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3)

回本書目錄

(3)

1. 疼痛潮熱

水煎服月水循環,經不作,而後有子。若疼痛等症,必先去病,而後滋血調經。經將來而先腰者,血滯而氣不順也。經既止,而復腰腹痛者,血海空虛,而氣不收也。經前有潮熱者,血虛有滯也。經後有潮者,血虛有熱也。尋常潮熱者,參看發熱門用藥。

【立方】

二香飲 治臨經時,肚腹疼痛。

廣木香 當歸 香附 川芎(各一錢) 青皮 牡丹 枳殼 生地 蓬術(各一錢二分)

白話文:

月經週期正常,就能懷孕。如果出現疼痛等症狀,必須先治癒疾病,才能滋養血液、調理月經。月經來潮前就腰痛,是血脈瘀滯、氣血不順暢造成的。月經結束後還腰腹疼痛,是因為血海空虛、氣血不收斂。月經來潮前有潮熱感,是血虛兼有瘀滯。月經結束後有潮熱感,是血虛兼有熱症。平時有潮熱感,可以參考發熱門的藥方。

二香飲用於月經來潮前,腹部疼痛。配方包含木香、當歸、香附、川芎、青皮、牡丹皮、枳殼、生地黃、蓬術。

生薑三片,空心煎服。

歸芍飲 治臨經並經後作痛。

當歸 白芍 川芎(各一錢) 白朮 人參 生地 香附 陳皮(各一錢五分) 大棗二枚

交加地黃丸 治經水不調,血塊氣塊,肚腹疼痛。

老生薑(搗出汁渣焙燥,為末。) 生地(各八兩,薑汁浸曬盡汁為度) 玄胡索 當歸 川

白話文:

取三片生薑,空腹煎服。

歸芍飲方可用於治療經期前後疼痛。

方劑成分: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白朮、人參、生地、香附、陳皮各一錢五分,大棗二枚。

交加地黃丸方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血塊氣塊、腹痛。

方劑成分:老生薑搗汁後渣焙乾研末,生地各八兩,薑汁浸泡至汁液完全吸收,玄胡索、當歸、川芎。

上為末醋為丸。每服二錢,空心好酒送下。

濟陰丸 治經不調,屢次過期。

香附(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童便制,一分醋制,一分艾湯制,一分鹽水制。)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各四兩) 阿膠(二兩蛤粉炒)

上為末。以香附留末一半,打糊為丸。每服三錢,空心滾湯送下。

加減逍遙散 治經前潮熱。

白話文:

將末醋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好酒送服。此為濟陰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多次延誤經期。

香附一斤,分為四份,分別用童便、醋、艾湯、鹽水浸泡處理。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各四兩,阿膠二兩,用蛤粉炒過。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留一半香附粉末打成糊狀,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滾水送服。此為加減逍遙散,用於治療月經前潮熱。

當歸(二錢) 白芍 白茯苓 丹皮(各二錢) 甘草 山梔(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食遠

奇效四物湯 治經後潮熱。

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地(各一錢) 阿膠 艾葉 黃芩(各一錢五分) 大棗五枚,空心水煎服

白話文:

當歸、白芍、茯苓、丹皮各兩錢,甘草、山梔各一錢,燈心三十莖,飯後服用,主治經期後發熱。

當歸、白芍、川芎、生地各一錢,阿膠、艾葉、黃芩各一錢五分,大棗五枚,空腹水煎服。

2. 泄瀉門

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緩。瀉者,勢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為病則一。故總名之曰泄瀉。要病斯作矣。然亦有先感怒氣,而後傷飲食者。有先傷飲食,而後感怒氣者。有適值飲食之間,而忽發暴怒者。有憂郁內結,而含悲以食者。有飲食後,即入水洗浴者。有飲食未久,復飲食者。

凡此皆足以成其病。善調攝者,不飢不食,不渴不飲,喜怒有節,不使太過。何至有泄瀉之患哉。大抵泄瀉與下痢,皆脾家之疾。而受病之新久不同。故勢有輕重,而治之有難易也。然果何以知之。蓋宿食停於中,得濕熱而始變,則有赤白諸般之色,而為下痢。此受病已久,故有積而無糞也。

白話文:

瀉,就像水流一樣,緩緩流出;瀉,則像是直直往下,稍微有些不同,但病理上是一致的。所以統稱為泄瀉。只要有病,就會出現這種症狀。不過,也有些情況是先因怒氣而損傷脾胃,後再因飲食不當而發病;有些是先因飲食不當,後因怒氣而發病;還有一些是在吃飯時突然暴怒;或是心中憂鬱郁結,帶著悲傷吃飯;飯後馬上就洗冷水澡;或是飯還沒消化完就又吃東西。

這些都是導致泄瀉的原因。懂得調養的人,不餓不食,不渴不飲,喜怒有節,不讓情緒過度。這樣又怎麼會得泄瀉呢?總之,泄瀉和下痢都是脾臟的疾病,只是發病時間長短不同,所以病情的輕重有別,治療難度也不同。那麼怎麼區分呢?如果積食停留在體內,遇到濕熱就開始變化,就會出現赤白等各種顏色,這就是下痢。這是病程已久,所以會有積食,但沒有糞便。

飲食過飽,挾濕而不盡化,則大便通痢,無里急後重之苦,而為泄瀉。此受病未久,故有糞而無積也。此泄痢之別。用藥者其可以概施乎。諸痢多熱,而寒者少。諸瀉多寒,而熱者間或有之。惟完谷不化,屬於客熱在脾。火性急速,不及傳化而自出也。然亦有脾寒,不能運而完谷不化者。

此其常也。治此病者,當視其小便之赤白,察其脈之洪數沉遲而已。小便赤,脈洪數則為熱。小便清,脈沉遲則為寒。不可不辨也。

【脈雲】

沉遲寒侵,沉數火熱,微小者生,浮弦者死。

【立方】

調脾除濕湯 治濕氣傷脾,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小便黃赤,腹微作脹。

白話文:

飲食過量,導致體內溼氣累積而未能完全消化,則會引起腹瀉,但不會有腹痛、排便不暢的感覺,而是表現為輕度的腹瀉。這表示疾病還不算太久,所以糞便中沒有積聚。這是腹瀉和痢疾的區別。開藥的人應該能明白這些原則吧。各種痢疾大多伴有熱象,而寒性的較少。各種腹瀉則多見寒象,但熱性的也有時會出現。只有那些未消化的完整食物,才屬於脾部受到外部熱邪的影響。因為火性急促,無法轉換消化,所以自行排出。然而,也可能存在脾部寒邪,導致不能正常運行而使食物未消化。

這是常態。治療這種病時,應該觀察小便是否呈紅色,脈搏的狀態是洪大還是沈遲。小便紅色且脈搏洪大表示有熱;小便清澈,脈搏沈遲則表示有寒。不可以不分辨。

【脈雲】

脈搏沈遲表示寒邪入侵,脈搏沈數表示熱邪入侵,脈搏微弱且有弦紋的表示生機尚存,反之,脈搏浮動且有弦紋的表示病情危急,預後不良。

【立方】

調脾除濕湯 治療因溼氣侵害脾臟,導致長期腹瀉不止,中氣下陷,小便黃赤,腹部微微脹滿的症狀。

升麻 柴胡 防風 麥芽(各一錢) 蒼朮 陳皮 豬苓 澤瀉 半夏(各一錢二分) 木通羌活(各八分) 水煎溫服。

十珍散 治一切脾瀉,久久不愈,元氣虧傷,脾胃虛弱,面黃肌瘦,飲食減少。

白話文:

十珍散

方劑組成:

升麻、柴胡、防風、麥芽(各一錢) 蒼朮、陳皮、豬苓、澤瀉、半夏(各一錢二分) 木通、羌活(各八分)

用法:水煎溫服。

主治:一切脾瀉,久久不愈,元氣虧傷,脾胃虛弱,面黃肌瘦,飲食減少。

薏苡仁(炒) 宿砂 山藥(炒) 蓮子(去心各一錢) 白朮(土炒) 白茯苓 人參 黃(蜜炒) 白扁豆(各一錢二分) 北五味(二十粒) 水煎溫服。

五苓散 治泄瀉小便赤澀,並霍亂吐瀉。

白茯苓 澤瀉 豬苓(各二錢) 白朮(八分) 肉桂(五分) 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白話文:

將炒過的薏苡仁、宿砂、炒過的山藥、去心蓮子各一錢,土炒白朮、白茯苓、蜜炒人參、白扁豆各一錢二分,以及二十粒北五味,加水煎煮後溫服。此方名為五苓散,可治泄瀉、小便赤澀,以及霍亂吐瀉。五苓散由白茯苓、澤瀉、豬苓各二錢,白朮八分,肉桂五分,燈心三十莖組成,飯前服用。

肉豆蔻散 治脾胃虛弱,腹脅脹滿,水谷不消,臟腑冷滑。

川烏 訶子 肉豆蔻 小茴香 乾薑 肉桂(各八分) 甘草 濃樸 陳皮 蒼朮(各一錢) 棗二枚。薑三片。食前服。

立效飲 治脾經濕熱作瀉。

白茯苓 車前子 木通(各二錢) 黃連(一錢八分) 澤瀉 蒼朮(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煎服。

白話文:

肉豆蔻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部兩側脹滿,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內臟冰冷滑膩。川烏、訶子、肉豆蔻、小茴香、乾薑、肉桂各八分,甘草、濃樸、陳皮、蒼朮各一錢,大棗兩枚,薑三片。飯前服用。

立效飲用於治療脾經濕熱引起的腹瀉。白茯苓、車前子、木通各二錢,黃連一錢八分,澤瀉、蒼朮各一錢,燈心草三十莖。煎煮後服用。

立愈飲 治過傷生冷,以致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草果仁 肉豆蔻(麵包煨各一錢) 紅曲(炒) 山楂(各一錢五分) 蒼朮(米泔浸炒) 白茯苓

扶元湯 治脾胃久虛,泄

白話文:

立愈飲

功效: 治療因過食生冷食物而導致脾胃不和,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

藥材:

  • 草果仁:一錢
  • 肉豆蔻:一錢,用麵包包裹煨熟
  • 紅曲:一錢五分,炒制
  • 山楂:一錢五分
  • 蒼朮:米泔水浸泡後炒制
  • 白茯苓:適量

扶元湯

功效: 治療脾胃長期虛弱,出現腹瀉的症狀。

註:

  • 以上藥材的劑量單位為「錢」,約等於3.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