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16)
(16)
1. 咳嗽門(附哮 附喘)
有聲無痰之謂咳,有痰無聲之謂嗽,有聲有痰者名曰咳嗽。然謂無聲者,非全無聲也。
咳而易出,聲之不甚響也。謂無痰者,非果無痰也。嗽而費力痰之不易出也。分而言之,咳為在肺,嗽為在脾。合而言之,肺與脾迭相為用,而又互相為害者也。使肺不受熱,則化氣自清,亦可以利脾,而何至於生痰。脾不受熱,則游溢情氣,自足以滋肺,而何以至於成嗽。
此肺與脾之互相為害也。由是觀之,則脾肺雖分二經,而咳嗽總為一病。病之所由,成皆火之所致也。雖然火固能致病矣,而亦有得於外,或傷於風,或傷於寒熱,如此之類,種種不同,亦皆歸咎於火乎。殊不知始之者,風寒與熱也,而成之者火也。內外夾攻,病斯成焉,而不可以一端求也。
白話文:
咳嗽分為咳和嗽,有聲音但沒有痰叫咳,有痰但沒有聲音叫嗽,有聲音也有痰就叫咳嗽。不過說沒有聲音,並不是完全沒有聲音,只是咳的聲音容易出來,而且聲音不大。說沒有痰,也不是真的沒有痰,只是嗽的痰不容易出來,需要用力才能咳出來。
從部位來看,咳在肺,嗽在脾。但從整體來說,肺和脾互相作用,也互相影響。如果肺不熱,就能正常化氣,也能幫助脾運作,就不會產生痰。如果脾不熱,就能正常運作氣血,也能滋養肺,就不會產生嗽。
這說明了肺和脾互相影響,容易造成疾病。因此,雖然肺和脾是兩個不同的器官,但咳嗽其實是一種病症。而造成這種病症的原因,都是因為火。火固然能引起疾病,但也有可能是外界的風寒熱等因素造成的。雖然各種原因最終都歸結於火,但其實一開始是風寒熱引起的,最終是火造成的。內外共同作用,才導致疾病的產生,不能單單只看其中一個因素。
然此特論夫咳嗽之由耳。而咳嗽之名非一言之所能盡悉,而數之有火痰嗽,濕痰嗽,鬱痰嗽,頑痰嗽清痰嗽風寒痰嗽,酒食痰嗽,乾咳嗽時行嗽,瘀血嗽,與大肺脹嗽之異焉。而諸嗽之形症,又何以別之。蓋火痰嗽者,嗽必面赤,聲多痰少,用力久而後出,脈數喘急是也。濕痰嗽者,喉中漉漉有聲,嗽而易出者是也。
鬱痰嗽者,胸臆脹滿,連嗽不出,喉中有喘聲,夜不得眠,上飽下餓者是也。頑痰嗽者,膠住咽喉咯不能出必努力大嗽,而後出少許,如脂膏之狀者是也。清痰嗽者,必待嗽而後出,其痰不稠粘者是也。
風痰嗽者,肺氣壅盛,必頓嗽而後出,其痰浮而有沫,狀如津唾,而略稠粘者是也。寒痰嗽者得於秋冬之交,或為冷雨所淋,或為冷風所侵,或露卧星月,或寒天入水所致,其嗽必哮喘,而或肩背覺寒,得熱湯飲之則緩者是也。酒痰嗽者,醉後感冒風熱,腹中有酒積,飲濁酒即發者是也。
白話文:
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光靠一個詞就能說完是不可能的。常見的咳嗽類型包括火痰咳嗽、濕痰咳嗽、鬱痰咳嗽、頑痰咳嗽、清痰咳嗽、風痰咳嗽、寒痰咳嗽、酒痰咳嗽、乾咳嗽、時行咳嗽、瘀血咳嗽和肺脹咳嗽,每種咳嗽的症狀都不一樣。火痰咳嗽的人,臉會發紅,咳嗽聲音很大,痰很少,需要用力很久才會咳出來,脈搏跳得快,呼吸急促。濕痰咳嗽的人,喉嚨裡會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咳起來容易咳出來。鬱痰咳嗽的人,胸口感覺悶脹,咳不出來,喉嚨有喘的聲音,晚上睡不著,吃飽了會覺得肚子餓。頑痰咳嗽的人,痰會黏在喉嚨裡,咳不出來,需要用力咳嗽才會咳出少量痰,像是脂膏一樣。清痰咳嗽的人,需要咳嗽才會咳出痰,而且痰不稠不黏。風痰咳嗽的人,肺氣積聚太多,會突然咳嗽,咳出泡沫狀的痰,有點稠黏,像口水一樣。寒痰咳嗽的人,通常發生在秋冬季節交替的時候,可能是淋了冷雨、被冷風吹到、露宿在戶外或在寒冷的天氣裡下水造成的,會咳嗽喘不過氣,肩膀和背部感覺寒冷,喝熱湯能緩解症狀。酒痰咳嗽的人,在喝醉酒後感冒風熱,肚子裡有酒積,喝了濁酒就會咳嗽。
食積痰嗽者,每食後則嗽,胸膈不寬,其痰稠粘,覺有甜意,面上蟹爪路,一黃一白者是也。乾咳嗽者平素陰血不足,虛火有餘,喉中常癢,癢即頻嗽,有聲而無痰是也。時行嗽,發寒熱鼻塞氣急。瘀血嗽,喉間常有腥氣。肺脹嗽,動則喘滿氣急或左或右眠不得者。此痰與瘀血礙氣而病也。
又有嗽而兩脅痛者,名曰肝咳。有嗽而腰軟痛者,名曰腎咳。有嗽而中脘作痛者,名曰脾咳。有嗽而鼻流清涕者,名曰肺咳。有嗽而口苦舌乾者,名曰心咳。又有嗽而遺尿者,氣虛也。又有嗽而五心煩熱者,血虛也。凡治病者,當精詳而審之。
白話文:
吃太多積食導致咳嗽的人,每次吃完飯就咳嗽,胸口悶脹,痰液濃稠粘膩,帶有甜味,臉上出現像蟹爪一樣的紋路,顏色一黃一白。乾咳的人平常陰血不足,虛火旺盛,喉嚨經常癢,一癢就咳嗽,有聲音卻沒有痰。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會發寒發熱、鼻塞、呼吸急促。瘀血引起的咳嗽,喉嚨常常有腥味。肺脹引起的咳嗽,活動時會喘氣胸悶,呼吸急促,而且左右側躺都睡不著。這些都是痰液和瘀血阻礙氣血流通導致的病症。
此外,還有咳嗽同時伴隨兩肋疼痛的,叫做肝咳;咳嗽同時伴隨腰部酸軟疼痛的,叫做腎咳;咳嗽同時伴隨中脘部位疼痛的,叫做脾咳;咳嗽同時伴隨鼻涕清涕的,叫做肺咳;咳嗽同時伴隨口苦舌乾的,叫做心咳。還有咳嗽同時伴隨尿失禁的,是因為氣虛;咳嗽同時伴隨五心煩熱的,是因為血虛。凡是治療疾病,都要仔細觀察,慎重分析。
【脈雲】
肺脈實者,浮大有力。若沉而滑,則痰氣盛也。虛者,弦洪無力。若沉而帶數,則火鬱也。大要浮大者生,沉伏匿者不治。
【立方】
嚀嗽抑火湯治肺火上炎咳嗽痰多,午後面赤。
知母 栝蔞仁(去油) 貝母(各二錢) 玄參 麥門冬 黃芩 天花粉 山梔仁 枳實(各一錢) 竹茹 桔梗(各八分) 生薑三片煎服。
開鬱降痰湯治
白話文:
脈雲
脈象若浮大有力,則肺氣實。 若脈象沉而滑,則痰氣盛。 若脈象虛而弦洪無力,則肺氣虛。 若脈象沉而帶數,則肺火鬱積。 總之,脈象浮大者為陽氣旺盛,生機尚存;脈象沉伏匿者,則陰氣重,難以治療。
立方
抑火湯 可以治療肺火上炎導致的咳嗽痰多、午後面赤症狀。
方劑: 知母、栝蔞仁(去油)、貝母(各二錢)、玄參、麥門冬、黃芩、天花粉、山梔仁、枳實(各一錢)、竹茹、桔梗(各八分)、生薑三片。煎服。
2. 附:哮
哮者即痰喘也。甚而常發者。喉中有水雞聲。牽引胸背是也
【立方】
四陳散 治痰哮。
陳 茶 陳薄荷 陳皮 陳紫蘇(各二錢) 薑十片。煎熟溫服。
必勝飲 治哮症久久不愈。一服即止。
半夏 枳實(各二錢) 石膏( 三錢) 杏仁(去皮尖) 茶葉 麻黃 栝蔞霜(去油) 甘草(各一錢) 薑五片。不拘時服。
白話文:
哮喘就是痰多呼吸困難,嚴重且經常發作的,喉嚨裡會有像水雞叫的聲音,並且會牽引著胸背部。
四陳散可以治療痰哮,由陳皮、陳茶、陳薄荷、陳紫蘇各二錢,生薑十片煎服,溫溫的喝下即可。
必勝飲專治久治不愈的哮喘,一服即可止住。配方有半夏、枳實各二錢,石膏三錢,杏仁去皮尖、茶葉、麻黃、栝蔞霜去油、甘草各一錢,生薑五片,不拘時間服用。
二仙丹 治一切哮症。
沉香(一兩) 萊菔子(淘凈蒸熟曬乾。五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為細丸。每服八分。白滾湯送下。
白話文:
二仙丹方
功用: 治一切哮喘。
組成:
- 沉香 一兩
- 萊菔子 五兩(洗淨蒸熟曬乾)
製法: 上述藥材研為細末,用生薑汁製成細丸。
用法: 每服八分,用白滾湯送服。
3. 嘔吐門(附翻胃)
嘔者有物在中,其所來之道遠,故必嘔而出也。吐者亦有物在中,其所來之道近,故一吐而即出也。分而言之,微有不同,合而言之,同歸於火。飲食痰涎停積不化,胃氣一升,則涌而出矣。其與翻胃相似,而實各有所屬。翻胃屬寒,嘔吐屬熱。惟其熱也,故其出也,無定時,或隨食隨吐,或食良久而後吐。
隨食隨吐者,火邪急速不及入胃而即出,無嘔吐之苦,無揮咯之勞是即吐之謂也。食良久而後吐者,火猶稍緩,必入胃餘時,委曲而出,酸苦萬狀,傷神勞精,腸卷而腹急,是即嘔之謂也。而所出之物,亦不甚盡。惟翻也,則陰氣下結,水谷暫容。朝食則暮吐,暮食則朝吐,或朝食至午而吐,午時至暮而吐,其吐必盡所食。
白話文:
嘔吐是指胃裡有東西,但距離胃口較遠,需要用力才能吐出來。而吐則是胃裡有東西,距離胃口較近,輕輕一吐就能吐出來。雖然嘔吐和吐有細微差別,但本质上都是由於火氣上炎。飲食、痰液堆積在胃裡不能消化,胃氣上升,就會湧出來。嘔吐和翻胃很像,但又有不同,翻胃屬寒,嘔吐屬熱。因為是熱邪作祟,所以嘔吐的時間不定,可能吃東西就吐,也可能吃很久之後才吐。
吃東西就吐,是因為火邪快速上升,還沒到達胃就吐了出來,沒有嘔吐的痛苦,也沒有咳嗽的勞累,這就是吐。吃很久才吐,是因為火邪上升速度比較慢,已經在胃裡停留了一段時間,才慢慢吐出來,會感到酸苦難受,傷神費力,肚子會像腸子打結一樣,這就是嘔吐。而且嘔吐出來的東西也不一定完全吐出來。而翻胃則是因為陰氣下沉,食物暫時停留,早上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或者早上吃飯中午吐,中午吃飯晚上吐,每次吐都會把吃下去的東西都吐出來。
日日如此,不少愆期。蓋胃家受寒不能運化,自不容於不出。此翻胃與嘔吐所以不同也。又有吞酸吐酸者何也?蓋飲食入胃,胃弱不能消,而又挾肝火,是以作酸。浮飲停蓄,變為酸痰。肝火升即吐,肝火降即吞。其吞與吐,皆肝火升降之所為也。故治嘔吐者,必治其熱。治翻胃者,必治其寒。
治吞酸吐酸者,必抑其肝。而後所投之藥無不中矣。
【脈雲】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者,必吐逆。又雲,嘔吐無他,寸緊滑數,微數血虛,單浮帶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立方】
安胃和中退 治嘔吐,因飲食過多,一時不能克化,胃窄不能容,又挾寒邪於內。
白話文:
每天都這樣,已經錯過了不少日期。這是因為胃部受寒無法運作,自然就不容許食物順利排出。這就是翻胃和嘔吐不同的原因。另外,有些人會吞酸吐酸,這是因為飲食進入胃部後,胃氣虛弱無法消化,又夾雜著肝火,所以會產生酸味。浮腫的痰液停積在體內,也可能轉變成酸痰。肝火上升就會吐出酸味,肝火下降就會吞下酸味。吞酸和吐酸都是肝火升降造成的。因此治療嘔吐,必須治其熱;治療翻胃,必須治其寒。
治療吞酸吐酸,必須抑制肝火。這樣一來,後續使用的藥物才能對症下藥。
脈象方面,關上脈滑,但大小不均,必定會出現嘔吐。另外,嘔吐的脈象,寸脈緊滑數,微數表示血虛,單浮帶芤則有瘀血,最忌諱脈象澀弱。
藥方方面,安胃和中退方用於治療嘔吐,適用於飲食過多,一時無法消化,胃部狹窄容納不下,又夾雜寒邪於體內的情況。
山楂 檳榔 草果 藿香 白豆蔻(各一錢五分) 半夏(薑礬制) 南星(泡過) 濃樸 蘇梗(各一錢) 生薑十片。煎服。
薑橘飲 治嘔吐乾噦,四肢厥冷。
廣橘皮(四兩) 老生薑(六兩) 水煎不拘時服。
藿香定嘔湯 治七情傷感氣鬱於中,變成嘔吐寒熱眩暈,不進飲食。
白話文:
山楂、檳榔、草果、藿香、白豆蔻各一錢五分,半夏(用薑礬制過)、南星(泡過)、濃樸、蘇梗各一錢,生薑十片。煎水服用。
薑橘飲治嘔吐、乾嘔,四肢厥冷。取橘皮四兩、老生薑六兩,水煎,不限時間服用。
藿香定嘔湯治七情傷感導致氣鬱於中,出現嘔吐、寒熱、眩暈,不願進食。
人參 藿香 半夏(各一錢) 枇杷葉(五片蜜炙) 蒼朮(一錢二分) 內桂 木香 橘紅 桔梗(各七分) 甘草(三分) 水煎空心熱服。
加味二陳湯 治氣鬱傷脾,飲食停胃,以致嘔吐。
半夏 陳皮 白茯苓 甘草(各八分) 藿香梗 砂仁 濃樸 香附(各一錢) 山楂肉 紅豆蔻(各六分) 生薑五片。煎服。
白話文:
人參、藿香、半夏各一錢,枇杷葉五片用蜜炙,蒼朮一錢二分,內桂、木香、橘紅、桔梗各七分,甘草三分。用水煎煮,空腹時熱服。
加味二陳湯主治氣鬱傷脾,飲食停滯於胃,導致嘔吐。
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各八分,藿香梗、砂仁、濃樸、香附各一錢,山楂肉、紅豆蔻各六分,生薑五片。煎煮後服用。
調胃和中湯 治中脘寒痰,嘔吐不止。
大附子(童便制) 橘紅 蒼朮 青皮 草果 子丁香 半夏(各一錢五分) 生薑十片。
六妙飲 治吐嘔不止口渴身熱。
陳皮 半夏(薑礬制) 黃連(薑汁炒) 梔子仁(酒炒) 檳榔(各三錢) 老生薑(五錢)
水煎溫服
白話文:
“[調胃和中湯]”治療中脘寒痰、嘔吐不止。藥方包括附子(童便制)、橘紅、蒼朮、青皮、草果、丁香、半夏(各一錢五分)、生薑十片。
“[六妙飲]”治療吐嘔不止、口渴身熱。藥方包括陳皮、半夏(薑礬制)、黃連(薑汁炒)、梔子仁(酒炒)、檳榔(各三錢)、老生薑(五錢)。
水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