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素

《醫學啓源》~ 卷之中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14)

1. (二)暑熱

柴胡(四兩去苗),黃芩,人參,半夏(湯洗七次),甘草(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小兒分作二服,更量加減。

升麻葛根湯:

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頭痛發熱,肢體煩熱,瘡疹未發,並宜服之。

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不拘時。日進二、三服,病去身涼為度。小兒量力與服。

白話文:

(二)暑熱

藥方一:柴胡(四兩,去苗)、黃芩、人參、半夏(用湯洗七次)、甘草(各一兩半)。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掰開),一起煎煮至藥汁剩七分,濾渣,趁熱服用,時間不限。小孩要分兩次服用,劑量需根據情況增減。

藥方二(升麻葛根湯):

此方用於治療大人小孩的時疫瘟疫,症狀包括頭痛發熱、四肢煩熱、瘡疹未發者,均可服用。藥材有:升麻、葛根、炙甘草、白芍藥(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濾渣,稍涼後服用,時間不限。每日服用二到三次,直到病癒體涼為止。小孩需根據其體力狀況調整用藥量。

2. (三)濕土

葶藶木香散:

治濕熱內外〔甚〕,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滑瀉。

葶藶,茯苓(去皮),白朮,豬苓(去皮,各一兩),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桂(一錢),滑石(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食前服。此藥下水〔濕〕,消腫脹,止瀉利,利小便。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轉泄者,此乃濕熱癃閟極深,而攻之不開,故反為注瀉,此正氣已衰,多難救也。慎不可攻之,而無益耳。

白朮木香散:

治喘嗽腫滿,欲變成水病(者),不能臥,不欲飲食,小便閉者。

白朮,豬苓(去皮),澤瀉,赤茯苓(以上各半兩),木香,陳皮(各二兩去白),檳榔,官桂(各二錢),滑石(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溫服。

大橘皮湯:

治濕熱內甚,心腹脹滿,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橘皮(一錢半),木香(一錢),滑石(六錢),檳榔(三錢),茯苓(一兩去皮),豬苓(去皮),澤瀉,白朮,官桂(各五錢),甘草(三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桂〔苓〕白朮丸:

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滿〕壅塞,開堅結痛悶,〔推〕進飲食,調和臟腑,無問寒濕〔濕〕熱,嘔吐瀉利,皆能開發,以令遍身流濕潤燥,氣液宣平而愈。並解酒毒,兼療肺痿癆嗽,水腫〔腹〕脹,瀉利不能止者,服之,利止為度,後隨證治之。

楝桂,乾生薑(各一分),茯苓(去皮),半夏(各一兩),白朮,紅皮(去穰),澤瀉(各半兩),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日進三服。病〔在〕膈上,食後服;膈下,食前服;〔在〕中者,不拘時。或一法: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水丸〕,取效甚妙。

六一散:

治身熱嘔吐泄瀉,腸癖下利赤白。治癃閉淋痛,利小便。偏蕩胃中積聚寒熱,〔宣積氣〕,通九竅六腑,〔生〕津液,去留結,消蓄水,止渴,〔寬〕中,除煩熱心躁。治腹脹痛,補益五臟,大養脾胃腎之氣,理內傷陰痿,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主癇痓驚悸,健忘,心煩滿短氣,臟傷咳嗽,飲食不下,肌肉疼痛。

治口瘡,牙齒疳蝕,明耳目,壯筋骨,通〔經〕脈,和血氣,消水穀,保真元,解百藥酒食邪毒,〔耐〕勞〔役〕飢渴,〔宣〕熱,〔闢〕中外諸邪所傷,久服強志輕身,駐顏延壽,及解〔中〕暑、傷寒、疫癘、飢飽、勞損、憂愁、思慮、〔恚〕怒、驚恐、傳染。並汗〔後〕遺熱,勞復諸病,並解兩感傷寒,能令遍身結滯宣通,氣〔和〕而愈。

及婦人下乳催生,併產後損液血衰,陰虛熱甚,一切熱病,並宜服之。兼〔防〕發吹奶乳〔癰〕,或已覺吹乳乳結,頓服即愈,乃神驗之仙藥也,惟孕婦不可服。

白話文:

(三)濕土

葶藶木香散:

治療濕熱內外嚴重,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稀溏。

藥方組成:葶藶、茯苓(去皮)、白朮、豬苓(去皮,各一兩)、木香(半錢)、澤瀉、木通、甘草(各半兩)、桂枝(一錢)、滑石(三兩)。

用法:將藥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調服,飯前服用。此藥能利水消腫,止瀉通便,利尿。如果小便不通暢,反而加重腹瀉,這是因為濕熱阻塞膀胱非常嚴重,藥力無法攻破,反而導致瀉下加重,說明正氣已衰,很難治療。應謹慎用藥,以免無益反而有害。

白朮木香散:

治療喘嗽腫脹,將要發展成水腫,不能平臥,不想吃東西,小便不通。

藥方組成:白朮、豬苓(去皮)、澤瀉、赤茯苓(以上各半兩)、木香、陳皮(各二兩去白)、檳榔、官桂(各二錢)、滑石(三兩)。

用法:將藥粗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渣,飯前溫服。

大橘皮湯:

治療濕熱內盛,心腹脹滿,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稀溏。

藥方組成:橘皮(一錢半)、木香(一錢)、滑石(六錢)、檳榔(三錢)、茯苓(一兩去皮)、豬苓(去皮)、澤瀉、白朮、官桂(各五錢)、甘草(三錢)。

用法:將藥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桂苓白朮丸:

治療痰飲逆氣,咳嗽,胸腹痞滿阻塞,消除堅硬腫塊及胸悶,促進食慾,調和臟腑,不論寒濕或濕熱,嘔吐腹瀉,都能疏通,使全身濕氣流通,氣血平和而痊癒。還能解酒毒,兼治肺癆咳嗽,水腫腹脹,腹瀉不止,服用此藥,以瀉利止為度,之後再根據病情治療。

藥方組成:肉桂、乾薑(各一分)、茯苓(去皮)、半夏(各一兩)、白朮、橘皮(去瓤)、澤瀉(各半兩)。

用法:將藥磨成粉,用麵糊做成丸藥,如小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每日服用三次。疾病在膈膜以上,飯後服用;在膈膜以下,飯前服用;在中間,則不拘時間。另一種方法:加入黃連半兩,黃柏二兩,用水製成丸藥,療效更佳。

六一散:

治療身熱嘔吐腹瀉,腸胃病導致的腹瀉(瀉出赤白之物)。治療小便不利、排尿疼痛,利尿。治療胃中積聚寒熱,疏通氣機,通達九竅六腑,生津液,消除積聚,消腫,止渴,寬中,除煩熱心煩。治療腹脹疼痛,補益五臟,大補脾胃腎之氣,治療內傷陰虛,安神定魄,治療五勞七傷,一切虛損。主治癲癇驚悸,健忘,心煩氣短,臟腑損傷導致的咳嗽,飲食不下,肌肉疼痛。

治療口腔潰瘍,牙齒疾病,明目,壯筋骨,通經脈,調和氣血,消化食物,保護真元,解百藥酒食邪毒,耐勞苦飢渴,宣泄熱邪,驅除內外各種邪氣侵害,久服可以增強意志,減輕體重,駐顏延壽,以及治療中暑、傷寒、瘟疫、飢飽、勞損、憂愁、思慮、憤怒、驚恐、傳染病。以及汗後遺留的熱邪,勞累後復發的各種疾病,以及治療兩種感冒,能使全身瘀滯疏通,氣血調和而痊癒。

以及婦女催乳、催生,以及產後損傷津液血氣,陰虛火旺,一切熱病,都適合服用。還能預防和治療乳癰,即使已經出現乳房腫塊,服用後也能很快痊癒,是神奇的仙藥,但是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