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1)

回本書目錄

(1)

1. 鼓脹門(附水腫)

鼓脹又名單腹脹,以其中虛外堅,有似於鼓也。鼓脹之作,有得於食者,有得於氣者,有得於氣食兼併者,有先傷於色,而後傷於食者,有先傷於食,而後傷於色者。傷於食,則食不能消,而胃氣以窒。傷於氣,則肝經受病,而痞塞不通。傷於氣食,則肝家有餘,脾家不足,以有餘之肝木,克不足之脾土,則氣愈結,而食愈不化。由是膨脹緊急,而病日益深矣。

先得於食,而後傷於色,則脾先病,而腎繼之,中脘先脹,而後及於小腹。先得於色,而後傷於食,則腎先病而脾繼之,小腹先脹,而後及於中脘。若氣與食色三者俱傷,則一齊而發,中脘小腹兩脅盡脹,此病之尤重者也。三者之中又有虛實之分,虛者殼殼然堅而不痛,氣滿按之則陷而軟。

白話文:

鼓脹症狀與成因解說

鼓脹,又稱單腹脹,因其形似鼓而得名。其病因複雜,可分為以下幾種:

  • 食積型: 由於飲食過度,消化不良,導致食物停滯於胃中,阻塞氣機,形成鼓脹。
  • 氣滯型: 因肝經受病,氣機阻滯不通,導致腹部脹滿。
  • 氣食兼併型: 肝氣過盛,脾氣不足,肝木克脾土,導致氣機鬱結,食物消化不良,腹部鼓脹。
  • 先傷於色後傷於食: 腎虛導致脾氣不足,脾主運化,運化失常,食物無法消化,導致中脘先脹,隨後小腹也跟著脹起來。
  • 先傷於食後傷於色: 脾先病,後累及腎,導致中脘先脹,然後小腹也跟著脹起來。

若氣食色三者俱傷,則腹部脹滿遍及中脘、小腹、兩脅,病情尤為嚴重。

此外,鼓脹又分為虛實兩型:

  • 虛證: 腹部堅硬,但按之無痛,氣滿按之則陷而軟。

實者內挾宿食或瘀血邪實於內,按之不陷而硬痛。又有眼下忽如卧蠶狀者,必發水腫。然水何自而來耶。蓋人身真水真火,消化萬物以養生。脾土虛弱,則水流為濕,火炎為熱,濕熱鬱結經絡,濁腐之氣,津液與血,皆化為水。水積妄行,面目虛浮,流於膜外遍身,皮膚光腫,手按成窟,隨手而起。

上則喘急咳嗽者何也。蓋金生水,脾病則肺失降下之令,故喘嗽。下則足膝 腫者何也。蓋腎主水,脾病則濕熱下註,故 腫。陽水先腫上體,肩背手膊屬手三陽經也。治宜辛寒散結行氣,苦寒瀉火燥濕。陰水先腫下體,腰腹脛 ,屬足三陰也。治宜苦溫燥脾或辛熱導氣。故男從腳下腫起,女從頭上腫起也。

白話文:

身體裡積存著食物殘渣或瘀血等實邪,按壓時不會凹陷反而硬痛。如果眼下方突然出現像蠶寶寶一樣的腫塊,一定會發水腫。但水從哪裡來呢?人體有真水真火,用來消化食物滋養身體。脾臟虛弱,水就會變成濕氣,火就會變成熱氣,濕熱堵塞經絡,造成濁氣,津液和血液都會轉化成水。水積聚在身體裡,就會造成面部浮腫,流到全身皮膚,導致皮膚腫脹,按下去會留下坑,放開手後又會恢復原狀。

往上就會導致呼吸急促咳嗽,這是因為金生水,脾臟生病就會導致肺臟失去下降的功能,所以會喘咳。往下就會導致腳踝腫脹,因為腎臟主水,脾臟生病就會導致濕熱下降,所以會腫。陽水先從上半身腫起,肩膀、背部、手臂屬於手三陽經。治療應該用辛寒散結行氣,苦寒瀉火燥濕的藥物。陰水先從下半身腫起,腰部、腹部、小腿,屬於足三陰經。治療應該用苦溫燥脾或辛熱導氣的藥物。所以男性從腳底開始腫起,女性從頭頂開始腫起。

逆陰陽微妙。欲知其死生何以斷之。曰鼓脹之病,臍滿者重,臍突者死,發熱者重,腹如牆壁堅硬者死。水腫之病,手心足心平滿者死,面黑肉硬腹多青筋者死。此斷死生之大訣也。大法治鼓脹者,以實脾去濕寬膨利水為主,不可過於克伐。治水腫者,以行水為主,而後補之。

如此治法,萬無一失矣。

【脈雲】

脈宜浮大,忌沉細。經雲,水氣浮大得延生,沉細應當是死別。

【立方】

胡蘆酒 治單腹脹初起,一服立消。

苦葫蘆(一個。去蒂如蓋,內盛老煮酒。原以蒂蓋上,隔水燉滾,乘熱飲酒吐利後即愈

白話文:

陰陽變化微妙,要判斷生死,就看以下這些徵兆:鼓脹病,肚臍鼓脹且硬者病情嚴重,肚臍突起者會死,發燒者病情嚴重,肚子像牆壁一樣堅硬者會死。水腫病,手掌心和腳掌心脹滿者會死,臉色發黑、肉體硬實、肚子上青筋很多者會死。這是判斷生死的關鍵。治療鼓脹病,要以健脾利濕、消腫利水為主,不可過度克伐。治療水腫病,要以利水為主,之後再補益。

按照這種方法治療,就一定能成功。

脈象應該浮大,忌沉細。經書記載,水氣浮大者可以延續生命,脈象沉細則應當是死別。

胡蘆酒可以治療單純腹脹初期,一服即可見效。

取一個成熟的苦葫蘆,去蒂留作蓋子,裡面裝入老酒,用蒂蓋上,隔水燉滾,趁熱飲酒,吐利後即可痊癒。

舒中益元湯 治氣虛中滿,肚腹膨脹,朝寬暮急肚大筋青。

人參 白朮(土炒) 肉桂(各一錢) 萊菔子 濃樸(薑汁炒) 澤瀉(各一錢二分) 水煎

實脾飲 治蟲脹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一切腫脹,忌食鹽醬。

檳榔 白朮 乾薑 大附子 草果(各一錢) 廣木香 白茯苓 濃樸 蒼朮(各一錢五分) 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舒中益元湯」用於治療氣虛導致的中滿症,表現為肚子脹、腹部膨大,早上肚子寬大,晚上肚子緊縮,肚子大且筋脈青筋暴露。

藥方:人參、白朮(土炒)、肉桂(各一錢)、萊菔子、濃樸(薑汁炒)、澤瀉(各一錢二分),水煎服用。

「實脾飲」用於治療蟲積導致的腹部脹滿,不口渴,大便稀溏,小便量少不澀,並伴有全身腫脹,忌食鹽醬。

藥方:檳榔、白朮、乾薑、大附子、草果(各一錢)、廣木香、白茯苓、濃樸、蒼朮(各一錢五分),水煎空腹服用。

五子十皮湯 治一切蟲脹,並氣虛中滿,單腹脹。

茯苓皮 草果皮 牡丹皮 生薑皮 大腹皮

白話文:

五子十皮湯

功效: 治療各種蟲積導致的腹脹,以及氣虛、中氣不足造成的腹脹,以及單純的腹部脹滿。

藥材:

  • 茯苓皮
  • 草果皮
  • 牡丹皮
  • 生薑皮
  • 大腹皮

2. 附:水腫

沙水腫之病,有因鼓脹而得者,有不因鼓脹而得者。視其眼高起如卧蠶狀者,必發此症。

論大法宜實脾利小水,寬膨去濕順氣。然病勢至此,則水氣用事,真氣無權矣。

【立方】

祛水飲 治腰以上腫,身熱氣在表,宜發汗而愈。

麻黃(去節) 柴胡(各一錢) 升麻(八分) 防風 山楂(各三錢) 生薑五片煎服。

白話文:

沙水腫的病,有因腹部鼓脹而引起的,也有不因腹部鼓脹而引起的。如果病人眼睛凸起,像蠶寶寶一樣,就一定會得這種病。治療原則應以健脾利水為主,同時還要舒緩脹滿、去除濕氣、順暢氣機。但到了這個階段,水氣已經盛行,真氣已經無力了。

治療方案:

祛水飲:用於治療腰部以上腫脹,身體發熱,熱氣在表面的情況,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藥方:麻黃(去節)、柴胡(各一錢)、升麻(八分)、防風、山楂(各三錢)、生薑五片,水煎服。

消腫湯 治腰以下腫,小便不利。

豬苓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葶藶子(各二錢) 地骨皮 五加皮 生薑皮 海金沙 枳殼(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琥珀丸 治一切水腫,小便不通,大便溏瀉,氣喘等症。

白話文:

消腫湯用於治療腰部以下腫脹,小便不利的病症。藥方包括豬苓、澤瀉、木通、車前子、葶藶子各二錢,地骨皮、五加皮、生薑皮、海金沙、枳殼各一錢,燈心三十莖。空腹服用。

琥珀丸則用於治療各種水腫,小便不通,大便稀溏,氣喘等症狀。

大戟 芫花(醋炒) 海金沙(炒) 白醜(微炒搗末水牛尿浸焙乾各二兩) 琥珀(八錢)

黃連(酒炒) 滑石(各一兩) 肉桂(五錢)

上為末。以木通一斤。煎濃湯法為丸。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下。

扶脾逐水丸 治通身水腫,氣望上逆,小便竟無,日不能食,夜不能卧。

白話文:

扶脾逐水丸 方劑說明

藥材:

  • 大戟 (醋炒)
  • 芫花 (醋炒)
  • 海金沙 (炒)
  • 白醜 (微炒搗末,水牛尿浸焙乾,各二兩)
  • 琥珀 (八錢)
  • 黃連 (酒炒)
  • 滑石 (各一兩)
  • 肉桂 (五錢)

製法:

  1.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
  2. 取木通一斤,煎煮濃湯。
  3. 將藥粉加入木通濃湯中,製成丸劑。

用法:

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主治:

本方主治全身水腫、氣往上逆、小便閉塞、食慾不振、夜不能眠等症狀。

白茯苓 雲白朮 山藥 苦葶藶 花椒目 巴戟(各五錢) 黃連 黑醜(各八錢) 北五味(二錢) 海金沙 澤瀉(各一兩)

上為末。荷葉煎湯為丸。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湯下。

尊重丸 治一切腫脹,小便澀,大便閉,並單腹脹。

沉香 丁香 人參 檳榔 廣術香 青皮 陳皮 枳殼 白芷 車前子 苦葶藶 木通赤

白話文:

白茯苓、白朮、山藥、苦葶藶、花椒、巴戟各五錢,黃連、黑醜各八錢,北五味二錢,海金沙、澤瀉各一兩,研成粉末,用荷葉煎湯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白滾湯送服。此丸名為尊重丸,用於治療一切腫脹、小便澀、大便閉、單腹脹等症狀。沉香、丁香、人參、檳榔、廣術香、青皮、陳皮、枳殼、白芷、車前子、苦葶藶、木通赤。

上為末。薑汁打糊為丸。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下。

治水腫照各經加藥法。

如從陰腫起,其根在腎,加澤瀉。從面腫起其根在肺,加桑白皮。從四肢腫起,其根在脾,加大戟。從背腫起,其根在膽,加雄黃木通。從胸腫起其根在皮膚,加茯苓。從腹中腫起,其根在脾與胃,加花椒目。從口唇腫起,其根在小腸,加巴戟。從腳腫起,其根在心,加葶藶。

從脅腫起,其根在肝,加芫花從腰腫起,其根在胃,加甘遂。從臍腫起,其根在大腸,加薑皮。從頭目腫起,其根在心肺,加羌活。從膈至小腹腫起,其根在膀胱,加海金沙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末,用薑汁調和成丸狀,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白開水送服。治療水腫,需根據不同經絡加藥。例如,陰部腫起,其根源在腎,需加澤瀉;面部腫起,其根源在肺,需加桑白皮;四肢腫起,其根源在脾,需加大戟;背部腫起,其根源在膽,需加雄黃和木通;胸部腫起,其根源在皮膚,需加茯苓;腹部腫起,其根源在脾胃,需加花椒目;口唇腫起,其根源在小腸,需加巴戟;腳部腫起,其根源在心,需加葶藶;脅部腫起,其根源在肝,需加芫花;腰部腫起,其根源在胃,需加甘遂;臍部腫起,其根源在大腸,需加薑皮;頭部和眼睛腫起,其根源在心肺,需加羌活;膈膜到小腹腫起,其根源在膀胱,需加海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