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23)

回本書目錄

(23)

1. 癆瘵門(附夢遺鬼交 盜汗.自汗 骨蒸潮熱)

癆者勞也。猶妄作勞以成病也。從病從勞。故名曰癆。勞力負重則傷血。而氣亦重傷。然精猶未傷也。勞力以行房則傷精。而血氣其能以獨不傷乎。或勞力以負重。而復勞力以行房。

更失於檢束而不避風寒侍其強壯而縱欲曲。則精神與血俱傷。而真元所削。風寒曲。交次。而虛火易熾病根日深。病已不可拔。猶不知戒。而肆情逞欲。則心肝肺腎損矣。心損則精神不守恍惚。肝損則失血少睡。面白無色。肺損則聲音低小。言語不續。腎損則腰膝軟弱。小便短數。

而虛損之症成矣。虛損者癆瘵之始。癆瘵者。虛損之終。由勞傷而成虛損。由虛損痰中見血。一咳血即出者有面常頰熱忽灑淅而似寒者。有胸前如火。而兩足冰冷者。有腰疼背痛。而筋骸無力者。總屬於虛。至於夢遺鬼交。盜汗自汗。骨蒸潮熱。又屬非虛之所致耶。究而言之。

夢遺鬼交。虛不暇言矣。然何以有是夢有是交。而又有是精耶。蓋夢者心之神也。鬼者肝之魂也。精者腎之液也。心之火。君火也。肝腎之火相火也。相從君之令者也。君火一動。相火從之。而夢遺鬼交之病起矣。盜汗自汗虛不暇言矣。然均之為汗也。何為而有盜與自之異耶。

蓋盜汗者。睡去即出。醒來即收。盜之偷竊乘其虛。而惟恐人知。故有盜汗之名焉。而求其所屬之經。則猶於心氣之不足。汗者心之液也。心氣不足則神不守舍。而液無所攝。故睡中出汗。一驚覺之間。則心神漸定。故汗亦收也。自汗者。無睡無醒。自然濡濕。故有自汗之名焉。

較而論之。則自汗為甚是何也。蓋盜汗本於心虛。而其真元猶未盡虛也。自汗則真元耗散。腠理皆開。肺失統氣之權。不能固表故毫竅疏豁。汗流不禁。豈不大可畏哉。若汗出如膏。凝而不流者。乃真元盡泄於外。而生氣以絕。死期至矣。骨蒸潮熱。虛不暇言矣。然何以使熱之蒸於骨耶。

蓋骨之所屬者。腎也。腎實則寒。腎虛則熱。骨熱龍火大旺。煎熬真陰。真陰既竭。熱無所容。流入於骨。故成骨蒸。骨蒸既久。上蒸於顴。顴赤而熱則不救矣。蓋顴者骨之本也。骨本一枯。則腎經已絕。死期至矣。又有喉啞一症者。百無一生。傳屍一症者。九死一活。相思一症者。

無藥可治。或平素有漏瘡及下部忽生腫毒。與夫脾虛發腫泄瀉者。皆難治之症也。

【脈雲】

凡男子尺脈虛數。而寸沉微者為癆。女子寸脈虛數。而尺沉微者為癆。要之癆瘵脈數或澀細。如潮汗咳血肉脫者殂。

【立方】

滋陰抑火湯 治陰虛火動。盜汗發熱。咳嗽吐血身熱脈數。肌肉消瘦。酒色過傷。已成知母 人參 黃柏 天冬 麥冬(各一錢) 貝母 生地 當歸 白芍 白朮

白話文:

標題翻譯:[癆瘵病門 (附夢遺鬼交、盜汗.自汗、骨蒸潮熱)]

內容翻譯: 癆,就是勞的意思。就像是因爲過度勞動而生病一樣。因爲是因疾病和勞累產生,所以被叫做癆。用力負重會傷血,同時也會嚴重傷害氣,但此時精並未受損。如果在體力勞動後行房,則會傷精,血和氣怎能獨善其身不受損呢?或者在體力勞動負重後,又在體力勞動下行房。

如果再缺乏自制,不避風寒,趁着強壯而放縱慾望,那麼精神與血液都會受傷,而真正的元氣會被削弱。風寒與慾望交織,虛火易旺盛,病根日益深入。即便病已無法根除,仍不知戒,肆意放縱慾望,那麼心、肝、肺、腎都會受到損害。心受損則精神不集中,恍惚不定;肝受損則血少,睡眠減少,面色蒼白無色;肺受損則聲音低小,言語斷續;腎受損則腰膝軟弱,小便短頻。

虛損的症狀就這樣形成了。虛損是癆瘵的開始,癆瘵是虛損的終結。從勞累造成虛損,再到虛損痰中見血,一旦咳嗽血就出來。有的人面頰經常發熱,突然間感到寒冷;有的人胸前像着了火,而兩腳卻冰冷;有的人腰疼背痛,筋骨無力。這些都屬於虛損。至於夢遺鬼交、盜汗自汗、骨蒸潮熱,難道不是由虛損造成的嗎?深入探討一下,

夢遺鬼交,虛損不必多說,但爲什麼會做這樣的夢,有這樣的情交,還有這樣的精呢?夢是心的神,鬼是肝的魂,精是腎的液。心的火,是君火,肝腎的火是相火,是聽從君主命令的。君火一動,相火隨之,於是夢遺鬼交的病就產生了。盜汗自汗,虛損不必多說,但爲什麼同樣是出汗,會有盜汗和自汗的區別呢?

盜汗是在睡着時出現,醒來時消失,就像盜賊偷偷乘虛而入,生怕被人發現,因此得名盜汗。追究其所屬經絡,還是源於心氣不足。汗是心的液體,心氣不足則神不守舍,液體無法控制,所以睡中出汗,一驚醒之間,心神逐漸穩定,汗也就停止了。自汗,無論睡着還是清醒,自然溼潤,所以得名自汗。

相比之下,自汗更爲嚴重,這是爲什麼呢?盜汗源於心虛,但其真正元氣尚未完全虛損。自汗則是真元耗散,毛孔全開,肺失去統氣的權力,無法固表,所以毛孔疏鬆,汗流不止,這豈不是很可怕嗎?如果汗出如膏,凝固不流,那是真元盡泄於外,生命之氣已經斷絕,死期將至。骨蒸潮熱,虛損不必多說,但爲什麼會讓熱度蒸於骨呢?

骨所屬的是腎,腎實則寒,腎虛則熱。骨熱龍火大旺,煎熬真陰,真陰一旦耗盡,熱無所容,流入骨頭,所以形成骨蒸。骨蒸持續時間長,上蒸顴骨,顴骨赤紅髮熱,就無法挽救了。顴骨是骨的根本,骨根本一枯,腎經已斷,死期將至。還有一種症狀是喉嚨嘶啞,幾乎無生存可能。傳屍病,九死一生。相思病,無藥可治。平時有漏瘡或下體忽然生腫毒,以及脾虛發腫腹瀉的人,都是難以治療的病症。

【脈象】 男子尺脈虛弱數而寸沉微,女子寸脈虛弱數而尺沉微,均爲癆病。總的來說,癆病的脈象或快或細澀,如潮汗、咳血、肌肉消瘦者,將不久於人世。

【處方】 滋陰抑火湯 治療陰虛火旺,盜汗發熱,咳嗽吐血,身體發熱,脈搏數,肌肉消瘦,飲酒過量,已經成了知母、人參、黃柏、天冬、麥冬(各一錢)、貝母、生地、當歸、白芍、白朮等藥材組成。

2. 諸氣門(附氣滯 附鬱)

人得天地之氣以成形。形者氣之所猶以寓者也。氣者形之所猶於充者也。二者固相為用,而亦有輕重之差焉。形病氣不病,雖羸瘦而無害。氣病形不病,雖肥壯而可憂。是形在所輕,而氣在所重也。人能安養天和,使五臟之氣,均得其平,則何病之有。惟內傷七情外感六氣,而五臟之氣病矣。

故心氣盛,則煩燥不寧,口乾舌燥。肺氣盛,則壅塞喘急,上膈煩滿。肝氣盛則暴怒時發,兩脅膨脹。脾氣盛,則中脘痞塞,腹滿飽悶。腎氣盛,則膀胱滿急,水道不通。皆氣之有餘者也。心氣虛,則精神恍惚,夢寐不寧。肺氣虛,則呼吸短淺,皮毛灑淅。肝氣虛則筋脈不和,頭空少睡。

脾氣虛則飢不欲飧,溏泄自利。腎氣虛,則腰腦不能轉側,大便與小便,前後牽引而微痛。此皆氣之不足者也。善醫者調其氣而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又豈有虛虛實實之患乎。凡本經之虛實,或宜補而宜瀉。然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不可不知也。

【脈雲】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又曰。沉弦細動皆氣痛。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痛在尺。脈象顯然。

【立方】

利氣丹 治一切氣滯,心腹脹悶疼痛,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眩暈,或下利膿血,大小便結滯不快,鬱結等症。

沉香 木香(各二兩) 黑醜(一兩半生半熟) 玄胡索 檳榔 枳殼(麩炒) 莪朮 烏藥(各一兩五錢) 大黃(四兩) 黃連(三兩) 山楂肉(一兩八錢)

上為末水丸。每服二錢,空心白滾湯下。

心氣虛,則補之以炒鹽。心氣實,則瀉之以生甘草。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肝為心之母,虛則以薑橘補肝。脾為心之子,實則以黃連枳殼瀉脾。

肺氣虛,則補之以五味子。肺氣實,則瀉之以桑白皮。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脾為肺之母,虛則以炙甘草大棗補脾。腎為肺之子,實則以澤瀉瀉腎。

肝氣虛,則補之以薑橘。肝氣實,則瀉之以芍藥。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腎為肝之母,虛則以地黃黃柏補腎。心為肝之子,實則以生甘草瀉心。

脾氣虛,則補之以甘草大棗。脾氣實,則瀉之以黃連枳實。此本經之補瀉也。然心為脾之母,虛則以炒鹽補心。肺為脾之子,實則以桑白皮瀉肺。

腎氣虛,則補之以地黃黃柏。腎氣實,則瀉之澤瀉。此本經之補瀉也。然肺為腎之母,虛則以五味子補肺。肝為腎之子,實則以芍藥瀉肝。

合而言之,諸氣之病,分為五臟,五臟之病,分為諸症,皆不可以一節言也。此之所陳乃補瀉之大略耳。然此正藥之外,又不能無增益者焉。如炒鹽補心,甘草瀉心固矣,而麥冬亦可以補心,黃連亦可以瀉心。又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各種氣疾門(附氣滯與鬱結)]

內容翻譯如下:

人由天地之氣形成生命體。形體是氣所寄居的載體,而氣則是充滿形體的能量。兩者互相作用,但重要性有所差異。形體病了而氣未病,即使身體消瘦也不至於有害;若氣病了而形體未病,即便身體健壯也令人擔憂。這說明形體的重要性次於氣。人如果能夠妥善保養自然的和諧狀態,使五臟之氣保持平衡,則何來疾病?然而,一旦內傷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或外感六氣(風、寒、暑、溼、燥、火),五臟之氣就會生病。

心氣過盛,會使人煩躁不安,口乾舌燥。肺氣過盛,導致胸悶喘息,上膈煩滿。肝氣過盛則容易暴怒,兩脅脹滿。脾氣過盛,引起中脘痞塞,腹部飽悶。腎氣過盛,導致膀胱滿急,排尿不暢。這些都是氣過多的表現。反之,心氣不足,精神恍惚,睡眠不安。肺氣不足,呼吸短淺,皮膚髮冷。肝氣不足則筋脈不和,頭暈少眠。脾氣不足,食慾減退,腹瀉自利。腎氣不足,腰部轉動困難,大小便前後微痛。這些都是氣不足的症狀。高明的醫生會調節氣的平衡,過多則瀉,不足則補,哪會有虛虛實實的困擾呢?對於各經絡的虛實,有的應補,有的應瀉。然而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這也是必須瞭解的。

【脈象說】

按脈發現脈象沉,就可知道是氣的問題。脈沉極則伏,澀弱則難以治療。若脈沉且滑,可能是氣兼痰飲。另外,沉弦細動都是氣痛的表現。心痛在寸脈,腹痛在關脈,下部痛在尺脈。脈象特徵明顯。

【藥方】

利氣丹 治療各種氣滯,心腹脹悶疼痛,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眩暈,或下痢膿血,大小便結滯不暢,鬱結等症狀。

沉香、木香(各二兩)、黑醜(一兩半生半熟)、玄胡索、檳榔、枳殼(麩炒)、莪術、烏藥(各一兩五錢)、大黃(四兩)、黃連(三兩)、山楂肉(一兩八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製成水丸。每次服二錢,空腹時用開水送下。

心氣虛,可用炒鹽補。心氣實,可用生甘草瀉。這是心經的補瀉法。然而,肝是心的母親,虛則用姜橘補肝。脾是心的孩子,實則用黃連枳殼瀉脾。

肺氣虛,可用五味子補。肺氣實,可用桑白皮瀉。這是肺經的補瀉法。然而,脾是肺的母親,虛則用炙甘草大棗補脾。腎是肺的孩子,實則用澤瀉瀉腎。

肝氣虛,可用姜橘補。肝氣實,可用芍藥瀉。這是肝經的補瀉法。然而,腎是肝的母親,虛則用地黃黃柏補腎。心是肝的孩子,實則用生甘草瀉心。

脾氣虛,可用甘草大棗補。脾氣實,可用黃連枳實瀉。這是脾經的補瀉法。然而,心是脾的母親,虛則用炒鹽補心。肺是脾的孩子,實則用桑白皮瀉肺。

腎氣虛,可用地黃黃柏補。腎氣實,可用澤瀉瀉。這是腎經的補瀉法。然而,肺是腎的母親,虛則用五味子補肺。肝是腎的孩子,實則用芍藥瀉肝。

總的來看,各種氣疾,分爲五臟,五臟之病,又分爲各種症狀,不能單一看待。這裏所闡述的只是補瀉的大致方法。然而,在正藥之外,有時也需要添加其他藥物。例如,炒鹽補心,甘草瀉心固然不錯,但麥冬也可以補心,黃連也可以瀉心。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