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34)
(34)
1. 疼痛潮熱
水煎服月水循環,經不作,而後有子。若疼痛等症,必先去病,而後滋血調經。經將來而先腰者,血滯而氣不順也。經既止,而復腰腹痛者,血海空虛,而氣不收也。經前有潮熱者,血虛有滯也。經後有潮者,血虛有熱也。尋常潮熱者,參看發熱門用藥。
【立方】
二香飲 治臨經時,肚腹疼痛。
廣木香 當歸 香附 川芎(各一錢) 青皮 牡丹 枳殼 生地 蓬術(各一錢二分)
生薑三片,空心煎服。
歸芍飲 治臨經並經後作痛。
當歸 白芍 川芎(各一錢) 白朮 人參 生地 香附 陳皮(各一錢五分) 大棗二枚
交加地黃丸 治經水不調,血塊氣塊,肚腹疼痛。
老生薑(搗出汁渣焙燥,為末。) 生地(各八兩,薑汁浸曬盡汁為度) 玄胡索 當歸 川
上為末醋為丸。每服二錢,空心好酒送下。
濟陰丸 治經不調,屢次過期。
香附(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童便制,一分醋制,一分艾湯制,一分鹽水制。)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各四兩) 阿膠(二兩蛤粉炒)
上為末。以香附留末一半,打糊為丸。每服三錢,空心滾湯送下。
加減逍遙散 治經前潮熱。
當歸(二錢) 白芍 白茯苓 丹皮(各二錢) 甘草 山梔(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食遠
奇效四物湯 治經後潮熱。
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地(各一錢) 阿膠 艾葉 黃芩(各一錢五分) 大棗五枚,空心水煎服
白話文:
[疼痛潮熱]
內容如下:
對於月經循環,如果月經不來,之後卻懷孕了。若是出現疼痛等症狀,我們首先應去除病因,然後再進行補血與調理月經。月經即將來臨前,腰部先感到疼痛,這表示血液有瘀滯且氣行不順。月經結束後,腰腹部仍有疼痛,是因為血海空虛,氣無法收斂所致。月經來臨前出現潮熱,是血液不足且有瘀滯的現象。月經後仍有潮熱,則是血液不足且有內熱。平時就常有潮熱的情況,請參考發熱門的藥物使用。
【立方】
二香飲:用於治療即將來經時,腹部的疼痛。
歸芍飲:用於治療即將來經及經後的疼痛。
交加地黃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有血塊或氣塊,以及腹部的疼痛。
濟陰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多次延遲。
加減逍遙散:用於治療月經來臨前的潮熱。
奇效四物湯:用於治療月經後的潮熱。
以上方劑均需遵照古方比例和製法製作,服用方式依方劑不同有所差異,詳細請參考古方說明。
2. 泄瀉門
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緩。瀉者,勢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為病則一。故總名之曰泄瀉。要病斯作矣。然亦有先感怒氣,而後傷飲食者。有先傷飲食,而後感怒氣者。有適值飲食之間,而忽發暴怒者。有憂郁內結,而含悲以食者。有飲食後,即入水洗浴者。有飲食未久,復飲食者。
凡此皆足以成其病。善調攝者,不飢不食,不渴不飲,喜怒有節,不使太過。何至有泄瀉之患哉。大抵泄瀉與下痢,皆脾家之疾。而受病之新久不同。故勢有輕重,而治之有難易也。然果何以知之。蓋宿食停於中,得濕熱而始變,則有赤白諸般之色,而為下痢。此受病已久,故有積而無糞也。
飲食過飽,挾濕而不盡化,則大便通痢,無里急後重之苦,而為泄瀉。此受病未久,故有糞而無積也。此泄痢之別。用藥者其可以概施乎。諸痢多熱,而寒者少。諸瀉多寒,而熱者間或有之。惟完谷不化,屬於客熱在脾。火性急速,不及傳化而自出也。然亦有脾寒,不能運而完谷不化者。
此其常也。治此病者,當視其小便之赤白,察其脈之洪數沉遲而已。小便赤,脈洪數則為熱。小便清,脈沉遲則為寒。不可不辨也。
【脈雲】
沉遲寒侵,沉數火熱,微小者生,浮弦者死。
【立方】
調脾除濕湯 治濕氣傷脾,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小便黃赤,腹微作脹。
升麻 柴胡 防風 麥芽(各一錢) 蒼朮 陳皮 豬苓 澤瀉 半夏(各一錢二分) 木通羌活(各八分) 水煎溫服。
十珍散 治一切脾瀉,久久不愈,元氣虧傷,脾胃虛弱,面黃肌瘦,飲食減少。
薏苡仁(炒) 宿砂 山藥(炒) 蓮子(去心各一錢) 白朮(土炒) 白茯苓 人參 黃(蜜炒) 白扁豆(各一錢二分) 北五味(二十粒) 水煎溫服。
五苓散 治泄瀉小便赤澀,並霍亂吐瀉。
白茯苓 澤瀉 豬苓(各二錢) 白朮(八分) 肉桂(五分) 燈心三十莖。食前服。
肉豆蔻散 治脾胃虛弱,腹脅脹滿,水谷不消,臟腑冷滑。
川烏 訶子 肉豆蔻 小茴香 乾薑 肉桂(各八分) 甘草 濃樸 陳皮 蒼朮(各一錢) 棗二枚。薑三片。食前服。
立效飲 治脾經濕熱作瀉。
白茯苓 車前子 木通(各二錢) 黃連(一錢八分) 澤瀉 蒼朮(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煎服。
立愈飲 治過傷生冷,以致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草果仁 肉豆蔻(麵包煨各一錢) 紅曲(炒) 山楂(各一錢五分) 蒼朮(米泔浸炒) 白茯苓
扶元湯 治脾胃久虛,泄
白話文:
[關於腹瀉]
腹瀉就像水的洩流,其態勢較緩慢。而瀉,其態勢則是直下,兩者雖有些許差異,但都歸類於同一疾病,因此我們稱之為泄瀉。這疾病發生時,有時候是先受到情緒影響,然後飲食不當;有時候則是飲食過量,再受到情緒影響;有的是在飲食中突然發怒;有的則是在悲傷的情緒下進食;有的在飲食後立即沐浴;有的則是短時間內重複進食。這些都是導致腹瀉的原因。懂得自我調理的人,不會餓了才吃,渴了才喝,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因此就不會有腹瀉的困擾。基本上,腹瀉和下痢都是脾臟的疾病,但受病的程度和時間不同,因此病情輕重和治療難易也會有所不同。
如何區分呢?當食物在腸胃中停留過久,受到濕熱影響而產生變化,就會呈現紅白等顏色,形成下痢,這表示疾病已存在一段時間,所以排泄物中有積滯,但沒有正常的糞便。
若是一次飲食過多,加上濕氣,但食物無法完全消化,排泄物就沒有下痢那種急迫感,而是形成腹瀉,這表示疾病尚未發展太久,所以排泄物中有糞便,但沒有積滯。這就是腹瀉和下痢的差別。在治療上,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各種下痢多因熱毒,而寒性的較少;各種腹瀉多因寒涼,但偶爾也會有熱性的。只有食物完全無法消化的情況,是因為脾臟有外來的熱毒。火性急躁,食物來不及消化就被排出。但也有脾臟虛寒,無法運化食物,導致食物無法消化的情況。
通常,治療這種疾病的醫生,會觀察病人的尿液顏色,以及脈搏的狀況。尿液呈紅色,脈搏洪數,表示是熱性疾病;尿液清澈,脈搏沉遲,表示是寒性疾病。這一點一定要分辨清楚。
在治療上,有許多不同的藥方:
- 調脾除濕湯:用於治療濕氣傷脾,長期腹瀉不止,中氣下陷,小便黃赤,腹部稍微脹痛。
- 十珍散:用於治療長期脾虛引起的腹瀉,久久不愈,元氣虧損,脾胃虛弱,面色黃瘦,飲食減少。
- 五苓散:用於治療腹瀉、小便紅澀,以及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 肉豆蔻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部脹滿,水谷不消化,臟腑冷滑。
- 立效飲:用於治療脾經濕熱引起的腹瀉。
- 立愈飲:用於治療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胃不和,嘔吐和腹瀉。
- 扶元湯:用於治療長期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