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14)
(14)
1. 貫膿三日訣
痘出七日.陰中之陽,盡付於外,內則空虛,如釜中甑內之氣,妙不可言。陽起一分陰亦長一分,故其漿也,則宜漸而黃,根下血暈,亦宜漸而緊,如線圍定,不鋪散,不灰黯,晝夜痛楚,飲食倍常,大便少,身微熱,吉症也。反是者逆。至是欲決生死,唯視血暈聚散,膿色真偽耳。
真者寶色燁燁,手捏粘絲,偽則土黃也。聚者氣拘血而化毒也,散則氣虛散,而真氣將竭。血暈全無者死。膿者,毒所化也。訣曰,六日以後專看膿色,故膿有者生,無膿者死。使或有或無而腳根不紅,或連肉灰紅,作癢煩燥,目閉後開,作瀉乾嘔,不食少睡,氣虛不能拘血化毒也。急峻補之。
白話文:
痘疹發出七天,體內的陰氣轉化為陽氣,全部外洩,內部空虛,就像鍋中甑內的蒸汽一樣,奇妙難言。陽氣上升一分,陰氣也相應增加一分,因此痘漿顏色應該逐漸變黃,痘根下的血暈也應該逐漸收緊,像線一樣圍住,不擴散,不黯淡。白天晚上都感到疼痛,食慾比平常好,大便量少,身體微微發熱,這些都是吉利的徵兆。反之則是不祥之兆。到了這個階段,想要判斷生死,就只能觀察血暈的聚散和膿液的真假了。
真正的膿液色澤鮮豔,用手捏會粘出絲狀,假的膿液則呈土黃色。血暈聚攏表示氣血凝結化解毒素,血暈散開則表示氣虛散渙,真氣將要耗盡。如果血暈完全消失,就會死亡。膿液是毒素轉化而成的。醫書記載,六天以後專注觀察膿液的顏色,有膿液者存活,沒有膿液者死亡。如果有的痘疹有膿液,有的沒有,而且腳跟不紅,或者連著肉出現灰紅色,並且感到瘙癢煩躁,眼睛閉合後再張開,腹瀉嘔吐,不思飲食,睡眠很少,說明氣虛無法凝結血液化解毒素。需要緊急使用補益的藥物。
倘此時尚見黑苔有刺,生意絕矣。不唯不容補,即補之何益。漿行七日腫要過頸,漿要過胸,腫者,毒外出也。言過胸者從上下也。至陽物亦要貫,乃宗筋之會也。兩腳不貫不妨,又兩臂亦宜滿,不然臨收時必不食而生他變,手臂脾所主也。
痘出七日或大瀉者,氣陷也,急補澀之。若漿色正而根血一線,緊緊繞定,雖瀉無妨。
漿色不正,血不斂,毒在內也。七日毒尚在,如命何。
若正痘依然根暈紅活,精神飲食清健而瀉,此陽症也,不妨,但看舌,用兼止之藥而愈。至八九日,漿行似足,忽眼開而陷,毒內攻也。內攻者必悶亂煩燥,根暈飛散。若無是而唇舌潔凈,方內加桂附治之。唇燥舌赤,內加連芩解毒治之。
白話文:
如果此時舌苔仍然是黑色的並且有刺,生命就沒有希望了。不僅不能補,即使補了也沒有用。痘漿流出七天後,腫塊要超過脖子,痘漿要流過胸部,腫脹表示毒素正在排出。說流過胸部指的是從上到下。陽物也要被痘漿穿透,這是宗筋的匯聚點。兩條腿沒有被穿透沒有關係,兩條胳膊也應該充滿痘漿,否則在臨近收尾的時候,病人一定會不食而發生其他變化,手臂是脾臟所主的地方。
如果出痘七天就出現大瀉,這是氣虛下陷,要趕緊用補澀的藥物治療。如果痘漿顏色正常,而痘根有一條血絲,緊緊地環繞著痘根,即使腹瀉也沒有關係。
如果痘漿顏色不正常,血絲沒有收斂,毒素就在體內。七天了毒素還在體內,生命危在旦夕。
如果正痘仍然有紅暈,精神飲食都很好,而且腹瀉,這是陽證,不用擔心,只要觀察舌苔,用兼具止瀉的藥物就可以痊癒。到了第八九天,痘漿流出好像已經足夠了,突然眼睛睜開卻陷下去,這是毒素內攻。內攻的人一定會感到胸悶、頭昏、煩躁不安,紅暈也會散開。如果沒有這些症狀,而且嘴唇舌頭乾淨,就可以在方劑中加入桂枝、附子治療。如果嘴唇乾燥舌頭發紅,就要在方劑中加入連翹、黃芩解毒治療。
有一等,至八日充灌飽滿,撲摸不破,而剔破無膿,毒陷伏也,不可作順痘誤人,服賽春雷,是正法也。若數服而猶硬無膿,根暈不活,生意可知矣。然此必神不內寧。若神寧痘少不必藥治。
貫膿時作癢,十常六七,並準以唇舌藥之。但爬破成坑者,或乾而無水者皆不治。
痘行漿作痛,火熱也,亦吉兆也。丹溪曰,諸痛為實,是氣滯作痛。方內加枳殼山楂治之。血熱作痛,方內加芍藥,生地治之。
八九日寒戰切牙,虛極也,唯峻補而已。此外無法。若頭搖,牙顫,目閉,無魂者不治。又八九日,有等土黃而硬者,往往作正漿目之,不知此為陰陽失政,致漿註於中,板膩死塞之正。土黃者,黃而無彩者也。又有貫膿充足,至九日大便忽欲去不去,陽明血燥也。方內倍加當歸以潤之。不治則靨落之後,非滯下必乾熱而死。
白話文:
有一種情況,到第八天痘疹充盈飽滿,用手摸不會破,但用針挑破卻沒有膿,這是毒氣潛伏在內,不可誤認為是順利出痘,會害人。應該服用賽春雷方,這是正確的做法。如果服用幾次藥之後,痘疹仍然堅硬沒有膿,根部紅暈不活絡,那就知道這個病人已經無救了。然而,這一定是因為病人精神不寧造成的。如果病人精神安寧,痘疹又少,就不需要用藥治療。
痘疹貫膿的時候會發癢,十個病人中大概有六七個會這樣,可以用塗抹嘴唇和舌頭的藥物來治療。但是,如果痘疹已經破裂形成坑洞,或者乾燥沒有水份,就沒有辦法治療了。
痘疹流出漿液並伴隨疼痛,這是發熱的表現,也是一個好兆頭。丹溪先生說,各種疼痛都是實證,是氣血鬱滯導致的疼痛。方劑中可以加入枳殼和山楂來治療。如果疼痛是由於血熱引起的,方劑中可以加入芍藥和生地來治療。
第八九天出現寒戰、牙齒打顫,這是虛弱極度的表現,只能用峻猛補益的藥物來治療,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如果病人出現頭部搖晃、牙齒打顫、眼睛閉合、沒有精神,就沒有辦法治療了。另外,在第八九天,也有一些人痘疹呈土黃色而且堅硬,往往會變成正漿目,人們不知道這是陰陽失調,導致漿液積聚在內,導致皮膚板結、乾燥而堵塞了正氣。土黃色指的是黃而沒有光澤的顏色。還有一些人,痘疹貫膿充足,到了第九天卻突然想大便,但又拉不出來,這是陽明經血燥的表現。方劑中可以加倍使用當歸來滋潤。如果不治療,痘疹脫落之後,不是因便秘而死,就是因乾燥發熱而死。
灌膿發泡,氣過甚也。本方加白朮,茯苓,滲利之。擦破水出而不能包者,敗草散掩之。
八九日最忌皮薄漿清。皮薄則嫩而易破,漿清則水而不膿。書曰,漿假毒成,毒從漿化。若此而幸成者,未之有也。凡皮薄漿清,至九日而躁亂不寧,生死可隔壁斷矣。周歲半歲者,又不必至九日。若七日便蹬打不定,揩破不乾,萬不救一。何者,痘
白話文:
膿包出現,是氣血過盛的表現。這個方子可以加上白朮、茯苓,促進水液排出。如果膿包破了水流出來,無法包紮,就用敗草散覆蓋。
八九天是最忌諱皮膚薄、膿液稀薄。皮膚薄則嫩弱易破,膿液稀薄則水樣而不濃稠。古籍記載,稀薄的膿液容易化為毒素,毒素從膿液轉化而來。如果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痊癒,是不可能的。凡是皮膚薄、膿液稀薄的,到了第九天就躁動不安,生死就在一線之間。一歲半以下的兒童,更不必等到第九天,如果到了第七天就蹬腿不安,擦破了不癒合,幾乎無救。因為痘疹…
2. 痧麻
夫痧麻,出自六腑,先動陽分,而後歸於陰經,故標屬陰,而本屬陽也。如未出時,或已寒之藥發之,時令嚴寒,以辛熱之藥發之,時令或寒或熱,以辛平之藥發之。但發得出,則毒盡解。若發不出,再加藥發之。要其大綱,雖是熱症,然不可驟用涼藥,恐遏絕邪氣於內,而不得出,多有不救者。
宜解毒發散為主。若發熱之時,遍身汗出者,此毒從汗散。有鼻中血出者,此毒從血解。若上吐下利,則毒從吐利解,俱不可遽止。若太過斟酌止之。痧已出,其色喜紅潤,極忌紫黑。如有咽喉腫痛,不能飲食者,此毒火拂鬱,上熏咽喉也。咳嗽口乾心煩者,此毒在心肺,發未盡也。
白話文:
痧麻的病理和治療
痧麻,源自六腑,起初影響陽氣,之後才會進入陰經。因此它表面上屬於陰證,但本質上屬於陽證。
痧麻未發作時,或用寒性藥物引發,或是正值嚴寒季節,用辛熱藥物引發,或是時令寒熱交替,用辛平藥物引發,只要能夠發作,毒素就會完全排出。如果痧麻不能發作,就要繼續用藥引發。
總體來說,痧麻雖然是熱症,但不能急於使用涼藥,否則會阻礙邪氣排出體外,反而無法治癒,甚至危及生命。
治療原則是以解毒發散為主。若發熱時全身出汗,代表毒素從汗液中排出;若鼻出血,代表毒素從血液中排出;若上吐下瀉,代表毒素從嘔吐和排泄中排出,這些都不可急於阻止。如果過於擔心而阻止排毒,反而會影響疾病的恢復。
痧麻發作後,顏色以紅色或紅潤為佳,忌諱紫黑色。如果出現咽喉腫痛,無法進食,代表毒火鬱結,上熏咽喉。若出現咳嗽口乾心煩,代表毒素停留在心肺,尚未完全排出。
痧已出,而瀉尤不止者,最為惡候。出已遍身,而尤拂拂煩熱,頻作嘔吐者,此毒未盡,留連於脾胃之間也。
【立方】
解毒湯 治痧症初起,天時溫暖。
防風 薄荷 荊芥 石膏 知母(各八分) 桔梗 甘草 牛蒡子 連翹 木通 枳殼(各六分) 竹葉二十片煎服。
白話文:
如果痧疹已經冒出來,但腹瀉仍然不停,這是非常不好的徵兆。如果痧疹已經遍布全身,但仍然覺得身體發熱、不舒服,而且經常想吐,這表示毒氣尚未完全清除,還停留在脾胃之間。
清毒湯 治初起夏月大熱。
黃連 黃芩 防風 荊芥(各一錢) 桔梗 石膏 玄參 木通 山梔仁(各八分) 淡竹葉二十片。煎服。
化毒湯 治痧症初起,冬月寒冷。
桂枝 麻黃 赤芍 防風(各八分) 荊芥 羌活 桔梗 人參 川芎(各五分) 牛蒡子(一錢) 生薑三片。煎服。
白話文:
清毒湯用於治療夏季初起的大熱,由黃連、黃芩、防風、荊芥、桔梗、石膏、玄參、木通、山梔仁、淡竹葉等藥物組成。化毒湯用於治療冬季初起的痧症,由桂枝、麻黃、赤芍、防風、荊芥、羌活、桔梗、人參、川芎、牛蒡子、生薑等藥物組成。
清寧湯 治症汗出太多,鼻血不止。
當歸 連翹 石膏 黃連(各一錢) 生地 麥門冬 玄胡(各七分) 甘草(二分) 浮小麥一錢。煎服。
玄桔湯 治痧症,咽喉腫痛。
玄參 桔梗 牛蒡子 連翹 天花粉 甘草(各一錢) 淡竹甘片。煎服。
清金飲 治痧症咳嗽,口乾心煩。
白話文:
清寧湯用於治療出汗過多和流鼻血。當歸、連翹、石膏、黃連各一錢,生地、麥門冬、玄胡各七分,甘草二分,浮小麥一錢,煎服。
玄桔湯用於治療痧症,咽喉腫痛。玄參、桔梗、牛蒡子、連翹、天花粉、甘草各一錢,淡竹甘片適量,煎服。
清金飲用於治療痧症咳嗽,口乾心煩。
天花粉 桔梗 桑皮 知母(各七分) 玄參 連翹 乾葛(各八分) 燈心三十莖。煎服
必勝飲 治痧已出,而瀉不止。
陳皮 濃樸 蒼朮 白茯苓 牛蒡子 澤瀉 木通(各八分) 生薑一片。食前煎服。
和榮散 治痧已出,渾身發熱。
當歸 川芎 生地 麥門冬 白芍 木通 甘草(各八分) 燈心三十莖。煎服。
白話文:
天花粉、桔梗、桑皮、知母各取七分,玄參、連翹、乾葛各取八分,燈心三十莖,煎煮服用,稱為「必勝飲」,用於治療痧疹已出,但腹瀉不止。
陳皮、濃樸、蒼朮、白茯苓、牛蒡子、澤瀉、木通各取八分,生薑一片,飯前煎煮服用,稱為「和榮散」,用於治療痧疹已出,全身發熱。
當歸、川芎、生地、麥門冬、白芍、木通、甘草各取八分,燈心三十莖,煎煮服用。
靈功飲 治痧後痢疾。
當歸 黃連 川芎(各八分) 人參(三分) 廣木香 枳殼 滑石 檳榔(各六分) 甘草(一分) 燈心三十莖。食前溫服。
治痧發不出 蔥一握。搗汁一盞。入酒漿一盞同服。
又秘方 櫻桃核四十九粒。甘草五分。煎服。
痧出紫黑,急以人糞燒存性,酒調五分
白話文:
靈功飲配方與用法
[靈功飲] 主治痧症後引發的痢疾。
藥方:
- 當歸、黃連、川芎 各八分
- 人參 三分
- 廣木香、枳殼、滑石、檳榔 各六分
- 甘草 一分
- 燈心草 三十莖
用法: 飯前溫服。
其他治療方法:
- 痧症發不出: 取蔥一握,搗汁一盞,加入酒漿一盞,混合服用。
- 秘方: 取櫻桃核四十九粒,甘草五分,煎服。
- 痧症發出紫黑色: 取人糞燒成灰,用酒調和,服用五分。
注:
- 古方中藥材劑量單位為「分」,現代藥方中已不再使用。
- 部分藥材名稱可能與現代藥材名稱略有差異,請以專業醫師的解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