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7)
(7)
1. 眼疾門
人之有兩目者.猶天之有日月也.日月有明.照臨萬方.若煙霧障天.則明者暗矣.兩目有乎.惟夫七情內攻.六氣化感.加以酒色過度.當風眺望.或冒熱奔走.宿水洗面.不知自惜.是以病其目也.
分而言之.眼皮上下.皆屬於脾.皮紅濕爛.脾火上蒸也.兩 左右皆屬於心. 肉綻紅.心火上炎也.四圍白處皆屬於肺.白有紅筋.肺火上騰也.烏輪圓大皆屬於肝.兩輪腫痛.肝火上沖也.輪內之瞳皆屬於腎.兩瞳昏痛.腎火上升也.
總而言之.皆以肝為主.肝為相火.肝火一動.諸經之火從之而痛斯作矣然又有連眙多淚.癢不可忍者風也.風動肝木吹噓鼓舞.故連眙不止.其所以淚多者.淚為肝之液.風行而水流故也.其所以癢不可忍者.純乎風而無火.故但癢而不痛也.
白話文:
人有兩隻眼睛,就像天上有日月一樣。日月明亮,照耀四方。如果煙霧遮蔽天空,那麼明亮就會變得黑暗。眼睛也是一樣,如果七情內傷、六氣外感,再加上縱慾過度、迎風遠眺、冒熱奔走、用冷水洗臉,不懂得愛惜,就會生病。
分別來說,眼皮上下都屬於脾,如果眼皮紅腫濕爛,就是脾火上蒸。眼球左右兩側都屬於心,如果肉眼綻裂發紅,就是心火上炎。眼球周圍的白的部分都屬於肺,如果白中有紅筋,就是肺火上騰。眼球黑輪圓大都屬於肝,如果兩輪腫痛,就是肝火上沖。眼球中央的瞳孔都屬於腎,如果兩瞳昏痛,就是腎火上升。
總而言之,眼疾都以肝為主。肝為相火,肝火一動,其他經脈的火也跟著它一起上炎,就會疼痛。
此外,眼珠連續眨動、眼淚很多、癢得受不了,這是風邪作祟。風邪動搖肝木,吹噓鼓舞,所以眼珠不停地眨動。眼淚多的原因,是因為淚液是肝的液體,風邪運行,就如同水流一樣。眼癢得受不了的原因,是因為純粹是風邪,沒有火邪,所以只癢不痛。
又有瞳子散大.而無光者腎虛也.腎水不足.無以滋養肝木.肝木無力.不能收斂英華.故散大而無光也.
又有視物昏花者.氣虛也.乾枯少潤者.血虛也.羞明喜暗者.虛極也.眩暈不定者.風痰壅也.眼眶脹痛者.肝氣盛也.醫者審而治之.有火則瀉火.有風則散風.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虛極則補虛.風痰壅.則消風去痰.肝氣盛則抑肝順氣.
而凡是目疾.又皆以養血為要.然古人雲.五臟精血.皆稟受於脾.而上貫於目.此養脾乃治目之上策.心之神發於目.宜靜而安養.勞則挾動相火.妄行君令.而邪氣並搏自失其明.此養心治目之根本也.
凡醫者.當以理脾胃.及養血安神.為夫治目之本.宜細審之.
白話文:
如果眼睛瞳孔放大,但沒有光澤,這是腎虛。腎水不足,無法滋養肝木,肝木無力,就無法收斂精華,所以瞳孔放大卻沒有光澤。
如果看不清東西,視力模糊,這是氣虛。眼睛乾澀少潤,這是血虛。怕光喜暗,這是虛弱到了極點。頭暈目眩,這是風痰阻塞。眼眶脹痛,這是肝氣旺盛。醫生應該仔細觀察後再治療,有火就瀉火,有風就散風,氣虛就補氣,血虛就補血,虛弱就補虛,風痰阻塞就消風去痰,肝氣旺盛就抑制肝氣順暢氣血。
所有眼疾,都以養血為重點。古人說,五臟的精血,都源於脾,然後上達眼睛。所以養脾是治療眼疾的最佳方法。心神發於眼睛,應該靜養安神,勞累就會動搖相火,妄動君令,邪氣就會趁機攻擊,造成視力下降。所以養心是治療眼疾的根本。
所有醫生,都應該以調理脾胃、養血安神,作為治療眼疾的根本。要細心觀察,仔細診治。
2. 齒痛門
即愈 齒與牙同類而異名。齒者內床也。牙者外版也。內床能嚼,而外版無為。能嚼則恆勞,無為則恆逸。恆勞則易傷,而常逸則無恙。故痛多在內床,而罕於外版也。味之辛酸,氣之濃薄,質之堅脆,性之冷暖,一咀嚼間,而飲食之毒流滲於齒縫。其有餘物些少偶乾於中,未能即脫者,又於當風處剔之。
甚至有剔傷出血者,幾何而不為致病之階也。故齒痛之病,風痛居多。風入於內,實時腫痛連頰,咀嚼難合。此人之所最苦者也。而風症之外,又有火與蟲之屬焉。風從外得,火自內傷,而蟲又火之所化也。何以言之。蓋齒者骨之苗,腎之餘也。而齒根之肉,當縫之深處,則屬於足陽明胃之經。
白話文:
牙齒和牙齒雖然同屬一類,但名稱不同。齒指的是內部的床板,牙指的是外部的板子。內床負責咀嚼,而外版沒有作用。能夠咀嚼就需要經常勞動,沒有作用就經常休息。經常勞動容易受傷,而經常休息則不會生病。所以疼痛大多發生在內床,而很少發生在外版。辛酸的味道,濃淡的氣味,堅硬脆軟的質地,冷熱的性質,在咀嚼的過程中,食物的毒素就會流入齒縫。如果有些殘留物偶然乾燥在裡面,沒有立即脫落,又會在迎風處剔除。
甚至有剔傷出血的,怎麼可能不成為致病的階梯呢?所以牙痛的病,多半是風痛。風侵入內部,就會腫痛連著臉頰,咀嚼時難以閉合。這是人們最痛苦的事情。除了風症之外,還有火和蟲等病症。風從外部侵入,火從內部損傷,而蟲又是火所化生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牙齒是骨骼的苗芽,是腎臟的餘氣。而牙根的肉,在齒縫深處,屬於足陽明胃經。
今之患齒者,豈真齒之痛也。齒之堅尤甚於骨,非血非筋,乃物之至頑而木者,何痛之有。痛之所在,則在於齒當縫之深處也。以陽明有火,熱蒸於胃,胃經受熱,上通於齒,故其痛也。必臭穢難近,根肉深赤,齒縫流水而味如鹽,名為牙宣,而多麋爛。此得之於胃火而成者也。
其或癢,或痛,或大痛難忍之際又忽然痛止,而如無恙者,非屬於風,非屬於火。其蟲之為蠹,是蟲也。又何從而生之。必有些須食物,留於齒根,為火 煉,籍血氣而成也。嚙其齒則齒碎,嚙其肉則肉疼,其或不噉而微痛,則肉癢。此蟲痛之。所以異於風與火也。或不痛而焦枯脫落者,非胃火也。
白話文:
現在的人遇到牙齒問題,其實並不是牙齒真正疼痛。牙齒的堅固程度遠勝過骨骼,它既非血液也非筋絡,而是極為堅硬且不易變化的物質。哪裡會有疼痛呢?疼痛的位置,實際上是在牙齒間隙的深處。因為陽明經有火熱,熱氣在胃部蒸騰,胃經受熱後,熱氣上行到達牙齒,因此產生疼痛。牙齒間隙會流出像鹽水般的液體,伴有惡臭和肉色紅腫,這被稱為「牙宣」,並且經常發生糜爛。這是因胃火所引起的情況。
如果牙齒出現癢感、疼痛或者劇烈疼痛難以忍受,但之後突然停止疼痛,如同沒有問題一樣,這並非風邪或火熱所導致。這是由於蟲子蛀蝕牙齒所致,那蟲子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一定是有一些食物殘渣留在牙齒根部,被熱氣燻蒸,藉由血氣而形成。蟲子啃咬牙齒時會使牙齒破碎,啃咬牙肉時會令牙肉疼痛,若不咀嚼卻感到微痛,那是牙肉癢感。這種疼痛與風邪或火熱有所不同。有的情況下,即使不疼痛,但牙肉變得乾燥脫落,這並非因胃火所造成。
乃腎氣衰弱,不能固其根也。是以老人之齒多疏豁,而少壯者則無焉。觀於此,則可以施治矣。
【脈雲】
右關脈洪數。胃火上炎。浮洪乃是風熱。尺脈洪大而虛者。腎經不足。主齒動搖。相火上升作痛。【立方】。
祛風抑火湯 治齒縫脹腫作痛。
防風 荊芥 薄荷 白芷(各一錢五分) 升麻(八分) 黃芩 黃連(各二錢) 甘草(五分)蔥頭二枚食後溫服。
白話文:
這是因為腎氣衰弱,無法固守根本,所以老人牙齒容易鬆動,而年輕人則不會。從這裡可以看出,治療方向應該著重於腎氣的調理。
脈象顯示右關脈洪數,說明胃火上炎;浮洪脈象代表風熱;尺脈洪大而虛,說明腎經不足,導致牙齒鬆動,相火上炎引起疼痛。
因此,可以服用祛風抑火湯治療牙縫腫脹疼痛。処方包括防風、荊芥、薄荷、白芷、升麻、黃芩、黃連和甘草,蔥頭兩枚,飯後溫服。
清胃湯 治胃中積熱。平昔喜酒者。
石膏( 熟三錢) 白芷 升麻(各一錢) 乾葛 黃柏(各二錢) 甘草(五分)
水煎食後服。
神妙飲 治牙疼不可忍。牽引頭面。發熱發腫者。
生地 當歸 細辛(各一錢五分) 骨碎補 防風 赤芍 川芎 槐花(各二錢) 升麻知母(各一錢)水煎溫服。
白話文:
清胃湯用於治療胃中積熱,適合平時愛喝酒的人。
藥方:石膏(熟三錢)、白芷、升麻(各一錢)、乾葛、黃柏(各二錢)、甘草(五分)。
水煎服,飯後服用。
神妙飲用於治療牙疼難忍,疼痛牽連頭面,發熱發腫的症狀。
藥方:生地、當歸、細辛(各一錢五分)、骨碎補、防風、赤芍、川芎、槐花(各二錢)、升麻、知母(各一錢)。
水煎服,溫服。
蠲痛飲 治牙齒疼痛。浮動出血。
甘菊(二錢) 大黃 石膏( 各三錢) 竹茹 防風(各一錢)
水煎溫服。
又方 治齒疼。並出血。
青鹽四兩誤過。淬竹瀝中取起炙乾。又淬又炙。收盡竹瀝四鐘為度。朝朝擦之。
又方 治齒縫出血不止。
竹茹四兩。醋浸一宿少少含之。其血即止。
<b
白話文:
「蠲痛飲」可以治療牙齒疼痛和牙齦出血。
配方:甘菊兩錢,大黃、石膏各三錢,竹茹、防風各一錢。
用法:水煎溫服。
另一個方子,也治牙齒疼痛和出血:青鹽四兩,先用竹瀝浸泡,取出烘乾,重複浸泡烘乾,直到竹瀝減少至四鐘,每天早晨用此藥擦拭牙齒。
又有一個方子,專治牙縫出血不止:取竹茹四兩,用醋浸泡一夜,少量含在口中,出血即可止住。