熱口乾,勞累則頭暈、吐痰、白帶增多,詳見下焦嘈雜門。

養正丹:治療虛風頭暈,唾液流不止。此藥能升降陰陽,補益真氣,不僅能治頭暈。

組成:黑鉛、水銀、硫黃(研磨)、硃砂(研磨,各一兩)

製法:用建盞一個,火上熔化鉛成汁,然後加入水銀,用柳條攪拌均勻,取下放置片刻,再加入硃砂和硫黃攪拌均勻,待冷卻後研磨成粉,用糯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棗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每日兩次。

釣藤散:(出自《本事方》)治療肝厥頭暈,清頭目。

組成:釣藤、陳皮(去白)、半夏(湯洗七次,切片)、麥門冬(去心)、茯苓(去皮)、茯神(去木)、人參(去蘆)、甘菊花、防風(去蘆,各半兩)、甘草(二錢半,炙)、石膏(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